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力》教學設計

2023-02-05 19:54:03 字數 3639 閱讀 6230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形成力是乙個物體對另乙個物體的作用的認識。

(2)知道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力的示意圖表示力。

(4)知道力所產生的效果: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和改變物體的形狀。

2.過程與方法:

(1)經歷從許多與力相關的日常生活現象中歸納出力的基本概念的過程。

(2)通過學生親自實驗,體驗並認識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通過常見事例和實驗認識力所產生的效果。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學生之間的實驗,能夠進行合作與交流。

(2)在經歷從許多與力相關的日常生活現象中歸納出力的基本概念的過程中,培養分析和歸納能力。

(3)體會透過眾多的物理現象分析和歸納出本質的認識論的觀點。

(4)從力的三要素表示的事例中認識科學方法的價值。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力的概念

難點:力是乙個物體對另乙個物體的作用

教具演示:兩個蹄形磁鐵和兩個小車、乙個蹄形磁鐵、大頭針、兩根彈簧、籃球、小鋼球、微小形變演示儀

學生:30把刻度尺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提出問題:「神州五號」火箭為什麼能離開地球,公升上天空,實現我國的飛天夢?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和工農業生產中常常提到「力」這個字。如乙個人推了別人一下,就有了推力;同學們上課要集中注意力;要提高部隊的戰鬥力等。請學生說出在哪些地方常常提到力?

力是物理學中乙個重要的概念,在物理學中所說的力的含義與生活中所說的力的含義有很大的區別。那麼,究竟什麼是力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吧!

一、力是什麼

1.展示並羅列現象

用課件上的圖展示日常生活中、體育活動中以及工農業生產中與力有關的現象:

(1)日常生活中:手拍打桌子,左手拍右手(學生實驗:左手拍右手、手拍打桌子)。人推車……(學生舉例)

(2)體育運動中:足球運動員踢球,舉重運動員舉起槓鈴、排球運動員托球……(學生舉例)上面這些有力出現的例項中都與人有關,都伴隨有肌肉緊張,所以力的概念最初是由肌肉緊張而來的。如果沒有人是不是就沒有力的作用呢?

(3)工農業生產中:汽車拉拖車,起重機吊起貨物……(學生舉例)以上的例子都存在力的作用,並且物體是直接接觸的。沒有直接接觸的物體之間有沒有力的作用呢?

演示實驗:磁鐵吸引大頭針;地球吸引籃球。舉例地球吸引月球、太陽吸引地球……

2.分析羅列的現象

可以從語文的主語、謂語、賓語的角度來分析。

3.歸納總結歸納

以上現象存在的共同地方:物體-作用-物體。有力存在時,總有乙個物體對另乙個物體發生了作用,推、拉、擠、打擊、吸引、舉、排斥等等都是對這些作用的具體描繪。

所以,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4.提出施力物和受力物的概念

乙個力必然聯絡著兩個物體,對乙個力來說,一定有施力物也一定有受力物。學生舉例:並指出施力物和受力物,鞏固對「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的理解。

二、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1)實驗**演示實驗籃球由靜止變為運動;豎直上拋的籃球向上運動得越來越慢,向下運動得越來越快;用投影儀演示運動的小鋼珠在磁鐵的作用下,改變了運動方向。讓學生說明其原因。

(2)用**進一步說明用**展示,學生描繪:足球靜止在地面上,運動員a用腳踢它時給它乙個力,足球受到這個力由靜止變為運動;運動員b用頭衝頂足球,足球受到這個力而改變運動方向;運動員c伸手抱住足球,足球受到這個力之後由運動變為靜止。

(3)歸納總結物體由靜到動、由動到靜,以及運動快慢和方向的改變,都被認為它的運動狀態發生了改變。上面的例子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4)學生舉例(各種球類運動)力還有別的作用效果嗎?

2.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1)實驗**

演示實驗:用手將彈簧拉長;用手壓皮球。學生實驗:學生用手使刻度尺變彎曲。

(2)投影**,舉例說明

①跳水運動員站在跳板上。

②射箭。

(3)歸納總結: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學生舉例

(4)進一步理解

通過學生實驗說明,用較大的力和用較小的力使刻度尺發生彎曲,彎曲的程度相同嗎?

