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複習提綱

2022-12-26 11:54:02 字數 5010 閱讀 1845

第一章認識地球

第一課地球的形狀與大小

1、地球是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球體。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徑6371千公尺,赤道周長約4萬千公尺,

表面積約5.1億平方千公尺。

第二課地球儀

1、地球儀——地球的模型。

2、地球儀的組成:①北極:地軸北端與地球表面的交點;②南極:

地軸南端與地球表面的交點;③地軸:假想的地球自轉軸;④經線與緯線:在地球儀上,與赤道平行的圓叫做緯線。

連線南、北兩極並與赤道垂直的半圓叫做經線,也稱子午線。

3、指示的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

4、長度:所有的經線長度相等;緯度不等、緯線的長度不相等、赤道最長。

5、代表符號:北緯n、南緯s; 東經e;西經w。

6、零度線與範圍:

(1)赤道是劃分緯度的起點,定為0°緯線。緯度:北半球:0°至90°n,南半球:0°至90°s。

(2)、國際上規定,以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台舊址的經線為0°經線,也稱本初子午線。經度的範圍是0—180度。

7、半球分界線:

(1)赤道把地球劃分為南、北兩半球。

(2)西經20°和東經160°組成的經線圈把地球劃分為東、西兩半球。

8、東西經、南北緯的區分:看相鄰兩條線的排列——往東變大是東經、往西變大是西經;往北變大是北緯、往南變大變大是南緯。

9、特殊的緯線:

(1)人們將緯度0°—30°(小於30)稱為低緯度,30°—60°稱為中緯度,60°—90°(大於60)稱為高緯度。

(2)回歸線23.5°—北回歸線(23.5°n)、南回歸線(23.5°s)→太陽直射點的回歸

(2)圈線66.5°—北極圈(66.5°n)、南極圈(66.5°s)→寒帶與溫帶的分界線

第三課地球的運動

一、自轉

1、地球繞著地軸的旋轉叫自轉。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的(北逆南順)。自轉的週期是一天 。

2、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

(1)、地球不透明——晝夜更替。

(2)、在同緯度地區,偏東的地點要比位置偏西的地點早看到日出,——時間差異(經度每差15°時間相差1小時)。

二、 地球的公轉

1、地球繞著太陽的旋轉叫公轉,地球公轉的方向也是自西向東的,週期為一年 。2、地球公轉時,地軸是傾斜的,並且地軸的空間指向保持不變,因而:(1)對同乙個地方而言:

地球在公轉軌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陽光照射的情況也不同,從而形成了四季的變化(北半球與南半球的季節相反)。

a:記住兩分兩至的名稱和時間

b:結合太陽直射點的位置圖說明:

晝夜長短的情況——當直射點在北半球時北半球晝長夜短、夏至日晝最長;直射點在南半球時夜長晝短、冬至日夜最長;春分和秋分晝夜等長。

晝夜長短的變化趨勢——直射點北移時晝變長夜變短。

(2)對不同緯度的地方而言:接受太陽的熱量不同,因而將地球劃分為5帶(北寒帶、南寒帶、北溫帶、南溫帶、熱帶5個個溫帶帶)。五帶的分界線分別是回歸線(23.

5度)和圈線(66.5度),熱帶地面獲得的熱量最多,終年炎熱,有太陽直射現象;溫帶地面獲得的光熱比熱帶少,比寒帶多,四季分明,既無直射也無極晝和極夜現象;寒帶地面獲得的熱量很少,終年寒冷,有極晝、極夜現象。

地球公轉產生的地理意義:四季變化和地球五帶的劃分。

第二單元地圖

一、 地圖的基本要素

1、地圖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和圖例。

2、在地圖上判定方向的方法有三種:①通常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確定方向。②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指向標指向北方。

③在有經緯網的地圖上,用經緯網來確定方向:經線指示南北、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3、比例尺:線段式比 、數字式 、文字式 。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

(1)比例尺的大小比較——分數的大小比較

(2)比例尺大小的意義:比例尺大—範圍小—內容詳細

二、 地形圖的判讀

1、海拔是乙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也稱作絕對高度。相對高度是乙個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

