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師德師風心得體會 用愛和責任撐起教育的藍天

2023-01-09 13:51:03 字數 3371 閱讀 8131

為人師表,師德惟馨。師德是什麼?千百年來,許多研究者竭盡全力用最精妙的語言來詮釋她,許多教師前赴後繼用最平凡的行動來註解她。

我們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教育實踐中,形成了優良的師德。如:「當師之務,在於勝理,在於行義」;「為人師表、教學相長」;「學高為人師、身正為人范」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 教書者必先學為人師,育人者必先行為世範。師德是教師的靈魂。像陶行知、魏書生那些我們所熟知的優秀教師們,無論在三尺教壇之上,還是在著書立說之中,或者在為人處世之間,都以崇高的教師道德和堅韌的理想信念,樹立著當代教師的座標。

做學問,他們博學而篤志,淡泊以求真;做教師,他們痴情於講台,教書更育人;做人,他們正直而剛毅,樂觀且豁達。在中國的歷史文化傳統中,為學、為師、為人是統一的。職業道德的最高境界,就是把從事的教書育人、潛心治學當作一種追求,並滲透到平凡的工作當中。

師德是教師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愛與責任則是師德的靈魂,也是教師職業特點對師德的本質要求。在新《規範》中,「愛」與「責任」是貫穿其中的核心。回到對孩子的教育上來,我想正是出於對孩子的愛與責任,我開始了對教育深入的思考。

愛與責任是母親的天性,其時愛與責任也是教師的天性,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小學特級教師陶淑範就曾這樣說:「我把一生獻給孩子們。

我深感其樂無窮,很有價值。在小學教育的田野耕耘收穫,給了我一生的充實。」一代宗師金鐵林甘願寂寞,無怨無悔,退到幕後,培育了一大批優秀的**家,一心裝著孩子的冰心,教育楷模於漪……優秀教師無不把教育事業看作是自己的生命。

也許正是以這種愛與責任為出發點,他們才能不停地教育自己,完善自己,才能更靠近學生。正所謂「大道無聲」。冰心說:

「情在左,愛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陶行知說:「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教育的愛必須通過的教育的智慧型表達出來,否則可能出現恨鐵不成鋼的體罰、侵占學生自習課、罰抄作業等現象的氾濫。如果說愛是一種記憶體的情感,那尊重則是外在的行為,尊重學生是師愛的底線,馬卡連柯就曾說過:「如果有人問我,你怎樣能夠以簡單的公式概括你教育經驗的根本時,我就回答說,要盡可能多地要求乙個人,也要盡可能多地尊重乙個人。

」首先,尊重熱愛學生是建立平等民主、和諧師生關係的基礎。任何教育的結果,都是伴隨著一定的師生關係產生的,其結果的好壞有時受師生關係好壞的影響,不同的師生關係往往導致不同的教育結果。當今的學生需要有乙個安靜、和諧、健康的學習環境。

要做到這點,師生關係的建立必須是「民主型」的。因為在民主型的關係中,由於師生之間注意協商、溝通,關係比較和諧,學生的情緒就會輕鬆愉快,有個良好的學習心境。在他們所認同的目標或要求的指引下,主動積極地參與各種學習活動,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都高。

反之,若師生關係是「**型」、「放任型」的。則會帶來學生情緒上的緊張或放任,造成內心煩躁、恐懼等,在這種情況下就不會有高效的學習,良好的學習效果。這種情況,正如英國教育家洛克所揭示的:

「兒童從導師方面受了無情的言語和鞭韃,他的心裡,就充滿了恐怖,恐怖立刻佔據了他的整個心理,使他再也沒有容納別種印象的空隙了。」

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要進行多方面的互動,會產生種種矛盾。倘若教師沒有尊重,關心和熱愛學生,即沒有與學生溝通關係的法寶「博愛之心」。不把其視為親人,視為可傾吐心聲解決困惑的朋友,讓他們感受到親人般的關愛和保護。

要真正化解這些矛盾是不可能的。有時由於學生的偏見或教師有「寧給好心,不給好臉」的觀念和行為,可能會產生學生對教師的「好心」的誤解。但是教師只要走出這種愛的誤區,注意以正確的方式去體現對學生的尊重、愛護和關心,就能為建立民主、和諧、平等的師生關係奠定良好的基礎,進而很好地化解矛盾。

因此說,熱愛學生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的基礎。  另外,尊重熱愛學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條件。學生的成長不只是陽光、雨露、麵包就能完成的。

他們需要一樣與其他生物所不同的東西——那就是火熱而真誠的心。中國有句古話:「愛人者,兼其屋上之鳥。

」老師對學生的愛,會被學生內化為對教師的愛,進而把這種愛遷移到教師所教的學科上,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而「樂其道」,因此愛的教育是我們教學上的巨大推動力。教師關心學生,就能載起我們教育界稱之為嚴格要求的那條很難駕馭的小舟。沒有這種關心,小舟就會擱淺,用任何努力也無法使它移動。

