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詞類活用大全

2023-01-19 23:18:02 字數 5034 閱讀 9328

2010-07-21 10:29:19|分類: 預設分類 |標籤: |字型大小大中小訂閱

詞的活用是指古漢語中某些實詞的靈活用法。下面是幾種主要的詞類活用現象。

1.名詞的活用

活用為一般動詞。活用後的意義仍和這個名詞的意義密切相關,只是動作化罷了。如「二月草已芽」(《採草藥》)中的「芽」表示「發芽」,前面有副詞「已」。

活用為有「使......為」意思的動詞,通常稱為名詞的使動用法。其特點是必帶賓語。如,「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鴻門宴》)中的「王之」就是「使他為王」。

活用為有「以... ...為」意思的動詞,通常稱為名詞的意動用法。如,「吾從而師之」(《師說》)的「師之」,就是「把他當作老師」。

活用作狀語。古漢語中,名詞直接作為狀語是很普遍的,且有多方面的修飾作用。如,「卒廷見相如(《廉頗藺相如列傳》)中「廷」表示「在朝廷上」,是動作行為的地點。

一、 名詞的使動用法

1.既東封鄭。(疆界——使……成為邊境)(《燭之武退秦師》)

2.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王——使……稱王)(《鴻門宴》)

二、名詞的意動用法

1.越國以鄙遠。(邊邑——以……為邊邑)(《燭之武退秦師》)

2.吾從而師之。(老師——以……為老師)(《師說》)

3.恥學於師。(羞恥——以……為羞恥)(《師說》)

4.孔子師郯子、萇弘……(老師——以……為老師)(《師說》)

5.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羞恥——以……為羞恥)(《師說》)

6.後人哀之而不鑒之(鏡子——以……為鏡子)(《阿房宮賦》)

三、名詞活用為一般的動詞

1.與鄭人盟。(盟約——訂立盟約)(《燭之武退秦師》)

2.趙王之子侯者。(五爵之第二等——封為侯)(《觸龍說趙太后》)

3.無乃爾是過與?(過錯——責備)(《季氏將伐顓臾》)

4.君子疾夫捨曰「欲之」而必為之辭。(託辭——找藉口)(《季氏將伐顓臾》)

5.填然鼓之。(鼓——擊鼓)(《寡人之於國也》)

6.五畝之宅,樹之以桑。(樹木——種植)(《寡人之於國也》)

7.五十者可以衣帛。(衣服——穿上)(《寡人之於國也》)

8.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稱王)(《寡人之於國也》)

9. 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罪惡——歸罪;歸咎)(《寡人之於國也》)

10.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河水——游泳)(《勸學》)

11.而後乃今年內將圖南。(南面——南飛)(《逍遙遊》)

12.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南面——南行)(《逍遙遊》)

13.絕雲氣,負青天,然後圖南。(南面——南行)(《逍遙遊》)

14.過秦論(過失——指出過失)(《過秦論》)

15.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帝王——稱帝稱王)(《過秦論》)

16.會盟而謀弱秦。(盟約——訂立盟約)(《過秦論》)

17.序八州而朝同列。(序列——排列)(《過秦論》)

18.籍吏民,封府庫。(冊——造冊登記)(《鴻門宴》)

19.道芷陽間行。(路——取道)(《鴻門宴》)

20.沛公欲王關中。(王——稱王)(《鴻門宴》)

21.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道義——合乎道義)(《鴻門宴》)

22.沛公奉卮酒為壽。(壽辰——祝壽)(《鴻門宴》)

23.沛公軍霸上。(軍隊——駐紮)(《鴻門宴》)

24.秦地可盡王也。(王——稱王)(《鴻門宴》)

25.范增數目項王。(眼晴——使眼色)(《鴻門宴》)

26.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壽辰——祝壽)(《鴻門宴》)

27.聞大王有意督過之。(過失——責備)(《鴻門宴》)

28.策扶老以流憩。(拐杖——拄著;扶著)(《歸去來兮辭》)

29.或命巾車,或棹孤舟。(船槳——劃)(《歸去來兮辭》)

30.蘭亭已矣,梓澤邱墟。(邱墟——變為荒丘和廢墟)(《滕王閣序》)

