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語文閱讀一百天

2022-11-30 08:48:02 字數 3735 閱讀 6712

閱讀一百天01

月日班級姓名評價

一、古詩詞閱讀

觀滄海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1、本詩作者是時期人名)。

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這是一首寫景抒情詩,統領全篇寫景的乙個字是觀 。

b寫景時,先寫島上的樹木、百草等景色 ,次寫海面上的波瀾壯闊 ,最後寫天空中日月星辰。

c「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描寫秋風呼嘯、驚濤拍岸的景象,是作者的想像。

d「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描繪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漢的壯闊景象,表現詩人開闊的胸懷和巨集大的抱負。

3、從「水何澹澹」到「洪波湧起」都寫了哪些事物?分別從哪兩個方面來寫的?

二、文言文閱讀

河中石獸

滄州南一寺臨河幹,山門圮於河,二石獸並沉焉。閱十餘歲,僧募金重修,求二石獸於水中,競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棹數小舟,曳鐵鈀,尋十餘里,無跡。

一講學家設帳寺中,聞之笑日:「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豈能為暴漲攜之去?乃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湮於沙上,漸沉漸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顛乎?」眾服為確論。

一老河兵四聞之,又笑日:「凡河中失石,當求之於上流。蓋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水不能衝石,其反激之力,必於石下迎水處齧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

如是再齧,石又再轉。轉轉不已,遂反泝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顛;求之地中,不更顛乎?

」如其言,果得於數里外。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

(選自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4、用現代漢語表述下列語句中重點字的意思。

①二石獸並沉焉並:

②爾輩不能究物理物理:

5、用現代漢語表述下列語句的意思。

①轉轉不已,遂反泝流逆上矣。

②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6、為什麼『講學者』的結論是荒唐的,而『河老兵』的結論是正確的?請根據文意,用自己的話簡要回答。

7、通過本文你得到了什麼啟示?

3、現代文閱讀

(一)記敘文閱讀

我長大了

小的時候想長大,於是盼著早些進入中學,早些成為大人。

終於考進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學。帶著乙份喜悅對父母說:「爸、媽,我長大了,我進中學了。」父母一臉笑意:「不,孩子,成為中學生並不代表你成為大人。」

於是,我繼續等著「長大」的到來。

在臉上發現了第一顆青春痘,帶著乙份期盼對父母說:「爸、媽,我長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臉笑意:「不,孩子,青春痘並不證明你長大。」

漸漸,「長大」在繁忙的學業中被淡忘了。

後來,搬了家。家與車站有一段很長的路,於是鄰家的孩子總是用自己的自行車捎我一段。

那是乙個陰雨濛濛的清晨.霧氣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鄰家孩子的自行車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沒有等我反應過來,鄰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車逃之夭夭。

我終於意識到發生了什麼事,這樣的事還是走了為好,但是,當我要起步時,卻發現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

許多人圍了過來。我有些慚愧,於是,我低著頭幫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發現了父親那深邃的目光。我開始害怕,今天闖這樣的禍,回去會怎樣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發現她的兒女並不孝。老太太絲毫沒有責備我的意思,她只是說她很寂寞。於是,我說,我會常常去看她。

我並不想敷衍她,我決定這麼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對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準備先做「乖寶寶」,然後再坦白交代,想來會少些責罵。

晚飯桌上,氣氛並不如想像的惡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幾樣我愛吃的小菜。

飯時,我小心地邊吃邊看著父親。父親很和藹,不時夾菜給我。我等待著父親的訓斥,而父親卻只是詢問了老婆婆的情況,囑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記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語重心長地對我說的話:「孩子,你懂得了什麼叫責任。」我終於感覺到父母承認了我的長大;我也終於明白,長大並不像考上中學那麼容易,也不像長青春痘那麼簡單。

長大,意味著承擔責任。

的確,並不是所有長大的人都能夠承擔責任的;然而,能夠承擔責任的人卻一定是長大了。

8、開始父母的話:「不,孩子,成為中學生並不代表你成為大人。」 「不,孩子,青春痘並不證明你長大」有什麼作用?

9、「當我要起步時,卻發現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 許多人圍了過來。我有些慚愧」請寫出此時「我」的心理活動。

10、賞析下面句子。

那是乙個陰雨濛濛的清晨.霧氣很重,路上很滑。

11、父母在我的成長過程中對我進行了哪些教育?

12、最後一段的含義是什麼?

13、你如何理解「長大」?

