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擊鑽鑽孔樁作業指導書

2021-03-04 01:22:58 字數 4855 閱讀 4793

一、編制依據

《客運專線鐵路橋涵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

《客運專線鐵路橋涵工程施工技術指南》

《施工圖設計檔案》

現場實際考察情況

二、適用範圍

衝擊鑽適用於卵石、堅硬漂石、岩層及各種複雜地質的橋梁樁基施工。採用實心錘鑽進時,在漂、卵石和基岩中顯得比其他方法優越。

三、施工前準備

(1)開工報告上報審批完成。

(2)進一步熟悉並掌握施工圖並制定相應控制措施專人負責。

(3)對設計提供樁位座標進行複核。

(4) 熟悉掌握相關施工規範。

(5)砼配合比設計完成。

(6)檢測試驗儀器的配置滿足實際施工要求。

(7)材料的準備應滿足現場施工要求。

(8)熟悉施工用表的填寫要求。

(9)三通一平:樁基施工前,要根據施工方案、現場情況及時作好「三通一平」工作(路通、水通、電通、場地平整)。

①**路左側布設一條4公尺寬施工平行運輸便道,並根據現場實際情況,不大於大於2公里與地方主要道路設一連絡線,平行施工運輸便道每兩墩間設1避車帶,可墩台之間。

②本管段地基較好,因線路經過地方軟基較深,農田處樁基施工,在承臺尺寸增加3m範圍內填築1m厚的山皮土。樁基處於河道、魚塘內、小水系邊緣採用草袋圍堰或鋼板樁圍堰築島施工。

③沿線路根據實際情況配置變壓器,低壓線路沿線路線桿架高設定。

四、鑽孔樁施工流程圖

五、施工準備

(1)施工準備

i.鑽孔場地在旱地時,應清除雜物、換除軟土、平整壓實;場地位於淺水、陡坡、淤泥中時,可採用築島、或用枕木或型鋼等搭設工作平台;當位於深水時,可插打臨時樁搭設固定工作平台。工作平台必須堅固穩定,能承受施工作業時所有靜、活荷載,同時還應考慮施工裝置能安全進、出場。

ii.圍堰築島

對於淺水區域的樁基施工,採用圍堰築島方式施工,築島填料宜用黏土,島面要有足夠的施工場地,島面標高高出施工水位1.5~2.0m。

iii.根據施工圖設計,合理選擇和確定進出線路和鑽孔順序,知道場地布置方案。合理地安排泥漿池、沉澱池的位置,沉澱池的容積應滿足2個孔以上排渣量的需要。

(2)埋設鋼護筒

護筒一般用4~8mm厚的鋼板加工製成,高度為1.5~2.0m,特殊地質條件下,可將護筒加長。

衝擊鑽護筒內徑比鑽頭大40cm,護筒頂面宜高出施工水位或地下水位2m,還應滿足孔內泥漿面的高度要求,在旱地或築島時還應高出施工地面0.5m。護筒埋置深度符合下列規定:

i.岸灘上,黏性土應不小於1m,砂類土應不小於2m。當表層土鬆軟時,宜將護筒埋置到較堅硬密實的土層中至少0.5m。

岸灘上埋設護筒,在護筒四周回填黏土並分層夯實,可用鎚擊、加壓、振動等方法下沉護筒;

ii.水中築島上,護筒宜埋入河床面以下1m;水中平台上可按最高施工水位、流速、沖刷及地質條件等因素確定埋深,必要時打入不透水層。

水中平台上下沉護筒,應有導向裝置控制護筒位置。

iii.護筒頂面中心與設計樁位偏差不得大於5cm,傾斜度不大於1%。

(3)泥漿製備及指標控制

i.泥漿必須具備的性質:

物理穩定性,靜置相當時間其性質不變化,不因重力而沉澱;化學穩定性,不因水泥、海水等異物混入而汙染;適當的比重,比重大對護壁、浮渣有利,但比重太大會使幫浦的能力不足也影響鑽進速度;良好的觸變性,要求泥漿在流動時,阻力很小,以便幫浦送,當停止鑽孔時,泥漿能很快凝聚成膠凝狀,避免漿中砂粒迅速下沉,同時也維持孔壁穩定;形成薄而韌的泥皮,粘附與孔壁上,不透水,不坍塌;能夠容易從沉澱池,旋轉器中分離出來;不過產生過多氣泡。

ii.泥漿製備

開挖泥漿池,選擇和備足良好的造漿粘土或膨潤土,造漿量為2倍的樁的混凝土體積,泥漿比重可根據鑽進不同地層及時進行調整。

在砂類土、碎(卵)石土或黏土夾層中鑽孔,宜採用膨潤土泥漿護壁;在黏性土中鑽孔,當塑性指數大於15,浮渣能力滿足施工要求是,可利用孔內原土造漿護壁。衝擊鑽機鑽孔,可將黏土加工後投入孔中,利用鑽頭衝擊造漿。

泥漿的配合比應視位址情況、施工機械等條件選定。選定配合比後,經過配置試驗並修正後確定泥漿配合比。

iii.泥漿效能指標

泥漿比重:衝擊鑽機使用管形鑽頭鑽孔時,人孔泥漿比重為1.1-1.

