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商品和價值 教案

2023-01-02 23:24:06 字數 4780 閱讀 4011

馬克思研究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及其運動規律是從分析商品開始的。馬克思為什麼會從商品出發開始分析資本主義經濟?馬克思商品的概念是極其抽象的概念,它並非特指某一種商品或某幾種商品,他說的這個商品是抽離了我們日常生活中商品的一切屬性,也就是自然屬性,留下的呢,就是社會屬性,也就是商品是資本主義社會中最普遍、最簡單、最基本的經濟現象。

馬克思觀察到,在資本主義生產當中,商品是本質性定義。商品這樣一種交換的關係,不僅僅在商品交換中本身,也滲透到了生活的任何乙個方面,舉乙個最為簡單的例子:比如說勞動力,勞動力這個概念是資本主義生產條件下特有的概念,勞動力一種非常特殊的商品,它在生產過程中消費,然後用來創造價值的,那麼這樣一種人與人之間以僱傭勞動力和被僱傭,剝削和被剝削的關係是完全建立在商品交換基礎之上的,尤其是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之中,商品生產最終的目的,不是用來交換其他的商品,而完全為了利潤,所以在整個迴圈過程中,商品交換的這種特徵,就涵蓋了商品背後剝削和被剝削的人和人之間的關係。

只有從商品這個角度入手去解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基本矛盾,我們才能夠理解資本主義經濟存在的基本方式。所以,馬克思就是從商品這個簡單的抽象的概念出發,再去分析和商品的有關的貨幣以及其他等等所有的理論。

第一節商品及其內在矛盾

一、商品經濟

商品經濟是以交換為目的、包含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經濟形式。商品經濟不是一開始就有的,商品經濟是在自然經濟基礎上產生的、與自然經濟相對應的經濟形式。

1.商品經濟產生的前提

(1)社會分工

社會分工我們前面已經講過,也就是我不同的部門,不同的行業,不同的勞動產生的不同的產品。為什麼說社會分工是商品經濟產生的前提?商品顧名思義是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

既然是用來交換,那就說明這兩樣東西不同,為了彼此滿足各自需求,我們拿來交換。社會分工就是指各種社會勞動劃分和獨立化為不同的部門或行業,各個生產者依照社會需要生產不同的產品。也就是說不同部門之間就產生了交換的前提和必要。

三次社會大分工:

第一次社會大分工農業和畜牧業發生分離---主要還在於「吃」的概念。

馬斯洛有乙個需求層次的理論,「吃」作為生存來講是最基本,最必要的需求,第一次社會大分工就是滿足了「吃」的基礎之上產生的這樣的社會分工。

第二次社會大分工手工業從農業分離——涉及「用」的概念。

手工業顧名思義就是不是單純用來「吃」,各種各樣的產品被滿足,比如說勞動工具,衣服等等,這時候我們就可以看到,在滿足了「吃」的基礎上,隨著生產力的逐漸發展,第二次社會分工,人類開始追求「用」的滿足自我的需求。

隨著第二次社會大分工的出現,實際上手工業和農業的相互分離,這時候商品就逐漸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旦出現了商品,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總有一部分人生產商品是為了獲得利潤,就會有一部分人倒賣商品獲得利潤,這樣又出現了三次社會大分工。

第三次社會大分工商業的產生。專業的、專門從事將商品從生產領域投入到流通領域的商業產生了,商業並不是生產性的領域,他並不是真正的自己從事生產,它要做作的是連線生產和交換的兩極,一方面他們從生產商那裡拿到商品,另一方面他把商品賣給消費者,從中賺取利潤,商業的產生在資本主義社會是極其重要的概念。商業的產生也是伴隨著商品經濟和生產力不斷發展自然而然產生的過程。

所以,我們今天看到的非常發達的分工體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生產力發展基礎之上,隨著人類需求的不斷變化,生產力來不斷滿足我們需求。隨著人們的需求日益多樣化,社會分工越來越細,交換活動越來越頻繁,商品經濟也就越來越發展。

(2)剩餘產品的出現並分屬於不同的生產者所有

如果說上一條我們說的是交換的必要性的話,那這一條就是交換的可能性。上一條說的是不同的生產者有不同的商品,所以產生了交換的必要。為什麼這個交換能夠行程呢?

