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潭縣綜合自然區劃報告

2021-09-16 06:33:07 字數 4704 閱讀 1057

綜合自然地理學

學院: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

班級:11級地理科學<1>班

姓名:學號:20112100104

一:自然地理概述

臨潭縣位於甘肅省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東部,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邊緣,座標為東經103°l0'~103°52',北緯34°30'~35°05'。東鄰岷縣,北接康樂、渭源2縣,東西南3面被卓尼縣包圍。總面積1557.

68平方公里,東西最大距離60公里,南北最大距離83公里。臨潭縣為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交匯過渡地區,屬高山丘陵地帶,平均海拔2825公尺,最高3926公尺,最低2209公尺,地形西高東低。氣候屬高寒陰濕區,春季回暖緩慢,夏季多暴雨冰雹,秋季降溫迅速,四季不分明。

年平均氣溫3.2℃,極端最低氣溫-27.1℃,極端最高氣溫29.

6℃。平均無霜期65天。年平均降水量518公釐。

高寒、陰濕、霜凍、冰雹、旱澇為臨潭縣災害性氣候。

1:地質

1.1:地層

臨潭位於秦嶺褶皺系西部中段,以王家墳——合作大斷裂為界,將西秦嶺分為北秦嶺海西優地槽褶皺帶和南秦嶺印支冒地槽褶皺帶,臨潭縣正處在這兩個褶皺帶的過渡帶上。縣境內出露地層以上古生界及中、下三迭統為主,第三系、第四系分布零星。

1.2:地質結構

橫貫臨潭境內主要地質構造為北秦嶺海西優地槽褶皺帶和南秦嶺印支冒地槽褶皺帶,次一級構造由新堡力士山復背斜和洮河復向斜組成。

新堡力士山復背斜:軸部由下石炭統砂岩、頁岩、粉砂岩組成;兩翼逐由中、上石炭統、二迭系、中下三迭統灰岩、砂岩、頁岩、板岩組成;背斜軸部在秋峪山至甘溝一帶呈近東西向展布,區域性偏轉呈弧形,由尖山向西則呈北西向展布;在復背斜軸部發更次級羊沙背斜,南北展布6公里,軸向.270。至285。

,兩翼不對稱,傾角較陡,一般在55°至85°軸向微向南凸。

洮河復向斜:僅出露向斜北翼邊緣部分,分布在城關至新城一線,長30公里,寬5公里,表現為中下迭統組成向北傾斜單斜層。在復向斜北翼的三至岷縣十里鋪有次級乙個較大的背斜以中三迭統第二巖組為核心,第三巖組組成兩翼,軸向315°,延伸39公里,北西端為第三系上新統所伏,與下伏下迭統呈斷層接觸。

臨潭縣境內斷裂很發育。以nw為主,其中規模較大的有:拉石山扎那山斷裂,秋峪山葸家莊斷裂,拉尕城柏楊溝斷裂,青崗嶺娃娃山斷裂,石門口長嶺坡斷裂,黃樹灣兔兒山斷裂,王家墳西溝河斷裂,是臨潭境內主要控巖控礦構造。

臨潭境內漿活動很微弱,除黑河花崗岩體邊部在尖山有出露外,絕大部分地區僅有花崗岩脈,閃長岩脈,閃長玢巖脈分布,脈體方向近東西向,規模很小。由於岩漿巖不發育,熱源供給不足,導致內生礦床和規模較大的礦床形成極為不利。

2:地貌

2.1:地貌型別

臨潭縣大部分地區海拔低於3000公尺,平均2800公尺左右。地質構造體系,屬於秦嶺東西向構造中帶的中南部,地勢西高東低,中間高而南北低。由於蓮花山、厚星山、大石出和阿崗納山等多個山帶和山體的隔離控制,又受到南、東西面的洮河主流及其30餘條支流的切割分離,使臨潭地形變化相當複雜。

總體來說,臨潭地貌屬於侵蝕構造的高原丘陵山地景觀。臨潭地貌形態按其成因分約三個地區:

2.1.1:蓮花山、大石山地區

位於蓮花山以南、大石山至總寨鄉的東北,佔據臨潭縣中北部大片地區,是甘南高原與黃土高原的過渡帶。地勢西高東低,海拔在2800至3580公尺之間,山嶺近東西向排列,中東部被盆地及夷平灘地錯割分離,呈侵蝕構造的高原中型山地地貌。在蓮花、厚星、大石等山體地帶,山巒重迭,峰高谷深,洮河幹流及冶木河、羊沙河等主要支流上,多數形成峽谷,切割高差達400公尺以上,峰峻谷狹,地勢險惡,崩塌、滑坡時常發生。

主要峰脊及流水峽谷處岩石裸露,山麓、谷坡被黃土覆蓋,陽山多生長灌木雜草,陰山長有喬木森林。與山陵相間的盆地,海拔2800公尺左右,西北部多為天然牧場,東南部多闢為耕地,開墾指數較高。縱覽此區,呈現耕地、草場夾森林的鑲嵌分布的自然景觀。