31.目吳會於雲間。(眼晴——遙看)(《滕王閣序》)

32.於其身也,則恥師焉。(老師——從師學習)(《師說》)

33.吾師道也……(老師——學習)(《師說》)

34.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老師——學習)(《師說》)

35.君子不齒。(牙齒——提起)(《師說》)

36.其下聖人也遠矣。(下面——低於)(《師說》)

37.辭樓下殿,輦來於秦。(車——乘車)(《阿房宮賦》)

38.長橋臥波,未云何龍?(龍——出現龍)(《阿房宮賦》)

39.復道行空,不霽何虹?(彩虹——出現彩虹)(《阿房宮賦》)

40.朝歌夜弦,為秦宮人。(絲弦——奏樂)(《阿房宮賦》)

41.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閤族之人——滅族)(《阿房宮賦》)

42.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禮節——以禮相待)(《六國論》)

43.唐浮圖慧褒始捨於其址。(屋舍——築舍定居)(《遊褒禪山記》)

44.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名稱——命名)(《遊褒禪山記》)

45.函梁君臣之首。(匣子——用匣子裝)(《伶官傳序》)

46.本其成敗之跡。(根源——推究……根源)(《伶官傳序》)

47.而此獨以鍾名。(名稱——命名)(《石鐘山記》)

48.垣牆周庭。(牆——砌牆)(《項脊軒志》)

49.乳二世。(乳汁——用乳汁餵養)(《項脊軒志》)

50.立石於其墓之門,以旌其所為。(旗幟——表彰)(《五人墓碑記》)

51.去今之墓而葬焉。(墳墓——修墓)(《五人墓碑記》)

52.其疾病而死。(疾病——患病)(《五人墓碑記》)

53.緹騎按劍而前。(前面——走上前)(《五人墓碑記》)

54.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巡撫——擔任巡撫)(《五人墓碑記》)

55.買五人之脰而函之。(匣子——用匣子裝)(《五人墓碑記》)

56.明燭天南。(蠟燭——照亮)(《登泰山記》)

57.江浙之梅皆病。(病態——成為病態)(《病梅館記》)

58.未可明昭大號以繩天下之梅。(繩子——約束)(《病梅館記》)

四、名詞作狀語

a. 表示動作行為的趨向

1.上食埃土,下飲黃泉。(上面——向上)(下面——向下)(《勸學》)

2.南取漢中。(南——向南)(《過秦論》)

3.西舉巴蜀。(西——向西)(《過秦論》)

4.東割膏腴之地。(東——向東)(《六國論》)

5.北收要害之郡。(北——向北)(《過秦論》)

6.倉皇東出。(東面——向東)(《伶官傳序》)

7.汶水西流。(西面——向西)(《登泰山記》)

8.濟水東流。(東面——向東)(《登泰山記》)

9.東犬西吠。(西面——朝西)(《項脊軒志》)

10.驪山北構而西折(北面——從北面)(西面——向西面)(《阿房宮賦》)

b.用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作比喻,表示動作、行為特徵、狀態。

1.席捲天下。(席子——像席子)(《過秦論》)

2.包舉宇內。(包裹——像包裹)(《過秦論》)

3.囊括四海。(口袋——像口袋)(《過秦論》)

4.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雲——像雲)(回聲——像回聲)(影子——像影子)(《過秦論》)

5.常以身翼蔽沛公。(翅膀——像翅膀一樣)(《鴻門宴》)

6.他日趨庭,叨陪鯉對。(孔鯉——像孔鯉一樣)(《滕王閣序》)

7.人皆得以隸使之。(奴隸——像對奴隸一樣)(《五人墓碑記》)

8.廊腰縵回。(腰——像腰一樣)(《阿房宮賦》)

9.蜂房水渦。(蜂窩——像蜂窩)(水渦——像水渦)(《阿房宮賦》)

c.表示動用行為的方式

1.余自臨安舟行適臨汝。(船——乘船)(《石鐘山記》)

2.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眼睛——親眼)(耳朵——親耳)(《石鐘山記》)

3.吾得兄事之。(兄長——以對待兄長之禮)(《鴻門宴》)

4.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臉——當面)(《鄒忌諷齊王納諫》)

5.道芷陽間行(小路——抄小路)(《鴻門宴》)

