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藥物概論

2023-01-11 05:42:03 字數 4732 閱讀 8507

異常分娩

第一節: 概論

一、概念異常分娩(abnormal labor)又稱難產(dystocia):分娩過程是產力、產道及胎兒等因素相互適應的動態進展過程。任何一種或兩種及兩種以上因素發生異常,均可導致分娩異常。

主要特徵為產程進展緩慢或延長。引起異常分娩的因素包括產力、產道、胎兒及產婦精神心理因素。產程延長會增加分娩期母兒併發症,嚴重者可直接危及母兒生命。

二、原因最常見的原因有產力、產道及胎兒單項因素或復合異常。

(一)產力異常包括子宮收縮力異常、腹肌及膈肌收縮力異常和肛提肌收縮力異常,其中主要是子宮收縮力異常。子宮收縮力異常又分為子宮收縮乏力(協調性子宮收縮力乏力及不協調子宮收縮力乏力)及子宮收縮過強。

(二)產道異常有骨產道(骨盆)及軟產道異常(子宮下段、宮頸、**),以前者多見。

(三)胎兒異常包括胎位異常及胎兒相對過大。

三臨床表現及診斷

1.母體方面的變化

(1)一般情況:產婦煩躁不安、乏力、、進食少、體溫公升高、腸脹氣、尿瀦留。

(2)產科情況:宮頸水腫,產程延長、停滯,嚴重時出現病理性縮腹環。

2.胎兒方面

(1)胎頭水腫或血腫。

(2)胎兒顱縫過度重疊。

(3)第二產程延長可出現胎兒宮內窘迫。

3.產程時間長常見以下8種情況

1. 潛伏期延長臨產規律宮縮開始至宮口擴張3cm為潛伏期,初產婦潛伏期正常約需8小時,超過16小時為潛伏期延長。

2. 活躍期延長宮口擴張3cm開始至宮口開全為活躍期。初產婦正常約需4小時,最大時限8小時,超過8小時,宮口擴張的速度<1.

2cm/h,經產婦<1.5cm/h,為活躍期延長。

3. 活躍期停滯進入活躍期後,宮口不再擴張達2小時以上,稱為活躍期停滯。

4. 第2產程延長第2產程初產婦>2小時、經產婦>1小時尚未分娩為第2產程延長。

5. 第2產程停滯第2產程達1小時胎頭下降無進展為第2產程停滯。

6. 胎頭下降延緩活躍期晚期及第2產程,胎頭下降速度初產婦<1.0cm/h,經產婦<2.0cm/h,稱為胎頭下降延緩。

7. 胎頭下降停滯活躍期晚期胎頭停留在原處不下降達1小時以上,稱為胎頭下降停滯。

8. 滯產總產程超過24小時為滯產。

四處理1.可能經**分娩的處理

(1)潛伏期延長:首選哌替啶100mg或嗎啡10mg肌注**性休息。

(2)活躍期延長及停滯:在排除頭盆不稱的情況下,可行人工破膜,配合縮宮素滴注,試產2-4小時。

(3)第二產程延長:應立即行**檢查及時查清胎方位及有無骨盆狹窄,進一步檢查顱骨重疊程度、胎先露位置、胎頭是否銜接,有無產瘤或復合先露。在排除頭盆不稱後可知道產婦用腹壓,也可滴注縮宮素。

亦可徒手旋轉胎位。s>+3,胎頭雙頂徑越過中骨盆橫徑,可行產鉗助產。

2.難以經**分娩的處理

胎頭呈高直后位、前不均傾位、及額先露、骨盆絕對狹窄或胎兒過大,明顯頭盆不稱或肩先露及臀先露尤其是足先露時,發生病理性縮復環時,均應行剖宮產終止妊娠。

第二節產力異常

一、 分類

產力異常(abnormal uterine action)

原發性協調性(低張性){ 繼發性

子宮收縮乏力 { 不協調性(高張性)

子宮收縮力異常急產(無阻力時)

協調性{病理性縮復環(有阻力時)

子宮收縮過程{ 強直性子宮收縮(全部子宮肌收縮)

不協調性{子宮痙攣性狹窄環(區域性子宮肌收縮)