明確物體受到的力越大,形變就越大。

進一步明確,用很小很小的力,物體也會發生形變,只不過形變很小,用眼睛看不出來。

三、力的三要素

(一)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

1.過渡語:我們知道了力的作用效果,那麼又有哪些因素影響力的作用效果呢?請同學們猜想一下。

2.老師有選擇的板書

總結:我們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叫做力的三要素。

3設疑:那麼,我們身邊又有哪些例子是力的三要素不同,其作用效果就不同呢?

4.前後呼應:在上課前,老師說在掰腕遊戲中失敗的同學,也能反敗為勝,你現在有辦法了嗎?我們再試一下。學生討論猜想。

學生瀏覽後,思考回答:

學生舉例

學生再次遊戲,體驗作用點不同,作用效果不同

(二)力的示意圖

用乙個帶箭頭的線段表示力:

線段的長短表示力大小;

箭頭表示力方向,線段起點和終點表示力的作用點。

1、教師指導:強化作示意圖方法

2、 學生板演作力的示意圖是力學的重點,在這裡由學生自主搜尋,並結合了一些實物分析,然後進行訓練。

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從生活中的經驗可知道,用手提一桶水時,會感到水桶也同時向下拉手;用腳踢球時,腳也會感到疼。為什麼我們對物體施加力的作用的同時,自己也會有受力的感覺呢?

1.實驗**

演示實驗:

(1)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用投影儀演示)把兩塊蹄形磁鐵固定在小車上,讓它們的同名磁極相對,將兩個小車在水平桌面上靠攏。要求學生注意觀察以下三種情況下的現象。

①按住磁鐵a,釋放磁鐵b;

②按住磁鐵b,釋放磁鐵a;

③同時釋放兩個磁鐵。

現象表明了,磁鐵a對磁鐵b施加排斥力的同時,磁鐵b也對磁鐵a施加排斥力。

(2)兩隻彈簧互相拉伸讓兩個彈簧對拉,有什麼現象發生。這表明乙個彈簧對另乙個彈簧施加力的同時,也受到另乙個彈簧的力。

學生實驗:

(1)用手拍桌子。

(2)學生兩隻手互相拍打。問問學生的感受,分析原因。

2.歸納總結

乙個物體在對別的物體施加力的同時,也要受到別的物體對它施加的力,因此,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總是成對出現的,我們把其中的乙個力叫做作用力,另乙個力叫做反作用力。

學生舉例分析:投影「用手拍桌子」的**,指出施力物和受力物,說明兩個物體互為施力物,互為受力物。

小結知識小結本節課你有什麼體會?

本節課你最感興趣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教學反思

一、「運動狀態改變」對學生來說較為抽象,具體應用時不是判斷不准就是考慮不全面。要想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較好的做法是在新課教學中通過全面列舉來幫助學生理解。包括:

1、由靜到動 2、由動到靜 3、加速運動 4、減速運動 5、轉彎。無論哪一方面發生了變化,都叫做運動狀態發生了改變。又可以概括為兩點:

1、速度變化 2、方向變化。在平時學生解題時出現考慮不全面時要及時給予糾正和強調,通過「反覆」來加深理解。

二、學生對「乙個巴掌拍不響」和「用力拍桌子手也疼」中蘊含的物理知識判斷不准或出現混淆。關鍵點分析:前者只有乙個物體——單個物體不會產生力的作用,力產生在兩個物體之間,亦即「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後者包含兩個物體——二者互為施力物體,亦即「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八年級物理 力的說課稿

力 說課稿 老師好,我說課的題目是 力 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8年級物理上冊第五章第1節的內容,下面我從說教材 說教法和學法 說教學流程 說教學反思 說板書設計五個方面來說這節課。一.說教材 一 教材分析 力的概念及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這節的重點,同時也是初中物...

八年級物理實驗教學設計

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一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1 知道摩擦力與壓力 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的關係 2 知道增大摩擦和減小摩擦的方法 3 知道在相同條件下,滾動摩擦比滑動摩擦小得多。2.過程與方法 1 通過 紙條拉書 小實驗,參與感受摩擦力存在的過程,認識觀察和實驗在學習中的重要性 2 通過 摩擦力大...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摩擦力》教學反思

摩擦力 教學反思 摩擦力是我們初中階段也是這一章要學習的彈力 重力 摩擦力中的一種,下面我對這節課進行一些反思。摩擦力這個概念比較抽象,雖然生活中很常見,但學生並不了解,所以我們定位於要把這節課的內容拉近學生的生活。本節課中教師首先讓學生參加乙個用筷子夾玻璃球比賽,並不像學生夾菜那樣得心應手,引出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