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複習客觀部分

2023-01-03 21:27:03 字數 4970 閱讀 4508

1 馬克思主義是什麼? (p2)

從狹義上說,是指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和學說的體系。

從廣義上說,既包括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和學說的體系,也包括繼承者對它的發展,即在實踐中不斷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

作為我國指導思想的馬克思主義,是從廣義上理解的馬克思主義。

2 馬克思主義的理論**(p7-9)

直接理論**: 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空想社會主義

3 馬克思主義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一:表現四點(p12-16)

一、馬克思主義最根本的世界觀和方**: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

二、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政治立場:馬克思主義政黨的一切理論和奮鬥都應致力於實現以勞動人民為主體的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的理論品質: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絡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

四、馬克思主義最崇高的社會理想:實現物質財富極大豐富、人民精神境界極大提高、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共產主義社會。

1 哲學的含義(p23)

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是世界觀和方**的統一。

2 哲學基本問題及派別劃分(p23-25)

(課件)哲學基本問題: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

●基本問題第一方面:本體論問題(物質和意識何為世界本原,誰是第一性的問題。)

根據對這一問題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學分為:唯物主義、唯心主義

●基本問題第二方面:認識論問題(思維和存在或物質和意識有無同一性,即人們的思維能否認識現實世界的問題。)

根據對這一問題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學(認識論)分為:可知論、不可知論

哲學的基本派別:1、唯物主義 2、唯心主義

(課本)世界的兩大類現象:物質現象和精神現象;人類的兩大類活動;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基本問題是世界上的這兩大類現象和人類的這兩大活動的關係問題(即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

本體論問題講哲學分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認識論問題將哲學分為可知論和不可知論

3 列寧的物質定義、特點(p25-27)

物質是標誌客觀實在的哲學範疇,這種客觀實在是人通過感覺感知的,它不依賴於我們的感覺而存在,為我們的感覺所複寫、攝影、反映。

物質=客觀實在性(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

4 意識的本質、起源,物質與意識的關係(p26)

意識的本質:意識是人腦對客觀世界的主觀映象

意識的起源:1、意識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2、意識是社會勞動的產物

物質與意識的關係:物質決定意識,意識能動的反作用物質

5 運動與靜止的含義;時間和空間的特點(p27)

運動是標誌世界的一般變化和一般過程的哲學範疇。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屬性。

靜止是運動的特殊狀態。相對靜止是標誌物質運動在一定條件下,一定範圍內處於暫時穩定和平衡狀態的哲學範疇。它只是運動的一種特殊狀態,總是暫時的和有條件的,因而是相對的。

時間是指物質運動的持續性和順序性。時間的特性是一維性。

空間是指物質運動的廣延性和伸張性。空間的特點是三維性,即指任何乙個物體都具有一定的長度、寬度和高度。

6 實踐的含義、基本特徵、具體形式(29-31)

實踐是人類有目的地改造客觀世界的一切社會性的物質活動。

實踐的基本特徵:客觀現實性、主觀能動性、社會歷史性

實踐基本形式:生產實踐、處理社會關係的實踐、科學實驗及一切精神生產活動

7 實踐是人的存在方式(p31)正確

8 實踐是物質世界分化和統一的現實基礎(p31)錯誤

1.實踐是人與自然、人類社會與自然界分化和統一的基礎

2、實踐是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分化和統一的基礎

3.實踐是自在世界與人化世界的分化與統一的基礎

9 社會生活的實踐性(p33)

主要體現為三方面:第一,實踐是社會關係形成的基礎。第二,實踐形成了社會生活的基本領域。第三,實踐構成了社會發展的動力。總之,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

10 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徵(p34)和發展(p34-36)

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徵:聯絡和發展

發展是標誌物質世界運動變化的整體趨勢和方向性的哲學範疇,是物質運動中上公升的、前進的變化趨勢。

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消亡。

新事物是指合乎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遠大前途的事物。

11 對立統一規律(p36-39)(重點)

基本內容:世界萬物都處在矛盾的運動中,時時有矛盾,事事有矛盾,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因此,對立統一規律又稱矛盾規律。

矛盾是指事物內部或事物之間的既相互對立又相互統一的關係。

矛盾的基本屬性:同一性、鬥爭性

。。。(看課本)

12 量變與質變,度,量變和質變的關係(p39)

量變是事物在原有性質基礎上量的變化,包括數量的增減、場所的變更以及事物內部各個組成部分在空間排列組合上的變化。又稱為「漸變」。

質變是事物根本性質的變化,是一事物變為他事物。又稱飛躍、突變、革命。

度是事物質和量的統一,是事物保持自己質的數量界限、範圍或幅度。

量變和質變的辯證關係:第

一、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第

二、質變是量變的必要結果。第

三、質變鞏固量變的成果,並為新的量變開闢道路。第

四、量變和質變相互滲透,量變之中有質變,質變之中有量變。

13 否定之否定: 辯證否定的含義;否定之否定揭示的意義(p40)

否定之否定:事物經過兩次否定三個階段乙個週期實現自我完善

辯證否定的基本內容:1.辯證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性質)2. 辯證的否定是事物發展的環節。(特點)3.