二、 子宮收縮乏力(uterine inertia)的原因、臨床特點和診斷

(一) 原因

1. 頭盆不稱或胎位異常胎兒先露部不能緊貼子宮下段及宮頸內口,不能引起反射性子宮收縮,導致繼發性宮縮乏力。

2. 子宮因素子宮壁過度膨脹(雙胎,羊水過多,巨大胎兒)使子宮肌纖維失去正常收縮能力,經產婦子宮纖維變性,子宮肌瘤,子宮發育不良或畸形,均可使子宮收縮乏力。

3. 精神因素初產婦精神過度緊張、恐懼使大腦皮層功能紊亂,睡眠減少,膀胱充盈,進食少、過度疲勞,體質虛弱,水及電解質紊亂等,均可影響子宮收縮。

4. 內分泌失調臨產後,產婦體內雌激素、縮宮素及前列腺素、縮宮素受體量少,合成與釋放減少,雌/孕激素比例失調,及細胞間隙連線蛋白質數量減少等,均可影響子宮肌纖維收縮能力。

5. 藥物影響過多應用鎮靜劑或麻醉劑(**分娩),抑制子宮平滑肌收縮。

(二) 臨床特點

1. 協調性子宮收縮乏力又稱低張性子宮收縮乏力。特點是子宮收縮具有正常的節律性、對稱性和極性,但收縮力弱,宮腔內壓力低於15mmhg,持續時間短,間歇時間長且不規律,宮縮高峰時按壓宮底仍有凹陷,宮體隆起不明顯。

根據宮縮乏力發生時期分為:①原發性宮縮乏力:發生在潛伏期,需與假臨產相鑑別;②繼發性宮縮乏力:

常見,活躍期以後發生,多伴有胎位或骨盆異常。

2. 不協調性子宮收縮乏力又稱高張性子宮收縮乏力。多見於初產婦,特點是子宮收縮極性倒置,興奮點來自子宮下段的一處或多處衝動,宮縮失去正常的節律性、對稱性和極性,宮底部弱而下段強,宮腔內壓力達20mmhg,宮縮間歇時,子宮肌不能完全鬆弛,宮縮不能促使宮口擴張和先露下降,屬無效宮縮。

三、 子宮收縮乏力對母兒的影響

(一) 對產婦的影響

疲乏無力、腸脹氣、排尿困難、脫水、酸中毒、低鉀血症、膀胱**瘻、尿道**瘻、產後出血等。

(二) 對胎兒的影響

手術助產致胎兒產傷、胎兒窘迫、胎死宮內等。

四、 子宮收縮乏力的處理

(一) 協調性宮縮乏力

1. 第1產程協調性子宮收縮乏力如有產道或胎兒性難產因素不能經**分娩者,需及時行剖宮產;估計可經**分娩者,主要採取加強宮縮的措施,促進產程進展。加強子宮收縮的方法:

①人工破膜②縮宮素靜脈滴注③地西泮靜脈推注④前列腺素的應用。

2. 第2產程若無頭盆不稱,第2產程出現子宮收縮乏力,可給予縮宮素加強宮縮,如胎頭雙頂徑達坐骨棘平面以下,可選用胎頭吸引術、產鉗術助產。如胎頭未銜接或伴有胎兒窘迫徵象,應施行剖宮產術。

3. 第3產程預防產後出血和感染。

(二) 不協調性子宮收縮乏力

處理原則是調節子宮收縮,使之恢復正常節律性和極性。可給予哌替啶100mg肌注,使產婦充分休息後可恢復協調性宮縮。如未能得到糾正或伴有胎兒窘迫,或伴有頭盆不稱,均應行剖宮產。

若不協調性宮縮得到控制,如宮縮仍弱時,可按協調性宮縮乏力處理。

五、 子宮收縮過強(uterine overcontraction)的分類、診斷、對母兒影響及處理

(一)協調性子宮收縮過強

子宮收縮的節律性、對稱性和極性均正常,僅子宮收縮力過強、過頻,宮腔壓力>50mmhg。總產程<3h稱為急產。有急產史的孕婦,在預產期前1~2周應提前住院待產。

臨產後不應灌腸。提前做好接生街搶救新生兒窒息的準備。新生兒肌注維生素k預防顱內出血。

產後檢查宮頸、**、**,有撕裂應及時縫合。

(二)不協調性子宮收縮過強

1. 強直性子宮收縮 (titanic contraction of uterus) 子宮強力收縮,間歇期短或無間歇。產婦煩躁、腹痛拒按,胎位及胎心不清,優勢可出現先兆子宮破裂徵象。

確診後,及時給予硫酸鎂抑制宮縮。

2. 子宮痙攣性狹窄環(constriction ring of uterus) 子宮壁區域性肌肉呈痙攣性不協調性收縮形成的環狀狹窄,持續不放鬆。產婦腹痛、煩躁,宮頸擴張緩慢,胎頭下降停滯,胎心時快時慢。

