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兮福之所倚」變化思維角度,展望木材市場

2023-02-05 03:57:04 字數 914 閱讀 4783

作者:王露李春光

**:《中國市場》2023年第38期

朱光前,高階工程師,2023年畢業於北京林學院,在木材行業工作四十餘年。先後在國家重要生產資料主管部門物資部、國內**部、國家內貿局工作,曾任處長、副司長等職。現任中國木材流通協會會長、中國木材工業學會副理事長、國家商務部市場執行調控專家組專家、《中國人造板》(中國科技核心期刊)編輯指導委員會委員等職。

主要著作有《中國市場木材及木製品採購指南》(主編)、《當代中國物資流通——木材部分》、《中國商品大辭典——木材分冊》、《物資管理使用手冊——木材部分》、《中國木材流通問題研究》(獲國內**部科技進步三等獎)等,並參與編寫國家計委主持的《中國全面節約戰略、規劃和對策研究》(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工作、全國高校物資專業教材《木材商品學》(獲內貿部高校教材三等獎)的主審等。

2023年,對中國、對世界都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裡,我們目睹了人民幣的不斷公升值,看到了世界原材料、能源、勞動力等各項成本的增加。在國內,木材市場本身接近疲軟,同時出口關稅政策又進行調整;在國外,美國的次貸危機影響著中國木材市場的終端銷售,歐盟則實行強化**壁壘的反傾銷政策;此外,越南、印度、俄羅斯等國家的木材出口政策調整很大程度上制約著中國的木材市場的原料**。

面對種種不利因素,中國木材市場該何去何從?這正如中國木材流通協會會長——朱光前先生所言:「木材行業重新洗牌的時機已經成熟,相關企業提公升內功的層次開始體現。

」對於木材行業而言,可以說是「禍兮福之所倚」。

中國木材市場

——差強人意,低迷中尋求突破

記者:朱會長,關於中國木材交易市場的現狀,你能否為我們做一些簡單的介紹?

朱會長:從世界範圍來講,中國木材市場處於中間的加工、製作環節。中國用於生產建設的木材資源特別是大徑優質木材主要來自於進口,大概佔40%左右,這其中包括熱帶地區的闊葉林,北溫帶地區針葉林等。

同時,國內的人工林資源也有很好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