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和力複習總結

2022-06-25 13:30:06 字數 3273 閱讀 4524

第六節複習和總結

二、典型例題

例1:下列關於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汽車拉拖車時,汽車總是施力物體,而拖車總是受力物體

b.腳踢球時,腳先對球施力使球飛出,然後球對腳施力使腳疼痛

c.物體之間只有直接接觸才能發生力的作用

d.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

分析: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是相對而言的,主要看以哪個物體為研究物件而言,因此a錯.力的作用具有相互性與同時性,在踢球的同時腳就會疼痛,不會等球飛出去之後才痛,故b錯.物體之間不接觸時也會發生力的作用,如磁場的作用,所以c錯.故應選d.

答案:d

例2:在當今世界,地面上奔跑速度最快的是獵豹,它的速度可達40 m/s;在水中游得最快的是旗魚,它的速度可達108 km/h;在空中飛行的鳥中最快的是褐海燕,它1 min內能飛行5 km,如果有可能讓這三種動物在一起比賽,冠軍是_______,亞軍______.

分析:這是比較速度大小的型別題.解決這一類問題的基本方法是把它們都換算成統一的單位,就可以比較了.

獵豹的速度v1=40m/s,旗魚的速度v2=108 km/h=30 m/s;褐海燕的速度v3=5 km/min=83.3 m/s.v3>v1>v2.

答案:褐海燕獵豹

例3:手提水桶時,會感到手也受水桶向下的拉力,可見,不但______對____施加了力,同時______對_____也施加了力.

分析:水桶被提起時,水桶位置發生了變化,水桶是受力物體,施力物體是人.與此同時,手也受到了向下的拉力,此力是由水桶施加的,也就是人在施力的同時.也受到了力.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答案:人(手) 桶桶人(手)

例4:有同學說:「物體沿直線運動,每分鐘通過的路程都是100 m,則必為勻速直線運動.」這句話對嗎?

分析:「快慢不變,經過路線是直線的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何為「快慢不變」呢?也就是在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都相等,這裡可以把時間分割為1小時、1分鐘、1秒鐘等.每個1小時、1分鐘、1秒鐘都是相等的時間,甚至每個十分之一秒、百分之一秒等等都是「相等的時間」.物體如果做勻速直線運動,那麼這個「相等的時間」顯然不是指某一種特定分割法的「相等的時間」,而是指任何一種分隔方式的「相等的時間」,也就是說,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不僅每小時、每分鐘通過的路程要相等,而且每秒鐘、每十分之一秒鐘等通過的路程都必須相等.

所以,乙個做直線運動的物體,每分鐘通過的路程是100 m,那麼這個物體有可能做勻速直線運動,而並非一定做勻速直線運動.因為它雖然每分鐘經過的路程都相等,但不見得每秒鐘通過的路程也相等.

可見,判斷乙個物體的運動是不是勻速直線運動,不能只看某一種分隔法的相等時間內通過的路程是否相等,而且要看是否在任何相等的時間內物體通過的路程都相等.

例5:王師傅用一把刻度尺測量一木板的長度所測量結果是3.568m那麼,這塊木板的長度的準確值是多少?估計值是多少?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多少?測量的結果精確到多少?

分析:此類問題應根據測量結果,運用逆向思維來分析.根據測量記錄的要求,測量結果的最後一位是估讀的,3.568m的最後一位是0.008m,即0.8cm,所以估計值是0.8cm.而估計值以前的數值均為準確值,所以3.56 m即356 cm為準確值.從右起倒數第二位數字所在單位就是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故這把尺的最小刻度值是1 cm.由於測量所能達到的精確程度是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決定的,因此,這個測量結果精確到1 cm

答案:356 cm 0.8 cm 1 cm 1 cm

例6:工人用鏟子向爐膛內送煤,鏟子並不進入爐膛,而煤卻能飛進爐膛,這是為什麼?

分析:先確定以煤為研究物件.然後分析煤原來的運動狀態,接著分析送煤過程中發生了什麼變化,最後由於慣性,煤離開鏟子後要保持原來的狀態而飛進爐膛.