查體宮腔內可觸及無彈性的狹窄環不隨宮縮上公升。無胎兒窘迫可給予鎮靜劑或宮縮抑制劑,經上述處理不緩解或出現胎兒宮內窘迫,應立即行剖宮產術。

第三節產道異常

產道包括骨產道(骨盆腔)及軟產道(子宮下段、宮頸、**、**),是胎兒經**娩出的通道。產道異常可使胎兒娩出受阻,臨床上以骨產道異常多見、

一、 骨產道異常

骨盆徑線過短或形態異常,致使骨盆腔小於胎先露部可通過的限度,阻礙胎先露部下降,影響產程順利進展,稱為狹窄骨盆(pelvic contraction)。狹窄骨盆可以為乙個徑線過短或多個徑線同時過短,也可以為乙個平面狹窄或多個平面同時狹窄、當乙個徑線狹窄時,要觀察同乙個平面其他徑線的大小,再結合整個骨盆腔大小與形態進行綜合分析,作出正確判斷。

【狹窄骨盆的分類】

1. 骨盆入口平面狹窄(contracted pelvic inlet)分3級:

ⅰ級為臨界性狹窄,骶恥外徑18cm,入口前後徑10cm,絕大多數可以經**自然分娩;

ⅱ級為相對性狹窄,骶恥外徑16.5~17.5cm,入口前後徑8.5~9.5cm,需經試產後才能決定是否可以經**分娩;

ⅲ級絕對性狹窄,骶恥外徑≤16.0cm,入口前後徑≤8.0cm,必須以剖宮產結束分娩。在臨床實踐中常遇到的是前兩種。我國婦女常見以下兩種型別:

(1) 單純扁平骨盆(****** flat pelvis):骨盆入口前後徑縮短而橫徑正常。

(2) 佝僂病性扁平骨盆(rachitic flat pelvis):骨盆入口前後徑明顯縮短,骶骨下段向後移,失去骶骨正常彎度,變直向後翹。尾骨呈鈎狀突向骨盆出口平面。

髂棘間徑≥髂嵴間徑;骨盆出口橫徑變寬。

2. 中骨盆平面狹窄(contracted midpelvis) 分3級:

ⅰ級臨界性狹窄,坐骨棘間徑10cm,坐骨棘間徑+後矢狀徑13.5cm;

ⅱ級相對性狹窄,坐骨棘間徑8.5~9.5cm,坐骨棘間徑+後矢狀徑12-13cm;

ⅲ級絕對性狹窄,坐骨棘間徑≤8.0cm,坐骨棘間徑+後矢狀徑≤11.5cm。

3. 骨盆出口平面狹窄(contracted pelvic outlet) 分3級

ⅰ級臨界性狹窄,坐骨結節間徑7.5cm,坐骨結節間徑+出口後矢狀徑15cm;

ⅱ級相對性狹窄,坐骨結節間徑6.0~7.0cm,坐骨結節間徑+出口後矢狀徑12-14cm;

ⅲ級絕對性狹窄,坐骨結節間徑≤5.5cm,坐骨結節間徑+出口後矢狀徑≤11cm。

抗菌藥物指導

前言由細菌 病毒 支原體 衣原體等多種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性疾病遍布臨床各科,其中細菌 染最為常見,因此抗菌藥物也就成為臨床最廣泛應用的藥物之一。在抗菌藥物 並挽救了許多患者生命的同時,也出現了由於抗菌藥物不合理應用導致的不良後果,如不良反應的增多,細菌耐藥性的增長,以及 的失敗等,給患者健康乃至生...

抗菌藥物制度

醫院門診抗菌藥物使用制度 為規範我院門急診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根據 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 等規定,特制定本制度。一 遵循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原則,明確診斷為細菌感染者方可使用抗菌藥物。二 門診患者需使用抗菌藥物 的,原則上只能選擇一線用藥。如因病情需要使用二線藥物的,應經具有中級醫師及以上任職資格的...

抗菌藥物責任

抗菌藥物合理應用責任書 責任雙方 甲方 江陰市xx社群衛生服務中心乙方 為了貫徹落實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結合 xx市抗菌藥物聯合整治工作實施方案 檔案的精神要求,完善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長效機制,提高抗菌藥物臨床合理應用水平,杜絕不合理使用及濫用抗菌藥物現象,保障患者合法權益和用藥安全,實現為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