此區的洮河支流稀疏而寬長,以樹狀向西伸展,多形成「v」型溝谷,極少見到寬灘平地。

2.1.2:八角、冶力關低山丘陵區

位於蓮花山以北的蒿坪至紮營坪,中間夾兩小片臨夏州的插花地。面積小,在地貌上屬於黃土高原的南緣帶。地勢三面稍高而北中部偏低,海拔2500至3000公尺,平均約2600公尺,以丘陵盆地為主,饅頭狀山頭少而孤立不連,常見面積較大的河溝灘地及高位夷平台地,居高俯視呈現平緩波狀起伏,割切地形很少,垣、梁、坡、溝多被黃土覆蓋,大片農田中間夾小片灌木林、喬木森林極少的構造,剝蝕與侵蝕構造相間的高原低緩山地丘陵地貌。

此區的洮河支流密集,以網狀、梳狀向不同方向延伸,多形成「u」型谷或箱形谷。寬灘較多,只在山體「v』』型谷處斷續出現岩石露頭,低窪處出現淺湖、沼澤。

2.1.3:城關、新城丘陵山地區

位於大石山、總寨以西的古戰至店子,包括其西北邊被圍於卓尼縣的兩片插花地。此區佔據臨潭縣西南部的大片地區,與甘南高原北邊緣接近。地勢西高東低,北高南低,海拔2600至3402公尺,平均約2700公尺。

以中低山地為主,大小不等的盆地呈東西不連續地分布於此區中部。有城關、新城等較大的盆底灘地,有亦子多、阿崗納和下青泥河等處的高聳山嶺。黃土覆蓋廣泛,而且厚度比前兩區為小。

盆地及其相連部分,被闢為農田;低山丘陵部介也已間年種植;灌木草場只在離居民點較遠的水源缺乏地帶留存;大片喬木森林分布在較高的山地陰坡部位。洮河幹流在此區約佔全縣的三分之一,其支流伸入條數卻佔一半以上,致使本區溝壑縱橫,山丘多被割切出大小、方向各異的「v」形和「u」形溝谷,在西、北、東三面邊緣部表現更甚,西南邊山區常見崩塌和岩堆等物理地質現象。總觀此區,呈現山丘相間、波狀起伏、錯落連綿的高原丘陵山地地貌景觀。

此區的洮河支流,以密集而不長的梳狀、樹枝狀及線條狀向各個方向伸展,間有較大的寬坦盆地,底窪處常形成沼澤濕地。

2.2:山脈

臨潭主要山脈均屬積石山餘脈。以北部白石山、中部大嶺山、南部斜藏大山為主要支系,從東向西貫穿縣境。在這3條支系線上又出現節節南北分支,形成扇形網路,覆蓋全境。

白石山支系屬太子山山系,大嶺山、斜藏大山支系屬臘利大山山系。術布鄉洮河以南山脈屬西傾山餘脈迭山山系。全縣山、溝、澗相對高差在150至200公尺之間。

2.2.1:白石山

白石山為臨潭縣第一高山,上段主峰海拔3926公尺;下段主峰海拔3888公尺,從卓尼縣康多鄉起向西南延伸,過冶力關北部至八角東南面的卓尼縣柏林鄉境,全長約28公里。蓮花山為白石山中下段的一條分支,全長2公里,主峰海拔3578公尺,闢有自然保護區,是臨潭縣第一名山。九條嶺為白石山最下段的分支』南北走向,橫跨八角、羊沙兩鄉,東部邊緣是自然的境界標誌。

2.2.2:斜藏大山

西起卓尼縣完冒鄉'向東經臨潭縣卓洛鄉日扎村過臨潭的長川、新城、羊沙、石門、扁都、店子、陳旗、龍元、三岔等鄉和卓尼縣的恰蓋鄉境與岷縣交界。在臨潭境內全長72公里。這條主支系途徑主要山段有阿公尺昂吉爾山(藏語)、鐵占山(卓尼縣境)、牙瑪、紅泉陽坡、長嶺坡、大石山(海拔3216公尺)、兔兒石山、後山坡(海拔3240公尺)、達旗頂、長路溝梁、葉兒山(海拔2988公尺)、娥爾嶺(海拔3205公尺)、大梁山(海拔3182公尺)、鴉烏溝粱(海拔3667公尺),是臨潭、岷縣界山。

斜藏大山又南北分支10條,網路臨潭大小山脈計49座。其中海拔在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有東明山、黑松嶺~總寨大樑、標桿頂等;海拔在2000公尺以上的高山有中嘴腦、大括馱陽坡、大括馱陰坡。

2.3:水文

2.3.1:河流

臨潭縣河流較多,均屬黃河流域洮河水系。冶木河、羊沙河等19條河流均為洮河支流,河道稱為溝。洮河源於碌曲縣西南部西傾山東麓的勒爾當,蜿蜒東流,到岷縣折向北流,在永靖縣劉家峽注入黃河,全長652公里。

洮河在東流過程中折向北分3段流經臨潭。上段自術布鄉牙關村入境,至波勺村出境,河長12.2公里;中段自新堡鄉資堡村西入境,至總寨鄉的巴傑村出境,河長40公里;下段自陳旗鄉下磨溝入境,經石門鄉至羊沙鄉秋峪村古那社出境,河長53.

