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運動和力》提綱

2023-01-10 03:54:04 字數 4640 閱讀 9662

第三章《運動和力》複習提綱

第一節機械運動

一、參照物

1.定義:為研究物體的運動假定不動的物體叫做參照物。

2.任何物體都可做參照物,通常選擇參照物以研究問題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體的運動,常選地面或固定於地面上的物體為參照物,在這種情況下參照物可以不提。

3.選擇不同的參照物來觀察同乙個物體結論可能不同。同乙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於所選的參照物,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4.不能選擇所研究的物件本身作為參照物那樣研究物件總是靜止的。

二、機械運動

1.定義:科學裡把物體位置變化(注意參照物)叫做機械運動。特點: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最簡單的運動。

2.機械運動的分類:按運動路線分: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現在只研究直線運動)

按運動快慢是否變化分: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

3.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

⑴時間相同比較通過的路程.  ⑵路程相同比較所用的時間長短.

4.勻速直線運動

定義:運動快慢不變,沿著直線的運動叫勻速直線運動。

速度定義: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等於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物理意義: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計算公式:v=s/t 變形 t=s/v,s=vt。

速度單位:國際單位制中m/s;運輸中單位km/h;兩單位中m/s單位大。

勻速運動的物體速度v是個恒量與路程s時間t沒關係

第二節力的存在

一、力的作用效果(f)

1.力的概念:力是物體對物體的相互作用。a對b施加乙個力,同時b也對a施加乙個力,這兩個力同時產生,同時消失,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在這兩個力中,必定有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是相對的。

2.力產生的條件:①必須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②物體間必須有相互作用(但是不一定接觸,比如電磁力,重力)。

3.力的性質: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體上)。兩物體相互作用時,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反之,受力物體同時也是施力物體。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發生形變)。

說明:物體的運動狀態是否改變指:物體的運動快慢是否改變(速度大小的改變)和物體的運動方向是否改變。力的作用效果由力的三要素共同決定!

5.力的單位: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用n表示。

6.力的測量:

⑴ 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⑵ 分類:彈簧測力計。原理:在一定範圍內,彈簧的伸長的長度(不是彈簧的長度)與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7.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

8.力的表示法:

a 力的示意圖(精確表示):科學上通常用一條帶箭頭的線段來直觀地表示力。這種表示力的圖形叫做力的示意圖。

具體做法:1.確定受力物體.2.確定力的作用點, (畫在受力物體上)

3.從力的作用點出發,沿力的方向畫一條線段,**段的末端畫個箭頭表示力的方向。

4.在箭頭邊上標上力的大小和單位.

9. 彈力

(1)定義:物體發生彈性形變時產生的力即彈力。壓力,支援力,繩子的拉力都屬於彈力。

(2)大小: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產生的彈力與彈簧伸長量(假設彈簧原長為l1,發生形變後的長度為l2,則彈簧的伸長量為△l= l2- l1)成正比(f=k△l,k為胡克常數,了解)。即在彈性限度內,形變越大,產生的彈力越大。

(3)方向:彈力的方向和物體恢復原狀的方向相同。

第三節重力

1. 原因:物體下落的原因是因為物體受到了地球的吸引,即重力作用。

2. 重力:物體由於受到地球的吸引受到的力,即重力,簡稱物重,用符號g(gr**ity)表示。 注意:重力不等於地球的吸引力。

3. 大小:物體受到的重力與物體的質量成正比。

g=mg,g為常數(重力加速度)=9.8n/kg,表示質量為1kg的物體受的重力是9.8n.

重力大小還和位置(如緯度,星球,海拔)有關係。

4. 方向:唯一,豎直向下,與水平面垂直。

5. 作用點:重力的作用點稱為物體的重心。重心是一種模型,不是實際的點。

質地均勻,形狀規則的物體:重心在物體的幾何中心。

形狀不規則的物體:可以用懸掛法找。

物體的重心不一定在物體上,可能在物體外,比如空心球。

一般分析中,把物體的重心畫在近似幾何中心。

第四節慣性和牛頓第一定律(慣性定律)

1.斜面實驗(研究摩擦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⑴三次實驗小車都從斜面頂端滑下的目的是:保證小車開始沿著平面運動的速度相同。

⑵實驗得出得結論:在同樣條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車前進地越遠。

⑶小車在不同表面運動的距離不同的原因: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同,摩擦力越大,運動的距離就越短,速度減小得越快 ,運動的時間就越短 。

若水平面越光滑,小車運動的距離越遠,速度減小越慢;若水平面絕對光滑,則小車滑下來的速度將保持不變,將作勻速直線運動 。

⑷斜面實驗的卓越之處不是實驗本身,而是實驗所使用的獨特方法──在實驗的基礎上,進行理想化推理。(也稱作理想化實驗)它標誌著物理學的真正開端。

2.牛頓第一定律:

⑴牛頓總結了伽利略、笛卡兒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頓第一定律,其內容是: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時候,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⑵說明:

a、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經驗事實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推理而概括出來的,且經受住了實踐的檢驗所以已成為大家公認的力學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們周圍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實驗來直接證明牛頓第一定律。

b、牛頓第一定律的內涵:物體不受力,原來靜止的物體將保持靜止狀態,原來運動的物體,不管原來做什麼運動,物體都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c、牛頓第一定律告訴我們: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可以不需要力,即力與運動狀態無關,所以力不是產生或維持運動的原因,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3.慣性:

⑴定義: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的性質叫慣性。

⑵說明: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屬性。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慣性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質量越大,慣性越大),與物體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運動、運動速度等皆無關。

4.慣性與慣性定律(牛頓第一定律)的區別:

a、慣性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而慣性定律是物體不受力時遵循的運動規律。

b、任何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即不管物體受不受力、受平衡力還是非平衡力),物體受非平衡力時,慣性表現為「阻礙」運動狀態的變化;慣性定律成立是有條件的。

☆人們有時要利用慣性,有時要防止慣性帶來的危害,請就以上兩點各舉兩例(不要求解釋)。答:利用:

跳遠運動員的助跑;用力可以將石頭甩出很遠;騎自行車蹬幾下後可以讓它滑行。防止:小型客車前排乘客要繫安全帶;車輛行使要保持距離;包裝玻璃製品要墊上很厚的泡沫塑料。

第五節二力平衡

1.定義:物體在受到兩個力的作用時,如果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即平衡狀態)稱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條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兩個力在一條直線上。

概括:二力平衡條件用四詞概括「同體,等值,反向,共線」。

3.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比較(重點):

相同點: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條直線上不同點

不同點:平衡力作用在乙個物體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兩個物體上!

4.力和運動狀態的關係:

5.應用:應用二力平衡條件解題要畫出物體受力示意圖。

畫圖時注意:①先畫重力,然後看物體與那些物體接觸,就可能受到這些物體的作用力;②畫圖時還要考慮物體運動狀態。

第六節摩擦力

1. 摩擦力(f):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它們做相對運動或相對靜止但有相對運動趨勢時,就會在接觸面上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力,這種力就叫摩擦力(friction)。

摩擦力的形式:靜摩擦力、 滑動摩擦力 、 滾動摩擦力 。

摩擦力普遍性:氣體,液體,固體之間都會產生摩擦力。

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動摩擦)或相對運動趨勢(靜摩擦)方向相反!可能與物體運動的方向相同,也可能與物體運動的方向相反!既可能是動力,也可能是阻力!

大小:動摩擦力與接觸面之間的壓力,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壓力越大,動摩擦力越大;在壓力一定時,接觸面的粗糙程度越大,動摩擦力越大!滾動摩擦小於滑動摩擦!

2. 增大或較小摩擦的方法

(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a.使接觸面更粗糙 b. 增大壓力 c. 滑動代替滾動

(2)減小摩擦力的方法:a.使接觸面光滑 b.減小壓力 c.滾動代替滑動 d.使相互接觸的物體彼此分離:氣墊船,磁懸浮列車,潤滑油等。

第七節壓強

1.壓力的定義:是垂直作用物體表面的力。

2.壓力的方向:總是與受力物體的表面垂直,

3.壓力的大小:不一定等於重力

4.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一般在科學上用壓強來表示; 5.壓強的定義: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做壓強.

6.壓強的計算公式:p=f/s (p表示壓強,f表示壓力,s表示受力面積)

變形 s=f/p,f=ps。

7.壓強的單位: 帕 (1帕=1牛/公尺,常用的壓強單位有百帕,千帕,兆帕對折的報紙對桌面的壓強為1帕)

8.增大和減少壓強的方法: (1)增大壓強的方法:a.壓力不變時,減小受力面積b.受力面積不變時,增大壓力

(2)減小壓強的方法:a.壓力不變時,增大受力面積

b.受力面積不變時,減少壓力

9.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 (1)液體內部都存在壓強;

(2)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第三單元複習提綱

第三單元古代文明的傳播與發展 第1課古代世界的戰爭與征服 一 希波戰爭 1 請簡述波斯帝國的建立和對外擴張的情況。波斯帝國建立於西元前6世紀,它的主要居民是波斯人。建立後不久,即開始走上向外擴張的道路。波斯先後征服了埃及等國家和地區,成為乙個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2 希波戰爭 西元前5世紀早期,波...

力力和運動

習題1 有兩個力一長一短,如圖 a和b所示。你能說出哪個力大嗎?為什麼?條件開放 分析 在力的圖示中,線段的長短與力的大小和標度都有關係。答案 不能。因為甲 乙兩個力圖標的標度不能確定是否相 同,所以不能判斷兩力的大小。習題2 假如沒有重力,我們的生活會出現什麼現象?寫出一種你能想像出來的情景 結論...

世界史第三單元知識提綱

第三單元蒸汽時代 1.概念 1.前提 政權 1.背景1.資本 2.條件 2.勞動力可能性 2.開端 英國工業革命3.技術 4.分工 5.市場必要性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動力 2.程序 1 棉紡織業的發明2 動力的革新 3 生產組織形式的革新4 交通工具的革新 5 工業革命完成 1 工業革命 1.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