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親子關係調查分析報告1

2021-03-04 03:01:33 字數 3912 閱讀 1803

大學生親子關係

調查分析報告

林泳儀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2007級

負責調查問卷的主要設計與收集,資料錄入與統計分析,參與報告謄寫與修改。

郭穎欣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2007級。

負責調查問卷收集,資料錄入,報告的主要編寫。

葉松柏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 2007級

參與調查問卷設計與收集,資料錄入與整理,報告編輯。

通訊作者:林泳儀

單位:中山大學

位址:廣東省廣州巿越秀區中山二路74號中山大學北校區學生宿舍2棟103室

郵編:510030

聯絡**:138********

電子郵箱:

目錄摘要2

正文3一、 研究方法與內容3

二、 結果分析3

三、 討論與建議13

(一) 交流方式的重要性不容忽視13

1. 給父母辦「生日會」,讓家庭充滿愛13

2. 聚會形式多樣靈活化,綜合融匯家庭成員的興趣和意見13

3. 「返璞歸真」,讓信鴿成為愛的使者14

4. 充分利用先進的通訊技術,變」弊」為」利14

(二) 父親角色在親子關係中的強化15

(三) 同伴關係帶動親子關係,相互輝映,綻放異彩15

(四) 學校開展同伴教育勢在必行,探索有效方式是關鍵16

(五) 正確應對家庭的「突發情況」——離婚與家庭矛盾16

(六) 把握親子關係修補的「**時期」——大學生活16

參考文獻17

附錄:調查問卷18

摘要親子關係(parent———child relationship)原是遺傳學用語,指親代和子代之間的生物血緣關係。廣義是指父母與其親生子女、養子女或繼子女之間的關係。它表現了父母與子女之間相互作用的過程與關係狀態,親子關係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整體的家庭關係或家庭氛圍狀況。

事實上,良好親子關係建立所發揮的作用遠不只如此。作為個體出生以後第乙個建立的人際關係,親子關係對每個人的身心發展都是尤其重要的。良好的親子關係有利於個體習得各種基本知識,技能,價值觀以及與人共同交流所必須的社會交往技能。

然而,目前國外對親子關係研究的較多,我國則處於起步的階段,而且研究的重點大多集中在嬰幼兒時期和青少年時期,針對大學生的研究甚少。因此本文針對大學生這一群體的特殊性對影響其親子關係的因素進行研究。

正文: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高等素質文化教育的需求也在日益地凸顯,進入高等學府,追求優質文化教育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已不是一件「新鮮事」。伴隨著高等學府的相對自由與開放,社會的影響也逐步地深入校園,大學生與社會交流接觸的機會也進一步增多。

然而,面對紛繁複雜的社會,不少大學生受到了各種心理問題的困擾,比如抑鬱、焦慮、情感、人際關係、求職擇業等等。雖然大學生大部分出外求學,但很多心理問題的生追本溯源都與其所在家庭的親子關係緊密相關。一方面,大學生的親密依戀,歸屬感和安全感**於早期的親子互動。

另一方面,他們的情緒表達、處事態度、人際交往方式等也大部分延續幼年時期父母的經驗。

同時,大學生是祖國未來的棟樑,他們站立在時代的前緣,擔負著國家未來建設的重任,面臨著從目前家庭關係中孩子的角色到未來家庭關係中家長的角色的轉換,這一系列表明**目前大學生家庭關係影響因素,提出有利於家庭關係發展的建議和措施,將對國家今後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產生深遠的影響。

一、研究方法與內容

本次調查採用網路方式對17-26歲的廣東省在校學生發放問卷,實際**147份,**時對每份問卷的資料填寫進行完整性檢查,確保問卷的有效性,得有效問卷147份。採用excel錄入資料,spss13.0進行分析。

通過對147名學生的調查**家庭教育對此年齡段的學生與家長的親子關係的影響,進行定性分析,了解其中存在的影響因素及其作用大小,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並且提出建議。

二、結果分析

根據**的調查問卷分析,參加本次調查的總人數為147人,其中男生67人,女生80人,城鄉分布、年齡分布,獨生子女分布情況見表1-3所示。

如圖1所示,可以看出子女與父母的交流時間整體偏少,隨著年級的增長,交流的時間呈下降趨勢。表4,表5中反映早期與現在的親子交流時間與子女主動與父母溝通的頻率相關性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呈正相關關係,早期r=0.

381,現在r=0.397,可見現在比早期的交流時間影響較大。

圖2示,大部分調查者向父母表達感恩與愛的方式比較含蓄,選擇陪父母聊天和默默陪伴這兩種方式的比例佔了74.6%,而親吻、擁抱、說「我愛你」這類熱情的方式只佔了7.9%。

表6示,聚會習慣對愛的表達方式有著重要的影響(p<0.05),有一定的相關性,有聚會習慣的調查者更傾向於用熱情的方式表達愛。

表7說明子女遇到挫折時,父母若給予子女更多的鼓勵,反過來,當子女要表達對父母的愛時更偏向親暱的行動。

表8示,資訊化技術的發展,如智慧型手機的應用、網路普及化等,和父親與子女的關係有統計學意義上的正相關性,表明資訊化對父子關係有一定的影響。

圖3示,在教育子女方面父親所佔比例比母親少89%,與子女親近程度上父親所佔地位僅是母親的0.3倍,由此可見父親在教育子女以及與子女親近程度方面的影響力均比母親弱。表9示,年齡的增長與父子關係的改善在統計學上呈正相關(p<0.

