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利率市場化及其對中國的啟示

2023-02-05 03:57:05 字數 1305 閱讀 1291

作者:賈雅茹

**:《北方經濟》2023年第08期

摘要:本文通過對日本利率市場化的過程、特點出發,進一步歸納總結了日本利率市場化的經驗和教訓。通過對我國利率市場化的分析,結合相關金融學理論,提出在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關鍵時期,應該從日本利率市場化改革中汲取的成功經驗,並進一步研究了日本對我國下一步市場化改革的啟示。

關鍵詞:日本利率市場化中國利率市場化改革金融監管**銀行一、問題的提出

利率市場化是金融市場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利率的變動依賴於市場資金的供求關係而不是**銀行的行政干預。我國利率市場化起步較晚,但發展較為迅速,到目前為止,我國利率市場化水平已經很高,處於管制的利率品種僅限於存款利率上限與貸款利率下限,其他各種品種已經基本放開。中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成果離不開世界上利率市場化改革較早的、較為成功的國家的經驗與教訓。

當前我國利率市場化進入改革的關鍵階段,存款利率上限與貸款利率下限是改革的最後一道關口,也是市場化改革中最重要、難度最大、風險最高的改革物件。存貸款利率改革的成敗關乎整個金融系統的穩定。日本在利率市場化改革中積累了較多的經驗,並且日本利率市場化改革過程較為順利,效果較好,成為世界上發展中國家廣為參照的物件。

同時,日本在利率市場化改革中,也出現了與預期目標相背離的現象,它與日本泡沫經濟的發展與破滅基本上同處於乙個時期,他們之間的關係也備受相關學者的關注和研究,這些教訓更值得發展中國家引以為戒。

二、利率市場化的本質特徵

利率之所以要朝著市場化的方向改革,就是因為管制的利率具有很大的侷限性。在管制利率制度下,利率不能充分反映資金的真實市場供求,資本要素的配置處於市場低效率水平之上,**訊號被嚴重扭曲,資源的配置依靠信貸配給而不是市場調節,最終不利於資本要素投入到最有效率的產業中,使得實體經濟難以健康發展。西方金融理論把這種現象稱為金融抑制,發展中國家的金融抑制較為嚴重,資本要素不能自由流動的結果造成無法通過市場調配有限的資金,不是缺少資金,而是資金的使用結構不合理。

利率之所以管制,是因為充分自由的金融市場在經濟史上也產生過許多負面影響,過度的自由使得市場混亂,投機行為盛行,金融系統變得複雜,難以控制,最終對經濟產生負面影響。鑑於歷史上金融自由的教訓,各國紛紛採取措施對利率進行管制。可以說,利率的發展是從市場到管制再到市場的過程。

利率的管制機構是**銀行,利率市場化改革的主體也是**銀行,利率市場化改革一方面是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從另乙個角度上來講也是貨幣中性的重要體現。**銀行在實踐中不僅控制著貨幣的發行,還負責著金融監管的職責,尤其是利率的管制。利率市場化實際上是央行逐漸放權的過程,央行並沒有設計制度,央行在改革中不需要有所為,而是要無為而治,充分體現央行的獨立性。

它在市場化改革中的職責就是如何有步驟的把權力交給市場,同時不會造成市場的巨大波動。利率市場化的難點也就在於此。

中國利率市場化改革

1995年,中國人民銀行關於 九五 時期深化利率改革的方案 初步提出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基本思路。1996年6月1日人民銀行放開了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1997年6月放開銀行間債券回購利率。1998年8月,國家開發銀行在銀行間債券市場首次進行了市場化發債。1999年10月,國債發行也開始採用市場招標形式,...

美國利率市場化對中國的借鑑意義

作者 邱盛楠 環球市場資訊導報 2014年第06期近年來,我國不斷的推進和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對我國的商業銀行而言是一柄雙刃劍。該文以美國利率市場化的發展為背景,分析了美國利率市場化的背景 效果及影響,並對我國利率市場化提出建議。一 美國利率市場化的背景 20世紀60年代以來,伴隨著美國經濟的迅速增...

中國利率市場化程序概況

1993年 中國共產黨的十四大 關於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 提出,中國利率改革的長遠目標是 建立以市場資金供求為基礎,以 銀行基準利率為調控核心,由市場資金供求決定各種利率水平的市場利率體系的市場利率管理體系。1996年 1996年6月1日,人民銀行放開了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此舉被視為利率市場化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