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渡人讀後感徵文許晴

2023-01-22 10:00:04 字數 2269 閱讀 9861

請先當自己的擺渡人

——讀《擺渡人》有感

杭州第四中學下沙校區高一(3)班許晴

有人說《擺渡人》是一首史詩,這很精確但我的理解《擺渡人》是人生的的縮影,是人性的寓言。它包含了生死,愛情,成長,人性,尋找與選擇。彷彿讀完一本書,在激動,恐懼,在一種強大的力量中經歷了一場人生。

生與死,人們呼吸的每一秒都是生,卻對死緘口不提。人們忽視它逃避它,欺騙自己彷彿這一天永遠也不會到來似的。這源於人類的畏懼與懦弱,但只有人不再懼怕死亡,才真正懂得何謂活。

對於迪倫來說,從火車事故中死去來到荒原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死,而當她理智與恐懼感在做鬥爭,是否要開啟那扇門,回到荒原尋找崔斯坦,而自己的名字永遠在靈魂手冊上刪除,不再輪迴並且很可能因為失敗自己也成為那些在地里的惡魔。這對迪倫來說才是真正的死,這是乙個關於生死的選擇,這是乙個賭上一切的冒險。事實上在經歷思想鬥爭後,迪倫很堅決很平靜說了一句:

「時不待我。」迪倫帶著信念與勇氣以及對崔斯坦的愛就這樣她不再畏懼死亡失敗和一切磨難。那麼這世間也無所畏懼,這是迪倫真正強大了。

這令人想到一部經典老電影《阿甘正傳》裡媽媽臨死前對阿甘說的話: 「我的時間到了,我的時間就這樣到了。寶貝,你別害怕。

死亡只是人生的一部分,某些事情是命中註定的。我過去不知道,但是我注定是你媽媽,我已經盡我所能。」媽媽的這番話也許讓阿甘戰勝了死亡,當他站葬在小時候和珍妮一起爬過的樹下的墓前他顯得平靜又無悔。

所以只有不畏死亡才能真正勇敢強大去尋找愛與你未來的人生珍惜一切永不後悔。

成長是乙個亙古不變的話題,成長不僅僅是年輕人的專利,人的一生永遠是在成長的,有些事得慢慢遇到,有些道理得慢慢懂得人總是不斷經歷不斷改變不斷成長,為了追求幸福,直到死去。在經歷火車事故之前的迪倫的生活似乎是一片永無止境的灰暗,總是一團糟。就像她所處的這個冬季寒冷晦暗潮濕。

她對媽媽不耐煩不理解並且無話可說,在學校受到女同學嘲笑、男同學奚落、老師的裝聾作啞,朋友凱蒂的轉學愈發讓她形單影隻。唯一讓她安慰的估計就只有十年未謀面的父親。這時候的迪倫厭世猶豫弱小不敢反抗不自信。

然而在遇到自己的擺渡人知道自己已死,然後戰勝一切黑暗惡魔與那無法預知的危險之後到達天堂,卻義無反顧為愛返回荒原尋找崔斯坦。這之後的迪倫變得堅定、堅韌、勇敢、自信、陽光、有信念、內心充滿陽光和愛、不再猶豫也無所畏懼。這前後的變化,足以體現乙個十六歲女孩的成長。

這是源於崔斯坦的愛,讓迪倫變得強大有堅定的意志又充滿溫暖,讓這個女孩有一種特別的魅力和魄力。

其實在迪倫身上有一種特質她異於常人。她會審視周邊的人,審視他的同齡人包括長輩。她從不盲從於他人,永遠擁有自己的想法。

她固執,堅持自己內心想法不會改變。她固執地去看他爸爸,固執地要回到隧道的另一頭,固執地要獨自從天堂返回荒原即使自己的名字永遠在靈魂手冊上消失。

這本書我覺得最燦爛的一筆,就是在崔斯坦帶著迪倫經過最後一站的湖泊送她到達天堂,本以為一切就會就此結束時。迪倫決定返回,從此自己依靠自己的力量強大的專注力和信念穿過本來有崔斯坦都僥倖生存魔鬼縱橫的荒原。儘管這部分篇幅並不是很長,但是最燦爛最震撼的一筆。

