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頭執行報告

2023-01-20 18:54:02 字數 5256 閱讀 4529

天生橋水庫樞紐

(2023年~2023年)

二郎壩水力發電公司

二oo六年十二月

審定: 譚儒奎

校核: 馮萬林

編寫: 周國利

觀測人員: 任霞鄭彥剛宋柏林

1、工程概況

天生橋水庫位於甯強東南二郎壩鄉,地理座標東徑106°17′—106°43′、北緯32°20′——32°54′,是封堵位於嘉陵江流域的西流河暗河(天生橋處),利用山體擋水而形成的水庫,是一座以蓄水發電為主的中型水利樞紐工程。西流河是嘉陵江上游二級支流,發源於公尺蒼山脈北麓黎坪山區。天生橋水庫壩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積397km2,壩址以上主河道長64.

5km,平均比降8.2‰,河谷呈v型,兩岸山勢陡峻。由於公尺倉山、大巴山天然屏障的阻擋,氣流抬公升作用強烈,因此該流域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190mm,多年平均徑流量2.

4億m3。

天生橋水庫樞紐工程屬三等工程,按五十年一遇洪水設計,五百年一遇洪水校核,水庫總庫容7760萬m3,正常蓄水位1180m,死水位1140m,設計汛限水位1177m,調洪庫容2110萬m3,水庫樞紐擋水建築物按**建築物標準設計,由暗河砼拱堵頭、古河道副壩、山體防滲帷幕組成。

拱堵頭位於暗河中上部,為一定園心、定半徑、變中心角、等厚度的雙曲球殼結構;殼體厚度18m,外半徑50m,內半徑32m,球心高程1089.0m,最大水平拱跨60m,最大豎直拱跨39.63m,在1084.

5m高程設3×3.5m灌漿廊道。壩體採用425#低熱微膨脹水泥,混凝土標號r28200#,抗滲標號w8。

2、堵頭建設情況

天生橋水庫樞紐拱堵頭於一九九六年六月開始施工,一九九七年汛前澆築三層混凝土,一九九八年汛前澆至1091公尺高程,發生質量事故,進行補強灌漿處理,一九九九年三月初,壩體混凝土澆築完成,九月份下游加固圈澆築完成。為保證堵體強度和抗滲能力,九九年從底層廊道內向壩體上游面放射型布置化學灌漿孔,灌注環氧樹脂漿材補強;上游麵貼pvc復合土工膜防滲。

3、堵頭維護情況

二000年因底層廊道與壩體的左右接縫漏水,採用聚胺脂材料灌漿處理。

4、堵頭運**況

4.1、堵頭內部監測資料分析

4.1.1、堵頭內滲透壓力

為監測堵頭上游面的滲透水壓力,在堵頭1091高程的中心線上,距上游面0.2公尺,2.2公尺,6.

2公尺各埋設三支滲壓計,編號依次為p1,p2,p3。p1所測滲透壓力與庫水位正相關,水位高(1180公尺,06年水位1170公尺),滲透壓力大(0.67mpa,06年0.

6mpa),水位低(1145公尺左右),滲透壓力較小(0.41mpa,06年0.38 mpa)。

p2測值從05年呈增加趨勢,p3測值從06年呈增加趨勢,但幅度較小。出現這種情況,可能原因是集線箱接頭和電纜線電阻較大或其他原因造成的。

4.1.2、混凝土自生體積變形

堵頭內共安裝4支無應力計。n1、n4已壞;n2位於1090高程,中軸線靠下游面,應變數在195×10-6~210×10-6之間呈週期性變化,同混凝土溫度和外界氣溫變化週期一致。n3位於1098高程,中軸線靠上游面,應變數在930×10-6~950×10-6之間呈週期性變化,同混凝土溫度變化週期一致,和外界氣溫變化週期相差6個月,n3測值在2023年10月12日發生一次突變,在2023年8月接線後發生一次突變,但就突變後的測值變化看,是較為穩定的,溫度呈下降趨勢。

4.1.3、堵頭內裂縫發展情況

j3層裂縫現有k02、r02二支儀器監測,距下游面8.4公尺處,k02測值反映出裂縫變化穩定,且趨於閉合狀態。r02測值反映出鋼筋一直處於受壓狀態,壓力變化穩定,一直在-27mpa~-29mpa之間變化。

兩支儀器所測溫度均呈下降趨勢。

j10層裂縫現有k03、k04、r03三支儀器監測,k03、r03兩支儀器測值反映出裂縫變化穩定,鋼筋一直處於受壓狀態,壓力變化穩定,溫度均呈週期性變化。k04從05年後電阻值與電阻比值均無法測出。

二條裂縫近幾年來沒有發展,與初期比一直處於閉合趨勢。

4.1.4、堵體溫度

根據各儀器的溫度測值,堵體溫度分以下區域:上游面附近在7.5~9.

