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豎的寫法

2023-01-11 11:33:04 字數 3696 閱讀 6883

上兩課講了橫的寫法,那麼,一豎怎麼寫?

我們來看看王羲之怎樣寫一豎。這是《蘭亭序》的「閒」字,起手就是一豎,我畫出它的中線,移到左面,現在可以看得很清楚。方向是9—8—9,手腕是右—左—右。

這個「固」字,它有乙個很粗的豎筆,一畫出中線就看到,和剛才一模一樣。走向也是9—8—9,手腕動作也是右—左—右。

「俯」字,這兒也有乙個豎筆。起筆很細,帶有弧形,露鋒入紙,而最後是一挫。方向還是9—8—9。

「興」字,這兩豎跟粗筆畫相比較,是用一分筆寫的,書法線條在有粗細變化,尤其筆劃多的字,細線條用得比較多。我們看筆鋒的走向,有前面幾個例子是一樣的。

現在我們可以得出乙個結論:起筆、行筆和收筆的手腕動作,寫橫筆是左右左,常用的有9—3—9。寫豎筆正好倒過來,是右左右。常用的有9—8—9。這是最基本的豎筆寫法。

最簡單是一面鋒起筆,我再講一下,所謂一面鋒起筆,就是從起筆到行筆,中線是一直線,方向都是8—8,無須動手腕。

一面鋒起筆,因為簡單,所以寫起來速度快。常見於行草書中。

這是王羲之《初月貼》的「陰」字,左邊耳朵旁的一豎,起筆就是一面鋒。

一面鋒寫豎筆,就是尖頭朝天,多了就不好看。所以在真書中,不追求速度的情況下,一面鋒起筆相當少見。如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兄」字。

兩面換起筆,就是起筆和行筆的中線不在一直線上,你想寫8號位,但起筆卻用9號位,這樣的起筆,就是用了兩個側面。

兩面換姿態好過一面鋒,還便於開鋒。就是拉開筆鋒,扭動手腕時,輕一點就是一分筆,重一點就是三分筆。所以,兩面換用得最多。

如王羲之《二謝貼》「所」字,還有智永《真草千字文》「此」字四個豎筆都是兩面換。

三面換起筆,起筆用兩個面,行筆再換一次,這樣就分成了三段。第一段是入紙動作,第二段調整,第三段行筆。像這樣乙個三面換,方向是7—9—8。

你看褚遂良《陰符經》中的「昌」字,上下兩個豎筆,都用了三面換。

三面換在王羲之系統的書法家中,是常見的技巧。

褚遂良《陰符經》中的「潰」字,右旁上面有乙個「口」,下面有乙個「貝」,他們起筆第一豎,也是三面換。三面換往往用在乙個字的左邊第一豎,或者乙個筆勢的左邊第一豎。

不過,這個規則也不是絕對的。你看王羲之寫的這個「此」字,一連有四個豎的起筆。第乙個用了三面換,後面三個都是兩面換。

三面換太多,會有花巧的感覺。所以,一般來說,乙個字裡邊最多出現一兩次。

拿剛才我們講過的智永的「此」字,和王羲之對照,是不是王羲之第一豎用了乙個三面換,比較好看?

三面換有許多變化,你看這「陸」的左邊一豎,它的走向就是8—9—8,這個三面換的動作很小。

但有時候動作很大,大動作的三面換,好像寫了乙個英文本母「s」,起筆拉得很長。通常一豎都是直線,但這種寫法,用弧線替代了一豎的直線,顯得婀娜多姿。

剛才講的三面換,都是直向入紙,還有橫向入紙的,就是6號位入紙。如王羲之這個「抱」字,提手旁一豎的入紙。就是橫向6號位,再換到9號位,最後走8號方向行筆,形成了6—9—8三面換起筆,也是經常見的技法。

好,講講藏鋒起筆。如果你用尖鋒垂直下紙,就是乙個圓點,這是標準的藏鋒,看不見鋒尖。如果側鋒線想要圓頭起筆,上次講過,通常採用的方法就是:

側鋒下紙是倒方向,然後轉過來覆蓋掉這個尖。這樣就看不見尖鋒的痕跡了。轉的方向,順時針、逆時針都可以。

我再講一次,這個方法,嚴格說只是模擬藏鋒的效果。這種倒轉一圈的方法,又稱為「藏頭」。篆書中和隸書中就開始使用了,影響到後來的書體。

這是秦代李斯的《泰山刻石》,起筆都是圓頭的。

隸書的豎筆,也往往是倒筆圓頭。如曹全碑。

在真行草書中,露鋒起筆比較常見。倒筆圓頭就比較少了。褚遂良《陰符經》中有一例。你看這「神」字右旁最後一豎的起筆,就用了倒筆寫。

前堂課我還介紹過橫的起筆。有轉兩圈的方法,來之於隸書「蠶頭」起筆法。寫起來次序是先下、再向上,然後向左,最後向右,簡單地說,就是「下上左右」。

豎筆也有這樣的方法,只是方向恰恰反過來。方向是「右左上下」,等於畫了乙個十字。

這種轉兩圈的起筆,應用很廣泛,這是褚遂良《陰符經》,你看這「盡」字的中間一豎。是不是起筆有點特別?其實就是蠶頭。

只不過豎起來了,寫起來還是轉兩圈。我把它放大點,就看清楚了。「中」字的起筆,「時」字的起筆,都是蠶頭。

先說說用尖鋒一豎。尖鋒行筆,稱為趯鋒,這我已經講過了,這是褚遂良《陰符經》中的「修」字,你可以看到左邊兩豎就是趯鋒寫的。

通常豎筆往往寫得比橫筆粗,但在褚體中,一豎經常會用尖鋒去寫。這是褚體的乙個特點。

褚遂良是王羲之系統的重要人物,褚體是承前啟後的代表。學王羲之的筆法,研究褚體很有幫助。

寫一豎也可以用側鋒線去寫。要記得側鋒線分

一、二、三分筆。像這個王羲之《蘭亭序》中的「閒」字第一豎,就是乙個三分側鋒線。

一、二、三分線是在同一本貼中比較出來的。字帖不同,一、二、三分筆的粗細也會有差別。在王羲之《蘭亭序》中,這「內」字就是二分筆。

這「仰」字就是一分筆。放在一起就可以看得很清楚。臨貼的時候,應該先把整本貼看一次。

分出一、二、三分筆,下筆輕重就心中有數了。

這裡要講一講一豎行筆這個「左」,因為起筆是右,所以行筆手腕要扭向「左」。注意我講的是手腕,而且強調是手腕要向左。有些同學可能會奇怪,為什麼不說寫一豎手腕要保持「中」呢?

「中」才是寫垂直一豎的位置呀!

你所說的垂直一豎的「中」,是對線條來說的。而我們的手放在桌子上,手腕的左中右是這樣的。這麼一來,手腕的左中右和線條的左中右,就有一點偏差,也就是說,你沿著手腕的「中」寫一豎,就黃色的這個中,那結果就會斜向右下方。

糾正的方法就是手腕向左一點,沿著線條的「中」往下寫。這樣寫下來,就會垂直,得到線條的「中」。所以我說,寫一豎的時候,手腕要向左。

有時候,我們看一本貼,譬如顏真卿《東方朔畫讚》,你看「東」字中間一豎很直,但旁邊的「中」字一豎卻有點斜。這種區別,其實是反映了當時手腕的位置。我們不認識王羲之、顏真卿,但千年前他們的手腕在什麼位置,我們是可以想到的。

臨貼的時候,要動腦筋想一想。

手腕有三個位置:左中右,當你取手腕的「中」,去寫線條的「中」,這個時候筆管的尾部,實際是在右面。而筆尖在左邊,這樣子一拉,實際上會造成偏鋒。

那怎麼辦呢?只要你手腕向左,這樣子寫下來,就是中鋒了。

一豎,通常想到的樣子就是筆直的一條,其實在書法中,豎的形狀變化很多。它也可以混合用尖鋒、側鋒線來寫。至於先用尖鋒還是先用側鋒,這就不一定了。

你看褚遂良《陰符經》中的「能」字,右面的一豎,它是兩面換起筆,用側鋒兩分筆寫下來,到最後用了尖鋒。上次講這,這就是為了最後的收鋒做準備。有時候一豎寫到一半,還可以動手腕。

你看文徵明這個「王」字的中間一豎,是不是垂直的?不是,它中間是調整過的。開始走了7號方向,走到一半,調整為8號方向。褚遂良《陰符經》這個「物」字,這根豎,動了兩次手腕。

王羲之《行穰貼》草書「行」,只有兩根豎筆。如果你有興趣,試寫一下,難度很大。王羲之的手腕,是不斷地左右擺著。所以線條的中線,也不斷地變化著。這是不容易做到的。

這個我們下一堂課再講。

今天的練習,是一豎的起筆和行筆。

最簡單就是一面鋒,寫的時候手腕要向左一些,這樣保持中鋒。

接下來是兩面換,用得最多的就是9—8。

三面換,7—9—8。

三面換也有橫向入紙的,那就是6—9—8。

那最後就是藏鋒,藏鋒它是倒起筆。倒起筆,然後轉過來,把剛才寫的那個尖蓋掉。這樣就看不見乙個尖了,這就是藏鋒的寫法。希望大家多加練習。

本節要點:

豎的起筆和行筆各種寫法

手腕「中」不等於豎筆「中」。

變動中線,增加姿態。

思考題:

如果以側鋒開始行筆寫一豎,寫到半途想轉為尖鋒行筆,這時手腕應該向左還是向右?

練習各種起筆方法:一面鋒、兩面換、三面換(兩種入紙方式)、藏鋒等,務求熟練。

除法豎式的反思

本課一開始出示情境圖,我就直切主題說,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除法豎式。運用直觀和對比幫助學生更好理解有餘數除法的意義,之後,我出示了乙個完整的除法豎式,使學生從整體上感知豎式,了解豎式,便於學生分析 發現知識規律,避免給學生片段 不完整的知識印象。借助分小棒的操作活動,讓學生直觀感知書寫除法豎式的方法,充...

除法豎式的認識

江門中心校周燕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97 98頁例1 例2和課堂活動。教學目標 1 結合例項認識除法豎式,正確書寫除法豎式 2 在探索中學會除法豎式的寫法,會列豎式計算表內除法。3 培養學生認真書寫的習慣。教學重點 結合例項,理解除法算式的意義。教學難點 掌握除法豎式的寫法,及三個步驟 商 乘 減。教...

豎的變化規律教案

一 二姿的訓練 2 1 坐姿拔背 2 寫字三個一 3 執筆手勢 有了正確的姿勢,和靈活的手指,接下來我們就要體驗寫字筆法變化的美和尋找書寫規律的樂趣。二 匯入 多 出示含有豎畫的一組字。問學生這二行字中豎的寫法一樣嗎?木朱末公尺個下 豐中幹車斗午 不一樣。漢字楷書書寫中為了展示豎畫筆法的變化美,有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