在第一程,崔斯坦迪倫的地位是不平等的,迪倫是弱小的一方,被照顧關愛的一方。但在第二程,他們之間是平等的,齊頭共進的。因為迪倫沒有任何人的幫助,她依靠自己的力量,強大了,這就是成長的力量。

這時的迪倫就有一種女性獨立的力量和特殊意義在了。

也許因為作者是來自蘇格蘭的女作家所以在作品裡就不經意流露著女權女性獨立的意識。女權從古至今,不管西方東方都存在。東方女人自古就淪為男性的附屬品。

在歐洲歐元流通,女權運動者反對因為歐元是個陽性詞。這不禁讓人想起今年大火的印度波里活電影《摔跤吧爸爸》。我是和爸爸一起看的,電影放映完我們走在路上討論。

爸爸一直在強調之前一直在賽場和教練唱反調指導吉塔但是最後一場決賽爸爸被人暗算不能現場指揮時,吉塔沒有靠別人,放開爸爸保護的手而自立自為的前行。作為新時代的女性,我們追求著獨立平等,小時候放開爸爸的手獨立面對風雨,結婚後不全依靠丈夫,放開丈夫的手追求成功,尋求尊嚴。這才是真正的女權運動,運動不僅僅是靠運動,而是思想上的覺醒,一種行為意識,脫離男性的保護,自己站起來,閃放自信的光芒。

宮崎駿說過一句話:「不要輕易去依賴乙個人,它會成為你的習慣,當分別來臨,你失去的不是某個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學會獨立行走,它會讓你走得更坦然些。」願你不再猶豫,也無所畏懼。

擺渡人給予我們無私的愛,陪你擺渡過那有無數惡魔的手的鴻溝,然後悄然痛心離去,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但迪倫與他的擺渡人的故事卻很不同。崔斯坦是迪倫的擺渡人,同時迪倫也是崔斯坦的擺渡人。

迪倫給予崔斯坦力量,讓他追隨自己擺脫了不公平的擺渡人使命。他們平等地相愛,此後一路相隨。

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如果你的擺渡人還未出現,那請先做自己的擺渡人,自愛自強自助自立。在像孤獨河流的的命運裡,迎著那火熱的光球,一路堅強成長。

徵文讀後感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讀後感 暑假中,我讀了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這本書 作者海倫 凱勒十六個月時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奪去了聽覺和視覺。八歲時她迎來了生命中的重要人物 安妮 莎利文,她耐心地教海倫用手去摸世界,用心去看世界。經過不懈的努力,她們終於成功了,海倫學會了讀書 寫字和說話。這不僅讓我想起今年春天...

人鴉讀後感

它教給了我們很多道理,它讓我們懂得你改變不了環境和麻煩的事情,但你可以改變自己。什麼事都不是順利的,但都有走向成功的道路 你需要乙個群體,乙個群體也需要你,最讓我佩服的是瑞夏德那勇於付出。助人為樂。人鴉讀後感4篇 讀後感duhouhan.htm。團結互助的精神!人鴉 讀後感 四 人鴉這本書說的是 男...

《人鴉》讀後感

桃園小學三年三班郭子鈺 假期裡,我拜讀了彩烏鴉系列中奧地利作家埃迪特.施萊伯爾 維克寫的 人鴉 故事的小主人公是瑞夏德,他不想上學,因為他覺得算術很難。有一天,他遇到乙隻烏鴉,烏鴉想跟他交換角色,烏鴉當小男孩,小男孩當烏鴉,瑞夏德同意了,烏鴉念咒語,瑞夏德就變成了烏鴉。他要加入烏鴉群,一路上遇到了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