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景抒情散文閱讀理解的方法

2021-05-15 09:40:11 字數 4748 閱讀 1359

③ 景物意象牽涉多

寫景散文重在寫景,它所繪景象往往是由多個意象構成一幅幅畫面,營造出一定的藝術氛圍。以《故都的秋》為例,「清晨靜觀圖」中出場的意象有「一椽破屋」「一碗濃茶」「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青天」「馴鴿的飛聲」「槐樹」「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破壁腰」「喇叭似的牽牛花(朝榮)的藍朵」「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

④ 表達方式活

散文常用記敘、說明、抒情、議論、描寫等表達方式。

「神不散」主要是從散文的立意方面說的。

散文的取材,可謂「雜亂」有章。散文雖思路開闊,包容量大,但它們都是緊緊圍繞作者的意圖而不「越軌」。即散文所要表達的主題明確而集中,無論內容多麼廣泛,表現手法多麼靈活,無不為更好地表達主題服務。

為了做到神不散,作者在選材上保持材料與中心思想的內在聯絡,在結構上借助一定的「線索」把材料貫穿成乙個有機整體。秦牧說寫散文最不能丟的是「思想的紅線」。即用乙個醒目深刻的思想,把看似散亂的一大堆材料,貫穿成文。

若把這乙個個事件喻作「珍珠」,真可叫做「紅線穿珠」了。

寫景散文中常見的線索有:

①以承載有某一情感或象徵意義的事物為線索;

②以作品中的「我」的活動作線索,寫的都是「我」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侃侃而談,自由暢達;寫出自己的想象。

③以時間或空間為線索;

④以感情的發展為線索。

2、意境深邃,注重表現作者的生活體驗感受,抒情性強,情感真摯。

作者借助想象與聯想,由此及彼,由淺入深,由實而虛地依次寫來,可以融情於景、寓情於物、托物言志,表達作者的真情實感,實現物我的統一,展現出更深遠的思想,使讀者領會更深的道理。

如魯迅先生的《秋夜》中,有這樣乙個片斷:「我記得有一種開過極細小的粉紅花,現在還開著,但是更極細小了,她在冷的夜氣中,瑟縮地做夢,夢見春的到來,夢見秋的到來,夢見瘦的詩人將眼淚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訴她秋雖然來,冬雖然來,而此後接著還是春,胡蝶亂飛,蜜蜂都唱起春詞來了。她於是一笑,雖然顏色凍得紅慘慘地,仍然瑟縮著。

」作者為我們展示了乙個冷寂深邃的意境,在細小的粉紅花上,打上了自我情感的烙印,借景抒情,以物言志,寄託了自己與黑暗勢力抗爭,在艱難中頑強求索的精神。

3、語言優美凝練,富於文采。

散文素有「美文」之稱,它除了有精闢的見解、深邃的意境外,還有清新雋永、質樸無華的文采。所謂「優美」,就是指散文的語言清新明麗,生動活潑,富於**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聲,如娓娓而談,情真意切。所謂「凝練」,是說散文的語言簡潔質樸,自然流暢,寥寥數語就可以描繪出生動的形象,勾勒出動人的場景,顯示出深遠的意境。

散文力求寫景如在眼前,寫情沁人心脾。

散文的鑑賞技法

散文鑑賞,重點是把握其「形」與「神」的關係。散文鑑賞應注意以下幾點:

1、讀散文要識得「文眼」。

凡是構思精巧、富有意境或寫得含蓄的詩文,往往都有「眼」的安置。鑑賞散文時,要全力找出能揭示全篇旨趣和有畫龍點睛妙用的「文眼」,以便領會作者為文的緣由與目的。「文眼」的設定因文而異,可以是乙個字、一句話、乙個細節、一縷情絲,乃至一景一物。

如:《荷塘月色》開篇就說「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此句也正是文章的文眼,全文是循著「不靜——求靜——得靜——出靜」的線索來連綴成文的。

馮驥才先生的《維也納春天的三個畫面》中的「青春,它是包含著不同階段的異常豐富的生命過程」一句就是全文的主旨和文眼。當然,並非每篇散文都有必要的「文眼」。

2、讀散文要抓住「線索」,理清作者思路,準確把握文章的立意。

結構是文章的骨架,線索是文章的脈絡,二者是緊密聯絡的。抓住散文中的線索,便可對作品的思路了然於胸,不僅有助於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而且也是對作者謀篇布局本領的鑑賞,從而透過散文的「形散」的表象抓住其傳神的精髓,遵循作者的思路,分析文章的立意。寫景散文的線索前面已提及,在此不再贅述。

