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語文找出閱讀「陷阱」

2023-01-22 23:33:05 字數 3331 閱讀 2546

中考語文閱讀找出「陷阱」巧答題

新華中學劉淑娟

a重視課內閱讀選擇題,識別題目陷阱,多累積答題技巧,嚴格控制丟分率

今年試卷的最大改變就是將原來的語言積累與運用的選擇題和課內語段的閱讀合二為一。這種改變貌似把原來毫無範圍的語積題都縮小到課內語段中降低了難度,所以很多考生和家長都會產生輕敵心理。可是從我們日常的教學和考試的分析看來,有些學生整張試卷中丟分率最高的恰恰是這些選擇題。

很少有學生能完全答對這部分題目,一般的學生都會丟掉2~6分,甚至有的學生能丟掉其中50%以上的分數。其中選詞填空、排序、語義連貫、修辭、標點等題型又是丟分率最高的題型。

其實這些題型考查的依然是學生對最基礎的語文知識的把握,比如選詞填空,常常考查的無非就是近義詞的辨析;標點考查的就是學生對常用標點的作用是否能準確把握;語義連貫考查的是學生對語段內部邏輯關係的把握等。對這些題型,我覺得大家不要管是不是課內閱讀,應該首先還是運用每種題型最基本的知識和技巧認真辨析。

例如《敬畏自然》一課的第四小節有這麼一道題「這些生物的智慧型是我們所無法比擬的。」應該放到第4節的哪句話前最恰當( )

a、第①前 b、第②前

c、第③前 d、第④前

我們就當這篇文章沒學過,好好看看第四節的這幾句話,發現③句「可以推想,在那些比我們更古老的星系裡,一定早就演化出了更高階的生物。」和④句「他們看我們,也許就像我們看螞蟻一般,即使我們中的那些偉大人物,在他們看來也不過爾爾。」這兩句明顯和題幹中的句子有著緊密呼應的鏈結點如果沒有③句「一定早就演化出了更高階的生物」,那麼題幹句中「這些生物」從何說起而④句恰恰是解釋「這些生物的智慧型是我們所無法比擬的」的原因,兩句有因果關係,所以應把題幹句放到第④句前。

答案d再例如《敬業與樂業》中有這樣一題文中畫線的四個句子標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

a、但我確信「敬業樂業」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b、本題主眼,自然是在「敬」字,「樂」字。

c、今日所講,專為現在有職業及現在正做職業上預備的人——學生——說法,告訴他們對於自己現有的職業應採取何種態度。

d、我徵引儒門、佛門這兩段話,不外證明人人都要有正當職業,人人都要不斷地勞作。

我們如果知道頓號與逗號的區別就在於頓號一般用在詞語之間很小的停頓上,而逗號可以表示較長的停頓,一般用在短語或分句之間,所以b項「『敬』字,『樂』字」中逗號肯定是錯誤的,那麼我們就不可能選錯了。答案b

所以不要因為這些語積題是課內語段裡的,就不考慮這些基本的知識原則。

當然如果你對課文內容非常熟悉,也可以直接選出答案,正確率也會非常高。所以在最後的衝刺階段,反覆熟讀課文,加深對課文的印象也不失為一種很好的複習方法。我們可以學習古人「三上」的方法,利用任何零碎的時間來讀讀課文,讀讀重點語段。

比如《蘇州園林》一課的第二節有一組排比句,即四個「講究」,那就應該達到熟讀成誦的程度,這組句子中「布局」、「配合」、「映襯」、「層次」四個詞語就經常考選詞填空或者排序。

選擇題中關於文章內容理解的題目也是經常丟分的。特別是許多考生覺得自己對老師強調的知識點都已經背下來了,如果考問答題的話肯定出不了錯,但一選擇就暈了。那就說明對這些內容你只是死記硬背,並沒有好好理解。

應對選擇題,我覺得考生不需要背那麼多題,只需要真正對文章理解後把握知識的大脈絡,其他的小問題都無非是從大脈絡衍生出來的。

什麼是大的脈絡就是每種文體的相關知識點和文章的主題情感。比如**,要把握的就是三要素人物的性格特點,情節的梗概,哪個情節體現人物的哪個特點,你能否對應上你知道這個**的環境描寫在哪,有何作用還有**的主題你是否清楚。再比如議**,要把握三要素,總論點、分論點都清楚嗎全文都採用什麼論證方法了,具體到每節你都清楚嗎論據都有哪些,各有何作用如果把握住這些大脈絡,那麼試題中首先要看選項是否這些基本知識。