2、在地圖上,將海拔相同各點連線成的線叫做等高線,用等高線表示高低起伏的地圖叫做等高線地圖。將水域中深度相等的各點連線成的線,叫做等深線。

(1)五種山地的形態:山頂、鞍部、山脊、山谷、陡崖。

等高線、海拔出;陡則密、緩則疏;外彎脊、內彎谷;兩山之間是鞍部;山頂之處有標註。

(2)五種地形: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等。

分層設色地形圖中:綠色—平原、 黃色—丘陵、山地、高原、 藍色—海洋、 白色—冰川、積雪注意:衛星雲圖中:綠色—陸地、藍色—海洋、白色—雲層在

第三章海洋與陸地

第一課海陸的分布

1、地球的陸地面積佔地表總面積的29%,而海洋面積佔地表的71%;三分陸地,七分海洋。地球上的陸地主要集中在東半球和北半球。

2、地球上的陸地被海洋包圍、分隔,其中面積廣大的陸地稱為大陸(澳大利亞大陸最小,亞洲和歐洲同在亞歐大陸上),面積較小的稱為島嶼(格陵蘭島最大),大陸與其附近島嶼合起來稱為大洲。

全球陸地分為七個大洲: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

洲界線:

亞洲與歐洲: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 大高加索山脈和土耳其海峽。

亞洲與北美洲:白令海峽

亞、非:蘇伊士運河。

南、北美洲的分界線:巴拿馬運河。

3、四大洋:太大印北

4世界之最:.

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在亞洲;

最長的山脈—安第斯山脈在南美洲

最大的平原—亞馬孫平原在南美洲;

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在南美洲;

最大的盆地—剛果盆地在非洲。

最低的陸地-——死海

第二課海陸的變遷

1、海陸變遷的原因:地殼的運動和海平面的公升降。

2、海陸變遷的相關理論

(1)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的大陸漂移學說:2-3億年前,地球上只有一塊大陸;以後大陸解體、**,逐漸漂移到現在的位置,形成了目前海陸分布的格局。

(2)、板塊構造學說:20世紀60年代,在大陸漂移學說的基礎上,發展形成了板塊構造學說。板塊構造學說將全球劃分為七大板塊,認為七大板塊處於不斷運動之中。

a:板塊運動的特點:板塊內部相對穩定,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比較活躍。

世界火山、**帶主要分布在板塊交界地帶。全球90%以上的**和火山分布在環太平洋沿岸地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地帶。

b、板塊運動的方式:

①張裂: 常常會形成裂谷和海洋——紅海在擴大。

②碰撞擠壓造山運動:喜馬拉雅山脈—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安第斯山脈—南美洲板塊與太平洋板塊; 影響海洋面積:太平洋在縮小、地中海會消失。

c、七大板塊:以陸地為主:亞歐板塊、北美洲板塊、南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南極洲板塊;海陸兼備:印度洋板塊;以海洋為主太平洋板塊。

第四章天氣與氣候

第一課天氣與天氣預報

1、天氣指乙個地方短時間內的陰晴、冷熱、風雨等天氣狀況(時間短、變化快)。

2、氣候指乙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具有穩定性)。

3、判斷天氣和氣候的方法:短時間為天氣,長時間(超過三個月)為氣候。

第二課氣溫與降水

一、氣溫

1、一天之中氣溫最高值一般出現在午後2時,氣溫最低值出現在日出前後。一天中氣溫最高值與最低值之差為氣溫日較差(日變化)。

2、以年為週期的氣溫變化,叫做氣溫的年變化。北半球最冷月在1月、7月最熱(年較差)。

3、通常用氣溫曲線圖來表示氣溫在時間上的變化。

4、熱帶地區氣溫的年變化小,溫帶和寒帶氣溫的年變化大;海洋的氣溫年變化小、陸地的氣溫年變化大。

5、等溫線是指在地圖上將氣溫相等的各點連線成的平滑曲線。

在同一條等溫線上,各點的氣溫相等。

等溫線稀疏的地方,氣溫差別小。等溫線密集的地方,氣溫差別大。

在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上,等溫線的分布與緯線大致平行;南、北半球相比,南半球等溫線更平直,這是因為南半球海洋面積廣闊,而北半球海陸參差分布,加之陸地地形高低起伏較大,都導致北半球等溫線比南半球彎曲地多。