3;衝擊鑽機使用實心鑽頭鑽孔時,孔底泥漿比重砂黏土不宜大於1.3,大漂石、卵石層不宜大於1.4,岩石不宜大於1.

2。粘度:一般地層16~22s,鬆散易坍地層19~28s。

含砂率:新制泥漿不大於4%。

膠體率:不小於95%。

ph值:應大於6.5。

為提高泥漿黏度和膠體率,可通過試驗在泥漿中摻入適量的碳酸鈉、燒鹼等。造漿後應試驗全部效能指標,鑽孔過程中應隨時檢驗泥漿比重和含砂率,並填寫泥漿試驗記錄表。

六、鑽孔施工

(1)安裝鑽機

鑽機就位時,必須保持平穩,不發生傾斜、位移,其下部要用方木墊平,塞牢。桅杆頂端用鋼絲繩對稱拉緊。為準確控制鑽孔深度,應在機架上或機座上做出控制的標尺,以便在施工中進行觀測、記錄。

衝擊鑽採用液壓起塔河液壓步履縱、橫移位安裝就位。

開孔的孔位必須準確,應使初成孔壁豎直、圓順、堅實。鑽頭或鑽桿中心與護筒中心偏差不得大於5cm。

安裝鑽機時要求底部應墊平,保持穩定,不得產生位移和沉陷,頂端用纜風繩對稱拉緊,鑽頭在護筒中心偏差不得大於50mm。

(2)鑽進

i.開孔鑽進的控制

開孔時應扶正垂頭用小衝程低錘密擊。如表土為淤泥、鬆散細砂等軟弱土層,可加黏土塊夾小片石,反覆衝擊造壁,保證護筒的穩定,控制好樁位中心。在鑽進施工中不應產生位移或沉陷,否則應找出原因,及時處理,中心偏差小於2cm。

必須提供泥漿的供給,使孔內漿液穩定。

ii.鑽孔時,孔內水位宜高於護筒底腳0.5m以上或地下水位以上1.5~2.0m,在衝擊鑽進中取渣和停鑽後,應及時向孔內補水或泥漿,保持孔內水頭高度和泥漿比重及黏度。

iii.鑽孔時,起、落鑽頭速度宜均勻,不得過猛或驟然變速,孔內出土不得堆積在鑽孔周圍。

iv.鑽孔作業連續時,因故停鑽時,有鑽桿的鑽機應將鑽頭提離孔底5m以上,其他鑽機應將鑽頭提出孔外,孔口加以覆蓋。鑽孔過程中,應經常檢查並記錄土層變化情況,並與地質剖面圖核對。鑽孔達到設計深度後,應對孔位。

孔徑、孔深和孔形進行檢驗,並填寫鑽孔記錄表。孔位偏差不得大於10cm。

(3)衝擊鑽孔

i.在碎石類土、岩層中宜用十字形鑽頭;在砂黏土、砂和砂礫石層中宜用管形鑽頭。衝擊法鑽孔,鑽頭重量應考慮泥漿的吸附作用和鋼絲繩及吊具的重量,使總重不超過捲揚機的其中能力。

ii.開始鑽孔時,應採用小衝程開孔,待鑽進深度超過鑽頭全高加正常衝程後方可進行正常衝擊鑽孔。鑽進過程中,應勤鬆繩和適量放繩,不得打孔錘;勤抽渣,使鑽頭經常衝擊新鮮地層。每次鬆繩應按地質情況、鑽頭形式、鑽頭重量決定。

iii.吊鑽頭的鋼絲繩必須選用同向捻製、柔軟優質、無死彎和無斷絲者,安全係數不應小於12,。鋼絲繩與鑽頭間須設轉向裝置並連線牢固,鑽孔過程中應經常檢查器狀態機轉動是否靈活。主繩與鑽頭的鋼絲繩搭接時,兩根繩徑應相同,捻扭方向必須一致。

iv.鑽孔工地應備有鑽頭,檢查發現鑽孔鑽頭直徑磨耗超過15mm時應及時更換修補。更換新鑽頭前,應先檢孔到孔底,確認鑽孔正常時方可放入新鑽頭。

v.為防止由於衝擊振動導致鄰孔孔壁坍塌或影響鄰孔已澆築混凝土強度,應待鄰孔混凝土抗壓強度達到2.5mpa後方可開鑽。

(4)擴孔率的施工控制

擴孔率過大時因為鑽錘擺動過大或因地層鬆軟衝擊振動力過大,或因鑽頭直徑過大。必須控制鑽錘的擺動和衝程的大小,改善鑽頭直徑的匹配,以控制擴孔率。

(5)泥漿**及排渣處理

鑽孔時,採用泥漿懸浮鑽渣和護壁,因施工中水泥、土粒等混入及泥漿滲入孔壁等原因使泥漿效能改變,以及為了**泥漿原料和減少環境汙染,可使用機械、物理、化學等方法使泥漿淨化和再生,可在現場設定泥漿池、沉澱池等泥漿迴圈淨化系統,鑽渣應集中運至棄渣場處理,切記汙染環境。

