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與浮力複習與總結

2021-10-21 18:09:48 字數 4808 閱讀 2597

【本講教育資訊】

一. 教學內容:

基本要求:

1. 通過對具體知識點的複習,喚起同學們對所學的密度與浮力知識的回憶。

2. 通過教師的總結與複習,使同學們對密度與浮力知識形成知識體系。

3. 通過具體的例題講評,提高同學們利用密度與浮力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重點內容:知識體系的形成、應用能力的提高。

難點內容:靈活應用密度與浮力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常見問題。

知識結構:

(一)質量和密度知識結構

(二)浮力知識結構

重點內容總結與講評:

密度:一. 質量和天平

正確理解質量的概念,熟練掌握質量高壓渣油幫浦單位的換算,正確使用用天平測物體的質量是本單元的重點,關於天平的調整,使用方法和讀數是本單元的難點之一。

1. 質量的概念

一切物體都由物質組成。物體是指某一件具體的東西,物質則是構成物體的材料,乙個物體的質量是物體的屬性,不隨物體的位置、形狀、狀態、溫度變化而變化,應該注意的是形狀變化指物體彎曲、伸長、壓扁等形變,並不是指物體削去一部分或增加一部分。如:

將鋼錠壓成鋼板其質量不變;將鋼錠銼成鋼球質量要減少。

要注意生產和生活中通常講的「質量」與物理學中「質量」的意義不同。生產和生活中通常講的「質量」,著重在「質」,物質材料的品質、產品的品質(包括效能、耐用程度)等等,要注意防止只重視「量」忽視了「質」。物理學中把物體含有物質的多少叫做質量,是物質的量,著重在「量」。

兩個物體的質量相等,可以是不同品質的材料,例如可以保溫瀝青幫浦乙個是金塊、另乙個是蠟塊,只要含有物質的量一樣多。

2. 質量的單位

質量單位由大到小排列順序為:噸、千克、克、毫克,它們順次是千進製,如一根針質量約幾十毫克;乙個人質量約幾十千克;乙個雞蛋約幾十克;大型翻斗車載貨幾十噸。人們在生活中習慣講人的體重,稱的物體重等等,實際就是物理學中的質量。

3. 托盤天平的使用

托盤天平必須置於水平台上使用,將遊碼歸零後調節平衡螺母使橫樑平衡(即指標指在分度盤的中線處),被測物放左盤,砝碼放右盤,調節砝碼與遊碼使橫樑再次平衡。砝碼加游碼所示的質量就是待測物質量,與任何測量儀器一樣,所測物質量不能超過天平的最大秤量,也不能小於天平的最小感量。天平屬精細儀器,必須保持清潔、乾燥,要注意導熱油幫浦輕拿輕放。

(1)空載平衡的調節

①天平必須置於水平臺面上。

②遊碼撥到最左端的零位置。

③調節橫樑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橫樑上指標指在分度盤的中線處。若指標指在分度盤中線左側,則需把平衡螺母向右移動,反之就向左移動。

必須指出,調節平衡後的天平經移動後使用前仍要重新調節空載平衡,不能直接使用。

(2)遊碼的使用

遊碼是天平測量準確度的標誌。使用前首先認清遊碼上的最小刻度值。如圖所示遊碼範圍是2g,每一小格表示0.

1g,。遊碼示數應以遊碼的左側對齊格數所示質量,下圖所示遊zyb-b可調壓式渣油幫浦碼位置是0.7 g。

(3)載物平衡的調節

稱物體質量時,左盤放待測物,右盤置砝碼,稱量時首先估測物體的質量,選取砝碼要由大至小順序,以最小砝碼加上後右盤微翹再移動遊碼使之平衡,砝碼數加遊碼數即得物體質量。

必須注意的是在載物調kcb齒輪幫浦平衡時,絕對不允許去移動平衡螺母。

(4)「補差法」測液體質量

稱液體或帶有腐蝕性的物體時,必須先稱容器的質量,再稱容器和待測物的總質量,最後用總質量減去容器質量就得待測物質量。物理上稱之謂「補差法」。對於一切易汙染、易腐蝕的物體都應該採用此法去稱量,絕不可以直接稱量而導致天平損壞。

