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試題

2023-01-01 09:12:05 字數 4612 閱讀 3327

西安中學2014-201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50分)

1.錢穆認為,中國古代史「前一段落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後一段落為秦以後之郡縣政治」。其中「封建政治」是( )

a.宗法世襲制 b.禮樂制度 c.封邦建國 d.封建社會

2.周初實行分封制是為了( )

a.鞏固奴隸制國家政權b.削弱功臣、貴族的權力

c.排斥異姓諸侯,團結同姓諸侯 d.建立軍事屏障,防止外敵入侵

3.分封制的主體是( )

a.殷商舊族 b.殷商降族 c.古老方國 d.同姓親族

4.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的擊缶(缶:古代的一種樂器)表演,再現了中國古代的禮樂文明。

禮樂制度是在西周形成和完備起來的。《禮記》中記載:「樂者,天地之和也。

禮者,天地秩序也。」從中可以看出

①禮樂制和分封制、宗法制共同維護統治秩序的穩定 ②秩序與和諧是禮樂文明的宗旨

③禮樂文明僅存於奴隸社會 ④禮樂制是了解西周社會的視窗

abc.①③④ d.①②④

5.按照土地收入和財產多寡劃分公民等級並授予相應官職,是梭倫改革的重要措施,其主

要意義在於 ①沉重打擊了依靠血統關係謀取特權的貴族 ②促進了奴隸制國家的發展

③完善了雅典民主政治制度 ④滿足了所有雅典公民參政的要求( )

a.①②③ bc.②③④ d.③④

6.《禮》曰:「宗人集有事,族人皆侍。……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無,所以紀理族人者也。」據此可以說明我國古代的宗法制( )

a.實行嫡長子繼承制b.血緣紐帶與政治關係的結合

c.「國」與「家」的結合 d.神權與王權的結合

7.秦始皇建立的**集權制與分封制相比,主要特點是( )

①確立皇權的至高無上 ②爵位世襲制 ③確立**和地方的行政機構 ④三公九卿和郡縣長官直接由皇帝任免

abd.①③④ c.①②④

8.隋唐以前,官府設有譜局,考定父祖官爵、門第。此後該現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

a.宗法制的總結b.察舉制的完善

c.三省六部制的設立 d.科舉制的推行

9.雅典民主政治存在的明顯缺陷表現在 ①享有民主的人不及雅典人的一半 ②婦女和奴隸無民主權利 ③居住在雅典的外邦人無公民權 ④是小國寡民體制的產物

abc.①②③ d

10. 由秦代開始形成的**集權的政治體制( )

①徹底打破了傳統的貴族分封制 ②奠定了中國古代大一統王朝制度的基礎 ③對此後兩千多年的中國政治與社會產生了重要影響 ④適合當時歷史發展的需要

abcd.①③④

11. 據《史記·吳王濞列傳》記載:「上(漢高祖)患吳、會稽輕悍,無壯王以填(鎮)之,諸子少,乃立濞於沛為吳王,王三郡五十二城。

」又據《漢書》述評:「漢興之初,海內新定,同姓寡少。懲戒亡秦孤立之敗,於是剖裂疆土。

」上述材料表明漢高祖分封同姓王的基本想法是( )

a.秦朝殘餘勢力強大,應封王加以防範

b.認為孤立無援是秦王教訓,封王拱衛**

c.繼承者年幼,封王以幫助皇帝治天下

d.漢初社會動盪,封王以發展各地農業生產

12. 隋唐實行三省六部制。唐初三省的職能是( )a.尚書省和中書省決策,門下省執行

b.中書省決策尚書省和門下省執行

c.中書省和門下省決策,尚書省執行

d.門下省決策,中書省和尚書省執行

13.《元史·張雄飛傳》記載,元世祖忽必烈問政於漢臣張雄飛,張雄飛答道:「古有御史台,為天子耳目,凡政事得失,民間疾苦,皆得言;百官奸邪,貪穢不職者,即糾劾之。

為此,則紀綱舉,天下治矣。」元世祖遂設立御史台,從材料中我們可以看出御史台的主要職責是( )

a.監察官吏 b.徵收賦稅 c.行政管理 d.筆錄政事

14、唐太宗時期,假設國家要在關中一帶修建一項大型水利工程,這項工程的實施涉及到眾多機構,按制度規定其運作程式是

a.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工部 b.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工部

c.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戶部 d.尚書省→門下省→中書省→工部

15. 《舊唐書》載:「文武將吏,擅自署置,貢賦不入於朝廷。雖稱藩臣,實非王臣。」對材料的理解正確的是( )

a.反映了方國對**的威脅b.反映了藩鎮割據威脅到**集權

c.反映了「天下共主」地位受到地方勢力衝擊 d.反映了藩鎮問題得到解決

16.朱熹說:「本朝鑑五代藩鎮之弊,遂盡奪藩鎮之權.兵也收了,財也收了,賞罰刑政,一切收了。」這段話說明宋朝

a.**集權得到進一步加強 b.地方**進一步收回財權

c.政治和理學思想緊密結合 d.藩鎮割據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

17.商鞅一人多姓。史書上說:秦封於商,故號商君。衛之諸庶孽公子也,人稱衛鞅,姓公孫氏,其祖本姬姓也。其中「商」姓**於

a.因功得到的封地 b.自然的崇拜

c.所在地方的地名 d.母親的族姓

18.「她」雖然沒有形成乙個統一的國家……但她……在文學、史學、科學、哲學、藝術諸方面都獨領**,而且還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的一切胚胎。「她」指的是(  )

a.古中國 b.古希臘

c.古印度 d.地中海

19. 北宋強化**集權的影響有( )

