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政治制度檢測

2021-10-08 21:02:34 字數 4516 閱讀 9354

(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60分)

1.作為證據,以下史料不可以用來研究(  )

a.分封制b.宗法制

c.古代建築 d.科舉制

解析:選a。**中的「大宗伯第」反映的是宗法制,「進士」二字反映的是科舉制,「居第」二字反映的是古代建築。

但是本題並沒有反映出分封制,所以,作為證據,該史料不可以用來研究分封制。

2.商代的文字書體較自由,可以正書,也可以反書。20世紀70年代,學術界據此對司母戊鼎的銘文提出了新的考釋:將「司」改為「後」。

2023年3月,在完成擴建的新國家博物館中,司母戊鼎已改名為「後母戊鼎」。據此,你認為司母戊鼎更名的主要依據是(  )

a.文字研究 b.史料記載

c.民間傳說 d.專家觀點

解析:選a。依據題幹資訊可以看出司母戊鼎更名的主要依據是「商代的文字書體較自由,可以正書,也可以反書」,從而提出了新的考釋:

將「司」改為「後」,故a項正確;b、c、d項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故排除。

3.「耒」是傳說中神農發明的農具,人們約定俗成地將「耒」作為與農具有關的字的部首。常見的有「耕」(用犁鬆土)、「耘」(田地除草)、「耦」(兩人或兩牛並耕)、「耬」(播種工具)等等。通過這些漢字可以了解古代中國的(  )

a.重農抑商政策     b.農業生產技術

c.土地私有制度 d.農業管理方式

解析:選b。重農抑商政策是指重視農業發展,限制商業和手工業發展,材料沒有體現限制商業和手工業發展的資訊,故a項錯誤;從材料中用犁鬆土、田地除草、兩人或兩牛並耕、播種工具等資訊可以看出反映的是農業生產技術,故b項正確;土地私有制度是指土地歸私人占有,與材料資訊不符,故c項錯誤;材料主要反映的是農業生產技術,不是農業管理方式,故d項錯誤。

4.孔子說:「以道事君,不可則止。」孟子說:「君有大過則諫,反覆之而不聽則易位。」孔子和孟子都強調(  )

a.臣子必須絕對服從君主b.君臣要各安其位,各守其職

c.臣子要為君主做出犧牲d君臣的「離合」,以道是否相同為前提

解析:選d。「以道事君,不可則止」的意思是所謂大臣,必須要能以正道來侍奉君主,如果行不通,就不應該再當大臣,「君有大過則諫,反覆之而不聽則易位」的意思是作君主的犯了很大的過錯,作臣下的就要告訴君主,臣下多次勸說君主要改掉曾犯下的大過錯,但是君主不聽勸,這樣的話,作臣下的就可以讓其他更賢明的人當君主,可見a、b、c三項與題幹意思不符,錯誤;孔子和孟子都強調君與臣,要「道」相同,故d項正確。

5. 關於秦朝設郡的數目,學術界有不同的看法。某同學在考證時,收集到以下幾個方面的資料,其中最可信的應是(  )

a.《史記》的記載b.秦簡的記載c.民間的傳說d史家的學術觀點

解析:選b。a項《史記》是漢代司馬遷所著,畢竟不是當世人的史料; c項民間的傳說具有一定史料價值,但帶有主觀色彩;d項史家的學術觀點屬於後人的研究認識,不屬於第一手史料。

b項屬於第一手史料,最可信,因此選b。

6.楚漢戰爭期間,劉邦欲拜故秦騎士李必、駱甲為騎將時,兩人以「臣故秦民,恐軍不信臣」相拒。有學者據此推論,秦朝的統一形態是不完善、不完備、不徹底的。該推論的研究視角是(  )

a.軍事制度 b.法律制度 c.政治制度 d.文化心理

解析:選d。材料「故秦騎士李必、駱甲為騎將時,兩人以『臣故秦民,恐軍不信臣』相拒」表明兩人擔心自己因是故秦將領而難以服眾,體現的是一種心理因素。

分析選項,d項符合題意,故應選d。

7.漢代絲織業相當發達,從文字、文物、外貿等方面都可以得到印證。下列資訊對研究漢代絲織業發展最具史料價值的是(  )

