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考試必備

2023-01-07 10:54:06 字數 4331 閱讀 3057

心理諮詢師**技能考試必備(3.0版)(1)邵曉東(2008-12-01 21:55:16)

心理診斷技能總結

一、心理問題分類:

二、正常與異常的判定依據(即病與非病、是否屬於心理諮詢工作範圍的判定依據):

1、 正常與異常的三原則。(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的統一性;心理活動的內在協調一致性;個性的相對穩定性。)

2、 典型症狀及行為。

3、 是否有自知力。(包括是否有主動求醫行為。)

三、一般心理問題與嚴重心理問題的鑑別:

四、神經症的判定:

五、神經症與嚴重心理問題的鑑別:

1、 嚴重心理問題:心理衝突的性質是常形,(1)現實性的;(2)道德性的。

2、 神經症:心理衝突的性質是變形,(1)與現實處境無關且是雞毛蒜皮的小事;(2)不帶明顯的道德色彩。

**診斷技能與諮詢技能中的問答題與量表要點

問答題:

1、如何確定談話的內容和範圍?p4答:應依據以下參照點:

(1)求助者主動提出的求助內容。(2)心理諮詢師在初診接待中觀察到的疑點。(3)心理諮詢師可以依據心理測評結果的初步分析發現問題。

(4)上級心理諮詢師為進一步診斷而下達的會談目標。5)會談目標中若有乙個以上的內容,應分別處理。

2、採集求助者病史和個人資料的桑德伯格提綱。p9答:(1)身份資料。

(2)來就診的原因和對**服務的期望。(3)現在及近期的狀況。(4)對家庭的看法。

(5)早年回憶。 (6)出生和成長。(7)健康及身體狀況。

(8)教育及培訓。(9)工作記錄。(10)娛樂。

(11)性慾的發展。(12)婚姻及家庭資料。13)社會基礎。

14)自我描述。15)生活的轉折點和選擇。16)對未來的看法。

(17)求助者附加的任何材料。

3、不恰當提問的消極作用。p11答:(1)造成依賴。

(2)責任轉移。(3)減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4)產生不準確的資訊。

5)產生防衛心理和行為。(6)提問過多可影響交談中必要的概括與說明。

4、錯誤提問的性質種類。p12答:(1)「為什麼……」的問題。(2)多重選擇性問題。(3)多重問題。(4)修飾性反問。(5)責備性問題。6)解釋性問題。

5、選擇會談內容的原則。p12答:(1)適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符合求助者的興趣。

(2)對求助者的**有直接或間接的針對性。(3)對求助者的個性發展或矯正起關鍵作用。(4)對深入探索求助者的深層**有意義。

(5)對求助者症狀的鑑別診斷有意義。 (6)對改變求助者的態度有積極作用,對幫助求助者改善認知和正確理解問題有幫助。(7)會談法的有效性。

6、使用心理測驗的程式及注意事項。p13答:程式:

(1)向求助者說明選用量表對確診的意義並徵得求助者同意。 (2)依據求助者心理問題的性質,選擇恰當的心理測驗專案。 (3)測量結果如果與臨床觀察、會談法的結論相左,不可輕信任何一方。

必須重新進行會談,而後再進行測評。注意事項:(1)不得亂用心理測驗。

(2)不得使用「地毯式轟炸」方式實施心理測驗。

7、亂用心理測驗的形式有幾種?p14答:(1)目的不明確、依據不充分地隨意使用。

(2)單純依賴心理測驗結果,不對照臨床表現,片面給出診斷和制定措施。 (3)未查明某種心理測驗自身可靠性以及常模的時限便使用。 (4)在診斷目的以外使用心理測驗。

(5)不按心理測驗的程式要求和操作規定實施心理測驗。(6)超出某種心理測驗自身功能,主觀地對資料和結果進行解釋。(7)使用盜版軟體實施心理測驗。

(8)將直接翻譯而未經修訂的測驗工具用於臨床。

8、攝入性會談應注意哪些內容。p13答:(1)態度必須保持中性。

(2)提問中避免失誤。 (3)諮詢人員在攝入性會談中,除提問和引導性語言之外,不能講任何題外話。(4)不能用指責、批判性語言阻止或扭轉求助者的會談內容。

(5)在攝入性會談後不應給出絕對性的結論。(6)結束語要誠懇、客氣,不能用生硬的話做結束語,以免引起求助者的誤解。

9、如果選擇恰當的心理測驗量表?p14答:(1)選擇測評量表,應有指向性。

(如求助者有明顯焦慮情緒,可選用與情緒有關的量表。) (2)為了確定非情景性症狀的性質,應啟用人格問卷,以便探索症狀的人格因素。(3)為尋找早期原因,可選用**探索性量表(如scl-90)。

(4)為排除疾病而使用量表。(懷疑有精神疾病,可用mmpi;覺得智力有問題,可用智力量表;懷疑是神經系統疾病時,可選用神經心理學測評手段。)

10、臨床資料整理歸納包括哪些方面。p15答:(一)一般資料:

