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比較優勢陷阱

2021-03-04 02:36:50 字數 2640 閱讀 3697

一、「比較優勢陷阱」的基本含義

所謂「比較利益陷阱」(也有人稱為「李嘉圖陷阱」),是指一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完全按照比較優勢,生產並出口初級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產品,則在與技術和資本密集型產品出口為主的經濟發達國家的國際**中,雖然能獲得利益,但**結構不穩定,總是處於不利地位,從而落入「比較利益陷阱」。

比較優勢陷阱有兩種基本型別:

第一種是初級產品比較優勢陷阱。它是指執行比較優勢戰略時,發展中國家完全按照機會成本的大小來確定本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運用勞動力資源和自然資源優勢參與國際分工,從而只能獲得相對較低的附加值。並且比較優勢戰略的實施還會強化這種國際分工形式,使發展中國家長期陷入低附加值環節。

由於初級產品的需求彈性小,加上初級產品的國際**下滑,發展中國家的**條件惡化,甚至是貧困化增長現象的出現就不可避免了。

第二種型別是製成品比較優勢陷阱。由於初級產品出口的形勢惡化,發展中國家開始以製成品來替代初級產品的出口,利用技術進步來促進產業公升級。但由於自身基礎薄弱,主要通過大量引進、模仿先進技術或接受技術外溢和改進型技術等作為手段來改善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並有可能進入高附加值環節。

但是這種改良型的比較優勢戰略由於過度的依賴技術引進,使自主創新能力長期得不到提高,無法發揮後發優勢,只能依賴發達國家的技術進步。

二、中國**發展已受到「比較優勢陷阱」的制約

近年來,我國對外**取得了長足發展,從**數量與金額來看,我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大國。但與此相伴的是不斷公升級的國際**摩擦。持續不斷的**摩擦提醒我們,需要警惕「比較優勢陷阱」。

長期以來,受國際**中「比較優勢」理論的影響,我們一直把「勞動力成本優勢」視為對外**中的「比較優勢」,並相應地大力發展諸如紡織企業等眾多以出口為導向的勞動密集型企業。但是隨著高新技術產品日益成為世界**的主要品種,加之國際市場上勞動密集型產品嚴重供過於求,我國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正日漸下降,它們賴以生存的低成本「比較優勢」越來越不成其為「優勢」。縱觀近年來中國曾經遭遇和正在經歷的**摩擦,絕大部分都集中於勞動密集型產品。

從全球範圍來看,大凡**保護的物件,也大都集中於勞動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產品。

傳統的比較優勢理論建立在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假設前提下,產品是同質的,不存在非**競爭,比較優勢直接體現為**競爭優勢,並形成對外**的有利條件。「比較優勢」理論在中國通常被理解成「勞動力成本優勢」理論。該理論的核心思想是壓低工人工資,形成產品出口**的比較優勢。

在此情況下,勞動力的數量成為了競爭優勢發揮的保障。但是,在現實中,國際**市場結構往往是不完全競爭的,而且越來越表現為非**因素方面的競爭。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經濟逐漸進入乙個以智力資源和知識要素占有、分配、生產和消費的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總量、人才素質和科技實力將代替資本成為競爭的根本要素,智力資源的豐缺程度將成為國際分工和國際**的決定性因素,自然稟賦狀況的重要性日益被削弱,以自然資源為中心的分工體系逐漸被以知識技術為中心的國際分工體系所代替,科學技術知識將成為國際**發展的新的重要動因。

在這種情況下,規模經濟、技術進步成為引發國際**的重要因素,傳統勞動密集型比較優勢難以形成競爭優勢。如果我們僅僅按照比較優勢進行國際**,過於強調勞動力成本優勢,忽略出口結構中的非**因素,就會陷入「比較優勢陷阱」。