a.漢代字書《說文解字》中有關紡織業的字中花色品種達二十餘種

b.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三種典型的絲織刺繡:「乘雲繡」、「信期繡」和「長壽繡」

c.唐宋時代的絨線毯、元明時代的絨錦和天鵝絨等都是對漢代紡織技術的沿襲與發展

d.古羅馬普林尼在《自然史》中稱「中國產絲……運至羅馬……人工巧妙達到頂點」

解析:選b。《說文解字》屬於二手史料,不是最有說服力的史料,故a項錯誤;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實物屬於考古挖掘,是第一手史料,可信度最大,故b項正確;唐宋時代的絨線毯、元明時代的絨錦和天鵝絨的說法屬於流傳,不屬於一手史料,不可確信,故c項錯誤;《自然史》屬於著作史料,也是二手史料,可信度不是最大,故d項錯誤。

8.《後漢書·左雄傳》記載:「請自今孝廉年不滿四十,不得察舉。皆先詣公府,諸生試家法(經術),文吏課箋, 奏副之端門,練其虛實,以觀異能,以美風俗。

有不承科令者,正其罪法。若有茂才異行,自可不拘年齒。」 據材料可知,左雄建議東漢察舉制要(  )

①改變單憑「德」選拔人才的標準 ②規定察舉年齡必須在四十歲以上 ③輔以考試來甄別察舉物件的能力④結合科舉制度多種途徑選拔人才a.①③ b.②③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選a。從材料「若有茂才異行,自可不拘年齒」可知,只要有才,可不必拘於年齡限制,故①③符合題意,②不合題意;科舉制是隋唐開始實行的選官制度,故④錯誤。所以應選a。

9.2023年度百度搜尋風雲榜,「網路反腐」倡導「正能量」成為當下搜尋熱詞。中國自秦漢開始,就已經確立**監察制度。下列哪一官職(或**)不具備監察**的職權(  )

a.御史大夫 b.刺史 c.中正 d.通判

解析:選c。中正官是魏晉時期主持官吏選拔的**,並不具有監察職能,故選c。a項負責監察**百官;b、d項都負責監察地方的**。

★10.一些史學家常稱唐朝為「李朝」、宋朝為「趙宋」,那麼被稱為「元魏」的是(  )

a.戰國時期的魏國 b.北魏c.三國時期的魏國 d.元朝

解析:選b。本題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漢化政策)。

戰國時期的魏國君主姓姬,故a項錯誤;北魏皇帝複姓拓跋,後孝文帝改革時改姓漢姓元,故b項正確;三國時期魏國皇帝姓曹,故c項錯誤;元朝皇帝姓孛兒只斤,故d項錯誤。

11.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發出這樣的感嘆:「中國科舉制度是世界各國中所用以選取真才之最古老最好的制度。」甚至稱之為「中國第五大發明」。從時代發展以及創立角度看,該「發明」的著眼點在於

a.強化君主**,培養忠臣順民b.弘揚儒學正統,約束官吏言行

c.防範武將專權,完善官僚體制d.抑制門閥勢力,加強**集權

解析:選d。科舉制是在九品中正製造成地方門閥勢力控制政權,官吏腐敗的背景下創立的,其目的在於抑制門閥勢力,加強**集權,故d項符合題意。

12.宋代出現了「貧富無定勢,田宅無定主」的現象,這反映了當時

a.財產平均分配 b.禁止土地買賣

c.實行土地國有化 d.土地所有權轉移頻繁

解析:選d。「貧富無定勢,田宅無定主」說明土地的所有權不很固定,所以應該選擇d;a、b、c與題意無關,也不符合宋代的史實,

13宋人項安世說,「學詩當學杜(甫)詩,學詞當學柳(永)詞,杜詩柳詞皆無表德,只是實說」。他認為杜詩柳詞(  )

a.有直抒胸臆的特點b.是詩詞藝術的巔峰代表

c.注重道德教化功能d.體現浪漫主義藝術風格

解析:選a。宋人項安世認可杜甫和柳永,關鍵在於「杜詩柳詞皆無表德,只是實說」,強調二者的詩和詞都是直抒胸臆,故a項正確;材料沒有對杜詩柳詞和其他詩詞比較,故b項錯誤;材料強調的是杜詩柳詞的實說而不是表德,故c項錯誤;杜甫的詩是現實主義代表,

