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冊測驗試題

2022-12-29 03:51:04 字數 4076 閱讀 1829

莊浪縣紫荊中學高二語文考試試題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書法的人文精神與價值取向

書法藝術是一種飽含人文精神的藝術,古人對書法的人文精神多有論述。柳公權曰:「心正則筆正。

」蘇軾說:「古文論書者,兼論其平生。苟非其人,雖工不貴也。

」明末項穆在《書法雅言》中說:「論書如論相,觀書如觀人。」古往今來,強調書家的人格地位,書品即人品的人格主義的評價方法長期影響著書壇。

書法作為一門獨立的藝術,與其他藝術一樣,各自有屬於自己的美學內函與價值,它不需要嫁接或附屬於非原生態的環境來生存。但是,書法是一種標榜的藝術,書法傷口在彰顯藝術魅力的同時,書法家的人格、學識等因素也會凸現出來。所以說書法是一種人文的藝術、人格的藝術也未免不可。

世上沒有純粹的藝術,尤其是書法這門必須承載漢字,並通過漢字以表達事項和情感的藝術。那麼,書家的作品,即使是書寫他人原創的作品,首先也是經過書家的人格認可,且注入了自己飽滿的情感後才書寫出來的,每幅作品都無疑會攜刻上自己的人格烙印。藝術家提供的產品必須能滿足人們的精神需要,這就是藝術家的良知與社會責任。

藝術家為了能生產合格的產品,必須從精神的、道義的、物質的、社會的、生活的多個方面進行投入、篩選、填充、除錯,甚至是反覆地加工提煉,藝術的修煉必須是人格的修煉和人文領域諸多學科的學識與涵養。作為書家,恪守做人的原則,充分把握作品的思想與藝術性,這是必須要做到的。

人文精神是人文知識分子應有的一種品格,一種情懷,是這個階層的精神特徵。中國有傳統文化所堅持的以社會為本位,以仁愛為中心,以修身、養心、齊家、治國、平天下為目的直覺。形象的人文精神;西方有文藝復興時期的以個性解放為目的,以自由、平等、博愛為口號的人文精神。

由此看來,人文當是一種精神追求,是一種價值取向或者思維方式。書法是一門人文氣息非常濃厚的高雅藝術,如果不強調作品豐富的內涵,不提公升其精神品質,一味的浮躁鋪張,只能消耗書法的藝術生命。眼下有人提出了書家「學者化」的口號,提倡加強書家人文素質和傳統國學的綜合修養。

有人說:「讀書以養性,書畫以養心,不讀書而能臻絕品者,未之見也。」書法作為傳統文化優秀的組成部分,古代文化人的一切活動,須臾不離筆墨。

文化人以儒、以道、以釋、以詩詞文章,以其人生的全部經歷模練了書法,書法也全息地映**文化人的生存狀態。有人這樣說書法:「少年比才氣,中年比傳統,晚年比學養。

」乙個「學養」,道出了文化底蘊的積澱,不唯需要熟讀經史,留心藝事,更需要長時間含涵體察。

書法作為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其發展史在一定意義上講是一部人文精神史。作為當代,多一些思想家的氣質、學問家的淵博與專注、公共知識分子的社會良知,用關注文化國粹的熱情來關注書法的發展,這是我們今天必須做到或者極力追求的。

1、關於「書法」的解說,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a、書法是有著自身美學內涵與價值,不依附於非原生態的環境而獨立生存的人文藝術。

b、書法是承載著漢字,注入書法家的飽滿情感,彰顯出藝術魅力的一種純粹藝術。

c、書法是通過漢字表達事項和情感,凸現著書法家人格和學識的淡泊名利的標榜藝術。

d、書法是滲透著所有藝術家社會良知與責任感的人文氣息非常濃厚的一門高雅藝術。

2、關於「書法的人文精神」的理解,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柳公權、蘇軾等人關於「書品即人品」的人格主義評價,蘊含著濃厚的書法人文精神。

b、書法家從精神、道義等方面提煉作品並鐫刻上自己的人格烙印,方能創作出有人文精神的作品。

c、書法家加強文化底蘊的積澱,注得人生的含涵體察,其書法的人文精神就會得到滋養。

d、書法作為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其發展史就是以追求個性解放為目的一部人文精神史。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內容的一項是( )

a、作為藝術家尤其是書法家,必須恪守做人的原則,進行藝術的修煉,提公升自己的人格和學識涵養。

b、中國的人文精神以社會為本位,以仁愛為中心,是比西方追求個性解放的人文精神層次更高的精神追求。

c、書法家以其人生的全部經歷模鑄書法,因此其作品也部分地映**書法家的生存狀態,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字如其人」。

d、多一些思想家的氣質、學問家的淵博與專注以及知識分子的社會良知,去關注書法的發展,是當代書法家今天唯一的價值追求。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韻文言文,完成4-7題。

貢禹字少翁,琅琊人也。以明經絜行著聞,徵為博士,涼州刺史,病去官。復舉賢良,為河南令,歲餘,以職事為府官所責,免冠謝。禹曰:「冠壹免,安復可冠也!」遂去官。

元帝初即位,徵禹為諫大夫,數虛已問以政事。是時年歲不登,郡國多困,禹奏言:「今大夫僭諸侯,諸侯僭天子,天子過天道,其日久矣。

承衰救亂,矯復古化,在於陛下。」天子善其忠,乃下詔,遷禹為光祿大夫。

頃之,禹上書曰:「臣禹八十有一,耳目不聰明,非復能有補益,所謂汙朝之臣也。願乞骸骨,及身生歸鄉裡,死亡所恨。

」天子報曰:「朕以生有伯夷之廉、史魚之直,守經據古,不阿當世,孳孳於民,俗之所寡,故親近生,幾參國政。今來得久聞生之奇論也,而雲欲退,意豈有所恨與?