教師熱愛學生有助於學生良好品格的培養;有利於創造活潑、生動的學習氛圍,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有利於……而這一切,都是做好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條件。

我們說愛與責任是師德的靈魂,其時責任也是一種愛,歌德說:「責任就是對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種愛」這不由得使我想起一名援藏教師在一篇名為《帶著愛啟程》的文章中寫到:「當我愛到那些幫孩子背沉重行李的母親那期待的眼光時,當緊緊握著家長的手,聽家長一遍遍地說『拜託、拜託』時,我的心靈一次次受到震撼,我感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責任。

」這正是師愛的真摯的表白。但在金錢至上、物欲橫流的今天,有不少人卻把責任定位在公升官發財上,在教師隊伍中也出現了不和諧音。為了依大官,有錢有勢人家的孩子不管好不好,年年是三好;班上的核心座位也作為討好別人的資源;對有「背景」的孩子犯了錯姑息遷就,而對於不送禮、家長地位低的孩子則鄙夷不屑;更有甚者,為了金錢拿回扣、考場舞弊等置國家的法律與政策不顧……我們說教師應是世界的良心,民族的良心。

儘管現代教育技術日益高超,但在涉及學生人格的完善、特別是道德、價值觀念形成方面教師的作用無法取代。 「至要莫如教子」是乙個母親的責任,「教書育人」就是一名教師的責任。「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

對教師的職業多一點使命感,我們的生命就多了乙份精彩。生命和使命同行,人格就能閃發出耀眼的光輝。

教育是愛的事業,這種愛高於母愛、大於友愛、勝於情愛,是嚴與愛的結合,是理智的科學的愛,是積極主動的愛;這種愛是教育的橋梁,是教育的推動力,是後進生轉變的催化劑;這種愛是「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的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博大無私的愛,它包含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與孩子朝夕相處,我們始終想著兩句話——「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這種情感會使我們對孩子少乙份埋怨,多乙份理解;少乙份指責,多乙份尊重。我堅信,皮格馬利翁能用真情使石頭變成少女,我們也一定能以一片至真至誠的愛心感動上帝,這個上帝不是別人,而是我們面對的全體學生。

人們常說「教師是乙個良心活」,辦公室的老師們不論生活中有多麼不如意,只要一站上講台,望著台下那一雙雙渴望知識的眼睛,什麼煩惱都會拋到腦後。這是一種教師獨有的精神,更是一種教師特有的美德。這種美德源於對知識的信篤,行於對講台的痴情,對學生的愛與責任,傳遞著對做正直人的執著和做充實人的幸福。

人們都愛將教師比作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紅燭,比作辛勤不知日月的園丁,比作平凡而謙遜的綠葉,可當我成為教師時,我才深刻的感受到,教師是帕斯卡爾筆下「會思考的葦草」:平凡,堅韌,但卻因為善於思考,才變得那麼難能可貴。我們不斷思考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我們不斷思考如何教會學生做真人,我們不斷思考自身事業的價值,我們不斷思考奉獻的含義。

踏上三尺講台,意味著踏上了艱鉅而漫長的「育人之旅」,「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讓我們攜愛與責任同行,以良好的師德,共同鑄造自己的靈魂,開啟幸福的大門;讓我們攜愛與責任同行,以良好的師德,共同撐起教育的藍天,照亮學生的未來;讓我們攜愛與責任同行,以良好的師德,共同扎根教育的沃土,開創教育輝煌的明天!

教師師德師風心得體會

田顧平教師是知識的化身,是智慧型的靈泉,是道德的典範,是人格的楷模,是學子們人生可靠的引路人。換而言之,教師是學生美好心靈的塑造者。因此,真的做了教師的我,時刻以 德高為師,身正為范 這八個字提醒自己。無私奉獻 以德立教 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為每顆純潔心靈的塑造而竭盡全力。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是社會...

教師師德師風心得體會

作為一名普通的教師,最基本的師德要求是自覺昇華服務意識,提高尊重他人的意識,自覺做到理解 關心 信任 愛護 尊重他人,自覺使自己成為一名紀律嚴 作風實 業務精 業績創一流的教師,教師師德師風心得體會。因此,我認為應該更多地思考如何從教育教學實踐的點點滴滴中做到細心呵護孩子們的幼小心靈,用心培養將來的...

小學教師《愛與責任》師德心得體會

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我認為首先要有足夠的愛心,愛學生 愛事業,對學生的成長全面負責。參加工作以來,我對師愛 師德內涵有了一定的理解,下面我來談談個人的一點心得體會 首先,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以陶行知先生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激勵自己,堅定選擇為教育事業奉獻青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