14.一位大學者的詩:「聞道西園春色深,急穿芒履去登臨。千芭萬蕊爭紅紫,誰識乾坤造化心。」他要從春意盎然中體會「天地生物之心」,與該主張一致的是(  )

a.人性本善 b.心即理也c.格物致知 d.致良知,知行合一

解析:選c。該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的解讀能力與史實記憶能力。

材料中「急穿芒履去登臨」一句說明該學者是積極地接觸客觀事物,去感知「造化心」的。屬於程朱理學的修養方式。四個選項中:

a不屬於方**的範疇,b、d兩項屬於陸王心學的觀點,故選c。

15.南開大學教授李治安認為元朝行省制**集權是秦漢以來那縣製**集權模式的較高階演化形態,也是兩宋否定唐後期藩鎮分權的繼續,相當於自隋朝始第三個「正—反—合」階段的「合」。作者認為(

a.行省制實現了**集權和地方分權的有機結合

b.行省制主要著眼於政治上的統治和軍事上的控制

c.行省制鞏固了元朝的**統治和國家的統一

d.行省制充分借鑑了郡縣制的優點基本擯棄了兩宋政治制度的缺點

解析:選a。根據材料中「較高階演化形態」「否定唐後期藩鎮分權的繼續」「階段的『合』」等資訊,可知該教授認為行省制度既保持了秦漢以來**集權制度集權的特點,又結合了分權的優點,是兩者優點的合併,所以a項符合題意。

16.明朝初年,針對宰相制度的廢除,方孝孺認為:「書之周官言六卿之職美矣。冢宰者,治之所從出也。

宗伯典禮,司馬主兵,司寇掌禁,司空掌土,皆聽於冢宰者也。冢宰,治之本,天下之大政宜見於冢宰。」由此可見他主張(  )

a.君民共治 b.復立宰相c.廢除皇權 d.君主立憲

解析:選b。明朝初年,太祖廢除宰相,權分六部。

材料表明方孝孺認為古代宰相主持大政,是「治之本」。由此可見,其主張重設宰相。分析選項,a、c、d明顯與題意不符。

故應選b。

17.明朝**的公服上所綴圖案被稱為「補子」,各等級對應的圖案有明確規定,如武官「一品、二品獅子,三品、四品虎豹……」但到明朝中後期,在面臨農民起義和少數民族政權的威脅下,常出現武官越級使用高品級的圖案,而朝廷對此無能為力的情況。下列選項中對這種歷史現象理解正確的是(  )

第一單元中國古代政治制度

齊 479 502建康江蘇南京齊高帝蕭道成 梁 502 557建康江蘇南京梁武帝蕭衍 陳 557 589建康江蘇南京陳武帝陳霸先 北朝北魏 386 534平城 洛陽 山西大同魏道武帝拓跋珪東魏西魏北齊北周 隋朝 581 618大興陝西西安隋文帝楊堅 唐朝 618 907長安陝西西安唐高祖李淵 五代十...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起源第一課

高三歷史一輪複習 先秦政治制度與秦朝的 集權制 1 一 考點 課標 二 高考命題方向 1 中國古代 集權制度是考查的重點內容,其中尤其以秦 唐 宋 明 清最為重要,考查的重點放在官僚體系中各部門的職能上,我國古代很多名稱相同的部門在不同的朝代的名稱職能上存在一定差別,複習時要注意將其理順出來。2 規...

中國古代政治史專題之先秦與秦漢的政治制度

北京四中趙利劍 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了解一些中國古代非常輝煌燦爛的文化和文明,其中乙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中國古代政治發展史。在幾千年的時間當中,我們形成了一套很完整的中國古代政治制度,這對當時和對後代都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所以,我們按照文明史觀的觀念,來對古代文明進行學習的過程裡邊,中國古代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