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和力》知識總結

2021-10-21 18:13:53 字數 3438 閱讀 6838

第八章運動和力

一、慣性和牛頓第一定律

1、伽利略斜面實驗

⑴三次實驗都是同一小車從同一斜面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保證小車開始沿著平面運動的速度相同。

⑵實驗得出得結論:在同樣條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車前進得越遠。

⑶伽利略的推論是:在理想情況下,如果表面絕對光滑,物體將以恆定不變的速度永遠運動下去。

⑷伽科略斜面實驗:在實驗的基礎上,進行了合理的推理,稱作理想化實驗。

2、牛頓第一定律,也叫慣性定律

⑴內容: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時候,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⑵說明:a、牛頓第一定律已成為大家公認的力學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們周圍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實驗來直接證明牛頓第一定律。

b、物體在不受力的情況下,原來靜止的物體,會保持靜止;原來運動的物體,不管原來做什麼運動,都將會做勻速直線運動。

c、揭示了「力」的本意:維持物體運動狀態不變不需要力,改變物體運動狀態需要力。

3、慣性是指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

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

慣性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與物體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運動、運動速度等無關。

4、慣性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絕不能說成「在慣性作用下」或「受到慣性」、「克服慣性」等。

而慣性定律是物體不受力時遵循的運動規律。正是因為物體具有慣性所以才會遵守慣性定律

5、解釋慣性現象

(1)汽車緊急剎車時人會前傾的原因:人原來隨汽車一起向前運動,當汽車急剎車時,人的腳已隨車停止運動,而上身由於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所以人會前傾。

(2)汽車起動時人會後傾的原因:人原來隨汽車一起處於靜止狀態,當汽車突然啟動時,人的腳已隨車開始運動,而上身由於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所以人會後傾。

6、生活中利用慣性現象的例子有:(1)助跑跳遠;(2)錘子的鎚頭松了,把錘柄朝下敲已敲地面,鎚頭都套牢在錘柄上了;(3)拍打衣服可以去除浮塵;(4)投籃;(5)射箭;(6)扔東西;(7)擲鐵餅;(8)使用體溫計前要甩一下

生活中防止慣性帶來危害的例子有:(1)開車要繫好安全帶;(2)汽車裡安裝安全氣囊;(3)交通工具配備剎車系統;(4)開車要保持車距;(5)不能超載

二、二力平衡

1、定義:物體在受到兩個力的作用時,如果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稱二力平衡。

2、實驗:

(1)可用甲圖或乙圖裝置**,乙圖裝置比甲圖裝置的優點是:可減小摩擦力對實驗的影響

(2)可通過調節鉤碼的數目來調節兩個力的大小

(3)把木塊(或卡片)轉過乙個角度再放手後,木塊(或卡片)不能平衡,會轉動,做這一步的目的是:**二力平衡的條件之一是否是二力必須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4)把卡片剪開,一分為二,觀察卡片是否能平衡可**二力平衡的條件之一是否是二力必須作用在同一物體上

3、結論:二力平衡條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兩個力在一條直線上。二力平衡條件可以用八字概括「同物、等大、反向、共線」。

4、一對平衡力與一對相互作用力比較:

相同點: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條直線上

不同點:平衡力作用在乙個物體上,可以是不同性質的力;相互力作用力在不同物體上,是相同性質的力。

5、判斷二力是不是平衡力的兩種方法:

(1)、根據二力平衡的條件:若二力滿足「同物、等大、反向、共線」的條件,就是一對平衡力。

(2)、根據二力平衡的定義:若物體在二力作用下,處於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就是一對平衡力。

例1:一本書放在水平桌面上:

書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對書的支援力是一對平衡力

書對桌面的壓力和桌面對書的支援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例2:吊在天花板上靜止不動的電燈:

電燈受到的重力和電線對電燈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

電燈對電線的拉力和電線對電燈的拉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例3:一位同學推動一木箱在水平地面上勻速運動:

木箱受到的推力和地面對木箱的摩擦阻力是一對平衡力

木箱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對木箱的支援力是一對平衡力

木箱對地面的壓力和地面對木箱的支援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地球對木箱的吸引力和木箱對地球的吸引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人對木箱的推力和木箱對人的推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地面對木箱的摩擦力和木箱對地面的摩擦力使一對相互作用力

6、根據物體的受力情況推斷物體的運動狀態

(1)如果物體在不受任何力或者受到平衡力作用時,則物體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

(2)如果物體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時,則物體的運動狀態一定會改變,如做變速運動、曲線運動等。

7、根據物體的運動狀態推斷物體的受力情況與上面的判斷思維過程正好相反

(1)當物體處於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則物體不受任何力或者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2)當物體的運動狀態改變時,則物體一定受到了非平衡力的作用。

三、摩擦力

1、定義: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它們做相對運動時,在接觸面上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就叫摩擦力。

2、分類:滑動摩擦力(如木箱在地面上滑動時受到的摩擦力;木箱從斜面上滑下時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人順著爬竿滑下時受到的摩擦力;寫字時筆受到的摩擦力;用抹布擦筷子時筷子受到的摩擦力)

靜摩擦力(如推地面上的木箱但推不動,木箱受到的摩擦力;靜止在斜面上的木箱受到的摩擦力;手拿起瓶子時瓶子受到的摩擦力;人往上爬竿時人受到的摩擦力;人走路時鞋底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滾動摩擦力(拉著帶輪行李箱的地面上運動時箱子受到的摩擦力;滾動軸承裡裝滾珠)

3、產生的條件:(1)兩個物體要相互接觸(2)兩個物體要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3)兩個物體之間要擠壓(4)接觸面不光滑

4、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但不一定與物體實際運動方向相反;與實際運動方向相反時,起阻力作用;與實際運動方向相同時,起動力作用。

5、摩擦力的作用點在接觸面上。作圖時也可以畫在物體的重心上。

6、摩擦力的作用效果:阻礙相對運動(而不是阻礙運動)

7、靜摩擦力大小應通過受力分析,結合二力平衡求得

8、在壓力、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滾動摩擦比滑動摩擦小得多。

9、滑動摩擦力

⑴測量原理:二力平衡條件

⑵測量方法:把木塊放在水平長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木塊,使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讀出這時的拉力就等於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⑶ 結論:a、比較甲、乙可得: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b、比較甲、丙可得:壓力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該研究採用了控制變數法。由前兩結論可概括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實驗還可研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大小、運動速度大小等無關。

9、應用: ⑴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壓力(如用橡皮擦擦字時,用越大力擦越容易擦乾淨;用力捏車閘自行車越容易停下);接觸面變粗糙(鞋底有花紋不容易滑倒)。

⑵減小摩擦的方法有減小壓力(運動員做回環運動時手不要握得太緊)、使接觸面變光滑、變滑動為滾動(如滾動軸承)、使接觸面彼此分開(如加潤滑油、氣墊、磁懸浮)。

10、勻速運動的水平帶上的物體或勻速行駛的車廂裡的物體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的作用。

運動和力知識點總結

一式三份運動和力 一 運動的描述 1 機械運動 在物理學中,我們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機械運動。2 參照物 判斷乙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要看是以哪個物體作標準,這個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參照物。3 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研究物體時,如果選擇的參照物不同,對其運動的描述不一定相同,可見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

運動和力知識點總結

運動和力 一 運動的描述 1 機械運動 在物理學中,我們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機械運動。2 參照物 判斷乙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要看是以哪個物體作標準,這個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參照物。3 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研究物體時,如果選擇的參照物不同,對其運動的描述不一定相同,可見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 二...

力和運動知識點總結

一 力的作用效果 1 力的概念 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2 力產生的條件 必須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物體間必須有相互作用 可以不接觸 3 力的性質 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體上 兩物體相互作用時,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反之,受力物體同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