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法門之除疑生信安心立誓正行

2021-03-04 02:18:01 字數 5125 閱讀 6291

——根據慈法法師開示錄音彙編整理

減劫時代人的壽命越來越短,人與人之間的善良、寬鬆、真誠、愛護的心理越來越少,所以人們面臨著許多共業的逼迫,在這樣乙個紛紛攘攘的時代,我們怎麼利用我們寶貴的生命來完成菩提道業呢?

我們知道,淨土的教言是九界同歸、利鈍全收、凡聖同修的乙個法則。這個「同修」二字是十分不可思議的,因為它沒有任何個人的東西,不管是凡是聖,出家在家,我們都在同修乙個法則,即念佛安心往生極樂世界這樣乙個成佛度眾生的相續。這就給我們帶來了乙個不可思議的清淨平等的緣起,九界凡聖皆緣著阿彌陀佛,皆以往生佛國為共同目標,皆以隨順佛願稱佛名號為共同修持方法,以此來同念同生,同證同修,來使我們除疑,使我們生信,給我們安心,讓我們立乙個如實的究竟誓願,以達成真正的正行,遠離一切虛假、不如實的行為,成就我們這一生的菩提道業。

除疑是特別重要的乙個環節。疑慮實際是煩惱的自我蒙蔽,這種蒙蔽太久地貫穿在我們的生命過程中,串習地太久了。疑是我們學法的第一障礙,信為道源功德母。

《淨土十要》中有一篇文字(「往生淨土決疑行願二門」)講對師之疑、對法之疑、對自我之疑,大家可以學習學習。要是沒有除疑的方便,後面的生信、安心、立誓、正行都沒法相續,都成為空談了。實際上許許多多的念佛人反而沒有認真地思考過自己真正是不是真心願意往生?

許多學佛人用自己有礙有量的心否認無礙之力,許多念佛人到生死攸關那一刻反而放棄了念佛,許多念佛團體中平時說的都很好,但一觸動到面子得失與利害關係,馬上什麼佛不佛啊全然不顧了,許多人情緒一來,天翻地覆,什麼都不問了。為什麼呢?沒有觸動過真心,這個教法對他真正的影響沒有產生事實。

實際這個根在於疑,疑根未除,與法不相應,因為疑的種子在你的生命意識中相續,你所有的作為都會被這個疑根所制約,違背自己心願的事情一來,這個疑根又成熟了,就會使心不明亮,生起所謂的迷失與怨恨、對立與傷害。所以說除疑特別重要。假如是我們真心地念佛、學法、修行,問題來了也不會妨礙我們的正行,不可能妨礙我們的往生心的相續,或者是修法的相續,或者是正念的相續。

「真心願生」這個課題大家還真得去下功夫做一做。我們不管是出家在家,不管是久修新學,若是在這個真心的認知上尚且沒有,那實際的利益又從何而談起呢?實際的往生抉擇這乙個關係到是生死輪迴還是成就菩提的乙個大事情誰來決定呢?

對此諸位菩薩們一定要有乙個深刻的思維、觀察,希望大家在這個地方有乙個確切的認知。

能否除疑生信,就在於法能否與我們自身的現緣業力結合,如此才談得上修行。無始以來的善惡無記業悄悄地在我們生命的暗流中推動著我們的業相續,我們一旦認知到阿彌陀佛的圓滿功德與我們自己造的業的本質無別,因法性無別故,皆是無自性性,六道眾生承受不了六道輪迴不能自制之苦,所以阿彌陀佛以清淨圓滿的智慧型與慈悲設立極樂世界,令一切眾生同生彼國,得以成就無上菩提,給我們這樣乙個方便。這個方便實在是一切眾生本具,非是生滅,本具清淨,阿彌陀佛通過自身修持功德順性設立了乙個國土,順什麼性呢?