3公里。境內洮河支流計19條,自西至北分列於下:達加溝由北向南繞古戰鄉西部,河水源於卓尼縣完冒鄉,南下經卓尼達加村注入洮河,全長約15公里。

境內流域面積19平方公里,境內年徑流量400萬立方公尺。

羊永溝羊永鄉主流溝,北南流向,由長川鄉的木地坡溝、馬牌溝、汪槐溝水注入,匯集該鄉端溝、張旂溝、西石溝等水流入孫家磨出境南入洮河,全長約20公里。境內流域面積39.9平方公里,年徑流量1280萬立方公尺。

流順溝又名唐巴溝。流順鄉主河流,發源於卓尼縣卓遜溝。匯集紅山溝、蘇家溝、蔣平溝、王場溝、馬場溝、楊家溝等,由北向南流經丁家堡、八仁、上寨、宋家莊,經楊家川出境南入洮河,全長約26公里。

境內流域面積39.9平方公里,年徑流量2590萬立方公尺。

張旂溝縣境內河溝,源於新城鄉西溝河。由新城鄉的端陽溝、黨家溝、東南溝、扁都鄉的劉旗溝、肖家溝、羊房溝、吳家溝和新堡鄉的馬旦溝組成,溝長約30公里。境內流域面積136.

3平方公里,年徑流量2590萬立方公尺。

王清溝戚旗溝等水組成,由北向南流經店子鄉的王清、店子、戚旗、捏仁、新堡鄉的洛藏村南入洮河,全長約19公里。境內流域面積79.4平方公里,年徑流量1510萬立方公尺。

三岔溝三岔鄉主河流,由直溝、半溝、岳家溝、大房溝組成,由北向南流經三岔、新站、高樓子至岷縣冷地口村入洮河,全長約14公里。境內流域面積96.4平方公里,年徑流量1830萬立方公尺。

邊牆溝龍元鄉內流河。由長路溝、營盤河、草場溝、龍元溝組成。由西向東流經大溝門、長路河、王家墳、巴傑、草場門折向北過陳旗鄉磨溝入洮河,全長約16公里。

流域面積71.7平方公里,年徑流量1430萬立方公尺。

石門溝石門鄉境主河流,由該鄉石頭溝、牙尼溝、扎浪溝、黑溝等水組成。由西向東流經蘿蔔溝、李家溝等8個村莊流入洮河,全長約20公里。流域面積113.

1平方公里,年徑流量2260萬立方公尺。

羊沙河源於卓尼縣完冒鄉境內,由西向東由羊沙鄉楊溝,麻地溝、 七石溝、堡子溝、娃娃溝、盤龍溝、窯樺溝、大草灘溝、各龍溝等溝水組成,由西向東流經卓尼縣恰蓋鄉的4個村莊及臨潭縣羊沙鄉的8個村莊,從舍科出境入洮河,境內流域面積184平方公里,年徑流量3860萬立方公尺,全長約60公里。境外流域面積385平方公里,年徑流量3640萬立方公尺。

臨潭縣旅遊的SWOT分析

目前,甘肅省臨潭縣旅遊正處在發展的關鍵時期,一方面是有著豐富的旅遊資源 西部大開發以及各級 部門對旅遊產業的重視 另一方面也存在著旅遊產品單 一 人才缺乏等一些問題。旅遊產業要取得長足發展,關鍵在於能否發揮自身優勢,抓住機遇,避開劣勢去迎接挑戰,從而取得成功。本文運用swot方法,分析臨潭縣旅遊的自...

臨潭縣術布學區小學營養餐管理制度

小學營養餐管理制度彙編 第一章學生 營養餐工程 責任追究制度 1 必須把 營養餐工程 實施情況作為學校政務公開的一項主要內容,並要及時公布,廣泛接受學生 家長和社會的監督 2 學校要與供貨商簽訂責任書,對向學校配送不符合衛生標準食品而引發中毒事件或其它食源性疾病的供貨商要依法嚴肅查處 3 學校不得私...

臨潭縣洮江畜牧養殖場建設專案簡介

一 專案概況 洮江畜牧養殖場位於臨潭縣新城鎮西街村,是在甘南州實施農牧互補戰略,推進一特四化,加快新農牧村建設步伐的大好時機中成立並動工建設的,養殖場占地面積20畝,計畫總投資500萬元。二 專案建設內容 新建標準化犛牛育肥棚圈7座980平方公尺 標準化犛牛繁育棚圈3座420平方公尺以及活動場地 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