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2019高考歷史試題時間

2021-06-28 12:16:22 字數 4492 閱讀 8763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試題 1. (2010山東文綜)宋朝形成了中書主民,樞密院主兵,三司主財,各不相知的局面。這反映出 a.

宰相職權範圍擴大 b.**皇權達到頂峰 c.君權對相權的制約 d.

**對地方控制 1. (2010山東文綜)宋朝形成了「中書主民,樞密院主兵,三司主財,各不相知」的局面。這反映出

a.宰相職權範圍擴大b.**皇權達到頂峰

c.君權對相權的制約d.**對地方控制加強

c 宋朝時設定中書門下為最高行政機構,其長官為宰相。為制約宰相,又分別設定參知政事、樞密使、三司使分掌行政、軍政和財政,以分割宰相的權力,其目的是要削弱相權,加強皇權。

2. (2010安徽卷,14)柳宗元認為,秦末農民起義「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漢七國之亂「有叛國而無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種說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a.郡縣制與秦末農民戰爭沒有關係 b.七國之亂因漢初分封而爆發

c.郡縣制有利於**集權統治 d.郡縣制取代分封制是歷史的必然

c 題目給了三句話,最後得出「秦制之得亦明矣」,這裡的秦制指的是秦朝的郡縣制,郡縣制有利加強對地方的控制,加強了**集權統治因此選d,a,b都是材料中的一部分,不夠全面。材料無法體現郡縣取代分封的歷史必然,重在秦制**集權之得,因此排除d.

3.(2010北京文綜卷,12)圖6是一副古代北京地區的政區示意圖。圖中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實行於

a.西周

b.秦朝

c.漢朝

d.唐朝

c 解答此題的解答需要看清地圖抓住有效資訊和必要的中國古代行政區劃沿革知識儲備。讀圖可知,資訊有「涿郡」、「廣陽國」、「上谷郡」等等,便可知道「郡國並存」,繼而判斷應為漢朝。

4.(2010福建卷,14)《朱子語類》雲:「唐制:每事先經由中書省,中書做定將上,得旨,再下中書,中書以付門下。

或存未當,則門下繳駁,……若可行,門下又下尚書省,尚書但主書撰奉行而已。」對此理解有誤的是

a.體現三省分權制 b.完善**監察機制

c.減少行政決策失誤 d.分做相權加強皇權

b 此題考查三省六部制概念的掌握,根據材料和概念的理解,a、b、c三項均是正確的。b選項轉換了概念,三省六部制不屬於監察範疇。

5.(2010廣東文綜,12)在中國古代「家國一體」的社會中,忠孝觀念源遠流長,其源頭是

a.郡縣制 b.宗法制c.君主** d.**集權制

b 古代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緣關係的親疏來維繫政治等級,它保證貴族的特權地位,有利於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有利於凝聚宗族,「國」「家」結合起來,強化王權。

6.(2010廣東文綜,14)唐代和宋代都有諫官。唐代諫官由宰相薦舉,主要評議皇帝得失;宋代諫官由皇帝選拔,主要評議宰相是非。這說明

a.宋代諫官向宰相和皇帝負責 b.宋代君主**的程度高於唐代

c.唐代君主的權力不受制約 d.唐代以諫官削弱宰相的權力

b 諫官的職責從唐代評議皇帝得失到演變為宋代評議宰相是非,反映了君主權力不斷加強和相權權力削弱的趨勢,即宋代君主**的程度高於唐代,故b項正確。宋代諫官監督宰相,顯然不對宰相負責,排除a項。唐代諫官可以評議皇帝得失,說明諫官主要是為了糾正皇帝的過失,也表明了皇權受到一定的制約,排除c、d兩項。

7.(2010江蘇歷史卷,1)柳宗元《封建論》載:「時有叛國而無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符合這一論斷的歷史時期是

a.秦朝b.西漢c.南北朝d.唐朝

b 由「時有叛國而無叛郡」可知「時」郡國並存,僅憑此即可知「時」乃西漢初期從而選出b。

8.(2010江蘇歷史卷,2)詩人左思在其《詠史》中沉鬱悲歌:「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造成這一社會狀況的制度原因是

a.徵辟制 b.察舉制c.九品中正制 d.科舉制

c 這首詩四句,每句都是解題資訊點。前兩句的大概意思是說世代相傳的貴族子孫登上高位,而傑出的人才卻淪為下級官吏。後兩句對前兩句的現象闡述原因,即地位權力使得這樣由來已久,已經不是乙個朝代的事情了。

這四句缺失任何一句或者不理解任何一句都難以解題。理解詩意之後,則可知,科舉制是為解決這一現象的應予排除,a、b是不會導致材料中的現象,也應排除。

9.(2010江蘇歷史卷,3)「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釋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廣而險遠,……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縣土番之地,設官分職,而領之於帝師。」這裡的「官」隸屬於

a.宣政院 b.中書省 c.理藩院 d.行中書省

a 根據「佛教」、「領之於帝師」,可知這裡的「官」是管理宗教事務的。四個選項的各自分工職責清楚的話便可以做出選擇,答案為a。

10.(2010大綱版全國卷2,14)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編纂的文學總集《文選》在唐代倍受青睞。宋代仍有「《文選》爛,秀才半」之說,這一現象產生的直接原因是

a.儒學喪失了獨尊地位b.進士科主考試賦策論

c.社會上書籍極為匱乏d.唐朝人喜愛南朝文化

b 本題可用排除法。a項說法明顯錯誤,排除。c項從材料中看不出來,並且唐代統治者重視文治,顯然不符合實際情況。

d項無論是從材料還是事實中都沒有依據,排除。唐宋時期是科舉制的重要發展時期,故d項正確。

11.(2010 上海歷史,3)漢代以來,某地出土了數以千計的青銅重器,青銅銘文多涉及諸侯戰爭、土地交換等內容。學者推斷此地應是

a.夏人的活動地域b.周朝的重要都城

c.秦朝的阿房宮遺址d.漢初同姓王的封國

b 春秋戰國時期,連年征戰,社會動盪,經濟、政治、文化等各個領域發生了急劇的變革。最深刻的變革來自於經濟領域。各國之間不斷開闢農耕熟地,耕地不能轉讓買賣的規定也逐漸失效。

