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自然區劃

2023-01-17 21:24:04 字數 4621 閱讀 6425

天水地區自然地理區劃

摘要:自然地理區劃是綜合自然地理重要研究課題。對區域自然區劃的研究不僅能在理論上了解自然地理綜合體的地域分異規律和各區域的自然地理結構特徵,而且有助於研究區域地理環境的產生,最重要的是在實踐上可以更好的指導人類生產生活。

對於天水地區自然區劃研究能更好的指導人類社會實踐,促進天水區域經濟發展。

關鍵詞: 自然地理區劃天水地區綜合自然地理

1 引言

自然地理區域分異對社會、經濟與環境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自然地理區劃研究可為擬定和實施區域社會經濟發展規劃以及保護、改良和合理利用生態與環境提供必要的科學依據。區域自然地理區劃研究也成為研究熱點。

,採用地理相關分析基礎上的主導因素方法。九十年代以後中國的區劃工作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取得很大成就就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區域劃分突破地理學學科範疇,在生態學和環境科學等領域迅速展開,並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

在國家級層面上,如楊勤業等的中國生態地理區域劃分方案;傅伯傑、劉國華等的中國生態區劃方案;黃興文、陳百明的中國生態資產區劃方案;歐陽志雲等的中國生態環境敏感性區劃方案;苗鴻和王效科等的中國生態環境脅迫過程區劃方案;徐繼填、陳百明等中國生態系統生產力區劃方案、倪健和陳仲新等的中國生物多樣性的生態地理區劃;解焱和李典謨等的中國生物地理區劃方案;王平和史培軍的中國農業自然災害綜合區劃方案等;②區劃方案綜合考慮自然和人文因素,由自然區劃和經濟區劃逐步向綜合區劃方向發展,如黃秉維為顧問、陸大道主持的中國科學院「九五」重大專案b-陸地系統科學與區域可持續發展是一次綜合區劃工作的新嘗試;③應用範圍更加擴大。由最初的指導農林牧漁各業發展和生產力布局,向全球環境變化及響應對策、國土整治方案支撐、生態重建與恢復、區域可持續發展等領域拓展;④區劃資訊源更加豐富。這都對區域自然研究做出了很大貢獻。

對天水地區自然地理區劃研究有利於天水經濟、社會、環境更好發展。

2 天水地區的自然環境基本特徵

2.1地理位置

天水市,位於甘肅省東南部,地處陝、甘、川三省交界,東連祖國內地華中、華東及沿海各地,西通青海、**、新疆、直至歐亞大陸橋上的歐洲各國,南鄰祖國大西南,四川、重慶、雲南、貴州,北上翻越六盤山便可進入寧夏。天水正好在祖國的幾何中心,地處東經104°35′~106°44′、北緯34°05′~35°10′之間,跨黃河、長江兩大流域。南為長江支流嘉陵江水系的西漢水流域,北為黃河支流渭河水系的藉河流域。

西秦嶺山脈橫貫東西,是兩大流域分水嶺。嶺南為隴南山地,嶺北屬隴中黃土高原。

2.2地形地貌特徵

天水境內山脈縱橫,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天水地貌區域分異明顯。東部和南部因古老地層褶皺而隆起,形成山地地貌。北部因受地質沉陷和紅、黃土層沉積,形成黃土層沉積,形成黃土丘陵地貌。

中部小部分地區因受緯向構造帶的斷裂,形成渭河地塹,經第四紀河流分育和侵蝕堆積,形成渭河河谷地貌。 地形上北部為黃土梁峁溝壑區。渭河及其支流橫貫其中,形成寬谷與峽谷相間的盆地與河谷階地。

土壤在河流和溝谷區為衝擊、洪積物形成的淤澱土、草甸土,經過開墾耕種熟化而形成以黃綿土、黑壚土為主的耕作土壤。土層深厚,山塬開闊。中東部為秦嶺、關山山區。

以西部盡皇山、雲霧山、景東梁為主體的西秦嶺山地和東部八卦山、火焰山、秦嶺大堡、關山為主體的小隴山、隴山山地,重巒迭嶂,山險谷深。天水市地貌有山地、丘陵、河谷川地。山地區性包括南北秦嶺和關山山地,按其高度可分,土石侵蝕剝蝕中山,海拔2000—3000公尺,相對高差500—1000公尺,主要以古生界碳、酸岩類和碎屑岩類層為主。

