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衛生管理制度

2021-03-04 01:41:37 字數 1372 閱讀 3860

危害因素識別與檢測制度

為提高對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能力,有效控制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濃度(強度),確保其符合國家職業接觸限值要求,以達到控制職業病危害風險的目的,制定本制度。

1管理機構

職業衛生管理機構負責指導和管理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識別和檢測工作。

2協助機構

採購部門、生產部門。

3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方法

3.1根據生產工藝流程和使用的物品(如原材料、輔料、中間品、半成品、成品等)的性質來識別有害成分。

3.2根據生產機器裝置執行過程中產生的有害成分進行識別。

3.3通過委託職業衛生技術服務部門對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檢測來識別。

3.4查閱文獻資料、模擬同行業進行識別。

4識別後的處理

4.1檢查識別出的職業病危害專案是否已經如實向衛生行政部門申報,如未申報應及時申報或補充申報,並保留申報回執。

4.2發現有利於保護勞動者健康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時,及時上報最高管理者,申請逐步替代現有職業病危害嚴重的技術、工藝、材料。

4.3發現存在《高毒物品目錄》裡的毒物,或者經常發生職業病事故的高危險化學品(如正己烷、三氯乙烯等)時,檢索有無低毒或無毒的替代品。若有,及時上報最高管理者,申請替代;若無,當及時上報最高管理者,申請通過工程控制(如改善工藝流程和加強防護設施)、行政控制(如減少接觸時間)、加強個人防護等途徑來預防職業病危害事故的發生。

5檢測專案的確定

5.1參照《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根據工作場所中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確定檢測專案。

5.2若工作場所中存在《高毒物品目錄》所列出的專案,或工作場所中存在三氯乙烯、正己烷,應作為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的重點專案。

5.3檢測專案經所委託的檢測機構現場調查確認。

6檢測機構的確定

應委託具有職業衛生技術服務資質的機構對工作場所進行職業病危害識別、風險評估及檢測。

7檢測週期的確定

7.1按照《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勞動保護條例》第二十六條要求,對《高毒物品目錄》所列出的專案及三氯乙烯、正己烷,每半年至少檢測一次。

7.2其它職業病危害因素,每年至少檢測一次。

7.3對檢測結果有不符合職業接觸限值(國家職業衛生標準)的情況下,必須按衛生監督部門規定的期限進行整改,直至檢測合格為止。

8檢測結果的記錄、報告和公示

8.1職業衛生管理機構應建立檢測結果檔案。

8.2每次檢測結果應及時上報最高管理者及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

8.3每次檢測結果應及時公示,公示地點為檢測點及人員較集中的公共場所(如食堂),公示內容包括檢測地點、檢測日期、檢測專案、檢測結果、職業接觸限值、評價等。

9檢測費用列入職業病防治經費開支。

10職業衛生管理機構負責對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和檢測情況的內部審核,發現問題,提出整改意見並監督整改。

職業衛生管理制度

為提高管理者的職業病防治水平,確保勞動者熟悉工作場所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後果,強化自我保護意識,以便於採取有效防護措施,降低職業病危害風險,制定本制度。1職業衛生培訓 1.1最高管理者 職業衛生主管應參加衛生部門組織的職業衛生培訓,遵守職業病防治法律 法規。1.2職業衛生管理機構負責職業衛生...

職業衛生管理制度

青島高新環保產業 二0一一年三月 職業衛生管理制度 一 目的 為預防 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防治職業病,保護勞動者健康,促進公司經濟發展,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結合公司實際制定本制度。二 管理機構 公司成立由總經理任組長的職業病防治領導小組,全面領導工司職業衛生工作。領導小組下設專職安全...

職業衛生管理制度

培訓與告知制度 為提高管理者的職業病防治水平,確保勞動者熟悉工作場所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後果,強化自我保護意識,以便於採取有效防護措施,降低職業病危害風險,制定本制度。1職業衛生培訓 1.1最高管理者 職業衛生主管應參加衛生部門組織的職業衛生培訓,遵守職業病防治法律 法規。1.2職業衛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