一切眾生的同一法性,所以諸佛的功德與眾生的功德本來沒有割據,與我們自身修持的功德也沒有差異的。那我們隨順阿彌陀佛報德就會入正定聚,得不退轉,隨無始以來的業流就會流轉六道,輪迴不休。此選擇的一念就全在我們每乙個現前的有情,你選擇什麼?

是我們無始以來造作的業流呢?還是阿彌陀佛圓滿的果德回施呢?因為我們無始以來業流相續的法性與阿彌陀佛圓滿功德的法性是同一法性,所以這個地方你若是認得清楚了,那緣這個法界緣起,就是乙個選擇問題。

實際這個地方是乙個生信求往的根本依止。一定要反覆地在這個地方用心,要孜孜不倦地在這個地方用心。這個信,就是信佛願與眾生的業本質平等,眾生業份不可得,諸佛圓滿果德一樣不可得,不可得而平等互換,我們才能從蒙昧中走出來,證實這個不可得。

此信不立,互換是不成立的。

要是沒有同一法性,我們沒法接這個軌啊,你會說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功德回施我怎麼能接受呢?因為是同一法性。那我們選擇阿彌陀佛圓滿回施,乘佛願力,一生得不退轉,徹底擺脫了一切眾生無始以來善惡無記業流,徹底出離,以佛力住持故,入正定聚,即得不退轉,所以我們說往生利益於當下,當什麼下呢?

佛力住持,就是我們念佛的利益,不退轉的利益,而我們自身的修持就是有進有退的。諸位菩薩,這是念佛法門的乙個根本性的教法,一定要把它區別於平時的修持。要是認識不到這一點,你的所緣,也就是你那個因,就會出現乙個問題。

所以這個因認得準了,果一定是準確的,因真果就真,那因佛一定能成佛的。這是我們學習淨土法門的立信之根,你要是沒有這個根本,是立不了信的,你立信就會變化的,也就是說依佛願,依佛力故,我們能立下乙個不壞的信心,那麼順著這個不壞的信心,我們就能在法性上得真正的安心,真正的皈命。

我們真正的安心,也就是所謂的發往生心,或者說抉擇往生、知必生心。流轉是虛妄如幻之流轉,必生是究竟義上的事實,知極樂世界必然是所歸之處,在娑婆世界我們就能真正活著安心,撒手安詳,這實在是這個法則的根本利益。念佛不是送終,往生是成等正覺,隨順法性,安住生命,非生非死說。

所以我們做乙個學佛、念佛的人,一定要把這個往生作意在當下,安心在當下,明確在當下,不管在煩惱中、業習中、種種障緣中,我們都能了解往生是必然的。

對三種必生,我們應多串習。順法性觀,法性平等,無有來去,心佛眾生了無差別,諸佛功德與我等種種迷失作業,極樂世界與娑婆世界,取相則別,順性則無別,無別順性故,所以任運往生,無來無去,心作心是,動念即是。順佛願觀,阿彌陀佛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攝化十方眾生往生彼國,令一切眾生出生死輪迴苦海,成就無上菩提,依佛誓願,我們亦得往生安心。

順我們自己的究竟意樂觀,十法界中,六道輪迴不得方便,沉淪非我所取,四聖之中,若非究竟圓滿,若不是佛處,也非我所取。一旦真正細細地觀察自身和眾生的究竟願望,我們就會有必生的願望,必無疑慮,因那兒是究竟之地。往生安樂就是成佛,實際又回歸到順性了,故真正安心不出性德,性德無來無去,無大無小,我們怎麼回歸呢?