比如《中國石拱橋》中選段是趙州橋的兩節內容,有一道題是選段說明趙州橋的特點,概括最準確的一項是( )

a、趙州橋非常雄偉。

b、趙州橋的外形和設計施工的特點。

c、趙州橋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橋。

d、趙州橋歷史悠久,結構堅固,形式優美。答案d

我們如果很好地把握了《中國石拱橋》作為說明文,說明物件就是中國石拱橋,特點就是歷史悠久、結構堅固、形式優美這個知識點的話,就很容易判斷出來。趙州橋不過是中國石拱橋的乙個典型例項,它的特點就是中國石拱橋的特點,當然是選擇d項。

所以我們要注意把握這些大的脈絡,特別是結合文體知識來複習。

另外,在答選擇題時有很多技巧也是可以幫助我們篩選答案的。因為很多題目設定的時候選項中都有一些小小的陷阱,只要你能發現這些陷阱,就能很容易地找到正確答案。

例如河北區一模的第4題a選項「『大拱是由28道拱圈拼成……做成了乙個弧形的橋洞。』這個句子僅使用了打比方的說明方法。」

陷阱這個選項貌似正確,但請注意這句話有「僅」字,這樣就使得表述非常絕對,很極端。

應對「28道拱圈」就明顯有列數字的方法,與「僅」字是衝突的,所以這個選項是錯誤的。

選項中類似的小陷阱很多,比如選項本身的句子就語序混亂,不合邏輯等。其實這樣的陷阱恰恰是出題人給我們的提示,只要你能敏銳地覺察到,就可以幫助答題。那麼在最後這個階段,應該注意從自己做的各種練習中有意識地歸納總結這些常見的小陷阱,提高答題技巧。

另外這次中考範圍內的課內文章有很多是以前教材中沒出現過的,作為新課改的第一次中考,我覺得這些新的篇目也會是考查的熱點,大家要特別關注。

b對課外文言文不要有畏難心理,要注意有意識地遷移課內知識,提高得分能力

一碰到課外文言文,很多考生就很怵頭,覺得這是自己能力所不及的。其實根據大綱,課外文言文恰恰是考查學生在課內的學習中是否具有了初步把握文言實詞、虛詞的能力來自己閱讀淺顯的文言小文章。所以大家應該明確一點,答課外文言的題,不要蒙,課外文言文考查的一定是你課內學過的,只要課內知識紮實,認真回想,就可以答對課外的題目。

比如今年紅橋一模試題中課外文言文考到「齊桓公許與魯會於柯而盟」的「會」字。我們在《岳陽樓記》中曾學過「遷客騷人,多會於此」中「會」的解釋是「聚會、聚集」,再結合課外語段上下文稍做調整,就可以得出答案是「會面,相會,會見,集會」等。

再比如有這樣一段小文

「蝜蝂者,善負小蟲也。行遇物,輒持取,卬其首負之。背愈重,雖困劇不止也。

其背甚澀,物積因不散,卒躓僕不能起。人或憐之,為去其負,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極其力不已,至墜地死。

」題目考到「苟能行」中的「苟」。

我們曾在《陳涉世家》中學過「苟富貴,毋相忘」中「苟」是「如果」的意思,直接拿來就可以了。

譯句也是如此,不過就是把課內學過的文言實詞和虛詞回想起來,然後解發布來,連綴成通順的句子就可以了。所以應該有意識地在做課外文言的時候去搜尋課內學過的知識點,冷靜認真地答好題。

c多積累綜合性學習相關資料,為自己多積累答題資本

因為是第一次考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所以這次中考確定了

教材中的四個綜合性學習單元為考試範圍。這個範圍已經很小了,大家應該多積累有關的資料,到考試的時候一定會用得到。這四個範圍是「黃河,母親河」「科海泛舟」「****的社群」和「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2019中考閱讀題

選自 參考訊息 有改動 9 第 段畫線句子 在0攝氏度的時候,1千克海水可以攜帶大約l0毫公升的溶解氧,但如果溫度公升高到25攝氏度,l千克海水攜帶的溶解氧就減少到4毫公升 用了哪兩種說明方法?有什麼作用?3分 說明方法 作用 10 下面兩句話中加點詞語能否去掉?為什麼?請任選一句,結合語境簡要回答...

2023年中考語文閱讀一百天

閱讀一百天01 月日班級姓名評價 一 古詩詞閱讀 觀滄海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幸甚至哉,歌以詠志。1 本詩作者是時期人名 2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這是一首寫景抒情詩,統領全篇寫景的乙個字是觀 b寫景時...

2019中考語文閱讀答題技巧 說明文

1 說明文的型別 事物 事理說明文 從內容角度,根據說明的物件和目的 事物說明文一般標題就是說明的物件 事理說明文找準開頭結尾的總結句。因為說明物件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紹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乙個名詞或名詞短語,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 一看文題二看首尾段。事物說明文指出被說明事物即可。事理說明文指出說明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