是因為第一有剩餘產品的出現,第二這些產品屬於不同的生產者所有。因此,沒有剩餘產品的存在,不存在進行交換的物件,也就沒有交換的必要。只有當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的水平,出現了經濟性的剩餘產品,特別是剩餘產品的增加和經常性的交換,導致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屬於不同的所有者。

2.商品經濟的發展的兩個階段

(1)簡單商品經濟(又稱小商品經濟)

簡單商品經濟是商品經濟的初始形式,它是農業經濟時代的商品經濟,是以生產資料的個體私有制和個體勞動為基礎、以手工業勞動為技術特徵的。也就是在生產力發展水平比較低的時候,商品經濟作為一種經濟的存在形式是非常簡單和偶然的,所以我們叫它是簡單商品經濟。簡單商品經濟也是商品經濟,也是首先存在社會分工,其次生產產生的剩餘產品歸生產者個人所有,並有權拿到市場上進行交換,來獲得其他的產品。

但是簡單商品經濟和我們現在看到的我們現在存在的商品經濟有乙個本質的不同:簡單商品經濟是以物易物的經濟,也就是在剛剛產生商品經濟條件下,由於生產力水平非常低,生產者生產大部分情況下滿足自己家庭或者個人生存必要的需求,偶爾有一點點剩餘,才有可能把它拿到市場上去交換,而這種交換的目的非常的單純,就是為了交換到另外一種需要的產品。

(2)市場經濟

隨著生產力的不斷推進,從簡單的商品經濟就進化到了市場經濟。在市場當中,什麼發生了變化呢?那就是生產的目的發生了變化。

從最開始的以物易物的這樣一種目的,變成了以物易貨幣,也就是生產者的生產目的不再是拿此物換彼物,拿我剩餘的產品換我有用的產品,而是去換得價值的一般代表貨幣,我把貨幣換到手裡,貨幣就是最大的權利,再用這個一般等價物去換取任何一種產品。因此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和簡單商品經濟最大不同就是商品的生產目的發生了根本性變化,變成了以生產商品換取貨幣作為目的。

市場經濟成為支配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規律,市場機制成為調節全社會資源配合的基礎性機制。

3.商品經濟的特徵

(1)商品經濟具有自主性

商品生產者具有獨立性、自主地進行生產經營的權利,具有自己獨立的經濟利益,這是商品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

(2)商品經濟具有平等性

為什麼要強調平等性?並不是說商品經濟不存在欺詐,不存在不平等交換,而是說商品經濟本身內含著這種平等性,這些欺詐、不平等行為是不能長久的。價值規律是上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商品生產者之間的交換是以等價交換原則為基礎的商品交換,商品交換只有在平等的關係中才能得到真正的發展。

(3)商品經濟具有競爭性

不同商品生產者為了自身的經濟利益而展開競爭。

(4)商品經濟具有開放性

商品經濟以社會分工為基礎,強調生產過程中的分工與協作。雖然商品生產者之間存在著競爭,但是從整個社會的大層面看,商品的生產和商品的交換實際上無形之間把很多陌生人連線在了一起。比如我和馬雲,可能一輩子也不會見面,但是不能說我和他是沒有關係,我和他的關係體現在哪呢?

就是體現在馬雲的成功,就是因為他的背後站著成千上萬個像我這樣敗家的娘們們……整個商品經濟就像一張大網,把大家緊密的聯絡在一起。所以說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經濟聯絡隨著社會分工的發展而日益緊密,其範圍也不斷擴大。

商品經濟不是資本主義經濟特殊的經濟形態,從奴隸社會開始到封建社會,再到資本主義社會,再到我們今天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都有商品經濟。商品經濟作為幾個社會共同存在過的經濟形勢,是人類社會經濟發展不可逾越的階段,而且是很多社會形態下具有的經濟形式。在不同的社會條件下,由於生產方式不同,它會具有不同的屬性。

比如在奴隸制、封建制下商品經濟就是簡單的商品經濟,生產時小規模的,以家庭作業為單位的,交換是以交換商品作為目的的,而在資本主義生產條件下,商品經濟就發生了本質性的改變,由於貨幣作為特殊商品的存在,使商品經濟變成了資本家獲取利潤,壓榨勞動力,剝削勞動力產生的這樣一種經濟。總之,我們需要明白什麼呢?首先,我們不可能跳過商品經濟去發展;其次,商品經濟是很多社會所共有的經濟形式,這種發展就是一步一步的,我們必須通過商品經濟的充分發展,我們才能跳躍到下乙個人類新的一種社會形式。

