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明暗素描教案

2022-10-11 17:18:02 字數 3178 閱讀 7498

教學目標:要求學生掌握物體的光影效果、理解物體結構和基本透視。

重點:物體光影的表現與質感表現

難點:對畫面的整體把握,避免「灰」、「花」、「髒」

教學方法:理論講授與實踐指導

教學過程:

第一節素描的觀察方法

1、 形體觀察

現實生活中的物體都有自己的特徵和形態、質地、重量及空間。但我們通過觀察、概括,可以發現他們不外乎都是由方形和圓形組成的。所以在觀察任何物體時,都必須把它概括成最簡單的基本形。

通過透視規律後,就可以用這些簡單的基本形把十分複雜的形體表現出來。在形體觀察階段,學生對物體的形基本都能做到歸納概括。

2、 形體結構

物體都有自己的外形和內部構造,在寫生中不能只注意外形的變化,在素描訓練中,強調結構十分重要。在一般情況下,物體的內部結構關係是不會變化的,無論環境光線如何變化,都只能引起明暗色調的變化,其本身的結構並不會因為環境光線的因素而有所改變。因此只有熟悉理解了寫生物件的形體和結構關係才能準確地塑造物體。

在進行全因素素描前有必要作一兩幅結構素描練習。

3、形體比例

寫生過程中,必須強調比例關係的準確。要做到比例關係的準確性,就必須在觀察階段就要整體觀察、整體比較、整體表現,切不可區域性觀察和繪畫。

確定比例關係的方法是:從整體到區域性,先確定大的全域性比例關係,如最高最低,最左最右,在圖中的位置最大物體中間的最小物體等,然後再確定從大到小的區域性的比例關係。其中的區域性比例關係一定要服從整體的比例關係,要不斷在畫面上下左右,利用水平線、垂直線、斜線和虛的輔助線反覆比較,以檢查比例的準確性。

4、形體與明暗

形體造型準確後,明暗光影就是素描造型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了。

由於物體質地所吸收和反射光的強弱有所差別,就形成了明暗光影的不同。另外光照的角度和強弱也使得物體的明暗層次更加豐富和複雜。

大多數學生都對「三大麵」「五大調子」有所了解,但在運用到寫生過程中,卻常常表現得不夠充分。

所謂三大麵指的是;亮面、灰面和暗面;五大調子則是亮面、灰面、明暗交界、暗面反光及投影。

在寫生中,主要出現的問題有兩種:一種是灰面的層次表現得不夠豐富,使畫面僅僅區別了亮面和暗面,沒有表現出亮灰、暗灰、環境以及反光對物體複雜的影響。另一種是灰面過多,而亮面、暗面區分不明確,使得整幅畫缺少重點強調的部分,都很平均,也就是所說的「畫灰」了。

因此,作畫中必須反覆比較亮部、暗部以及其它中間層次,在統一中求變化,在強調差別時又要注意畫面整體性。

另外,還有少數學生杜宇明暗交界線和投影還有些問題。明暗交界線是區分出亮面和暗面的乙個交界的線形,它一般沿著物體造型結構的走勢出現在受光面和背光面之間,而不是自身形成的不與物體造型相干的部分。

投影一般是字鋪大調子是和物體的暗面一同鋪的,投影的形狀也是依據物體造型的不同而不同,而且投影月靠近物體的部分越黑,反之越遠越亮。

5、質感、亮感與空間感

控制準確的明暗反差和掌握表現方法及靈活的筆法對表現物體的質感、亮感十分重要。

一般,光滑的物體明暗反差較大,毛糙的物體明暗反差較小,光滑的物體受環境和反光的影響明顯,毛糙的物體受固有色的影響,明暗反差弱。軟物體用筆輕鬆,堅硬物體用筆肯定。

在表現空間感方面,要首先確定畫面的主體。從而作畫時心裡清楚哪些要畫得清楚、強烈、具體,哪些要模糊簡略。一般情況下,前面的物體清楚,後面的物體模糊,強光下明暗對比強,弱光下明暗對比弱,對比強就往前突出,對比弱就往後退。

可概括為:亮面實,暗面虛,前面實,後面虛,中間實,邊上虛,主體實,背面虛

明暗素描是通過光與影在物體上的變化,體現物件豐富的明暗層次。明暗是表現物象立體感、空間感的有力階段,對其真實地表現物件具有重要的作用。明暗素描適宜於立體地表現光線照射下物象的形體結構、物體各種不同的質感和色度、物象的空間距離感等等,使畫面形象更加具體,有較強的直覺效果。

在早期的繪畫中,就有人不同程度地採用了這種手段。到了文藝復興時期,隨著科學的發展,促進了這種手段的成熟,形成了明暗造型的科學法則。這時期的三傑:

達·芬奇、公尺開郎基羅、拉斐爾等藝術大師的研究實踐把前人的經驗,發展到了乙個新的階段。

初學者在開始學習時,最好採用燈光下的幾何體來練習,它能幫助你認識物體在光源下的明暗變化;接著再結合靜物進行練習,進一步了解光源在複雜形體的明暗變化,以更深一步了解和掌握光源的變化及物件所表現的立體感、質感、明暗、空間關係等。在調子素描的訓練中,應加強光影與黑白意識,關注明暗變化的節奏規律,以及增強立體觀念與空間意識。

1、光影與黑白意識。

光的照射產生明暗調子,明暗構成黑白,它是構成完整視覺表現形式的重要因素。明暗是光線照射下物體形體結構的反映,物體本質結構,決定了物體明暗的變化,而物體的形狀和它本質結構又不隨光線的變動而變化。由明暗而產生黑與白,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關注物體與背景的空間關係,以及物體明暗生成畫面的黑白灰關係。

2、明暗變化的節奏規律。

在作畫過程中我們知道整體地觀察與表現應貫穿於作畫的始終。在進行畫面深入的過程中,應該讓同學們深刻地認識到亮部與亮部之間、暗部與暗部之間、中間色之間有節奏的漸變規律,也就是說物體最亮、最暗只有一處,其他是次亮、再次亮,依次遞減,從而產生明暗調子有秩序的變化規律。

3、立體觀念與空間意識。

體積感與空間感,是整個素描訓練過程的追求目標之一,也是素描觀念的直接體現。既要有整體的體積,又要有細節的體積。作畫前,首先要分析形與體的關係,關注形體結構線,轉折點,注意形體的起伏變化;外形與明暗交界線的變化,與形體的起伏變化都有著直接的關係。

三、調整階段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表現物體的質感。質感是物體本身的材質所形成的物理表象,如玻璃製品、金屬器皿、木材、皮毛、粗陶、花卉等製品,在視覺和觸覺之間形成平滑或粗糙、堅硬或鬆軟、乾澀或濕潤各自不同的視覺感受。如何表現觀者內心感受呢,要觀察物體紋理的規則:

是紊亂的、粗糙的還是細膩的。通過線條有序地排列,或揉擦或塗抹,或點、刮等多種手段去表現紋理的質感,從而達到視覺的真實感。

2、加強對比效果。線條本身的粗細、長短、曲折、圖形的大小、方圓、明暗的黑白、強弱,以及物質材料所形成的堅硬與鬆軟、平滑與粗糙、乾澀與濕潤,等等,均會產生強力的對比。對比形成反差,反差生成視覺衝擊力。

在靜物素描教學訓練中,運用反差對比,可達到生動、活潑、豐富、強烈的視覺效果和審美感受。

3、進行藝術處理。整個素描過程都是以形象思維規律去觀察美、發現美,發現具有審美價值的藝術因素。教學中,要求把對形象的認識提高到藝術形式美的高度來觀察,發現其中的形式美感、形的力度感深厚感、節奏感和秩序感,積極主動地通過點、線、面、黑、白、灰等造型因素的運用,有效地表現物件,表現對物體感受。

作業: 12課時,1張2開

要求: 造型準確,構圖合理,可表現空間感與質感,畫面統一,光影效果明確。

機械製圖教案第二章

本模組主要介紹了投影的基本知識 三檢視的形成及對應關係 幾何要素 點 線 面 體 的投影等內容,並簡單介紹了第三角投影法的相關內容。重點培養空間思維和形體分析能力,為後續內容提供理論依據和方法。正投影法的投影特性 三檢視的形成原理 三檢視的投影規律及 三等 關係 點的投影規律 各種位置直線的投影特性...

第二章商品和價值 教案

馬克思研究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及其運動規律是從分析商品開始的。馬克思為什麼會從商品出發開始分析資本主義經濟?馬克思商品的概念是極其抽象的概念,它並非特指某一種商品或某幾種商品,他說的這個商品是抽離了我們日常生活中商品的一切屬性,也就是自然屬性,留下的呢,就是社會屬性,也就是商品是資本主義社會中最普遍 最...

機械製圖教案第二章第二節

職業技術學院 教師授課教案 20 20 學年第學期課程機械製圖 職業技術學院授課教案附頁第 2 頁 教學內容 舊知複習 三檢視的形成及其對應關係 重點回顧 三檢視之間長對正 高平齊 寬相等的對應關係,物體三檢視的畫法及作圖步驟 講授新課 第3節點 直線 平面的投影 一 點的投影 1 點的投影規律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