所以根據材料敘述,應該是b。周朝,尤其是東周時期,正是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

12.(2010新課標全國卷,24)西周分封制在中國歷史上影響深遠。下列省、自治區中,其簡稱源自西周封國國名的是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東、山西 d.廣東、廣西

c 西周時,周武王功臣姜太公於齊;武王的弟弟周公則封於魯,齊魯文明源於此。周朝時,山西是唐國的領地。後來唐叔虞的兒子燮父因唐國臨晉水,改國號為晉。

春秋時,山西是五霸之一的晉國所在地。

13.(2010新課標全國卷,25)柳宗元在《封建論》中評價秦始皇廢封建、行郡縣說:「其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縣制為「公天下」之開端,主要體現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屬民 b.更有利於皇帝集權

c.制度法令的統一d.依據才幹政績任免官吏

d 題幹指明郡縣制為「公天下」的開端,顯然是指在用人制度上由貴族血緣政治過渡到官僚政治,故d項符合題意。

14.(2010山東基本能力,7)在我國遼闊天地上分布著眾多歷史文化名城。某城市襟江帶河,依山傍水,索有「東南門戶、南北咽喉」之稱,曾是「六朝勝地、十代都會」,該城市是

a.開封 b. 杭州 c. 洛陽 d. 南京

d 本題可用排除法。由「東南門戶」可直接排除a、c兩項。由「南北咽喉」可排除b項。

15.(2010上海歷史,34

皇權與相權

自秦朝以後,皇帝為了集中權力,不斷削弱相權。唐朝曾以中書令、侍中、尚書令共議國政,行使宰相職權;清朝又以滿漢大學士等出任軍機大臣,主持全**政要務。

問題:(10分)

(1)下圖反映了漢、唐、明、清四朝中樞的演變過程,按示例完成空格。(6分)

(2)從上述材料中歸納出皇帝集權的兩種方式及其作用。(4分)

【參***】

(1)答案1:內朝或中朝;三省六部制或三省制;內閣制度或內閣。(6分)

其他答案:答案次序顛倒;其他制度。(0分)

三公九卿制丞相(中朝)

(2)答案1:歸納出兩種方式、準確指出其作用。(4分)

一種是起用身邊的親信近臣,以成決策核心,另一種是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職,以形成相互牽制。

答案2:歸納出兩種方式,但對作用的描述只是題幹的同義反覆。(2分)

起用身邊的親信近臣,以加強皇帝權力;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職,以削弱相權。

其他答案。(0分)

16.(2010山東文綜,29)(35分)我國西南地區自古就與內地聯絡密切。如今,這一地區經濟發展迅速,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做出了重要貢獻。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滇緬公路是滇西各族人民用血汗和生命築成的抗戰生命線,由汗、彝、白、傣、回等十個民族共同修築而成,當時,許多青少年學生也自願奔赴工地築路。各族人民為滇緬公路付出了巨大犧牲,每公里就有4-6名工人獻出生命。

(1)據圖10回答,秦朝在西南地區採取了哪些管理措施?這些措施具有怎樣的歷史意義?(5分)

(2)據圖11和材料二,說明抗戰全面爆發後我國公路分布的變化及新建公路在抗戰中的主要作用,在滇緬公路修建中,各族人民表現出怎樣的精神?(6分)

【參***】

(1)措施;設郡縣(1分);修馳道(1分)。

意義:加強了對西南地區的管理;鞏固了國家統一。(3分)(應從「加強對地方的管理」「和促進國家統一」兩個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變化:抗戰前集中在東部地區,抗戰爆發後新修公路主要集中在西南(西部)地區。(2分)

主要作用:保證了抗戰時期物資的運輸。(2分)

愛國主義精神;民族團結。(2分)(若有不同表述,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高考專題1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題組一一 選擇題 安徽省懷遠二中2010屆高三第五次月考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較早地走向完備和成熟。回答1 3題。1 左傳 昭公七年 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出西周社會結構的基本特點是 a 嚴格的等級關係 b 嫡長子擁有繼承特權 ...

專題一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專題一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課前預習案 使用說明及學法指導 1.認真閱讀學習目標,牢牢把握學習要求。2.依據預習案通讀教材,勾劃課本並寫上提示語,熟記基礎知識,思考回答右欄問題。3.將預習中的疑難問題做好標識,填寫到 我的疑問 處,以備課上集體討論 突破。課程標準 了解宗法制和...

專題一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1.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1.夏商政治形式 1.夏朝 家天下 王位世襲制確立 2.商朝 宗法制特點 以血緣關係為紐帶 王權與神權的結合 二 西周政治制度 1.西周分封制 封邦建國 原因 西周疆域遼闊,為實行有效的管理 紐帶 土地和人口 物件 王族 功臣 現代貴族 權利和義務 1.世襲統治權 2.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