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科學下冊3 1一切都在運動中教案2蘇教版

2023-01-27 05:45:02 字數 3744 閱讀 6363

1.一切都在運動中

課程標準:

[教材分析]

本課是第二單元第一課。教材從一幅充滿運動物體的**入手,在向學生描述運動的物體之後,重點說明「如何知道它運動了沒有」,使逐漸建立「判斷物體是否運動的標誌是這一物體相對於另外乙個物體的位置有沒有發生變化」的概念。在該課中,參照物對學生來說是個難點,教材顯現了多個活動的例子,幫助學生來理解參照物的概念。

通過學生討論、模擬、體驗物體運動的相對性,使學生形成物體的絕對運動概念。讓學生感受參照物與物體運動狀態之間的關係。為求更加形象地進行體驗和解釋。

[教學方法]

在上課時我通過課件的設計、問題的遞進,激發學生積極參與思考,引導學生**,使學生更加明確利用參照物的價值。然後,引導學生自定參照物進行運動判斷,展開多思維角度的運動判斷,以鞏固、利用所學參照物的知識。

[學習成果]

預計學生能夠

1.意識到事物之間的相對性,能運用辯證的眼光看問題。

2.知道選擇不同的參照物,判斷物體是否運動的結論也不相同。

3.知道物體的運動是這一物體相對於參照物的位置的變化。

4.能夠依據不同參照物描述物體相對的運動與靜止狀態。

[學習成果評價]

概念發展

層次1:通過本課學習學生不知道物體的運動是這一物體相對於參照物的位置的變化。不知道選擇不同的參照物,判斷物體是否運動的結論也不相同。

層次2:通過本課學習學生知道物體的運動是這一物體相對於參照物的位置的變化。不知道選擇不同的參照物,判斷物體是否運動的結論也不相同。

層次3:通過本課學習學生知道物體的運動是這一物體相對於參照物的位置的變化。知道選擇不同的參照物,判斷物體是否運動的結論也不相同。

**能力

層次1:不能夠依據不同參照物描述物體相對的運動與靜止狀態。

層次2:能夠依據不同參照物描述物體相對的運動與靜止狀態。

[教學目標]

1.過程與方法

能夠依據不同參照物描述物體相對的運動與靜止狀態。

2.科學知識

知道物體的運動是這一物體相對於參照物的位置的變化。

知道選擇不同的參照物,判斷物體是否運動的結論也不相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意識到事物之間的相對性,能運用辯證的眼光看問題。

[教學重點]

1.物體的運動是這一物體相對於參照物的位置的變化。

2.選擇不同的參照物,判斷物體是否運動的結論也不相同。

[教學難點]

1.知道什麼是參照物,理解物體的位置需要相對於另乙個物體的位置來確定。

2.利用參照物判斷物體的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準備]

有關資料和多**課件

【教學過程】

一、記憶「運動」事物,聚焦「運動」話題。

1.演示:「一切都在運動中」**,學生記憶思維訓練。比比那位同學看得認真,記得多,說得好。

2.生活記憶大搜尋:同學們,開啟你們記憶的寶盒,想想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很多物體做著各種運動,同學們能不能舉些例子呢?

3.引出話題:可以看出在我們生活的周圍充滿著各種各樣的運動現象,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研究一下運動。(板書課題:「一切都在運動中」)

二、如何判斷物體是否運動?初步認識參照物。

1.師生對話:同學們記憶力強,思維靈活,那現在老師要考大家,你怎樣觀察得到的一些物體是運動的?

舉例:同學們請看**,(出示書上26頁的圖)圖上有什麼?請你仔細觀察比較上下兩幅圖,哪些物體運動了?你是根據什麼判斷它們是運動的?(……它在這裡起什麼作用?)

師:剛才同學們說的……是我們在判斷物體運動時用來做比較(或做參照)的物體,我們稱它們為參照物(板書)

2.出示「只有雙層巴士」**,提問:汽車在行走嗎?你是怎麼想的?

3.出示「窗外有向日葵花移動的雙層巴士」**,提問:汽車在行走嗎?你是怎麼判斷的?

[活動預設] 學生的觀點可能只有一種,或難能可貴的有不同意見出現。教師可以不急與給予評價,讓學生大膽發言,傾聽學生的意見可以發現學生原本的知識構成。

4.出示「窗外有運輸花的車」的**,提問:你還認為汽車在行走嗎?為什麼?(你根據什麼標準說他在動?)

5.出示「窗外有運輸花的車和雙層巴士都在行走」和**,討論:為什麼我們開始的時候會判斷錯誤?

6.討論交流:我們觀察這四幅圖,你發現了什麼? 通過討論,你知道怎樣才能判斷物體是否在運動?