破碎部分的鑽渣和泥漿一起被擠到孔壁,大部分靠淘渣筒清除孔外。在衝擊一定時間後,應將衝擊錐提起,接上淘渣筒,下入孔底掏取鑽渣,倒入鑽孔外的迴圈溝中,溝頂放置細孔篩,使泥漿經過篩子後漏回孔中,棄渣則由汽車運往監理工程師指定地點,廢泥漿渣最後由泥漿罐車運至監理工程師指定地點。

泥漿池、沉澱池的池面高程應比護筒低0.5~1m,以利泥漿回流暢順,位置布局要合理,不得妨礙吊機和鑽機行走。泥漿池的容量為每根樁排渣量的1.5~2倍。

應有專人清除溝槽沉澱物,多餘的泥漿要及時排出坑槽,保證不淤塞,維護泥漿溝槽、沉澱池、泥漿池的工作效能。

(6)終孔時的清孔方法

鑽孔至設計高程,先採用測繩和鑽桿長度檢測孔深、孔位進行檢查確認鑽孔合格後,再拆卸鑽機進行清孔工作,否則重新進行掃孔。提出鑽桿後,再採用探測器對孔徑、孔深、垂直度及孔位進行檢測確認,合格後方可進入下道工序。

清孔的目的是使孔底沉碴厚度、泥漿相對密度、泥漿黏度、含砂率、膠體率等指標符合規範要求。清孔應達到以下標準:孔內排出的或抽出的泥漿手摸無2-3mm的顆粒,泥漿比重不大於1.

1,含砂率小於2%,黏度17~20s,澆築水下砼前,泥漿沉渣厚度支承樁不大於5cm,摩擦樁不大於20cm.嚴禁採用加深鑽孔深度的方法代替清孔。

(7)鑽孔過程中注意事項

i.防止坍孔:

坍孔的表現特徵是孔內水位突然下降,孔口冒細密的水泡,出渣量顯著增加而不見進尺,鑽機負荷顯著增加等。原因如下:

①泥漿比重不夠或泥漿其他效能不符合要求,使孔壁未形成堅實的泥皮,孔壁滲漏。

②孔內水頭高度不足,支援孔壁壓力不夠。

③護筒埋設太淺,下端孔口漏水、坍塌或孔口附近地面受水浸濕受軟或鑽機裝置在護筒上由於振動使孔口坍塌、擴充套件或較大坍孔。

④在鬆軟砂層中鑽進,進尺太快。

⑤提住鑽頭鑽進,旋轉速度過快,空轉時間太長。

⑥清孔後泥漿比重、粘度等指標降低,反迴圈清孔,泥漿吸出後未及時補漿。

⑦起落鑽頭時碰撞孔壁。

預防及處理原則:

應根據現場具體情況,查明原因和位置,進行分析和處理。

坍孔不嚴重時,可採用加大泥漿比重,加高水頭、埋深護筒等措施後繼續鑽進

坍孔嚴重時,回填砂和粘土的混合物到塌孔處以上1~2m,重新鑽孔。

④衝擊鑽孔時,可投黏土塊夾小片石,用低錘衝擊將黏土塊和小片石擠入孔壁制止坍孔。

鑽孔灌注樁作業指導書 衝擊鑽

中鐵四局合蚌客運專線hbzq 2專案部 衝擊鑽作業指導書 檔案編號 編制部門 工程部 編制 劉楊 審核 常慶春 批准 梅俊 中鐵四局合蚌客運專線hbzq 2專案部 2009年 05 月 31 日 鑽孔灌注樁作業指導書 衝擊鑽 一 目的 適用範圍 為了對我管段內的水下鑽孔灌注樁基礎特殊工序進行有效的控...

衝擊鑽作業指導書

鑽孔樁施工方案 一 工程概況 車站後工程於大學城,地理位置優越,其中站房為線側平式,主體1 層,區域性設夾層,建築總面積為3485平方公尺,站場 0.000標高為31.74m,現場填土標高為31.44m 其中站房以中心里程定位,站房中心里程為dk12 140 站台雨棚里程起點 dk11 915,終點...

衝擊鑽孔作業指導書

新建鐵路哈爾濱至大連鐵路客運專線 dk35 434.06 dk61 789.17 鑽孔樁施工作業指導書 編制人日期 審批人日期 編制單位 中鐵一局集團第二工程 哈大客運專線專案部 衝擊鑽施工鑽孔樁作業指導書 一 目的 明確橋梁樁基衝擊鑽施工作業的工藝流程 操作要點和相應的工藝標準,指導 規範樁基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