辯證的否定是事物聯絡的環節。(特點)4. 辯證否定的實質是揚棄。

否定之否定規律提示了事物發展的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

14 規律的特徵(p46)

規律是事物的本質的聯絡。規律是事物的必然聯絡。規律是事物的穩定聯絡。規律是客觀的(根本特點)。

15 意識的能動作用、表現(p48)

意識的能動作用是人的意識所特有的積極反映世界與發行世界的能力和活動。

主要表現:第一,意識是能動的,具有目的性和計畫性。第二,意識活動具有創造性。第三,意識具有指導實踐改造客觀世界的作用。

1 實踐與認識的關係(p55-56)

認識和實踐的關係: 一方面,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對認識起著決定作用。

另一方面,認識對實踐具有能動的作用。

2 認識的本質(p57)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科學規定:認識的本質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的反映,是模寫和創造的統一。

3 兩條對立的認識路線(p57)

一條是堅持從物到感覺和思想的唯物主義路線,另一條是堅持從思想和感覺到物的唯心主義路線。

4 認識的過程、環節、飛躍;(p)

5 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形式,特點,關係(p58-59)

感性認識的形式:感覺、知覺和表象理性認識的形式:概念、判斷和推理

感性認識的特點:直接性、具體性理性認識的特點:間接性、抽象性

相互關係: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相互依賴、相互滲透

6 真理的客觀性(p62),真理的絕對性,相對性及其關係(p63)

真理的客觀性有兩層含義:第一是指真理內容的客觀性;第二是指真理檢驗標準的客觀性

真理的絕對性是指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認識具有確定性、無條件性。

真理的相對性是指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認識的近似性、有條件性。

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的辯證關係:第

一、具有絕對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對性的真理是相互滲透相互包含的。

第二、肯有相對性的真理和具有絕對性的真理又是辯證轉化的。

7 真理檢驗標準,實踐標準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p67)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實踐標準的確定性是指一切認識是否具有真理性,必須拿到實踐面前、並通過實踐的檢驗,只有實踐能夠作為檢驗真理的標準,此外再無別的標準。

實踐標準的不確定性是指實踐是歷史的、具體的,任何時候的實踐都受主觀和客觀條件的限制,不能完全證實或駁倒當時的一切認識。

1 歷史觀的基本問題(p82)

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係問題

2 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係(p83-86),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

關係:1、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2、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並反作用於社會存在

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這是社會意識相對獨立性最突出的表現。

3 生產力的結構(p86)

勞動資料、勞動物件、勞動者、科學技術、科學管理、教育

4 生產關係的結構,最基本的形式(p87)

生產資料的所有制關係、人們在生產中的地位和相互關係、產品的分配關係

其中,生產資料的所有制關係起著決定性作用。

5 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關係(p88-90)

①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 ②生產關係對生產力具有能動的反作用

6 上層建築的內容(p91)

上層建築是指建立在一定社會經濟基礎之上的社會意識形態以及相應的制度和設施等。

包括:政治法律制度和設施,亦稱政治上層建築;各種社會意識形態,亦稱思想上層建築

7 政治上層建築的核心、國家的本質、職能(p91-92)

政治上層建築的核心:國家政權

國家的本質:階級統治和壓迫的工具,是乙個階級鎮壓另乙個階級的暴力機關,是為統治階級利益服務的上層建築。簡言之,國家在本質上是統治階級的工具。

國家的職能:對內職能(政治統治、社會管理)、對外職能(一是維護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防止和抵禦外來侵略;二是根據自己的利益調整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參與國際經濟政治生活。)

8 國體與政體(p92)

國體是指社會各階級在國家中的地位,即哪個階級掌握國家政權,這是決定國家階級性質的方面。

政體是指統治階級實現其階級統治的具體組織方式。

9 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的關係(p92)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具有能動的反作用。

10 社會形態的含義(p94)

社會形態是關於社會運動的具體形式、發展階段和不同質態的範疇,是同產力發展一定階段相適應的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統一體。社會形態包括社會的經濟形態、政治形態和意識形態,是三者的歷史的具體的統一。

11 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力、根本動力、決定力量,最終決定力量(p97-99)

第一部分客觀題

2016江西教師招聘國編小學數學筆試真題答案 2016 05 16江西教師網 江西教師網 導讀 第一部分客觀題 1.要統計人民公園各種樹木所佔百分比情況,應選用 比較合理。a.條形統計圖 b.折線統計圖 c.扇形統計圖 d.1.要統計人民公園各種樹木所佔百分比情況,應選用 比較合理。a.條形統計圖 ...

2023年秋《管理學原理》客觀作業

我的成績94分,考試時間 2018年11月27日 15 42 53 2018年12月04日 10 47 09,已做1次。檢視考試記錄 單項選擇題 1 是有效產出與投入之間的一種比例關係。2 分 a 效益 b 效果 c 效率 d 效用 我的答案 a 得分 0分 2 計畫工作中哪個步驟需要對環境做出正確...

ERP複習部分

獨立需求 當乙個庫存專案的需求不依賴於其他庫存專案的需求時,稱為獨立需求。如對最終產品和成品的需求,或維修服務業對維修部件的需求。生產過程的平行性 是指加工物件在生產過程中實現並行交叉作業。提高生產過程的平行性可以縮短整個產品或整批產品的生產週期。生產過程的均衡性 節奏性 是指企業的生產任務從投料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