不借助阿彌陀佛究竟平等圓滿修德回施,我們無力回歸。觀察到這一點,意樂往生又成為必然,一定是安心於當下。所以依法性安心,依佛願安心,再依我們自己的意樂安心,即我們作意安心,這三個安心放到一起,就能形成真實安心,也就是所謂的安心的相應。

一定要相應,若與法不相應,這個安心是產生不了事實的。

我們作為乙個學佛的人,要是不安心,生命惶惶不安,一切修持皆沒有根由,一切修持不會有真實的內容,一切修持不能成就。對我們念佛人來說,順性觀察,順佛願觀察,順我們自己的作意意樂來安這個心,我們就能如實安心了,那生活在這個社會中我們必然愛樂佛法、嚮往於善緣、饒益有情、無所執著,舍報時必然安詳,何以故呢?安心故。

要是真安心了,你就不與這個客居世界有情爭奪是非得失,爭奪善惡得失,名利之屬那就非我等所屬,沒有意義去考慮它。所以關於這個問題希望大家反覆地嚴肅地在作意安心上用用功夫,實際作意安心就是我們自身的選擇。

通過阿彌陀佛這個平等回施,我們就能了解到平等性,能體會到法性,體會到法性是一切眾生所擁有,所本具,那就會得到乙個不造作的、無對待的安樂,也就是順性的安樂。實際順性安樂是究竟安樂的。我們在性德上一旦真正有剎那間的認知,這是不增不減的,是不會迷失的,所以隨順法性得不退轉,隨順佛願得不退轉,這兩個「不退轉」就會刺激我們真正抉擇往生彼國的這種意樂。

因為隨順法性,眾生不再輪迴,隨順佛願,往生彼國,不再迷失,我們看到這樣乙個往生的喜悅的事實,或者說我們的意念在這個地方稍微地一隨順,我們就會生起喜悅。這個喜悅會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不斷地感知到隨順法性的喜悅,隨順佛願的喜悅,那我們可能會真正地抉擇往生就是我們人生中的乙個究竟的意樂。

一旦把這個意樂認準了、認清了,我們就會義無反顧地,知道這個世間如幻,不再去糾纏其中如幻的得失,如幻的善惡,如幻的凡聖,如幻的種種作業,我們真正了解習氣沒有根性了,阿彌陀佛圓滿功德與我們無始以來所造作的業相實質無異,那我們就把阿彌陀佛圓滿果德清晰地接受過來,借助著阿彌陀佛的願力,回歸到我們本來清淨的法性,在清淨的法性上來相續我們自己的生命,或者說來平等轉換我們無始以來虛妄的善惡無記業。安心全在於此!依佛願力故,即得安心,因為這個平等轉換才能使我們真正地安心,究竟地安心,徹底地安心,我們若能在這個業力轉換的一剎那安心,就能了解法性本來清淨、本來具足之真實言、誠實語。

我們再來做人做事,就可以有乙個清淨圓滿的順性緣起,可以順性做事了。以前我們沒有辦法順性,所有的作為都是靠情緒,靠性格,靠自己的好噁,靠自己的業來做,但阿彌陀佛的圓滿回施讓我們的心休息了,讓我們個體的執著、習氣的執著、自以為是的執著通身都放下了,不得不放下,以這樣乙個緣起,回歸法性,依法性去做是為第一方便。這樣我們就會有乙個閒淡的、無緣的、無有愛憎的喜悅、輕快的人生,對那些善惡無記、人我是非、性格習氣一下就觀察到了,不再用沉重的取捨、沉重的凡聖、沉重的對待來逼迫我們的身心。

雖然無始以來的習氣還延續在我們生命之中,但已經斷了根,我們在自己的業習面前就變得有力了,即修行有力,不被業習所埋沒,所左右,所**,被逼迫,甚至也有被逼迫被**的時候,但是它已經不起根本的作用了,因為它已經沒有根了,它的根已經被阿彌陀佛轉換了。

面對三界火宅,假如沒有彌陀的教誨,沒有阿彌陀佛順性接納一切眾生,我們又沒有清晰自己的歸向,真不知道大家會進趣到什麼方向去。所以對這三種必生或意樂,我們真是要不斷地、反覆地去串習、實踐,把它反覆地搓揉,揉到真正純熟了,一動念它就在這個意樂上認知,抉擇了我們的意樂,人就不累,就不徘徊了。這個地方真是不可草草,要不斷在自己心中去思維、觀察、實踐、對比、應用,草草認為「我懂了」,那是不行的,一到事情上,你還是在運用自己無始以來的業力,而沒有運用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作為自己的安心方便、見性方便。

