《國學經典選讀》期末複習題

2021-03-04 04:44:29 字數 5265 閱讀 2940

一、課程屬性及期末考試有關問題

1. 本課程為省開課。

2. 期末考試題型四種:填空、名詞簡釋、簡答題、問答題

3. 填空題主要在常識中產生,個別在名詞中產生。

二、期末複習題、

(一)常識

1. 中華文明的形成經歷了四個時期:先秦是萌芽期,漢魏六朝是形成期,唐宋至明中葉是成熟期,明中葉以後就進入轉型期。p4

2. 進入**,經書成為普通的古文獻。作為歷史學的資料,章學誠所謂的「六經皆史」得到了全面的體認。p30

3 . 如果說中國傳統學術是一座大廈,那麼經學就是這座大廈的基柱。p41

4. 在五經之中,《周易》是古代占卜之書。p41

5. 《詩經》的價值,一在於文學價值,一在於文化價值。p52

6. 西漢出現了三種尚書,即《今文尚書》、《古文尚書》和「偽尚書」。 p47

7.《論語》記錄了孔子及其**的言行。p60

8. 「仁」和「禮」是孔子思想的兩個基點。p60

9. 《左傳》、《公羊傳》和《轂梁傳》合稱「春秋三傳」。p58

10. 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說「左史記言,右史記事。事為《春秋》,言為《尚書》。p70

11. 司馬光主持編篡的《資治通鑑》是一部編年體史書。p87

12. 司馬遷把「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作為其建立史學體系的追求。p92

13. 閱讀《三國志》不僅要注意其正文,更要注意閱讀裴松之的注文。p95

14. 在先秦,墨學和儒學是並稱的兩大顯學。p118

15. 先秦名家「合同異」一派是以惠施為代表的。p128

16. 戰國晚期的蘇秦和張儀成為縱橫家的代表人物。p131

17. 秦漢以後的中國子學,可按五個歷史階段來區分,即兩漢子學、魏晉玄學、隋唐子學、宋明理學和清代子學。p135

18. 玄學的邏輯基礎是漢魏之際清議之風所帶來的名實之辯。p142

19. 經史子集四部中,集部多是文章、詩賦的彙編。p160

20. 研究《楚辭》的代表性著作有王逸的《楚辭章句》、洪興祖的《楚辭補注》和朱熹的《楚辭集注》。這三本書是對《楚辭》進行研讀的基本書目。p165

21. 西方發達的史詩系統在中國古代沒有,蒙古族和藏族的史詩也是後來才整理出來的。p173

22. 四言詩的出現,使中國詩歌形式得到了文學意義上的確認。p178

23. 曹丕所作的《燕歌行》是現存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詩。p181

24. 詩和詞在風格上有何區別?習慣的說法是「詩莊詞媚」。p187

(二)名詞解釋

1. 國學 :國學是研究中華傳統學術及其載體的學問,是對中華民族在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會文明程序中所形成的具有永恆意義和普遍價值的思想體系、文化觀念、精神追求和學術方法的總結。

p112. 今古文經學 :經學因為版本的不同,形成了今古文經學。

所謂的今文,主要是漢初由老儒生口耳相傳的經典,直接用漢代通行的隸書記錄下來,這些經典多在文、景時期已經得到官方的認可,而古文經,則是在景帝晚期、武帝初期所發現的古本。p24

3.《尚書》:《尚書》是中國最早的一部政書,是虞、夏、商、周時期「典」、「謨」、「訓」、「誥」、「誓」、「命」的彙編,是我們現在所能看到的夏、商、周文獻中最完整的文獻資料。

是中國古代散文已經成熟的標誌。p46

4.《詩經》六義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入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的詩歌305篇。

「六義」是對《詩經》內容和詩法的概括,可分為「三體」、「三用」。「三體」是指風、雅、頌三種體式。「三用」是寫詩的方法,即賦、比、興三種方法。

p505. 《論語》: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記錄了孔子及其**的言行。

今本《論語》共20篇,492章,記錄的是孔子及其**當時的諸葛侯、官僚、士人之間的對話,帶有濃厚的語錄體色彩,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合稱為「四書」。p60

6.《竹書紀年》:也被稱為《汲家紀年》、《汲家古文》或《汲家書》,是戰國時魏國的史書。

竹簡長2尺4寸,每簡40字,共13篇。它用魏國的文字書寫而成。《竹書紀年》記錄了從夏啟到魏襄王期間的歷史事件,其不僅年表詳細,而且很多年記載與《史記》以及儒家經典的描述不同。

p857. 《資治通鑑 》:是一部編年體通史,全書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迄後周世宗顯德六年(959),貫穿16個朝代,記載了2023年的史事,共294卷。