因此,人類社會形態可能會出現跳躍式發展,但是,社會經濟形式的發展卻無法跳躍

二、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

商品是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任何商品都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兩個因素,它們是使用價

值和價值的統一。

一件物品之所以能成為商品,必須滿足兩個條件:首先,該物品不是用來滿足自己的消費需求,而是必須交換出去;其次,該物品不是未經人們勞動生產的自然物,而是人類勞動的結晶。陽光、空氣等自然物品不包括任何的人類勞動,自然也不是商品。

1.使用價值

使用價值是指物品和服務能夠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即物品和服務的有用性。使用價值構成社會財富的物質內容。

任何商品都必須具有某種使用價值。(物的屬性)

作為商品的使用價值與一般物品的使用價值存在著差別:

(1) 它必須是勞動產品的使用價值;

(2) 商品的使用價值不是針對生產者自己有用,而是針對他人、針對社會有用。

(3) 商品的使用價值,必須通過交換讓渡給他人才能進入消費,因此商品的使用價值是交換價值的物質承擔者。這個是針對第二條而言的,商品必須要有使用價值,那這個使用價值是針對誰而言呢?針對消費者而言的,一旦這個商品對消費者是有用的,那生產者就需要讓渡出商品的使用價值,通過交換,消費者占有使用價值,生產者占有了交換價值。

「商品的使用價值是交換價值的物質承擔者」又該如何理解呢?什麼叫物質承擔者呢?使用價值的重要性就在於,如果沒有使用價值,交換價值無從談起,而交換價值在自然屬性上的體現就是使用價值,那在實際中能看到的交換價值的具體形態就是去看商品的有用性。

只有判斷出這個商品是有用的,那麼它才有交換價值,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講,使用價值是交換價值的物質承擔者

商品的使用價值反映的是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關係,而不是社會生產關係。但是,作為交換價值物質承擔者的商品使用價值,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又不能脫離它,需要從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的對立統一中去揭示商品及其運動規律.

2.交換價值和價值

(1)交換價值

商品能夠通過買賣同其他商品相交換的屬性,是商品的交換價值。交換價值表現為一種使用價值同另一種使用價值相交換的量的比例關係。例如1件衣服換60斤大公尺,說明60斤大公尺是1件衣服的交換價值。

這種交換比例會隨著時間、地點及其他技術與市場條件的變化而變化。

不同使用價值的商品之所以能夠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交換是因為他們之間存在著某種共同的東西。撇開商品生產中投入勞動不同的不同具體形式,不同形式的勞動都化為一般人類勞動,也就是指在產品生產中所消耗的人的體力和腦力。這種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凝結就是價值。

手工冰激凌第二章商品結構

第二章商品結構 2.1.1主要商品 主要商品見表2 1。表2 1商品表 奶茶 奶昔 紅綠 茶雖會有其他店 那我們拼的就是商品的質量,在口感和健康上優於他家,那我們贏得的消費者就越多,銷售量自然就上公升。手工冰激凌雖然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但目前百色也沒有幾家,我 在澄碧校區賣手工冰激凌的不會出現三家,...

第二章明暗素描教案

教學目標 要求學生掌握物體的光影效果 理解物體結構和基本透視。重點 物體光影的表現與質感表現 難點 對畫面的整體把握,避免 灰 花 髒 教學方法 理論講授與實踐指導 教學過程 第一節素描的觀察方法 1 形體觀察 現實生活中的物體都有自己的特徵和形態 質地 重量及空間。但我們通過觀察 概括,可以發現他...

第二章用藥和急救

教材分析 健康問題越來越被人們所關注,安全用藥事關重大,本節知識對我們的生活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同時它也是近幾年中考命題的重點之一,本節內容包含了安全用藥和急救兩個框題,知識的呈現除了傳統的文字外,還設計了彩圖和乙個資料分析 乙個生活設計,體現了理論聯絡實際的指導思想。知識的考察多以選擇和資料分析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