答案:工人用鏟子向爐膛送煤時,鏟子和煤都向前運動,當它們到達膛口前時,鏟子停止了運動,而鏟子上的煤由於慣性要保持原來向前運動的狀態,而離開鏟子飛進爐膛.

例7:在一次工程爆破中,用了一條96 cm長的導火索來使裝在鑽孔裡的炸藥**,導火索燃燒的速度是0.8cm/s,點火者點著導火索以後,以5 m/s的速度跑開.他能不能在**前跑到離**點500 m的安全地區?

分析: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通過比較時間、路程和速度的多種方法求解.導火索的燃燒和點火者的跑動具有等時性.此題有多種解法.一題多解有利於同學們思維能力的提高.

已知:v1=0.8 cm/s v2=5 m/s

s1=96 cm s2=500 m

解法一:比較運動時間(求t1=? t2=?)

由v=s/t得t1=s1/v1=96 cm/o.8 cm/s=120s

t2=s2/v2=500 m/5 mis=100 s

因為t1>t2 所以人能跑到安全區.

解法二:比較需要導火索長度和實際導火索的長度(求s1′)

由v=s/t得t1′=t2=s2/v2=500 m/5 m/s=100 s

s1′=v1t1′=0.8 cm/s×100 s=80 cm.

因為s1′ 解決三:比較導火索燃燒過程中人跑過的路程與**點到安全區的距離(求s2′)

由v=s/t得t2′=t1=s1/v1=96 cm/0.8 cm/s=120 s

s2′=v2t2′=5 m/s′120 s=600 m

因為s2′>s2 所以人能跑到安全區.

解法四:比較剛好能保證人能跑到安全區的導火索燃燒速度與實際燃燒速度(求v1′)

由v=s/t得t1′=t2=s2/v2=500 m/5 m/s=100 s

v1′=s1/t1′=96 cm/100 s=0.96 cm/s

因為v1′>v1 所以人能跑到完全區.

解法五:比較保證**時人剛到安全區所需的速度與人實際跑開的速度(求v2′)

由v=s/t得t2′=t1=s1/v1=96 cm/0.8 cm/s=120 s

v2′=s2/t2′=500 m/120 s=4.17 m/s

因為v2′ 例8:步行人的速度為v1=5 km/h,騎車人的速度為v2=15 km/h,若步行人先出發30 min,騎車人由同一出發點需經過多長時間才能追上步行人?這時距出發地多遠?

分析:這是兩個物體參加的、運動時間不同的運動,可將這兩個運動轉化為運動路程或運動的時間相同來分析.

已知:v1=5 km/h v2=15 km/h δt=30 min=0.5 h

求:t s

解法一:兩個物體運動的路程相等

s1=s2 v1(t+δt)=v2t

t===0.25h

s=s2=v2t=15 km/h×0.25 h=3.75 km.

解法二:兩個物體運動的時間相等

t1=t2 所以

s===3.75km

t=s/v2=3.75 km/15 km/h=0.25 h.

運動和力複習總結示範教案

第六節複習和總結從容說課 通過本章 運動和力 的學習,學生對機械運動 參照物 速度 時間和長度的測量 力的單位和測量 力的表示 力的作用效果 物體的慣性 二力的平衡等一些基本的知識已有所了解 本節課的任務就是要學生系統地回顧和總結本章知識的內容,體驗知識內容之間的聯絡並能綜合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在...

第12章運動和力複習和總結

通過本章 運動和力 的學習,學生對機械運動 參照物 速度 時間和長度的測量 力的單位和測量 力的表示 力的作用效果 物體的慣性 二力的平衡等一些基本的知識已有所了解 本節課的任務就是要學生系統地回顧和總結本章知識的內容,體驗知識內容之間的聯絡並能綜合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在歸納 總結 應用的過程中培...

力力和運動

習題1 有兩個力一長一短,如圖 a和b所示。你能說出哪個力大嗎?為什麼?條件開放 分析 在力的圖示中,線段的長短與力的大小和標度都有關係。答案 不能。因為甲 乙兩個力圖標的標度不能確定是否相 同,所以不能判斷兩力的大小。習題2 假如沒有重力,我們的生活會出現什麼現象?寫出一種你能想像出來的情景 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