另有考異、目錄各30卷。這部書由司馬光主持編纂,由劉羲叟編訂年曆,作為全書的骨架。司馬光編這部書的目的是給國君理政提出借鑑,全書以政治、軍事、外交為主,略於經濟、文化。

p878. 《通鑑紀事本末》:是以「事」為綱的本末體史書,作者是南宋的袁樞,他曾任國史院編修官,並參修《宋史》列傳。

袁樞根據《資治通鑑》的重要史實,按照事件進行分類編輯,每事做乙個標題,並把司馬光的史論也附上,他編集了239個事目,從「三家分晉」開始到「世宗徵淮南」結束,共42卷。p88

9.《通典》:是杜佑所編纂的一部典章制度通史。

該書共200卷,分食貨、選舉、職官、禮、樂、兵、刊、州郡、邊防9門,其下屬子目共1584個。目下按照朝代順序進行記述,以時代為序,形成了乙個完整的體系。該書取材廣博,其中註明出處的資料**就有248種。

特別是其所記載的唐代制度詳於「兩唐志」,並收集了很多唐代詔敕、奏疏、紀事,多是原始資料。p88

10.《文獻通考》:為宋元時期的馬端臨所作。

全書分24門,共348卷。由於馬端臨編寫的《文獻通考》的目的是為了彌補《通典》的不足,對《通典》的田賦、錢幣、戶口、職役、徵榷、市糴、土貢、國用、選舉、學校、職官、效社、宗廟、王、禮、樂、兵、刊、輿地、四裔19門加以補充,並對天寶以後到宋嘉定之末的制度進行了續寫。另列經籍、帝系、封建、象緯、特異5門,為馬端臨的新創。

對中唐以後史料的記述,最有價值。p89

11.二十五史:「二十五史」是中國25部正史的合稱,「二十五」這個數字是歷代累積而成的。

歷史上的不同時期先後有「前三史」、「前四史」、「十史」、「十三史」、「二十四史」等合稱。最近的一次是2023年,中華****徐世昌下令將《新元史》列入正史,與「二十四史」合稱為「二十五史」。但後來學界習慣將《清史稿》列入,稱為「二十五史」。

p9112.《史記》:《史記》,又稱「太史公書」、「太史公記」,有時也省稱為「太史公」。

它為西漢太史令司馬遷所作,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敘述了自傳說時代的黃帝到漢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大約近三千年的歷史。司馬遷在《太史公自序》中說全書有12本紀、10表、8書、30世家、70列傳,共130篇。p91

13.《漢書》:《漢書》,又名《前漢書》,是東漢班固待人所撰的一部紀傳體斷代史。

它記載了自漢高祖劉邦反秦到王莽新朝敗亡期間共230年的史實。該書有12本紀、8表、10志、70列傳,共100篇。p91

14. 莊周夢蝶 :《莊子·齊物論》也記載了莊周夢蝶的故事。

莊周晚上睡覺時夢見了蝴蝶,第二天早上起來想:是我夢見了蝴蝶還是蝴蝶夢見了我呢?可以看出,在莊子心目中,物和我之間是沒有界限的。

p116

15.合同異 :合同異一派是以惠施為代表的。

這一派認為天下的東西都是相同的,其與莊子的齊物論有點相類似。實際上是泯滅了事物之間的內在關係與差異。惠施的合同異則是建立在邏輯表述之上的,是方法推導的一種結論。

合同異泯滅了事物之間的界限,在看似不同的事物中尋找其相同點,在差異性中尋求其相似性,忽略事物的個性,而重視其共性p128

16.「白馬非馬」:「白馬非馬」是離堅白派的標誌性觀點,他是說白馬不等於馬,其理由有:

第一,馬是乙個類的概念,白馬只是類中的一部分,故白馬不能等同於馬。第二,馬只是作為乙個概念而存在著,而白馬則是實在的。第三,白馬是有專色指稱的,而馬則可以指稱任何色的馬。

p130

17. 朱熹 :朱熹早年學習佛道,31歲時拜二程的三傳**李侗為師,後來成為宋**學的集大成者。

他的學說體系繼承並總結了北宋理學的結論,而成為明清的官方哲學。主要體現在六個方面:由無極而太極。

第二,理氣同體。第三,理一分殊。第四,性分天理和氣質。

第五,人心分為道心和人心。第六,居敬窮理。p151

18.王陽明 :真正將陸九淵心理理論進行完善和總結的是明中葉的王陽明。

王陽明初學朱熹學說,批判地吸收了朱熹注重先驗性的「理」的本體論。後來又出入佛、老,受宗教心性學說的影響,繼承了思孟學派的「盡心」和「陸九淵」的「心即理」說,並仿照朱熹的「求理於物」,提出了「求理於心的」觀點。王陽明認為心就是理,把陸九淵的心學和朱熹的理學結合了起來。

p155

19. 《文心雕龍》 :《文心雕龍》是中國文學批評史上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作品,是魏晉南北朝文論的集大成著作。

這本書受到當時風氣的影響而講究文法,全部彩了駢文的形式,辭采優美,內容豐富。全書共50篇,其中總論5篇。p169

20. 別集 :別集是作家的作品集,在漢末形成。按照內容分,可分為全集、體裁集、選集、分期別集。別集集中儲存某一作家的詩、詞、曲、散文作品。p165

21. 總集:總集是彙編多人的作品而成的。

有其選擇的標準,標明「全」的總集,過分地追求大而全,而不分好歹地全部收錄,其人微言輕資料可以,但閱讀起來卻很不方便,便有人從中選擇編集。p168

(三)問答題(多數是簡答題)

1. **研究國學應具備的素養?p17

答:一要有文獻根底

中國的傳統學術集中於經、史、子、集四部之中,這是我們進行國學研究的基本資料庫。

二要重小學基礎

要掌握文字、音韻、訓詁的基本方法,這是從事國學研究的基礎。小學屬於「語言文字學」。因為是古代小學生的東西,所以叫「小學」。

即現在的文字、音韻、訓詁學,這是閱讀古代典籍之前具備的學術素養。

明訓詁、辨章句、通旨趣、括精要是讀書的四個步驟。

文字學就是研究中國文字的形成,比如象形、指示、會意、轉注等。

音韻學就是研究中國古代文字的讀音。

「訓詁學」是研究語言文字意義的一門學問。訓者,順也,指順其義理、語氣而理解其文意;詁者,故也,指通古今之言,而明其故。

三要以實證為法

國學研究很大程度上是文獻研究和歷史研究,因為其中很多現象、事件、思想,與我們現在的環境有很大不同,我們必須還原過去的「情景」才能想清楚,才能明白為什麼會出現這樣而不是那樣的結果。二重證據法是王國維提出的,是將傳世文獻和出土文獻進行對比,可解析傳世文獻記載中沒有說清楚的問題。後這個方法發展成三重證據法,就是傳世文獻、出土文獻和出土實物進行對照。

這是考古學常用的方法。

四要能縱橫兼通。研究國學很大程度上要對中國古代的歷史、思想、文化和藝術進行概括,這就要求我們有乙個歷史時空觀,才能準確地看出某一人和事在特定的歷史時期的作用。通常我們把乙個現象放在乙個特定的空間內進行研究,如地域文學、地域文化、區域風俗、方言等,正是用空間的視角加以考察的。

或者運用時間建立乙個座標體系,把某一現象放在這座標中看,就很容易清晰地看出其前後變化的意義、內涵和特徵,同時再聯絡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的因素,就能看出這個現象產生的背景。

期末複習題

三年級英語上冊期末試卷 測試時間 50分鐘,滿分100分 認真做好每一道題,再仔細檢查,你可以得到更高的分數!加油!祝你取得好成績!good luck 一 找出下列每組單詞中不同類的單詞。20分 1.a.five 2.a.mouth b.panda c.monkey 3.a.bodyb.bluec....

期末複習題

2011年小學六年級數學小公升初期末會考試卷 考試時間 80分試卷總分 100分 一 計算 26分 1 直接寫得數 4分 1.9 0.2 2.6 0.25 4 6a 3a 2a 16 3 8 5 2 2 2 0.72 0.06 1 3 1 5 1 1 2 求x的值 6分 3.5x 1.5x 25 0...

期末複習題

1 1 二次根式的值是 ab 5或c 25d 5 2 二次根式的值是 ab 或cd 3 計算 4 實數,在數軸上的位置如圖所示,則的化簡結果為 2.1 若式子在實數範圍內有意義,則的取值範圍為 a bcd 2 函式的自變數的取值範圍是 3 1 下列各式計算正確的是 ab cd 2 下列各式計算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