」後月餘,以禹為長信少府。會御史大夫陳萬年卒,禹代為御史大夫,列於三公。

自禹在位,數言得失,書數十上。禹以為古民亡賦算,口錢起武帝,征伐四夷,重賦於民,民產子三歲則出口錢,故民重困,至於生子輒殺,甚可悲痛。宜今兒七歲去齒乃出口錢,年二十乃算。

又言諸離宮及長樂宮衛可減其太半,以寬繇役。又諸官奴婢十萬餘人戲遊亡事,稅良民以給之,歲費五六鉅萬,宜免為庶人廩食,令代關東戍卒。

天子下其議,令民產子七歲乃出口錢,自此始。又罷上林宮館希幸御者,減諸侯王廟衛卒省其半。餘雖未盡從,然嘉其質直之意。禹又奏欲罷郡國廟,定漢宗廟選毀之禮,皆未施行。

為御史大夫數月卒,天子賜錢百萬,以其子為郎,官至末郡都尉。

(刪節自《漢書·貢禹傳》)

[注]①賦算:人口稅。漢制,自十五歲起,至五十六歲,每人每年出錢一百二十錢。②口錢:人口稅。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是時年歲不登登:五穀成熟。

b.意豈有所恨與恨:遺憾

c.以寬繇役寬:放寬。

d.稅良民以給之稅:賦稅。

5.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貢禹耿直的一組是( )

①冠壹免,安復可冠也 ②數虛己問以政事

③天子過天道,其日久矣 ④今未得久聞生之奇論也

⑤宜免為庶人廩食禹又奏欲罷郡國廟

a.①②⑥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⑤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貢禹為臣忠誠,心憂國事。他建議元帝承接衰微的局面,挽救混亂的禮制,恢復古代的教化,元帝欣賞他的忠誠並提拔了他。

b.貢禹遵循經義,據守古道。元帝稱讚他有伯夷的廉潔,有史魚的剛直,認為他是當時世上少有的高尚賢良的人,值得親近。

c.貢禹年事雖高,仍被倚重。元帝拒絕了他告老還鄉的請求,為了挽留他,公升任他做了長信少府、御史大夫,使他位列三公。

d.貢禹不屈世風,為民請命。他多次評論政事得失,曾經建議把賦算、口錢起徵的年齡延後,但皇帝只延後了口錢起徵的年齡。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復舉賢良,為河南令,歲餘,以職事為府官所責,免冠謝。

(2)臣禹八十有一,耳目不聰明,非復能有補益,所謂汙朝之臣也。

(二)古詩鑑賞(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8-9題。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

蘇軾行歌野哭兩堪悲,遠火低星漸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歲,鄉音無伴苦思歸。

重衾腳冷知霜重,新沭頭輕感髮稀。

多謝殘燈不嫌客,孤舟一夜許相依。

[注]①此詩作於宋神宗熙寧六年(1073)十一月,蘇軾奉命前往常州等地賑濟災荒途中;除夜即除夕。

8.這首詩的前六句,表達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請簡要概括。(5分)

9.結合尾聯,簡要賞祈「嫌」字的妙處。(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0.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四十三年,望中猶記

(辛棄疾《永遇樂》)

(2)歌台暖響,春光融融杜牧《阿房宮賦》)

(3)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陶淵明《飲酒》)

乙選考題

請考生從以下

三、四兩大題中選定一大題作答。如果兩題均答,則按第三大題計分。

三、文學類文字閱讀(25分)

高二下冊語文教學計畫

2017屆高二年級上半年 語文教學計畫 陝西省丹鳳中學高二語文備課組王書良 一.教學指導思想 以語文新課標為指導,以學校 新課改 本學期工作計畫和語文教研組工作計畫為參考,切實提高全組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 業務水平素質和教育教學能力,落實常規工作,夯實基礎,增加課外閱讀量,豐富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學生學...

高二下物理月考

物理試題 一 選擇題 本大題共8個小題,每小題6分,共48分 1 關於電磁感應,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發電機 變壓器都是利用電磁感應原理製成的。b.只要迴路內的磁通量發生變化,就一定要產生感應電動勢。c.楞次定律是能量守恆定律在電磁感應現象中的體現。d.穿過迴路的磁通量越大時,產生的感應電動勢也一...

語文高二下冊陳情表說課稿格式2019

陳情表 是寫給皇帝的信,以敘事為主。小編準備了陳情表說課稿格式,具體請看以下內容。高中階段大綱在文言文方面的要求是 誦讀古典詩詞和淺易文言文,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掌握課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 文言虛詞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詞句含義,讀懂課文,學習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的內容和思想傾向。而本單元的四篇文言文是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