①加強了**集權 ②打破了傳統的貴族分封制 ③造成了「積貧積弱」的後患 ④改變了藩鎮割據局面

abcd.①③

20.下列有關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說法,正確的是

a.開創了政黨政治的先河   b.自由民和奴隸都享有公民權

c.城邦公民享有民主權利 d.公民通過代議制方式行使權利

21.《賈誼·治安策一》載:「欲天下之治安,莫若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力少則易使以義,國小則亡邪心。」賈誼這一主張後來發展成為:

a.推恩令b.剝奪王國的封地

c.奪取諸侯的爵位 d.繼承西周的分封制

22.中國古代用封建官制代替世襲制,適應了君主**的需要,主要是因為

a.拓寬官吏選拔途徑b.君主控制了用人權

c.擴大了統治基礎d.實現了選賢任能

23.秦完成統一後,秦始皇規定:只有皇帝一人才能稱「朕」;皇帝的命令稱「制」或「詔」;皇帝所用的玉印稱「璽」。其根本目的在於

a.顯示皇帝的個人才能b.增強皇帝在人們心中的神聖感,以維護其統治

c. 顯示皇帝的個性d.使人們認識到皇帝地位的尊貴

24.「在希臘,山嶺縱橫,河漢交錯,幾乎沒有乙個大面積的整塊。這種自然環境形成以個體導向為傾向的文化淵源,在某種程度上有利於民主制度的發展。」對此材料的理解,正確的是

a.強調了自然地理環境對文明的影響 b.希臘的地理環境只能導致個人主義

c.希臘的地理環境只能導致民主制度 d.政治文明完全自由地理環境左右

25.以下有關古希臘海外殖民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資源的貧乏迫使希臘人向外擴張以尋求發展

b.為古希臘文明的產生奠定了牢固的物質基礎

c.發達的航海業使希臘人具有向外擴張的優勢

d.海外擴張促進了希臘的商品生產和海外**

二、非選擇題(共50分)

26.閱讀下列**:

請回答:

(1)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都是中國古代有所作為的封建帝王。在君權與相權的處理上,四人分別採取了什麼措施?他們的共同點是什麼?(10分)

(2)在地方管理體制上,秦始皇、漢武帝和宋太祖各有何措施?共同特點是什麼?(8分)

(3)上述四位封建帝王,你對哪一位更感興趣?說明理由。(8分)

27.閱讀下列材料:

大約西元前800年,希臘城邦逐漸發展起來,成為最大的政治單位,為人們所熟知的有:大陸上的雅典、底比斯、麥加拉,伯羅奔尼撒的斯巴達、科林斯,小亞細亞的公尺利都,愛琴海島嶼的薩莫斯等等。斯巴達面積3000平方英里,雅典1060平方英里,它們是最大的城邦,其他平均不足100平方英里。

鼎盛時期,雅典、斯巴達人口均為400000,近似為多數領國人口的3倍。

政治上,他們經歷了君主制、寡頭制、僭主制,隨著大地產所有者經濟力量的壯大,他們從「國王」統治者手中奪取政治權利,將其賦予由其控制的議事會。並最終廢棄了王政,……又主要由於土地的稀缺,希臘開始了大規模的海外擴張。

——《古希臘文明史概要》

請回答:

(1)希臘城邦的主要特徵是什麼?(5分)

(2)希臘城邦的政體除了上文中提到的還有哪幾種形式?城邦政體劃分的原則是什麼?(9分)

(3)希臘城邦的海外擴張除了「土地稀缺」的原因外,還有什麼有利條件?其海外擴張對其自身發展又有何影響?(10分)

高一歷史期中****

1——5 caddb 6——10 bddcb 11——15 bcabb

16——20 aabcc 21——25 abbab

26.(1)秦始皇以御史大夫和太尉牽制丞相;漢武帝設定「中朝」,剝奪宰相的決策權;唐太宗規定三省長官都是宰相,相權一分為三;宋太祖以樞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軍權和財政權。共同點:相權受到限制和分割削弱,皇權加強。

(2)秦始皇在全國範圍內推行郡縣制;漢武帝建立刺史制,加強對地方**和諸侯王的監察控制;宋太祖規定所有州郡直屬**,州郡長官由文臣擔任,下設通判,形成牽制,地方財賦由專門機構運往京師或其他指定地點。地方權力受到嚴格限制,**對地方實行垂直管理。(3)略。

27、(1)小國寡民,各城邦長期獨立自治。

歷史試題評價報告

第一 命題中的亮點 選擇題中我認為第4 7 11 13 16 17 18 20 23題較之往年比較有新意,有利於引導學生深入去理解教材,對歷史的認識要求較高,符合近年中考歷史命題趨勢。非選擇題中第26題,三問都比較有新意,分別從 資產階級革命鬥爭的 目標,英美法經濟發展的相同 原因,對世界歷史發展的...

高考歷史試題分類

2010年高考歷史試題分類彙編 馬克思主義與十月革命 10年新課標卷 32 某博物館收藏的乙份傳單寫道 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區的所有工人 水兵 赤衛隊和鐵路組織的會議 決定,派我們中間的優秀分子加入 為飢餓的彼得格勒到農村徵糧 的隊伍。這一傳單出現的歷史背景應是 a 的戰爭政策造成糧荒 b 新生的蘇維埃...

期末高二歷史試題

六安市2011 2012第二學期 一 選擇題 每題2分,共50分 1 論語 曰 學而優則仕。宋真宗在 勸學詩 中說 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這反映出封建教育的本質目的是 a 提高臣民的文化素養和道德情操 b 傳承儒家學說等傳統文化 c 鼓勵臣民通過學習實現人生理想 d 為統治階級培養德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