水力侵蝕顯著,多為林地和山地草坡,區域性為耕墾種植地;土石侵蝕低山,屬山地和淺山地帶,海拔1700—2000公尺,相對高差300—500公尺不等,大部分為古生界和中生界碳酸鹽碎屑岩類岩層,切割強烈,大部分被開墾種植。丘陵主要為渭北黃土丘陵山地,海拔在1500—2000公尺以下,相對高差300—400公尺不等,為區內主要耕作區。可分為沙礫岩一紅土丘陵盆地,為新生界第三系沙礫岩和紅土形成的乙個構造向斜盆地,在渭河南岸甘谷和秦州一帶,呈丘陵山地。

紅土一黃土丘陵山地,岩層主要是新生界第三系紅土第四系紅色土,上履薄層黃土,侵蝕溝發育,包括張家川縣、清水縣的一部分丘陵山地。黃土丘陵溝壑,主要是渭河、葫蘆河、散渡河中下游的黃土丘陵,沖溝發育,侵蝕強烈。河谷主要包括渭河幹流,葫蘆河、散渡河、牛頭河、藉河等較大支流的谷地。

2.3氣候特徵

天水地處內陸,遠離海洋,受東西季風控制,屬大陸性的季風氣候型別。為暖溫帶半溼潤氣候區。蘇城—立遠一線以南屬於北**帶,依照氣候乾燥度(秦州區1.03,麥積區1.28,秦安縣1.26,甘谷縣1.29,武山縣1.29,清水縣1.05,張家川縣0.87)的不同可劃分張家川及秦嶺以南為濕潤區,其他縣為半濕潤區。

自東南向西北逐漸減少。南部**帶林區年降水量為800—900公釐,中東部山區雨量在600公釐以上,渭河北部不及500公釐。全市太陽能年輻射總量為493.25—568.60千焦/平方厘公尺,嶺南普遍少於嶺北。

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050小時,林區(李子園)最低為1520小時(≥10℃以上),年有效積溫為2225.2~c—4000~c。渭北略高於關山山區和渭河谷地,日照百分率在46—50%。全市大部分地區年平均氣溫在7℃—11℃之間,渭河河谷地地區年均氣溫在10℃以上,其餘各地氣溫隨海拔高度增加而降低,淺山區在8℃—10℃之間,1800公尺以上的山地年平均氣溫小於8℃,關山、西秦嶺山脈區年平均氣溫小於6℃,為全市最低區。

無霜期140—200天,由南向北隨海拔高度而增加,無霜期逐漸縮短。全市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區為450—600公釐,小隴山林區可達700—800公釐(李子園2023年高達886.1公釐),張家川縣、清水縣和關山、西秦嶺區年降水平均量為600—700公釐。渭河流域一般為500公釐左右。

甘谷縣的安遠、禮辛和武山縣的樺林山一帶降水量在400公釐左右,為降水量最少的地方。全市年內降水量的分布很不均勻,降水主要分布在夏秋季,佔全年降水量的70%~80%,冬春季降雨較少。年平均夏季(6—8月)佔全年降水量的24%~32%,春季(3—5月)佔全年降水量的2%—3%。

全區相對濕度年內平均在66%—70%之間,在林區可高達78%,年蒸發量在1271.2—1448.8公釐之間,以秦安縣蒸發量最大。

2.4水文特徵

天水地跨長江、黃河兩流域,以西秦嶺為分水嶺,北部地區為黃河水分的渭河流域,面積11673平方公里,佔全市總面積的81.49%;南部地區為長江水分的嘉陵江流域,面積2652平方公里,佔全市總面積的18.51%。

 境內渭河流長約280公里,沿河接納流域面積1000平方公里的支流有榜沙河、散渡河、葫蘆河、藉河、牛頭河。嘉陵江的主要支流有白家河、花廟河、紅崖河等,流程較短,水量豐沛。根據氣候植被地貌特徵幾多年實測水文資料統計資料分析,天水地區可分為三個水文特徵區,即北部相對少水區,中部平水區,南部豐水區。

2.5植被生物特徵

天水屬華北、華中、蒙新和喜瑪拉雅植物交匯處,天水市地形複雜,山地、丘陵、河谷相間分布,樹種成份複雜,森林資源豐富,以秦嶺南北坡最為豐富。天水市現有森林總面積589.91萬畝,森林覆蓋率為26.