(二)說明文閱讀

宣紙 ①宣紙的原產地是安徽省涇縣。關於宣紙的起源,民間一直流傳著乙個傳說。東漢安帝建光元年(121年)發明造紙技術的蔡倫離世後,他的**孔丹在皖南以造紙為業,很想造出一種世上最好的紙,為師傅畫像修譜,以表懷念之情,但年復一年難以如願。

一天,孔丹遇見一棵老的青檀樹倒在溪邊,由於終年日曬水洗,樹皮已腐爛變白,露出一縷縷修長潔淨的纖維,孔丹取之造紙,經過反覆試驗,終於造出一種質地絕妙的紙來,這便是後來有名的宣紙。宣紙中有一種名叫「四尺丹」的名貴品種,一直流傳至今,就是為了紀念孔丹。

②「輕似蟬翼白如雪,抖似細綢不聞聲。」宣紙具有潔白稠密、韌而能潤、搓折無損、潤墨性強等特性,並有獨特的滲透效能,利於筆揮墨運,一筆落成,深淺濃淡,墨韻清晰,正是宣紙的這些性質而使中國書畫藝術具有了一種獨特性。

③宣紙具有很強的彈性和韌性。將生宣揉成一團之後還可以展平,經過熨燙,依舊可以恢復平展如初的原貌。所以即使是作品皺痕起伏,經過裝裱之後,也會平展如新。

如書法工藝中的拓片,當薄薄的宣紙貼在凸凹不平的碑文、器皿的表面時,任憑反覆敲打,宣紙依然能夠保持伸縮自如,裂而不斷的完美狀態。

④到商店裡購買宣紙時,當水滴在宣紙上,落在紙面上的水滴逐漸向四周擴散的就是生宣,而水滴落在紙面上沒有立即擴散或不再擴散開的就是熟宣,這是檢驗生宣與熟宣的簡單方法。我們把生宣顯現的這種水滴逐漸向四周擴散開來的現象稱做溼染性特性,生宣具有較強的溼染性,使得書寫時困難加大。因此,書法實踐作為一種提高人生修養的實踐行為,需要漫長的修為才能達到期待的目標。

這種溼染性現象,它可以鍛鍊書寫者內在的涵養和自我內聚力,同時,也是檢驗書寫者耐心和品格的途徑所在。

⑤生宣除具備溼染性之特性之外,還具備較強的吸墨效能。生宣具有的溼染性由水的特性引發,用淡墨書寫產生的溼染性現象比較明顯,用濃墨書寫產生的溼染性程度相對減弱。宣紙的吸墨性與其內在的構造以及所用墨液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這種極其細小的「墨顆粒」與宣紙內部纖維「管道結構」完美融合後留下了墨流走了水。

⑥待墨跡晾乾後,把晾乾字跡後的生宣紙泡在清水裡,即使泡上半天,著墨的生宣紙也不會發生跑墨現象,即墨汁不會因為水的浸泡而發生墨汁化開的問題,這種現象就是宣紙具有膠著效能的表現所在。生宣紙具有的膠著性與前面說到的吸墨性有內在關係,這種膠著性還是因為生宣紙具有較強的吸墨性,即使你用乾燥的寫過字的生宣紙擦濕手,手上通常也不會沾染墨跡。

⑦宣紙在生產的過程中,最大程度剔除了性質不穩定的木質素、蛋白質等元素,保留下來的幾乎全是相對穩定的纖維,這種永續性不招惹蟲蛀,它是自古以來可以儲存時間最長的紙質載體。

⑧宣紙可謂「水走墨留」、「壽紙千年」,至今人們依舊用宣紙作為書寫和書畫創作的專用紙。

14、文章第①段的傳說有什麼作用?

15、文章分別介紹了宣紙的那些特點?

16、分析畫線句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簡要說明其作用?

17、「即使你用乾燥的寫過字的生宣紙擦濕手,手上通常也不會沾染墨跡。」中加點詞語 「通常」有什麼作用?

18、文章的第⑤⑥段順序能否調換?為什麼?顛倒。

2023年中考語文散文閱讀題型解題指導

中考命題者鍾愛散文,而且散文可以考查的點實在太多,已經使散文成為必考體裁。不管散文題型怎樣變化,只要在散文閱讀中做到讀出作品,讀出作者,讀出自己,完成這三種境界的逐步提公升,考生就可以不變應萬變,輕鬆應對考試。第一讀出作品 理解內容,品味語言 要點 理解文章內容可抓住文章的主要資訊。方法 首先從感知...

剖析2023年中考,閱讀和寫作

剖析2011年中考,分析初中語文學習方法 二 2 閱讀理解篇 閱讀理解一向是語文考試中與作文齊頭並重的考查重點,2011年也是和作文一樣,55分。考查內容包括說明文閱讀和文學類作品閱讀 文言文閱讀三個部分。下面我們逐一進行分析。1 說明文閱讀 閱讀的第一題今年考查的是說明文閱讀,考查內容是第5題文章...

2023年中考現代文閱讀

2017年中考現代文閱讀 共28分 一 閱讀下文,完成下列各題。16分 惟有垂楊管別離 病房裡的嶽老師和那個小病號互不相識,他們乙個是一所小學的語文老師,但那所小學已經關閉多年,嶽老師事實上好多年每當老師了 乙個是只有七歲的小男孩,三歲就生了骨病,自此便在父母帶領下到處求醫,學校,他一天都沒踏足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