3、牢記寫景散文借景抒情、情景互滲的特點,深入體會文章的意境美。

寫景散文和我國古典詩詞有異曲同工之妙,它們都常常借景抒情,融情入景,托物寄意,詠物之前,意在筆先,可謂「一切景語皆情語」。為了使讀者具體感受到所寄寓的豐富內涵,作者常常對所寫的事物作細緻的描繪和精心的刻畫,即「形得而神自來焉」。

寫景散文中意境的創設,通常有兩種主要途徑——「以景傳神」和「以神馭景」,通過「景」的分析,捕捉到作者寄寓於其中的綿長的情思,深邃的哲理。

①以景傳神的意境需要循景察情

寫景散文意境創設方法之一是以景傳神,就是「通過對具體景物的逼真描繪而傳達出抒情主體的精神意蘊」,傳遞出文中主人公的主觀情感,閱讀這樣的文章,我們不妨循其景,入其裡,察其情,達到鑑賞的目的,獲得審美的愉悅。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月光如流水」一段給人的美感非同一般,作為鑑賞,就需要體味這種美感的產生過程。我們可以見出該段重點是何塘的月色,故文中先用一筆喻寫月光,用「流水」似的「瀉」來形容圓月的普照,給人月華似水的真切的感受。「薄薄的青霧」句看似唐兀,實乃緊扣住「月色」二字:

上有月光映照,下有荷葉反射,白霧便成若有若無之青霧。透過薄霧看荷塘,景物皆如此朦朧飄忽,作者便用「像籠著輕紗的夢」句來形容,「夢」為喻體,恰好是月色之美,美得令人感到不真實的寫照。至於下文的「梵婀玲」「樹影」都是構成此段美好意境的絕不可少的一環。

總之,在這幅畫面中,月光、荷塘、青霧,造成了繪畫的構圖美,明與暗,層次和色彩造成視覺上的美感,小提琴演奏名曲,給人以**美,造成聽覺上的美感。

我們在進入這樣的場景,充分領略荷塘月色的美時,心又怎麼不能意會到作者此刻面對的幽靜和寧謐的那般平和寧靜的心境呢?而聯絡上下文,因「噪」而覓「靜」,因「煩」而覓「寧」,這般心境背後的煩憂和「不寧靜」也就見出一斑了。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提到:

「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討源,如是必顯。」正是揭示了此種情形下的鑑賞方法。

②以神馭景的意境需要追問背景

散文創設意境方法之二——「以神馭景」,就是「通過物件的底蘊來塑造形神兼備的意象」。在這種方法下的意境,通常呈現出誇張變形的特點,充滿象徵意味。閱讀這種散文,我們尤其應該探求散文形象變異的原因,象徵的背景,這種鑑賞較之前者那種自然的進入,更著意在有意識的探求。

魯迅的《秋夜》中,「奇怪而高」的天空,映著冷眼的星星,灑在野花草上的繁霜,夜遊的惡鳥……這一切,構成了乙個清冷肅殺又似乎大有深意的秋夜。

作者將自己的主觀情感深深地烙在他為這個特點的秋夜所選定的景物上,自然景致在作者的主觀世界中異化變形,構成獨特的藝術意境。這冷峻、清寂、肅穆的意境的產生,追根溯源,是源於此文寫於2023年,寫於「五四」退潮後作者的苦悶彷徨期。作者意在昭示,那是乙個封建軍閥統治著的黑暗年代。

但文中「落盡葉子,單剩干子」 「最直最長的幾枝,卻已默默地鐵似的直刺著奇怪而高的天空」的「棗樹」及「小粉紅花」又寄寓著作者的對韌的戰鬥的充分肯定。這些頑強的生命不是為著粉飾鬼蜮世界,而是為著「與黑暗搗亂」 。

因此,我們在感受藝術形象撲面而來的個性氣息的同時,還需追究其產生背景,其目的指向。

4.注意展開聯想,領會文章的神韻。

寫景散文中的形象往往是作者自己所親聞、親見、親歷的,是作者飽蘸著酣暢淋漓的情感寫出來的,那麼我們在閱讀欣賞過程中,必然受到作品所飽含著的強烈情緒的感染和薰陶,並激發出豐富的想象。雖說「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於作品中形象的想象,總不免要根據自己的審美理想、道德觀念和生活經歷而有所加工改造,閱讀所得的印象帶有個人特點,但作品的形象與欣賞主體之間的同一性大於差異性。例如在朱自清關於荷塘月色的那繪聲繪色的描寫裡,那荷塘既是清華園的荷塘,又是作者心目中的一片「綠蔭」。