事實上,2023年以來,東南沿海的「民工荒」已經使依靠低勞動力成本的外貿企業陷入了兩難境地。如果為保持低成本優勢繼續壓低工資,會遇到用工短缺;如果提高工資待遇來緩解用工短缺,則勞動力成本增加,喪失在國際市場的**優勢。這表明,以往單純依靠低勞動力成本的外貿模式已不具備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從當前的外貿形勢看,我國的出口產品在國際分工中長期處於相對低端的位置。較低的附加值、較短的產業鏈一方面對國內產業拉動十分有限,加劇了**摩擦的發生頻率;另一方面又因大量廉價輸出中國亟需的能源資源,降低了中國的經濟安全係數,增加了對外經濟依存度;同時,長期實施的低工資發展戰略的負面影響已經開始顯現。比如勞動者無力進行自我人力資本投資,產業結構公升級所需的高素質勞動力得不到補充;消費者消費需求不足,阻礙了經濟的持續增長等。

這些弊端表明:比較優勢不等於競爭優勢,也不存在只要擁有比較優勢就可發展壯大的國際分工。因此,中國作為乙個發展中的大國,如果一味遵從比較優勢,就會永遠落在發達國家的後面,陷入「比較優勢陷阱」。

三、「比較優勢陷阱」對中國**發展的啟示

中國必須要調整自己的**發展戰略,突破比較優勢戰略的束縛,實行競爭優勢戰略。所謂競爭優勢戰略就是指以技術進步和制度創新為動力,以產業結構公升級為特徵,全面提高本國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以具有競爭優勢的產品參與國際競爭,分享國際**利益的一種強調**動態利益的**發展戰略。它強調**利益的動態性和長期性,為了獲得穩定的、長期的**利益,甚至可以犧牲一些中短期的比較優勢。

競爭優勢戰略注重產業內部的交換關係和產業的生產率以及產業替代的因果關係,能適應當前國際**中產業內**不斷上公升的趨勢,它所關心的是如何將一國的潛在優勢轉變成現實的競爭優勢。競爭優勢戰略是發展中國家改變在國際**中不利地位,充分發揮對外**作用的乙個必然選擇。

從**增長方式來看,要改變當前主要靠勞動力密集型產品的**格局,就要從提高勞動力素質和增加產品技術與知識含量兩方面著手,提高出口產品和服務的科技和知識含量。我們不能以「世界工廠」沾沾自喜。事實上,我們目前還只是以低科技含量和低附加值為特徵的「世界加工廠」。

中國要跨越「比較優勢陷阱」,必須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汙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之路,才能形成勞動和技術雙密集型新的比較優勢,進而提高出口產品和服務的附加值和競爭力,這也是解決我國國際**爭端、促進對外**持續健康發展的根本對策。

跨越比較優勢陷阱

2004年以來,東南沿海的 民工荒 已經使依靠低勞動力成本的外貿企業陷入了兩難境地。如果為保持低成本優勢繼續壓低工資,會遇到用工短缺 如果提高工資待遇來緩解用工短缺,則勞動力成本增加,喪失在國際市場的 優勢。這表明,以往單純依靠低勞動力成本的外貿模式已不具備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從當前的外貿形勢看,我國...

信託產品優勢與比較優勢

信託產品優勢與相對優勢分析 信託公司從受託人角度看,主要是獲得信託報酬。信託產品有固定收益和浮動收益兩種。從投資者角度看,按照監管規定,信託公司不能承諾信託資金不受損失,即投資者無法保底。但好在一般信託產品都有最低收益率。從整體上看,具有存在期限越長,產品收益率越高的特點。商業銀行的理財產品,屬於中...

寧波文具的特點及其比較優勢

寧波文具產業的成功得益於改革開發,但有著其顯著的特點,在出口拉動下,以民間資本 自主創業為主發展起來。在文具的出口 企業的產品製造 技術創新等方面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隨著科學技術的 首先是寧波文具外向度高,產品出口佔80 以上。除了有自營進出口權的生產企業外,有300余家從事文具出口的外貿公司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