(5)天平的妥善使用

天平屬於精密儀器,因此在整個使用中必須注意:①輕拿輕放,不可讓天平受到強烈振動。②乾淨衛生,不可讓盤、梁3gr三螺桿幫浦等沾上汙物或受到鏽蝕。

③砝碼必須使用鑷子,不能用手直接取砝碼,保證砝碼的精確。④用後應將遊碼歸零,砝碼歸盒;橫樑用固定圈固定,保證支架刀口不受損傷從而增強靈敏度。

二. 密度及其實驗測定

1. 對密度概念的理解

密度是表徵物質特性的物理量。它表示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大小。每種物質都有一定的密度,與物體的質量大小、體積大小無關。

如:1 **和1 k**密度是相同的。不同的物質密度一般是不相同的。

如:鐵與鋁的密度,油與水的密度都不相同。由於水的密度比油大,因此一滴水的密度仍要比一桶油的密度大。

密度是個復合的物理量。根據密度的定義,可以得出密度計算公式ρ=m/v。絕不能認為密度與質ycb圓弧齒輪幫浦量成正比,與體積成反比。

密度公式的意義包含有:(1)不同物質的物體,質量相等時,密度較大的物體其體積較小,如:質量相等的銅塊和鐵塊,銅塊體積小於鐵塊體積。

即當質量相等時,體積跟密度成反比。(2)不同物質的物體,體積相等時,密度較大的物體其質量較大。如:

同乙個瓶裝滿水和裝滿油相比較,裝滿水的質量大。即當體積相同時,質量跟密度成正比。

2. 密度的單位及換算

在國際單位中,質量單位是kg,長度單位是m,體積單位就是m3。根據密度計算公式可知密度單位是kg/m3。水的密度是1.

0×103kg/m3,其讀法是:1.0×103千克每立方公尺。

意義是:1m3的水,質量是1.0×103kg。

在常用單位中、質量單位經常取g,體積kcb不鏽鋼齒輪幫浦單位經常取cm3(即ml),因此常用密度單位是g/cm3。它與國際單位的換算關係是:

以水的密度為例,可寫成1g/cm3,其意義是1cm3的水質量是1g。

密度的實用單位除g/cm3外還可用kg/dm3和t/m3,有時使用這些單位能使計算簡化。

3. 應用天平kcb不鏽鋼齒輪幫浦和量筒測密度

(1)量筒(或量杯)的使用

量筒(或量杯)是用來測定液體體積的儀器。利用排液法也可以間接測定固體的體積。量筒使用前應看清量程及每一小格所表示的體積,量筒(或量杯)的所示體積單位一般是ml,即cm3。

倒入、倒出液體時應小心,不能溢位。尤其是用排水法測固體體積時,預先放入的水要適量,水不能少得淹不住物體,也不能多得溢位量杯。

讀數時要注意兩點:①將量筒(或量杯)置於水平桌面上;②觀察時視線應與筒內液體的凸面頂部(如水銀等)或凹面底部(如水等)相平。下圖所示三個圖中,a圖是正確的讀數法。

(2)測不規則固體物質的密度

固體的質量可直接用天平稱得,外形不規則物體的體積可通過「排水法」來測定。從量筒中讀出水面指示的兩次體積之差即物高溫導熱油幫浦

體排開水的體積也就是物體的體積。然後,根據密度定義公式求得密度。

(3)測液體密度

液體體積可以直接用量筒(或量杯)測出,其質量就要通過「補差法」來測定,即先稱出容器的質量,再稱出容器與液體的總質量,兩者之差就是倒入容器內液體的質量,再根據ρ=m/v。求得密度。

(4)怎樣測密度小於水的固體的體積

如測木塊、石蠟等密度ryb內嚙合齒輪幫浦小於水的物體的體積,浸入量筒中時將浮在水面上,怎樣利用量筒測量它的體積呢?

方法一:用細棒將物體頂入水下。

方法二:物體下掛一重物,先把重物浸入水中,讀出量筒中水面的讀數,再把重物拉著待測物體一起浸沒在水中,再讀出這時水面的讀數,兩次讀數的差就是待測物體的體積了.