7.小結:判斷乙個物體是否在運動需要乙個標準,在科學上,判斷乙個物體是否在運動的標誌是這一物體相對於另外乙個物體的位置有沒有發生變化,這另乙個物體我們稱為「參照物」。

參照物是事先假定為不動或靜止的物體。

8.舉例:①汽車行駛  ② 拔河(課前活動)

③請同學們把橡皮放在你自己桌面的中間位置上,用手把它推到桌子的前邊,這時,橡皮運動了嗎?你是以什麼為參照物的?(桌子為參照物,橡皮運動了。)

三、多思維角度的運動判斷,深入理解參照物。

1.樹 、白線、桌子等等,看上去不動的物體可以做為參照物,那麼正在運動的物體能不能做參照物呢?

師:請同學們把科學書放到自己桌面的中間位置上,把橡皮放到科學書上「科」字的上面,用手推動書到桌子的前邊,這時,橡皮是運動還是不運動?你是以什麼為參照物的?

(以桌子為參照物,橡皮運動了。以書為參照物,橡皮不運動。)

師:看來,運動的物體也可以做為參照物,並且選擇不同的參照物,判斷物體的運動狀態也不一樣。

2.提問:在上公升的電梯上的人呢?行駛中的船上的乘客動了嗎?

3.描述:水中魚和水草的運動狀態。

4.判斷:誰的說法對?

5.(出示飛機在天空飛動畫。)(你都看到了什麼?)(藍天、白雲、大飛機、小飛機)

師:你都看到什麼在運動?你以什麼為參照物的?

6.師:下面請同學們輕鬆一下,來欣賞一首歌曲。

(出示小竹排**)讀一讀這兩句歌詞。用我們前面學過的知識,你怎樣理解這兩句歌詞?(一句一句地來分析)

師:小竹排上的人說青山在走,可山上有個砍材的人聽見後,說山根本就沒有動啊?這是怎麼回事呢?

7.小結:看來,選擇不同的參照物,判斷物體是否運動的結論也不相同。

[活動要求] 引導學生自尋標準,展開多思維角度的運動判斷,以鞏固、利用所學參照物的知識。明確判斷物與參照物之間的相對關係,揭示出不同標準下的運動判斷結果是不同的。

8.如果你坐在一列高速行駛的列車車廂裡,一位旅客在過道上經過,你會覺得他走得快還是慢?對於站台上的人來說呢?

9.槍打出的子彈運動速度怎樣?(快)你是以什麼為參照物的?可還是有人徒手、輕而易舉地抓住了它,你相信嗎?

這是乙個真實的故事(教師講述飛行員手抓子彈的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一名法國飛行員正在2000公尺的高空飛行,忽然發現身邊有乙個小東西在游動,飛行員以為是乙隻甲殼蟲,順手把它抓住。當他抓到手裡仔細一瞧,大吃一驚,原來這是一顆射向他的子彈!

)他怎麼會輕而易舉地就抓住了子彈呢?

看來選擇不同的參照物,判斷同一物體的運動速度也不一樣。

四、認識運動的絕對性和靜止的相對性。

1.師:咱們學校這幢房子它在運動嗎?***寫過 「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 這樣的詩句,你能理解嗎?

(人「坐地」(不動),相對地面是靜止的,雖然參照物不是「地面」,考慮到地球的自轉,「坐地」的人相對於地心(地軸)自行路程是多大呢?(地球赤道半徑為6371千公尺)地球自轉一周,人行的路程為周長值,也就是2∏r=2∏×6371千公尺≈40009千公尺≈80019裡。由此看出,「坐地」日行八萬里的參照物是地心或者說是「地軸」,「一千河」泛指宇宙中很多的星河,地球在天空轉動,所以住在地球上的人也在「巡天」。

)2.總結:地球自己在轉動,同時也圍繞太陽在運動,地球上所有的物體都跟著地球在運動著,月亮繞著地球在運動,所有的星體都在運動中。

所以說一切都在運動中。(板書)我們所說的靜止都是相對的。

小學科學一切都在運動中

第四屆 教學中的網際網路搜尋 參賽教案 一 教案背景 1 面向學生 小學 2 學科 小學科學 3 課時 1課時 4 教學準備 ppt課件 二 教學課題 一切都在運動中 選自江蘇教育出版社小學 科學 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 物體的運動 這是本單元的第一課,是本單元的起始課,對整個運動單元起到了統領的作用。...

四年級科學下冊計畫

岩石和礦物 單元是學生初次對構成地球固體物質的 通過對岩石 礦物的觀察 分類和描述,使學生形成關於地球物質的一般性概念,並對保護 開發和利用地球資源的重要意義有進一步的了解。三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 活動的設計,以 為核心,培養小學生的科學素養。教學難點 通過動手動腦 親自實踐,...

四年級下冊科學複習

一光的傳播 1 光是沿直線傳播的。2 蠟燭的光通過小孔後會在螢幕上形成乙個倒像,這種現象叫小孔成像。二鏡子1 鏡子能反射光。潛望鏡是利用鏡子反射光的原理製作的。2 在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鏡子?答 汽車後視鏡 醫用額鏡 投影儀的反射鏡 潛艇的潛望鏡等都利用了鏡子。三彩虹1 彩虹的出現,與陽光和空氣中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