6、影響氣溫分布的因素:

(1)緯度位置是影響氣溫分布的主要因素——緯度越高氣溫越低。

(2)海陸分布也有很大影響:同緯度地區,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陸地氣溫低,海洋氣溫高—熱力差是形成季風的重要原因,季風總是從氣溫低的地方吹向氣溫高的地方—夏季吹涼風、冬季吹冷風。

(3)地形的影響:海拔每公升高100公尺氣溫下降0.6度 。

二、 降水

1、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多種形式,乙個地方一年內降水的季節變化通常用降水量柱狀圖來表示。

2、在地圖上將降水量相等的各點連線成的線,叫做等降水量線。

3、降水規律:a 赤道多雨,兩極少雨,b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量多,西岸降水量少,c中緯度地區,沿海地區多雨,內陸少雨。

第三課世界氣候型別

1、氣溫和降水是氣候的兩個重要因素(以溫定帶以水定型)。

2、熱帶氣候型別:熱帶地區全年高溫,但降水量的地區差異較大,形成了四種不同的氣候型別: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沙漠氣候。

3、溫帶氣候型別:溫帶緯度較低的**帶地區,大陸東岸為**帶季風 ,西岸為地中海氣候;中緯度地區,大陸西岸為溫帶海洋性氣候,東部為溫帶季風氣候;大陸內部為面積廣闊的溫帶大陸性氣候,緯度較高的地區則為亞寒帶針葉林氣候。

4、寒帶氣候:寒帶氣候又稱極地氣候,包括冰原氣候和苔原氣候。冰原氣候分布在南極大陸和北冰洋的一些島嶼上,地面覆蓋著很厚的冰雪;苔原氣候分布在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北部邊緣地帶,苔原氣候的地面生長著苔蘚、地衣等低等植物。

5、高原山地氣候:在中低緯度的高山高原地區,由於海拔較高,終年低溫,形成了高原山地氣候。

6、影響氣候的因素:緯度因素、海陸因素、地形因素等。

(1)、緯度因素:受地球形狀的影響,不同緯度接受太陽熱量的多少不同,導致不同緯度之間氣溫和降水存在明顯的不同。緯度越低,一般降水多,氣溫高;緯度越高,一般降水少,氣溫低。

(2)、 海陸因素:陸地上的水汽主要來自海洋,因此,離海洋較近且能受到海洋潤濕氣流的影

響的地區,一般降水多;而遠離海洋的地區,一般降水少。由於海洋和陸地的性質不同,吸熱與散熱的情況也不同。陸地吸熱快,散熱也快;海洋則相反。

因此同緯度地帶,夏季氣溫高於海洋;冬季相反氣溫海洋高於陸地

(3)、地形因素:氣溫隨著海拔的公升高而降低,一般情況下,海拔每增加100公尺,氣溫下降約0.6℃。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複習提綱

七年級 上 地理期末複習綱要 第一章地球和地圖 第一節地球和地球儀 1 地球的形狀 不規則的球體 2 最大周長 赤道 長度 約4萬km p3圖1.2 3 經緯線比較 p5圖1.7,p6圖1.10和圖1.11 4 經緯度比較 p6圖1.10和圖1.11 5 南 北半球的劃分 分界線 p7圖1.12 6...

七年級英語上冊英語複習提綱

英語複習提要 一 詞 一 名詞 1 名詞的複數 1 一般的直接加s,如 desk desks pen pens ruler rulers 2 以 x s ch sh結尾的加 es如 box boxes class classes watch watches 等 3 以子音字母加y結尾的要變y為i加e...

七年級上冊湘教版地理複習提綱

第一章認識大洲第一節亞洲及歐洲 課標要求 運用地圖說明某一大洲的緯度位置 海陸位置。亞洲政區圖 地形圖 氣候圖 1 半球位置 亞洲 歐洲位於東半球和北半球。2 緯度位置 亞洲北部深入北極圈內,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地跨寒溫熱三帶,大部分在北溫帶。歐洲大部分在北溫帶,沒有熱帶。3 海陸位置 亞洲北臨北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