05),即隨著年齡增長與父親的關係更趨積極方向發展。

圖4示,71%調查者表示同伴的親子關係會對自身產生影響,其中33.8%的人會以實際行動改善親子關係,僅有29%的人認為完全無影響,由此可見同伴這一角色對改善親子關係有一定作用。

圖5示,現今大部分學校都開展了感恩教育,主要以講座和布置任務兩種方式進行,且超半數調查者表示感恩教育有良好的促進作用。表10示,學校開展感恩教育及方式與其效果成相關關係(p<0.01),說明在選擇方式上應更傾向於實際行動,才能獲得更好的效果。

表11示,父母關係不和的頻率與子女對父母的煩厭程度的正相關性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可知父母關係不和會增加子女對父母煩厭程度,是造成親子關係不穩定的一項重要因素。

表12示,父母關係的不和與子女對愛的認知的相關性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體現出父母關係越不和的子女更加渴求父母的愛護與照顧,從而對愛的認識產生偏差,認為父母的關心是理所當然的。

表13示,父母關係不和與孩子對家庭矛盾的處理方式與態度的相關性有統計學意義(p<0.05),即說明父母關係不和發生的頻率越高,更易導致孩子以消極的方式對待,如逃避,叛逆等。

表14示,獨生子女與否和如何應對家庭問題的方式有統計學意義的相關性(p<0.01),超半數獨生子女在處理家庭矛盾時選擇逃避方式,相反,70.4%的非獨生子女選擇積極面對。

四、討論與建議

(一) 交流方式的重要性不容忽視

現代的家長由於生活工作繁忙,或是給孩子安排了各種各樣的興趣班,或孩子到外地學習,在校的時間越來越長等等,與孩子相處的機會越來越少,因而親子的關係也日趨冷淡。但這並不等於漫無目的地過分關心,無視生活中的實際情況,我們在落實「量」的同時也要重視「質」的提高。

1. 給父母辦「生日會」,讓家庭充滿愛

古人在《禮記》中說「立愛自親始」,就是培養孩子的愛心要從孝敬長輩開始。對孩子關愛最多的人莫過於父母,如果孩子對最親近的父母也產生不了愛心,孝敬之心,那麼談何所謂的親子關係,也只能變成紙上談兵,事倍功半。然而現實的問題在於,現在的父母對孩子的愛遠遠比孩子對父母的愛多得多。

比如,問父母孩子的生日是哪天,沒有乙個父母不知道,可是倒過來問孩子,父母的生日是什麼時候,如果不經過反覆提醒,引導,能記住的不超過一半。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少有生日會是以此為主題的,或者對父母表示感恩之情。

某雜誌曾經介紹過乙個與眾不同的家庭,國家有國慶日,這家有「家慶日」。究竟是什麼日子呢?其實是父母的結婚紀念日。

一年一年地過,孩子現在都已經很大了,但家裡最重要的一天還是這個家慶日,每逢這一天,孩子就會給父母準備很好的禮物,然後盛裝聚在一起慶祝,非常有意義。是父母相愛才有了這個家庭,難道不值得慶祝嗎?可以說,這就是愛的教育,這就是感恩教育,這讓孩子懂得了家的意義,父母並不要為此而羞澀,擔心孩子早戀等事,反而父母在適當的時機盡可能早的引導孩子正確認識婚姻、家庭與戀愛,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是家裡很重要的乙份子,與父母是平等的,增加其歸屬感,與孩子有更多的感興趣的共同話題,潛移默化地作用下,不僅親子關係可以聯絡緊密,同時也可以維繫父母間的感情。

當代大學生親子關係的調查問卷 1

親愛的同學 你好!我們是 大學生親子關係 調查組的成員,為了了解當代大學生與父母之間的關係的狀況,我們來進行調查。按照隨機原則,事先進行了抓鬮,你被選為調查物件。這次調查是不記名的,對於你的答案我們將嚴格保密,調查資料只是用於總體統計分析,不會給你帶來任何麻煩。希望你如實回答我們的問題,並坦率表達你...

大學生勤工助學調查分析報告

重慶三峽學院 2010年11月18日 當今社會上湧現了一大批身兼多職的大學生,他們已不再是困於 象牙塔 之內,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唯讀聖賢書 的書呆子,而是藉著課餘及節假日等休息時間,做起了兼職工作。當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們加入到這一行列時,勤工助學 瞬時成為了乙個熱門話題。針對這一現狀,我們展開了調查...

大學生旅遊酒店調查分析報告

i內容摘要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思想觀念的不斷開放,大學生對旅遊酒店的需求迅速增長,而酒店業中針對大學生消費市場的酒店並不完善,大學生市場還有很大的開發空間。因此本次調查報告我們將從酒店經營者的角度分析大學生的旅遊酒店消費情況,依據分析報告為我們設定的輕青旅酒店從酒店 策略,宣傳手段,地理位置和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