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菲的世界讀後感

2021-03-03 20:27:29 字數 3319 閱讀 4465

在學習《拓撲學》的課堂上,老師向我們介紹了幾本關於哲學的書,當時我就被一本名叫《蘇菲的世界》所吸引,於是我利用課外時間認真閱讀了此書。在閱讀它之前我對哲學從來就沒有任何的概念,從不知道哲學是什麼,也從沒接觸過哲學,當我在閱讀了它之後,我總算明白了哲學並不是那麼的陌生,其實哲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無論是文學、科學、美學等等它們都含有哲學。

《蘇菲的世界》由挪威作家喬斯坦·賈德所著。它以**的形式主要講述了乙個普通尋常的少女蘇菲放學後在郵箱裡發現一封來信,上面簡短地寫了三個字:你是誰?

蘇菲開始了第一次哲學的思考。第二天她又收到第二封信,上面寫著:世界從哪兒來?

一直過著中規中矩生活的蘇菲開始思考這些看起來有些莫名其妙的問題。後來一位神秘導師艾伯特出現,帶領蘇菲神遊,從古希臘蘇格拉底開始,漫遊中世紀、文藝復興時代直到現在,與歷史人物平等對話,使蘇菲的哲學思維大大開啟。在蘇菲的所到之處,到處都凝結著文明的精華。

世界像謎團一般在她眼底展開,蘇菲運用少女天生的悟性與後天知識,企**開這些謎團,然而,事實真相遠比她所想的更怪異、更離奇……

書中的主人公蘇菲是乙個聰明,勇敢的少女,擁有追求哲學的好奇心。為了向人們解開世界歷史之謎,書中涉及的內容很多。從遠古羅馬到現代,在每乙個不同時期,有哪些為社會做出突出貢獻的哲學家,這本書都詳細地為人們做了講解,彷彿整部世界哲學史在你面前演變了一遍。

它內容廣泛,但並不紊亂,書中的內容分成許多章節,每節題目都點出了該章節內容的中心,或深藏或巧露,而每一節內容都會闡述幾個問題。這樣的分節使人讀後更容易消化,也更容易理解。

或許有些人會說這本書對於乙個真正的哲學研究者來說,過於幼稚。而對於我這個初學者,我依然受益匪淺。每天夜裡我都會看一章節,一直把自己當成是蘇菲。

從怎麼收到信怎麼上課,每一件事都像是自己親身體驗。那種在收到信的時候的激動,最後謎題解開獲得知識的喜悅,我都能感受。書中講述了不少的人生道理,使我獲益良多。

而它所講述的有關哲學的知識,開闊了我的視野。其實當中的道理很多問題我也曾想過,但這些問題都在頭腦中一閃而過,因為我覺得它對我來說實在太陌生。但是當我讀完它後,我覺得乙個生存在世界上的人,連世界從何而來也不知道,也不曾去想,未免有些幼稚。

在讀了這本書後,我有了很多的想法與思考。在這裡我把自己最喜歡的部分和自己的一些見解和大家分享。

記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開篇蘇菲收到了一封信,裡面只有1個問題:你是誰?從這個問題它就把我帶進了哲學裡。

你是誰?多麼奇怪的乙個問題。我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這個看似非常簡單,卻又似乎永遠也沒有答案。

我是某某某?還是說我是乙個生活在銀河系裡的太陽系裡的地球上的中國人?但是叫某某某的人在這個世界上不知道已經有了多少個,在未來還會出現多少個,他們都叫某某莫,但是就是我麼?

而在中國又有成千上萬的人他們又可以替代我麼?答案顯然不對。在思考了很久以後,我只能回答說,我就是我,除此之外找不出任何的詞彙來說清楚我到底是誰。

就這麼乙個問題,便把我吸引進了哲學的世界裡,它是多麼的神秘,多麼的有趣,我似乎永遠也摸不透它……在看完此書後我重新思考起這個問題。我是誰?我想我已經知道答案了。

正如歐洲的歷史一樣,人類和世界都是這樣一步步發展起來的。世界隨著人類進步,人類也隨著世界而改變。文明從無到有到發達,這是一段重要而又曲折的旅程。

我發現,我已經開始用另一種看待事物的眼光去認識所發生的一切。我的哲學課也會和蘇菲一樣,會在不斷變化的世界中繼續下去。

記憶中最有趣的一句話就是法國哲學家笛卡爾所說的一句話:cogito, ergo sum。這是法語翻譯成中文也就是:

我思故我在。根據字面上的意思很容易理解。意思就是因為我思考所以我存在,可是笛卡爾為什麼要說這麼一句話呢。

笛卡爾是當時懷疑論者的代表人物,他懷疑世界上的每一樣東西,但有一件事情是他絕對肯定,那就是他一直在懷疑。也因為他一直在懷疑,所以他一定是無時不刻的在思考,而因為他必然是在思考的所以他也一定是乙個思考的存在者。用他自己的話來講也就是那句,我思故我在了。