(1)求助者的人口學資料。 (2)求助者生活狀況。 (3)婚姻家庭。

(4)工作記錄。 (5)社會交往。 (6)娛樂活動。

(7)自我描述。(8)求助者個人內在世界的重要特點。

(二)個人成長史資料:(1)嬰幼兒期。 (2)童年生活。 (3)少年期生活。

(4)青年期。 (5)個人成長中的重大轉化以及現在對它的評價。

(三)求助者目前精神、身體和社會工作與社會交往狀態:(1)精神狀態。 (2)身體狀態。 (3)社會工作與社會交往。

11、確定求助者心理與行為問題關鍵點的原則。p24

答:(1)該因素是多數臨床表現的原因或者與多數臨床表現有內在聯絡。

(2)該因素在個體發展中持久地存在並隨著生活環境的變化改變自身的形式,但無論形式如何改變其本身性質不變。

12、正確的五種諮詢態度是什麼?p53

答:尊重、熱情、真誠、共情、積極關注。

13、如何做到恰當地表達尊重?p54

答:(1)尊重意味著完整接納。

(2)尊重意味著一視同仁。

(3)尊重意味著以禮相待。

(4)尊重意味著信任對方。

(5)尊重意味著保護隱私。

(6)尊重應以真誠為基礎。

14、熱情體現在哪幾個方面?p56

答:(1)求助者初次來訪時恰當詢問,表達關切。

(2)注意傾聽求助者的敘述。

(3)諮詢時耐心,認真,不厭其煩。

(4)諮詢結束時,使求助者感受到溫暖。

15、表達真誠時需注意什麼?p58

答:(1)真誠不等於說實話。

(2)真誠不是自我發洩。

(3)真誠應實事求是。

(4)真誠應適度。

16、使用共情時應注意什麼?p60

答:(1)諮詢師應走出自己的參照框架而進入求助者的參照框架。

(2)諮詢師必要時要驗證自己是否做到共情。

(3)表達共情要因人而異。

(4)表達共情要善於使用軀體語言。

(5)表達共情要善於把握角色。

(6)表達共情應考慮到求助者的特點和文化背景。

17、使用積極關注時應注意什麼?p62

答:(1)避免盲目樂觀。

(2)反對過分消極。

(3)立足實事求是。

18、在深入了解求助者時使用的思路是什麼?p65

答:(1)明確求助者想要解決的問題。

(2)進一步了解問題的來龍去脈。

(3)通過對求助者言行的反應,澄清求助者的真實想法。

(4)深入**求助者的深層原因。

19、有效諮詢目標的幾個要素。p68

答:(1)具體。

(2)可行。

(3)積極。

(4)雙方可以接受。

(5)屬於心理學性質。

(6)可以評估。

(7)多層次統一。

20、諮詢師對諮詢目標的錯誤觀念有哪些?p70

答:(1)持完全中立的態度,不帶有任何自己的價值觀。

(2)給求助者灌輸、傳授一些正確的、健康的價值觀。

(3)把求助者的快樂、滿足作為諮詢目標。

(4)把求助者能否適應環境作為諮詢目標。

21、諮詢方案的內容。p74

答:(1)諮詢目標。

(2)雙方各自的特定責任、權利與義務。

(3)諮詢的次數與時間安排。

(4)諮詢的具體方法、過程和原理。

(5)諮詢的效果及評價手段。

(6)諮詢的費用。

22、諮詢雙方的責任、權利和義務主要包括什麼?p74

答:求助者的:

責任(1)向諮詢師提供與心理問題有關的真實資料。

(2)積極主動地與諮詢師一起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3)完成雙方商定的作業。

權利(1)有權利了解諮詢師的受訓背景和執業資格。

(2)有權利了解諮詢的具體方法、過程和原理。

(3)有權利選擇或更換合適的諮詢師。

(4)有權利提出轉介或中止諮詢。

(5)對諮詢方案的內容有知情權、協商權和選擇權。

義務(1)遵守諮詢機構的相關規定。

(2)遵守和執行商定好的諮詢方案各方面的內容。

(3)尊重諮詢師,遵守預約時間,如有特殊情況提前告知諮詢師。

諮詢師的:

責任(1)遵守職業道德,遵守國家有關的法律法規。

(2)幫助求助者解決心理問題。

醫師實踐技能考試必備的學習習慣

1.生活安排要有規律 每個人的生物鐘不一樣,但有規律的生活一定是有益於健康。在醫師實踐技能複習的緊張日子裡,有規律的生活能讓你保持充沛的精力。為自己制定乙份較為詳細的作息時間表並嚴格執行,比如早上幾點起床 幾點吃飯 晚上幾點睡覺等等。在作息時間表中,每天的睡眠時間一定要保證在七八個小時!千萬不要想 ...

教招考試教學技能 教學技能理論與實踐必備知識點一 備課

1.備課是教學的起點和前提,是決定課堂教學質量高低的關鍵一環。2.備課是指教師在充分地學習課程標準,鑽研教材和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弄清為什麼教 教什麼 怎麼教以及學生怎麼學,創造性地設計出目的明確 方法適當的教學方案的過程。3.備課的型別 個人備課和集體備課 根據參與備課的人數的多少,分為個人備課和集...

問題員工管理必備技能

第1講常見的問題員工管理必備技能 一 本講重點 管理者要重視企業中問題員工的存在 企業員工的四種型別分析 問題員工的離職成本分析 如何判斷問題員工 在現代企業的發展中,企業員工的素質對企業的成敗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塑造一支高素質的企業員工隊伍,也是每一家企業管理者的重要任務。對企業的管理,歸根到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