5℃之間呈週期性變化,且與外界氣溫變化週期相差6個月,最高值出現在元月份至三月份,最低值出現在七月份至八月份。堵體中部在10.5~12.

5℃之間變化,且趨於降。下游面附近隨外界氣溫在2~14℃之間變化,同外界氣溫週期相近。

4.1.5、錨桿應力

現監測錨桿應力的儀器只有五支,1092高程:右側上、下游各一支(r1、r2),左側下游側一支(r4);1101高程右側上游一支(r5);1104.5高程左下游一支(r10)。

r4承受壓應力(-160~-173mpa),變化平穩,與庫水位關係不明顯,隨混凝土溫度的上公升略有增加;r1應力變化同庫水位變化極其一致,承受拉應力(90~110 mpa),因今年庫水位低,故承受的拉應力偏小;r2承受拉應力(25~39 mpa),變化幅度有降低趨勢(23~37 mpa),主要受溫度影響與水位關係不太明顯。r5承受拉應力(35~40 mpa),變化幅度有降低趨勢,並受溫度和水位雙重影響,但不明顯。r10承受壓應力(-9~-13mpa),變化幅度有所降低,壓應力隨溫度公升高略有增大趨勢,受溫度和水位雙重影響並略有滯後。

4.1.6、廊道鋼筋應力

監測廊道鋼筋應力的儀器只有r13一支,位於廊道頂部,該儀器處於受拉與受壓交替狀態,應力在4~-16mpa之間週期性變化,變化趨勢同混凝土溫度變化週期相反,溫度降低,壓應力減小直至受拉,溫度公升高,轉為受壓。受廊道影響,該處溫度與外界氣溫變化週期一致。溫度公升高,洞壁膨脹,鋼筋受壓,反之受拉。

4.1.7、堵體與圍岩結合情況

堵頭周邊現有j1、j4、j5、j6、j7、j9、j11、j12、k2、k3十支儀器監測堵體與圍岩結合情況。

j1、j4、j5、j6一直處於閉合狀態,且很穩定,j1溫度略有下降。j7一直處於張開狀態,且在緩慢發展,從06年初略有閉合後,10月份趨向張開,與同一位置的鋼筋計r5受力看,錨筋應力為拉應力,較為穩定。j9一直處於張開狀態,但緩慢地趨向閉合,溫度略有上公升。

j11處於張開狀態,比較穩定,溫度略有下降。j12處於張開狀態,隨該處混凝土溫度略有變化,溫度略有上公升。k2一直處於閉合狀態,隨該處混凝土溫度變化略呈週期性變化,溫度略有上公升。

k3一直處於張開狀態,但很穩定,溫度略有上公升。

上述情況說明,堵頭與四周基岩結合面基本處於穩定狀態,大部分部位結合緊密,只右側上游面需加強監測,以進一步查明真實情況。

4.1.8、基岩變化情況

堵頭四周共埋設16支基岩應變計。現只有8支能監測基岩應變情況,m3位於底部中線下游位置,一直處於受壓狀態(-205~-165×10-6),與04年同期相比壓應變增加約15×10-6。並隨溫度呈週期性變化,溫度仍呈降溫趨勢。

m5一直處於受壓狀態,編號校對後的值有較大的突變,但其後一直隨溫度呈週期性變化,變幅20×10-6,05年前溫度呈降溫趨勢,06年溫度略有上公升。m6變形處於受拉狀態,04年前一直比較穩定,05年後電阻比測不出,溫度呈降溫趨勢。m7一直處於受壓狀態,隨溫度呈週期性變化,並略有滯後,變化幅度有減小趨勢。

m8變形處於受拉狀態,比較穩定,呈降溫趨勢。m9、m10處於受壓狀態,隨溫度呈週期性變化,並略有滯後,m9因06溫度比04公升高約1℃,所以m906年的壓應變與04年同期相比壓應變增加約10×10-6。m11處於受壓狀態,06年7月溫度有一次突變下降,壓應變隨之增加。

上述情況表明,堵頭四周圍岩在水庫執行七年後,經受高水位長期執行,有一定的變形,總趨勢趨向穩定變化。右側1091高程法向受壓,徑向受拉;1101高程均受壓;底部法向受壓,符合拱壩執行受力特徵,同時也反映右側基岩承受有向下游的壓力。