但是這個時候我又有了新的疑問,為什麼思考的就一定是存在者呢?不思考難道他就會從這個世界上消失麼。之後我便用我哲學的頭腦解開了這個疑問。

因為如果乙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卻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想,那無疑,他和一具行屍走肉是完全沒有區別的,也只有當自己在不停的思考當中,生活才變的有意義,而世界也將會承認這乙個思考的存在者。 剛解決乙個問題,不自覺的,我的腦海中又跳出乙個問題,難道只要思考了,存在了,生活就一定有意義嗎?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想要自殺,想結束自己的生命呢。

他們並沒有感覺這個世界有意義,他們是厭倦了這個世界。所以我覺得並非只要思考,那生活就是有意義的。記得在書中有這麼乙個故事:

一天早上一家三口吃完了早餐,媽媽便轉身去收拾碗筷了,就在這時,爸爸突然飛了起來,懸在了空中,僅有2歲的孩子看見了什麼表情也沒有,但是當媽媽轉過身來的時候卻嚇的暈倒了。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呢?只是因為孩子並不知道萬有引力,他不知道人在正常狀態下不會飛,但是媽媽知道這一切,她已經習慣了這個世界,接受了這個世界。

而孩子他什麼也不知道,他最多隻會好奇,為什麼爸爸飛起來了,媽媽沒有飛。他只有一顆好奇心。但是現在的大多數人都早已習慣了這個世界,不會願意多費精力去思考那些費腦筋的問題,所以他們總是過著千篇一律的生活,而對於生活條件差的人,自然就會產生了厭倦的心理。

如果當世界上每乙個人都願意接受這麼乙個世界,不願多加思考的話,那這個社會也就將停止發展。而當我們帶著一顆好奇心去思考時,我們自然會明白得越來越多,而這個世界也將加快腳步發展。

記憶中感受最深的就是關於什麼是幸福以及如何幸福,蘇格拉底認為,人如果違反自己的理性就不會快樂。而那些知道如何找到快樂的人就會遵照自己的理性行事。因此他認為明白是非者必然不會為惡。

因為世間哪有人會想要成為不快樂的人?而根據柏拉圖的說法,人體由頭、胸、腹三部分構成,人的靈魂也相對的具有理性、意志、和慾望三種能力,這些能力又各自有其美德:理性追求智慧型,意志追求勇氣,慾望則必須加以遏阻,以做到自製。

唯有人體的這三部分協調運作時,個人才會達到和諧或美德的境界。他認為在學校時,兒童首先必須學習如何克制自己的慾望,而後再培養自己的勇氣,最後運用理性來達到智慧型。亞里斯多德說人的形式是由乙個植物靈魂,乙個動物靈魂和乙個理性靈魂所組成,快樂有三種形式,一種是過著享樂的生活,一種是做乙個自由而負責的公民,另一種則是做乙個思想家與哲學家。

他強調,人要同時達到這三個標準才能找到幸福與滿足,任何一種形式的不平衡都會扭曲生活方式,都是令人無法接受的。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的主張都與希臘醫學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傳說中希臘醫學的始祖,誕生於大約西元前四六零年時德寇斯島的希波克拉底,提出健康來自身體和心靈的平衡,要預防疾病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節制飲食起居。

唯有平衡,節制,人才能過快樂和諧的生活,這就是希臘人關於幸福的智慧型。

在讀了《蘇菲的世界》之後,我認為哲學是一門關於智慧型的學科。我覺得大自然的秘密永遠也揭示不完的,從前的哲學家為我們解開了不少世界之謎,使後人變得聰明起來;我們也應該向他們學習,運用哲學的觀點揭開大自然與人類社會的奧秘,為我們的後人做一點貢獻。我們應該像蘇菲一樣,用心去體會這個世界,探索這個世界,審視這個世界。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

你是誰?世界從何而來?紅色房子的信箱前,十四歲的蘇菲開始了她不只是關於哲學的探險之旅。挪威作家喬斯坦的 蘇菲的世界 被公認為上世紀末西方社會最優秀的哲學通俗讀物之一。我是在如今這一把年紀的時候才來看這本被當作西方青少年哲學啟蒙讀物的書。故事講述的是乙個名叫蘇菲的挪威小女孩,在乙個陌生的哲學家的引導下...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

這本書講的是乙個14歲的少女蘇菲某天放學回家,發現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誰?世界從 來?就這樣,在一位神秘導師的指導引下,蘇菲開始思索從古希臘到康德,從祁克果到佛洛伊德等各位大師所思考的根本問題。與此同時,蘇菲不斷接到了些極不尋常的來信,世界像跡團一般在她眼底展開。蘇菲運用少女天生的悟性與後天知識,企...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

哲學,作為人類精神的象徵,從古至今都披著神聖的面紗。人們只能滿懷敬仰之心,卻無緣見哲學之廬山真面目。因為它博大精深,融人類千年之史,匯世界百家之言。祖先賜予的精神遺產隨著歲月的積澱愈發深不可測。無數哲人前赴後繼著書立傳,試圖為世界展現一幅壯麗雄渾的哲學全景圖。可是百家爭鳴,豐富了哲學的內涵,卻為勾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