5%。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東部、東南部的隴山、西秦嶺和關山林區,有木本植物87科224屬804種,其中喬木312種,灌木437種,藤本55種,常綠植物122種。秦嶺不但是氣候和其他自然要素的分界線,也影響到植被型別的分布和差異。

植被的變化由南向北使**帶邊緣的落葉——常綠闊葉混交林向暖溫帶落葉闊葉林過渡,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向森林草原過渡,由東向西是暖溫帶的落葉闊葉林向青藏高原高寒植被逐步過渡。本地區的植被可劃分為七個型別:(1)落葉闊葉、常葉闊葉混交林;(2)落葉闊葉林(典型落葉闊葉林和山地楊樺林);(3)落葉闊葉、針葉混交林;(4)針葉林;(5)灌木林;(6)疏林;(7)草地。

2.6土壤特徵

天水地區的土壤主要是黃土母質,其次是殘積、坡積母質,紅土和紅砂岩母質及沖積母質在一定時間空間條件下,受生物氣候水文地質地形及人為勞作施肥灌溉等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逐漸發育成具有區域性的土壤型別特徵。形成地帶性土壤與地帶性植被基本趨於一致,山地土壤垂直分布較明顯,地帶性土壤主要有山地棕壤、山地褐土、黃綿土、山地灰褐土、山地草甸草原土、淤澱土等。

3綜合自然區劃

3.1區劃的原則和方法

依據綜合分析和主導因素相結合的原則和發生學原則等綜合自然區劃的基本原則,採用地理相關分析基礎上的主導因素方法。

3.2區劃方案

ⅰ 嶺北暖溫帶半乾旱半濕潤區

ⅱ1隴中黃土高原關山山地區

1關山山地半乾旱亞區

山地草甸灌木小區

ⅲ2黃土梁狀丘陵溝壑半乾旱亞區

黃河支流(渭河)與藉河以北幹草原小區

山地森林草甸小區

河谷盆地草原森林小區

ⅱ2河谷川地半濕潤區

ⅲ1渭河流域半濕潤區

ⅳ灌木與草本混交植被小區

溫帶落葉闊葉林小區

ⅲ2 其他河流流域半濕潤區

ⅳ灌木與草本混交植被小區

ⅳ溫帶落葉闊葉林小區

ⅰ嶺南北**帶半濕潤區

ⅱ1河谷低地半濕潤區

長江流域河谷半濕潤亞區

ⅱ2隴東黃土高原高原盆半濕潤區

嶺南黃土丘陵溝壑半濕潤亞區

草甸草原小區

灌木與草本混交植被小區

ⅱ3秦巴山地半濕潤區

1長江流域紅土黃土丘陵山地半濕潤亞區

ⅳ長江流域中上游山地草地小區

山地森林草原小區

林間隙地植被型別小區

ⅲ2河谷川地半濕潤亞區

山地灌叢草原小區

灌木草本混生植被小區

高大山體落葉闊葉林和針闊混交林小區

3.3 劃分依據

(一) 綜合自然區劃的物件是自然綜合體,在劃分各級自然綜合體時,要求全面、綜合地分析所有自然因素,在此基礎上,找出自然區域的特徵及區域分異的主導因素。把東部季風大區的天水運用各種方法、依據各要素進行劃分與綜合分析是對其的具體實踐。

臨潭縣綜合自然區劃報告

綜合自然地理學 學院 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 班級 11級地理科學 1 班 姓名 學號 20112100104 一 自然地理概述 臨潭縣位於甘肅省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東部,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邊緣,座標為東經103 l0 103 52 北緯34 30 35 05 東鄰岷縣,北接康樂 渭源2縣,東西南3面被卓...

天水市抗旱應急預案

天水市人民 辦公室關於印發 天水市防汛抗洪應急預案和天水市抗旱應急預案的通知 天政辦發 2013 93號 各縣區人民 市 有關部門,市屬及駐市有關單位 現將 天水市防汛抗洪應急預案 和 天水市抗旱應急預案 印發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落實。天水市人民 辦公室 2013年7月17日 為提高抗旱應急工...

天水市中考滿分作文寬容

寬容記得法國作家雨果曾說過 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寬闊的是人的胸懷。它可以包容人間萬物,可以與人為善,可以化干戈為玉帛。我真正明白這些卻是緣於一次偶然。那是星期一的早晨,我匆匆地去洗涮飯盒。要知道,時間就是生命!贏得時間就能提前完成作業,有更多的時間看看書。教室裡還有一大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