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身份識別與腕帶使用管理相關制度

2023-01-13 11:15:06 字數 2317 閱讀 6098

一、患者身份識別制度

為了確保醫療安全,同時使患者權益及生命安全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特制定本制度。

門診患者身份識別

1、患方帶城鎮醫保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卡或公司醫保卡就診**的,以**票據上顯示的醫保或醫療卡的卡號作為患者的唯一標識進行相關的診療活動。

2、患方帶身份證就診**的,以**票據上顯示的身份證號作為患者的唯一標識進行相關的診療活動。

3、患方就診**時未能出示以上任何一種證件的,門診部**人員按患方自己填寫的姓名、年齡、出生日期、住址、**號碼等作為患方的就診卡資訊出具就診卡和**票據,當使用姓名、年齡識別患者身份有困難時,可選擇出生日期、住址、**號碼等這些補充資訊來確認病人。

4、當醫師發現患方使用別人的身份資訊為患者就診或使用**身份資訊為未成年就診的,應勸說患方使用患者本人資訊重新**,但如果患者病情屬於急危重症,則不得影響患者的及時診治。

5、對無法確認身份的無名患者,接診醫護人員根據當時患者的有關情況製作「腕帶」牌,上面記載患者資訊包括:科別、性別、診斷等,並在門診病歷上註明,待明確身份後再按病歷書寫規範補寫。

住院患者身份識別

1、住院患者必須建立床頭卡,住院病人一覽卡。

2、醫護人員在各類診療活動中,必須嚴格執行查對制度,應至少同時使用2種(姓名、性別、床號等)方法(禁止僅以房間或床號作為識別依據)確認患者身份,確認識別無誤後方可進行操作。

3、臨床**護理活動中,標本採集、給藥、輸血或血製品、發放特殊飲食及其他診療活動前,醫護人員除應採取以上方法確認患者身份外,還應讓患者或家屬陳述患者姓名,確認患者身份。

4、對急診室、產婦、手術患者;對病情危重、意識不清、急救、輸血、鎮靜期間患者;對不同語種語言交流障礙、身份無法識別患者;對成批救治的傷員(≥2人時);對傳染病、藥物過敏等患者必須使用「腕帶」標識,作為患者身份識別資訊的載體。對新生兒、意識不清、語言交流障礙等原因無法向醫務人員陳述自己姓名的患者,如有陪同人員,還必須由陪同人員陳述患者姓名。

5、腕帶填寫的資訊字跡清晰規範,準確無誤。專案包括:科室、床號、姓名、性別、年齡、住院號等資訊。必須經兩名醫務人員核對後方可使用,若損壞需更新時,需要經兩人重新核對。

6、患者使用腕帶舒適,鬆緊度適宜,**完整無破損。

7、醫務科和護理部加強對患者腕帶使用情況的檢查並有記錄。

8、患者轉床、轉科時,嚴格執行患者身份識別和交接規定,必須及時更新床頭卡、病歷牌(卡)、住院病人一覽卡等資訊,認真做好識別和交接記錄,並做到二人核對,確保患者身份識別各種資訊的一致性;急診科與病房、急診科與手術室、手術室與病房、病房與其他科室、產房與病房,必須及時製作並更換新的「腕帶。」

重點環節患者身份識別的方法和流程

急診科、病房、手術室、產房之間以及轉科患者的身份識別及核對程式。

1、患者由急診科收入病房,由急診科人員、病房值班**按照《住院患者身份識別制度》的有關規定共同確認患者身份並雙簽名於「送病人登記本」中。

2、患者轉科時,必須及時更新床頭卡、病歷牌(卡)、住院病人一覽卡等資訊,並由轉出科、轉入科**在「轉科交接登記本」上簽字,認真做好識別和交接記錄。

3、病房與手術室相互轉接患者:

手術前一天由病房責任**確認患者身份,戴「腕帶」。主管醫生進行手術部位標記。手術患者核對:

依據手術通知單和患者病歷查對:患者姓名、性別、年齡、病案號、診斷、手術名稱、手術部位(左、右)等。接患者之前:

手術室**與病房**查對;還必須與清醒的患者交談查對,進行「患者姓名、性別、年齡、手術名稱、手術部位」的確認。

二、腕帶使用管理制度

1、患者入院後由責任**負責給患者系上腕帶,並向患者及家屬講解腕帶使用的注意事項及重要性。

2、腕帶標識一般佩戴於患者上肢左手,特殊情況的佩戴於下肢。

3、嚴禁醫務人員、患者及家屬隨意將病人標識腕帶取下。

4、執行各項**護理前要認真核對腕帶資訊。

5、如遇轉院或腕帶不慎丟失,應由責任**給病人重新佩戴腕帶。

6、嚴禁任何人塗改,刮除腕帶標識資訊。

7、腕帶標識是病人的專用資訊,不得借予他人使用。

8、在手術病人轉運交接中識別患者身份的具體措施如:手術病人進手術室前,由病房**對患者使用「紅色」腕帶標識,寫清病人姓名、性別、年齡、病區、床號、住院號、診斷、血型,麻醉前手術室麻醉醫師、**分別核對,手術前手術醫師核對。病人回病房麻醉清醒後,由病房**核對取下。

9、昏迷、神志不清、無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在診療活動中使用「藍色」腕帶作為各項診療操作前辨識病人的一種手段,並在全院各病房、急診室實施。

10、新生兒出生後由巡迴助產士或**給新生兒帶上「粉色」(女嬰粉紅色,男嬰粉藍色)腕帶,填上母親姓名、性別、床號、體重、出生日期,回病房後由病房**核對。

thanks !!!

致力為企業和個人提供合同協議,策劃案計畫書,學習課件等等

打造全網一站式需求

患者腕帶標識身份識別制度

1 嚴格執行查對制度,準確識別患者身份。2 對住院患者使用 腕帶 作為患者識別標識,男性為藍色,女性為紅色。在進行各項診療操作前認真核對患者腕帶資訊,準確確認患者的身份。3 腕帶填寫的資訊字跡清晰規範,準確無誤。專案包括 病區 床號 姓名 性別 年齡 住院號等資訊。腕帶識別資訊填好後必須經兩名護理人...

腕帶識別身份制度規定

鹽山縣人民醫院腕帶識別身份制度規定 1 醫護人員在各類診療活動中,必須嚴格執行查對制度,應至少同時使用姓名 性別 年齡3種方法確認患者身份。2 檢查icu 病情嚴重,意識障礙,新生兒,圍手術期 輸血 不同語種或語言及交流障礙等患者必須按規定使用 腕帶 標識。3 在為患者使用 腕帶 標識時,實行雙核對...

腕帶識別身份標識管理制度

1 為使醫護人員在診療護理過程中更加準確識別患者身份,對於新生兒及兒 童 重症監護病房和急診搶救室患者 入院時神志不清或昏迷 無自主活 動能力 急診手術 交流障礙患者,入院時即刻佩戴腕帶 擇期手術患者 術前一日佩戴腕帶作為識別身份標識。2 腕帶上標明患者基本資訊,包括病區 床號 姓名 性別 年齡 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