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生態瓶

2022-12-23 08:51:03 字數 1364 閱讀 5854

教材課題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教科版)五年級上

改變生態瓶

單元課時

第1單元第一課時

科學概念:減少水和新增動物、植物會引發生態群落的變化。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嚴格控制條件進行實驗活動,堅持進行觀察記錄。情感、態度、價值觀:認識到控制條件進行實驗,細緻、準確地記錄到的現象的必要性。

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具準備

教學過程:

嚴格控制條件進行實驗活動,堅持進行觀察記錄。

在設計對比實驗中嚴格控制變數,並注意收集實驗資料用事實說話。

準備若干魚、水、水草等材料。

一、交流生態瓶,確定實驗方案:1、交流:生態瓶裡的生物生活得還好嗎?

2、展示,比一比哪些生態瓶裡的動植物生活的比較好。3、思考:如果改變生態瓶中的一些條件會怎樣呢?

4、引導:減少生態瓶裡的水是改變生態瓶的非生物環境,增加生態瓶裡的生物是改變生物的數量。

5、學生小組自由選擇其中的一種方案。

二、實驗一:減少生態瓶裡的水:(參17面記錄單)

1、實驗方法:選擇2個生態瓶,盡量一樣的,乙個生態瓶的水減少一半,另乙個水量不變,兩個生態瓶的生物數量都不變。

2、引導:要觀察生物有什麼變化,我們可以採用記錄小魚在改變前面一分鐘浮出水面上來的次數。

3、進行實驗和觀察記錄。實驗結果:由於水量減少,動植物的生存空間減少,氧氣量減少,水少的小魚浮出水面的次數比較多。

三、實驗二:增加生態瓶裡的生物:(參18面記錄單)

1、實驗方法:選擇2個生態瓶,盡量一樣的,乙個生態瓶的水草增加一倍,另乙個的小魚數量增加一倍,其他條件不變。

2、**生態瓶裡會發生什麼變化。

3、同樣採用記錄小魚在改變前面一分鐘浮出水面上來的次數。

3、進行實驗和觀察記錄。實驗結果:水草增加,產生的氧氣量就增加,魚浮出水面的次數會減少;小魚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魚浮到水面的次數會增多。

4、討論:如果小魚增加2倍或者是4倍又會怎樣呢?(小魚浮出水面次數更多,甚至會缺氧死亡)。

是不是植物越多越好呢?(植物過多,影響植物對光的吸收,還會減少動物的活動空間,也會產生不良影響)。

四、總結拓展:

1、討論:要讓生態瓶裡的生物生存的更好,我們要注意什麼?2、回家繼續觀察生態瓶,嘗試寫科學觀察報告。

板書設計:

我認為這節課要得出結論主要是要得到不同條件的生態瓶中小魚浮出水面的次數的觀察。但是我在課堂中,有很多的魚都是沉喜愛水底

教學後記

好像不願浮上水面,就算是倒掉一半的水,小魚也還是在水底轉悠,得不到明顯的資料差異。增加小魚的數量,小魚浮出水面的次數就要比較明顯了。怎樣才能使實驗更加精確,更好的得出結論呢,就是我遇到的困惑。

實驗活動的課堂紀律問題還是比較頭疼,一活動就控制不了學生了。

做生態瓶教學反思

學生在前幾課的學習中,已經開始接觸生物群落 生態系統的概念,了解了生物之間互相依存相互影響的關係,本課將進一步引導學生研究生態系統中的各種生物之間的關係。一 準備材料很感興趣 做乙個生態瓶 是這一單元裡學生最感興趣的一課。我布置了學生去找乙個可樂瓶 一些水草 一些卵石 再去捉一些鯽魚 金魚或蝌蚪 龍...

探秘生態瓶實踐活動調查問卷分析報告

2013年10月15日,對我校生態瓶實驗小組的學生進行問卷。本次問卷活動在六年級兩個班進行,共發放112份問卷,收回112份。對學生問卷進行了資料統計與分析,結果如下 一 資料分析 第一題 你了解生態瓶嗎?是什麼時間了解生態瓶的?回答五年級以前佔18 五年級了解的佔82 第二題 你對生態瓶了解的程度...

氧氣瓶乙炔瓶安全距離

施工作業時氧氣瓶 乙炔瓶要與動火點保持10公尺的距離,氧氣瓶與乙炔瓶的距離應保持5公尺以上。電焊機一次線 電源線 長度應小於5m,二次線 焊把線 長度應小於30m。接線應壓接牢固,並安裝可靠防護罩。焊把線應雙線到位,不得借用金屬管道 金屬腳手架 軌道及結構鋼筋作為迴路地線。焊把線無破損,絕緣良好。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