4.1.9、堵頭應力應變

堵頭內共布置了2組3向應變計組和4組4向應變計組,現每組均還有較正常的儀器工作,s1位於1090高程中線上遊面附近,承受壓應變,變化曲線呈週期性,與溫度變化曲線基本一致,變化幅值有逐漸減小趨勢。s4、s5、s6為一組,均承受壓應變,s5在2023年後期電阻比不穩,06年又正常;s4~6溫度變化週期同外界氣溫一致。s4應變呈週期性,同溫度一致,幾年的應變變幅一致。

s6變化週期不明顯,總體趨勢平穩。s7~10為一組,現有s8,s9較正常,s8受拉應變,變化呈週期性,並略滯後於溫度變化乙個月,隨溫度公升高,拉應變減小。s9受壓應變,週期性明顯,05年7月前呈增加趨勢,後呈減小趨勢,變幅較05年小(-460~-485×10-6)。

s11-14均承受壓應變,變化週期並與溫度週期相一致,s14隨溫度公升高,壓應變減少;s11溫度週期性變化,並略有上公升,應變變化平穩;s13隨溫度公升高,壓應變減少。s15-18為一組,s17受壓,變化呈週期性,並隨溫度降低略有增加趨勢,與04年同期相比約增加15×10-6;s18受拉,變化呈週期性。隨溫度降低拉應變略有減小趨勢。

s19-22為一組,均為壓應變,變化呈週期性,s19應變隨溫度公升高略有上公升;s20應變隨溫度降低呈減小趨勢,s21,s22呈增加趨勢,溫度均一致,s21應變比04年同期增加約5×10-6;s22應變在(-50~-35×10-6)之間變化。

4.2、正垂觀測資料分析

從正垂觀測資料資料反映出堵頭位移變化平穩。從2023年12月份至2023年底幾年變化曲線看,堵體中心偏向右岸,三月份略偏向左岸;上下游方向,堵體全年偏向下游,四月份前趨向上游,四月份至

六、七月份趨向下游,六、七月份略向上游**。x、y值全年變化趨勢與庫水位相關,現逐漸趨於穩定。向右最大位移0.

32mm(03年8月、04年9月),向左最大位移0.09mm(06年12月);向下游最大位移0.47mm(02年4月),向上游最大位移0.

28mm(06年7月)。

4.3、堵頭外部觀測資料分析

經省測繪隊的五次觀測資料分析,拱冠處在底層廊道內的水平位移(向下游方向)累積達4.6mm,堵體下游面的t11點水平位移(向下游方向)累積達2.9mm,與a5,a6處於同一垂線上的b7(位於中層洞)也向同一方向位移10.

3mm(允許誤差±8.5mm)。兩拱肩4個測點的位移方向相同,位移量較小。

5.結論

5.1,從2023年9月~2023年這七年中,水位變幅大,距上游面20厘公尺的滲壓計p1測值與庫水位變化極其一致,說明壓力水已經繞過上游面所貼pvc復合土工膜,滲透到p1所在位置。

5.2 根據無應力計n2的測值,堵體自生體積變形處於穩定狀態。

5.3 堵體內施工期出現的二條裂縫近幾年來沒有發展,與初期比一直處於閉合趨勢,還未影響堵體的安全執行。

5.4 堵頭與四周基岩結合面基本處於穩定狀態,大部分部位結合緊密,只右側上游面需加強監測。

5.5在高壓水作用下,堵體四周基岩承受有向下游方向的應變,變形已漸趨穩定。

5.6 從七年的監測資料看,堵體自身的拉、壓應變幅很小,基本處於穩定狀態。

5.7 從正垂測值和外部觀測點的資料看,堵頭處於穩定狀態.

6、存在問題

在堵體下游面及底層廊道內有水滲出,並形成碳酸鈣結晶,需進行防滲處理。

左右壩肩與廊道接縫處的滲水雖經化灌處理,現仍有小量滲水,需再做處理。

堵體下游面底板的排水孔,均有水滲出,六個孔中有五個已被堵塞,應重新掃孔。

鎮頭工作報告執行

瀏陽2012年鎮頭鎮安全飲水工程執行 管理工作 報告二0一四年二月 工程執行管理工作報告 為了維護已建工程成果,充分的發揮工程效益,提高建設資金的使用效果,解決鎮頭飲水不安全的問題,讓群眾喝上放心的自來水,新農自來水公司負責鎮頭農村安全飲水專案執行管理。鎮頭農村安全飲水工程竣工後,瀏陽灌區管理處負責...

一期脫硫系統防堵防凍執行措施 試行

1 聯絡水務公司拆開吹灰器密封風機和ggh的連線處,並採取措施防止蒸氣在其管道內凝結。2 聯絡水務公司拆開ggh密封風機和ggh上下連線的全部軟管以及下部密封風管道的閥門。3 關閉低洩漏風機入口擋板,通知水務公司做好低洩漏風機的排水防凍工作。1 系統沖洗乾淨後,關閉工藝水門。2 開啟排漿幫浦排漿門和...

TM009水咀 堵頭安裝孔加工作業指導書

1 目的 進一步規範能夠影響本公司產品質量的水咀 堵頭安裝孔部分的加工。2 範圍 本公司產品上所有無客戶指定要求的水咀 堵頭安裝孔的加工 3 作業內容 3.1 水咀 堵頭安裝孔 3.1.1 水咀 堵頭安裝孔各尺寸按設計部圖紙進行加工。3.1.2 英製錐管螺紋 pt 底孔直徑 底孔深度 有效牙深度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