一切有情要真實安心,還真要在這個見性上有乙個方便,若無見性方便,安心是相似的,是不徹底的。對這三個必生一旦決定,安心是必然的,一旦安心,那我們就義無反顧地去做應該做的事情,不再為擇取浪費生命,不再因猶豫徘徊造成自己生命的沉重與麻木不仁,不再迷失我們必然往生的心,意樂往生的心願,這樣我們就會真正地做乙個在世的出世之人,娑婆的極樂中人,就真是對得起「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這句話了。

有了除疑、生信、安心的結果,立誓就等於是把安心給確立下來,也就是把安心如實起來、相續起來的乙個願望。要是我們沒有安心,立誓是無用的,是假設的。誓願實際是乙個作意的確立,通過立誓來確立我們把心安在真如心、往生心、佛心、佛願心、我們自己的究竟意樂心上,確立它一次,這樣產生乙個共鳴的效果,是有意義的,因為這個世間的有情心智雜亂,多被異見異法所**,心不安穩,於法不能抉擇,而立誓就是給我們樹立乙個生活的主題、乙個根本的依止,乙個大的原則,其他都是為這個主題服務的,那我們的人生就變得簡潔明確了。

誓願也是乙個戒,是我們應該守護、實踐的法則、意樂,或說願望,使我們未來的行為清晰明了相續,直至到法益的成就,立這樣乙個誓——自信勸人信,求願往生阿彌陀佛國土,一生得不退轉,這樣乙個法則,這樣一條戒,是畢生戒,是我們共同的誓願。

我們這一生對往生的願望是一定要清晰認知、守護的,做一切善惡業皆回嚮往生這乙個根本的守護上來。往生成就以後,你愛做什麼,那是你的別願,往生是我們共同的願望,是要相互策勵,相互認知的,是我們一定要共同守護的,大家誰有麻煩了、顛倒了,就相互提示提示,說「我們一起發過願,往生極樂世界的,你不要迷啊,要守護你的誓願啊,你要念佛啊,不要生異解異見啊」,「往生了你要回來看看大家,不要忘了大家啊」,這樣在往生路上,大家相互輔助一把,是比較有意義的約定。

淨土法門之鑰

淨土法門之鑰.txt老公如果你只能在活一天,我願用我的生命來延續你的生命,你要快樂的生活在提出分手的時候請不要說還愛我。淨土法門之鑰 華藏祖師開示 淨土法門之鑰 又名 淨土心要 淨土宗 屬密宗蓮華部心要,在印度本有此法門,但未開宗。中國淨土宗則由東晉慧遠法師依經 發起念佛法門而開宗。淨土宗本有三經 ...

淨土法門實修要決

自序淨土法門,本是釋迦如來出世悲心的徹底顯露,一代時教的究竟極談,也是彌陀世尊普度眾生願力的和盤彰顯,十方眾生的脫苦捷徑。淨土法門收機廣大,九界齊收。上至文殊普賢之類等覺菩薩示現往生,下至五逆十惡之輩稱名離苦。若非淨土法門若理 若事 若依 若正一一玄妙,何以臻此?蓋淨土法門之學修,說易不易,說難不難...

淨土法門的修行

海濤法師 淨土法門的修行 護眼色 綠橙棕黑字型 粗體大中小作者 海濤法師發布時間 2010 12 3 22 05 46 繁體版 淨業修持的助行 三皈五戒是入佛法的初門 三皈五戒,為入佛法之初門 修餘法門,皆須依次而入。況即生了脫之至簡至易 至圓至頓之不思議淨土法門耶?不省三業,不持五戒,即無復得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