6.群聚而笑之。(人群——成群地)(《師說》)

d.表示動作、行為的處所

1.內立法度。(國內——在國內)(《過秦論》)

2.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夜間——在夜間)(《石鐘山記》)

3.有大石側立千尺。(旁邊——在旁邊)(《石鐘山記》)

4.使不上漏。(上面——從上面)(《項脊軒志》)

5.前闢四室。(前面——從前面)(《項脊軒志》)

6.其下平曠,有泉側出。(旁邊——從旁邊)(《遊褒禪山記》)

e.表示動作、行為所憑藉的工具

1.陳涉甕牖繩樞之子。(甕——以甕)(繩子——以繩子)(《過秦論》)

f.表示事物的發展變化

1.日削月割。(天——一天天地)(月——一月月地)(《六國論》)

2.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天——每天)(《勸學》)

3.**之心日益驕固。(天——一天天地)(《阿房宮賦》)

2.動詞的活用

活用為名詞。即這個動詞在句子中,具有明顯的表示人與事物的意義,它一般處在主語或賓語的位置,有時前面有「其」字或「之」字,被定語修飾。如,「求救於孫將軍」(《赤壁之戰》)中的「救」,表示「救兵」。

使動用法。動詞和它的賓語不是一般的支配和被支配關係,而是使賓語所示的人或事物產生這個動詞所表示的動作行為,翻譯時採用兼語式的形式。一般來說,凡是不及物動詞帶賓語的,多數使動用法。

如,「可燒而走也」(《赤壁之戰》)中的「走」,表示「使(之,曹軍)逃跑」,賓語「之」被省略。

(一)動詞的使動用法

1.動詞的使動用法主要集中在不及物動詞上。

①焉用亡鄭以陪鄰?

②項伯殺人,臣活之。

③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

[簡析]以上例句中的「亡」「活」「忿恚」都是不及物動詞,都不能帶賓語,但因分別跟了「鄭」「之」「尉」,成為使動用法。「亡鄭」即「使鄭國滅亡」;「活之」即「使之活」,這裡可譯為「救了他」;「忿恚尉」即「使尉忿恚(發怒)」。

2.某些及物動詞也有使動用法,這種情況比較少見。例如:

①謹食之,時而獻焉。(小心地餵養它,到時候把它獻上去)

②晉侯飲趙盾酒。(晉侯讓趙盾飲酒)

[簡析]①句中的「食」,吃,及物動詞,但這裡不是捕蛇者吃蛇,而是捕蛇者「使蛇吃」(讓蛇吃東西),可譯為餵養。「食」用作使動意義後讀sì。②句中的「飲」,及物動詞,但這裡說的不是晉侯飲趙盾的酒,而是晉侯給趙盾喝酒,讓趙盾喝酒。

「飲」用作使動意義時讀yìn。

文言文詞類活用

完全歸納 詞類活用是指某些實詞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臨時具有的某種新的語法功能。而這種語法功能與現代漢語相比具有明顯的不同,判斷之時要參照現代漢語的一般用法推斷。具體而言,它包括 名詞 動詞 形容詞 數詞的活用。一.名詞作狀語 在現代漢語中名詞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狀語的,有些名詞在文言文中卻經常用做狀...

初中1 6冊文言文詞類活用總匯 人教版

一 名詞活用 一 名詞作動詞 1 鞭數十 鞭,用鞭子打,4 2 果然鶴也 鶴,變成白鶴,4 3 天雨牆壞 雨,下雨,34 4 稍稍賓客其父 賓客,意動,當作賓客,42 5 其家甚智其子 利,意動,認為 聰明 6 父利其然也 意動,以 為利,42 7 歌以詠志 歌,寫詩歌,21 8 願為市鞍馬 市,買...

高中文言文詞類活用歸納總結教師卷

1.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鴻門宴 王,使動用法。使 稱王。2.縱江東父老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鴻門宴 王,使 做大王。3.足以榮汝身。孔雀東南飛 榮,使 榮耀。4.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 騰 起 用做使動詞 使蛟龍騰空,使鳳凰飛起 滕王閣序 5.川澤紆其駭矚 駭,使動用法。使 吃驚 滕王閣序 6.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