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調節”複習策略
浙江省餘姚中學 315400 盛文龍
高三複習中面臨的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提高學生的複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只是單純的複習教材中的內容,往往給人以炒冷飯的感覺,學生對這個也會產生審美疲勞。下面我就以人教版必修3第二章的“免疫調節”一節課為例來具體談談一些高三複習的策略。
免疫調節”這一節內容包括免疫系統的組成、免疫系統的防衛功能、免疫系統的監控和清除功能、免疫學的應用。該節內容涉及的概念多、內容抽象、知識跨度大,給複習帶來一定的難度。
1 基本概念
免疫調節、免疫系統、免疫器官、胸腺、骨髓、免疫細胞、吞噬細胞、淋巴細胞、t細胞、b細胞、免疫活性物質、抗體、淋巴因子、溶菌酶;第一道防線、第二道防線、第三道防線、非特異性免疫、特異性免疫;抗原、體液免疫、漿細胞;細胞免疫、靶細胞、效應t細胞、宿主細胞;過敏反應、自身免疫病;疫苗、器官移植。
2 知識網路
免疫系統的組成
免疫系統的功能
免疫學的應用
3 複習策略
3.1 創設情景引入,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不會感覺複習只是簡單的重複。例如:
由學生分析如下的例項:在人體呼吸道上皮組織深處發現一死亡生物,周圍有一些破碎的上皮細胞。它是誰?
誰殺死了它的?
3.2 列表比較分析的知識(包括相同點、不同點和聯絡,一般適合識記的部分)
表1 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的比較
表2 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的比較
表3 與免疫有關的細胞的比較
表4 抗原和抗體的比較
表5 抗體與淋巴因子在特異免疫中作用比較
表6過敏原與抗原的比較
表7過敏反應和免疫反應中抗體的比較
3.2 示意圖複習法(①注意關鍵詞和專業術語的運用;②示意圖要簡潔、清晰、準確。適用理解運用的部分)
圖1 淋巴細胞的起源和分化
圖2 體液免疫過程和細胞免疫的過程
抗原吞噬細胞t細胞
攝取、處理增分感應
再b細胞殖化階段
次侵增殖分化
入反應 記憶細胞效應b細胞記憶細胞效應t 階段
增殖、分化細胞
抗體淋巴因子效應
階段抗原靶細胞
(凝結、沉澱啟用溶酶體酶)
體液免疫細胞免疫
圖3過敏反應的過程
4 聯絡實際,綜合分析。(特別要關注社會熱點問題)
4.1 關注艾滋病
艾滋病是一種免疫缺陷病。又叫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症。 是由於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
(思考:艾滋病的直接死因是什麼?)死於各種感染或惡性腫瘤。
你知道哪些途徑可以傳播艾滋病嗎?
主要有:1)性行為傳播2)血液傳播3)母嬰傳播
討論以下行為是否可以傳染艾滋病:
(1)與艾滋病病人共同進餐(2)靜脈吸毒者共用一個針管
(3)在運動中撞到艾滋病患者(4)與艾滋病患者擁抱
(5)與艾滋病患者共用紋身、紋眉器械(6)觸控艾滋病患者摸過的門把手
(7)輸入含有hiv的血液(8)叮咬過艾滋病患者的蚊蠅叮咬正常人
4.2 器官移植問題
器官移植的成敗取決於什麼? 取決於供者和受者的組織相容性抗原,即人類白細胞
抗原(hla),是否一致或相近。只要供者和受者的主要hla有一半以上相同,就可進行移植,但為減輕排斥反應,病人還需長期使用免疫抑制藥物。
思考:器官移植在臨床運用上主要面臨什麼問題? 以前:技術問題(已解決)目前:供體器官短缺。
4.3 又如各種疫苗與抗癌藥物與免疫的關係等;再比如近年來的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等都與免疫機能有關。這類習題在歷年高考中有所體現,此處不再舉例。
總之,在高三生物複習過程中應當使用多種方法進行復習,提高複習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