同樣,欣賞《荷塘月色》,讀者心目中的荷塘,經過了欣賞主體的再創造,也已不是《荷塘月色》中的荷塘了,而是通過聯想,攙雜了我們自己曾經目睹過、欣賞過的各種各樣的荷塘的影子。但是作者與欣賞者有一點始終是共同的,那就是溶溶月色下的荷塘是美的,是幽謐寧靜的。

因此,我們讀寫景散文就要抓住作者筆下景物「形」的特點,由「形」見「神」,深入體會作者內在的情感。

5.品味散文的語言。

①品味文中直接抒情的詞、句,感受作者的內心。

如《荷塘月色》中,能直接感受到作者內心的句子有多處。

「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

「我也象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乙個世界裡。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象今晚上,乙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 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

白天裡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 ,現在都可以不理。」

「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

……從以上的語句中,我們看到了作者的「不寧靜」;「便覺是個自由的人」,言下之意是平時不自由;「我什麼也沒有」,意為我是寂寞冷清的。

②品味散文語言的外在形式之美。

散文的語言巧用修辭或其他技法。對偶、排比、省略、疊詞、句子的長短、獨特的符號以及句子的排列等外在形式都與內容息息相關。其獨特醒目之處即蘊含有美點,細品之下,往往有驚人的發現。

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運用了大量的疊詞,「曲曲折折的荷塘」「田田的葉子」「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蓊蓊鬱鬱的」「彎彎的楊柳」「靜靜地瀉」「薄薄的青霧」 ……這些疊詞,使得散文貯滿了一種詩意,情調舒緩而又溫婉,與作者筆下的幽靜平和的景致是和諧一致的。

又如余光中先生的《聽聽那冷雨》,「杏花。春雨。江南。

」獨詞成句。先特寫怒放的杏花一朵,讓人想見其美,想見其芳,句號表示長時間停頓,相當於乙個藝術空白,給讀者留下想象的空間。這相當於特寫的第乙個鏡頭。

緊接著推出「春雨」這乙個鏡頭。「春雨」何在?在杏花的花瓣上,花蕊中,小者如針尖,大者如珍珠,晶瑩剔透,花香浸薰,香飄四溢:

可見這春雨之細小、珍貴、芳香!怪不得古人要以此花上之雨水烹茶,原來是要借得杏花一縷香啊!第三句「江南」,一下將鏡頭拉開,變特寫鏡頭為廣角鏡頭,將帶雨的杏花置於乙個優美廣闊、雨意朦朧的背景中。

處處杏花,處處春雨,處處芳香,處處美景!作者像乙個高明的攝影師,將鏡頭先推近,再拉遠,充分調動讀者想象。又如「雨在他的傘上,這城市百萬人的傘上,雨衣上,屋上,天線上。

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在海峽的船上」 一句,作者又是先推近,再拉遠,又推近。角度多變,激發讀者想象春雨在不同地點的姿態。這種創造性的排列,有特寫,有鏡頭的組合與切換,畫面感極強。

散文鑑賞的閱讀理解解題技巧

散文鑑賞,重點是把握其要領方法。散文鑑賞應注意以下幾點 1.讀散文要識得文眼 凡是構思精巧 富有意境或寫得含蓄的詩文,往往都有眼的安置。鑑賞散文時,要全力找出能揭示全篇旨趣和有畫龍點睛妙用的文眼,以便領會作者為文的緣由與目的。文眼的設定因文而異,可以是乙個字 一句話 乙個細節 一縷情絲,乃至一景一物...

寫景類文章的閱讀方法和技巧

方法 一 初讀文章仔細看 分類別 山川風貌 自然現象 名勝古蹟 生活處所 二 細讀文章用心想 理順序 按時間變化的順序 按空間方位變化的順序 移步換景 按觀察的先後順序。3 詳讀文章細發現 找特徵 景物的形狀 顏色 味道等。4 精讀文章深品味 悟情感 通過哪些描寫抒發了作者的什麼樣的內心世界 愛 恨...

閱讀理解的方法與技巧

陝西咸陽塔爾坡學校李明華閱讀方法根據每位考生的閱讀習慣的不同,各有千秋,在這裡介紹幾種行之有效的常用閱讀技巧。一 考查掌握所讀材料的主旨和大意的能力。在做閱讀理解時,不僅要看懂文章的字面意思,還需要針對不同題材和體裁的篇目運用不同的方法作出正確的選擇。一般來說,詞彙 閱讀速度和詞彙理解能力是閱讀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