三. 質量與密度的比較

質量和密度是物理學中的重要概kcb輸油幫浦念。質量是物理學最基本的概念之一,物理學各個分支學科都離不開它。密度是表徵物質特性的物理量,應用廣泛,在大氣壓強、液體壓強和浮力等都要用到密度概念,因此質量和密度是初中物理學中的重要概念。

質量和密度兩概念密切相關又截然不同,聯絡起來討論,可以在比較異同中加深理解,符合物理概念的教學規律和同學的認識規律。

跟簡單的物理現象相比,質量和密度的知識概念都深了乙個層次。密度這個表徵物質特性的物理量由質量和體積共同構成,而同學們對物質、質量概念的理解尚淺,同學們要學會這些知識需要較高的分析、概括能力,通過觀察、實驗,分析物理事實,找出共同特徵,從而概括出概念的內涵,這就屬於較高層次的思維能力了。

「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每種物質都有一定的密度」也是有條件的,因為密度是由質量和體積共同決定的,質cyz自吸式離心油幫浦量不變,體積隨溫度變化而發生變化,那麼密度隨之也發生變化。

實際應用中,為了說明問題方便起見,常引入平均密度,由幾種物質組成的物體或者內含空隙的物體,質量跟體積的比值叫做這種物體的平均密度。例如地球的平均密度是5.5×103千克/公尺3。

四. 測物質密度的方法按其原理可分為以下幾種:(先講兩種)

1. 利用密度的定義,測物質的密度

根據密度的定義: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即:ρ=m/v。

可知:只要測出待測物體的質量nyp高粘度幫浦和體積,就可求得待測物體的密度。這是測物質密度的最基本的方法。

由密度公式ρ=m/v。可得:m=ρv,v=m/ρ。因此,可利用待測物體與已知密度的

中測得其中之一,就可求得待測物體的密度。

例1. [器材]天平,量筒2只,適量水,待測液體。

[步驟](1)在天平左右盤中各放一量筒,調節天平平衡。

(2)在一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記**積為v1。

(3)在另一量筒中倒kcb-300入待測液體。直至天平平衡,記**積為v2。

例2.[器材]天平,砝碼,燒杯,適量水,待測液體。

[步驟](1)用天平測出燒杯的質量為m1。

(2)在燒杯中倒入適量的水,記下水的高度,用天平測量現在的質量為m2。

(3)將水倒去,在燒杯中倒入同樣高的待測液體,測得質量為m3。

2. 利用浮力的有關概念測密度

利用浮力的有關概念測物質高壓齒輪幫浦密度,有以下三種。

2.l根據阿基公尺德定律:f浮=ρ液**排,及浮力又等於物體在空氣中和浸沒在液體中的視重差,即f浮=g-g』,通過計算,求得密度

例3. [器材]彈簧秤,水,待測物塊。

[步驟](l)用彈簧秤測得待測物塊在空氣中的視重為g。

(2)將此待測物塊浸沒在水中,用彈簧秤測得其視重為g』。

如將上述待測物塊換成已知密度的物塊,用上述方法可測得液體密度。

2.2利用懸浮在液體中的物zyb重油煤焦油專用幫浦體的密度與液體密度相等的原理,測物質的密度。

密度與浮力複習與總結

1.對密度概念的理解 密度是表徵物質特性的物理量。它表示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大小。每種物質都有一定的密度,與物體的質量大小 體積大小無關。如 1 和1 k 密度是相同的。不同的物質密度一般是不相同的。如 鐵與鋁的密度,油與水的密度都不相同。由於水的密度比油大,因此一滴水的密度仍要比一桶油的密度大...

浮力與密度作業

8年級第七章密度與浮力 a卷 班級姓名座號 一 選擇題 每小題3分,共24分。每小題只有乙個選項正確 1 質量為2kg的物體可能是 a.一張紙b.乙個蘋果 c.乙隻雞d.乙個中學生 2.下列說法中的物體,質量和密度都不變的是 a.被 神六 從地面帶人太空的照相機 b.密閉容器內的冰熔化成水 c.一支...

密度與浮力經典試題總結

第七章密度與浮力 一 填空題 每空2分,共42分 如圖,展示了乙個廣為人知的歷史故事 曹沖稱象 曹沖運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巧妙地測出了大象的體重 請你寫出他運用的與浮力相關的兩條知識 12 我國農民常用鹽水浸泡法來選種,如圖所示。在濃度適宜的鹽水中,飽滿的種子沉在底部是因為乾癟 蟲蛀的種子浮在液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