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醫孫思邈

2022-12-21 11:00:04 字數 1373 閱讀 5545

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2009-03-09 15:19

於鐵成俗話說「活人讓尿憋死」,意思是這種事絕不可能發生。活人竟讓尿憋死豈非笑話?但是在導尿術沒有發明以前還是有可能發生的。

傳說在唐朝時候,有乙個人得病已經三天了,一直尿不出來,病人的小肚子脹得就像個小鼓,雙手捂著肚子,呻吟不止,非常痛苦。請來了名醫孫思邈,看過病人後,孫思邈感到用藥可能解決不了問題,思來想去,終於想出乙個辦法。於是找來一根粗細適宜的蔥管,小心翼翼插進病人的尿道裡,再用力一吹,不一會兒尿順著蔥管流了出來。

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導尿術。還有乙個傳說,有乙個小夥子的眼睛不小心被什麼東西撞了一下,立刻腫了起來,疼得要命。孫思邈看了以後,認為需要馬上排出瘀血,但是傷在眼上,用針挑吧又怕刺傷眼球。

最後終於想出了乙個好辦法,他從池塘裡捉來乙隻螞蟥放在瘀血上,那只螞蟥叮破了紅腫的瘀血吸吮起來,不一會兒血腫消了,病人的疼痛也減輕了許多。類似這樣孫思邈治病的傳奇故事歷代廣為流傳,被老百姓稱為「蒼生之大醫」。在中國醫學史上堪稱大醫的人並不多,孫思邈寫了一篇文

章叫做「大醫精誠」,告誡學醫的人們,「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媸,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亦不得瞻前顧後,自慮吉凶,護惜身命。見彼苦惱,若已有之,深心悽愴,勿避險惡,晝夜寒暑,飢渴疲勞,一心赴救,無作功夫形跡之心。

如此可為蒼生大醫,反此則是含靈巨賊。」孫思邈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正是這樣身體力行才成為後人景仰的「大醫」,尊為「藥王」。

中醫歷來重視自身的醫德,《黃帝內經》強調「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告誡人們沒有道德的人是不能學醫的。孫思邈則把「醫為仁術」的精神具體化。醫德作為一種伴生於中醫藥學術的道德文化,有明顯的師道傳承特徵,孫思邈倡導「大醫精誠」,強調為醫者首先要醫術精,他說:

「故學者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不得道聽途說,而言醫道已了,深自誤哉。」正如清代名醫王世雄說:「醫者,生人之術也,醫而無術,則不足生人。

」認為乙個醫生若無精良醫術,即使仁心厚重,也毫無用處。但是倘若徒有高超的醫術而缺少良好的醫德為依託,也不能成為「大醫」。

孫思邈說乙個好的醫生必須「膽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圓而行欲方。」「膽大」是要有處事果斷的自信和氣質;「心小」是在診治疾病時要有「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態度,時時小心謹慎;「智圓」

是指遇事圓活機變,不拘泥舊規,善於創造新的招數;「行方」是指不貪名、不奪利,心中自有坦蕩天地。這就是孫思邈對於良醫的要求。

孫思邈歷經隋唐兩代,是一位知識淵博、醫術精湛的醫家。然而他不慕名利,以醫生為終身職業,長期生活在民間,行醫施藥,治病救人,尤其對醫德的強調,為後世的習醫、業醫者傳為佳話。他的名著《千金方》中,也把「大醫精誠」的醫德規範放在了極其重要的位置上來專門立題,重點討論。

而他本人,也是以德養性、以德養身、德藝雙馨的代表人物之一,成為歷代醫家和百姓尊崇的一代名醫。

大醫精誠感悟

醫乃仁術 大醫精誠讀後 當我踏入醫學院的門開始,我深知自己將從事世上最偉大,最高尚的職業。但作為一凡人如何消除自己驕恣的心裡,如何處理名利與職業關係等許多問題困擾我。知道學習唐代醫學家孫思邈的 大醫精誠 我恍然大悟,怏怏中華幾千年,如何成為合格的醫生,稱為濟世為民的大醫,在這裡我找到了答案。精 於高...

讀大醫精誠有感

孫思邈是唐代註明醫藥學家。人稱 藥王 自幼體弱多病,看病就醫,耗盡家產,18歲李志學醫,拜師學藝,深得其理,臨床療效顯著,曾多次為隋唐兩朝皇室診治。他本人究養生之術,年逾百歲,被封為 妙應真人 它是我國乃至全世界歷史上著名的醫學家盒藥物學家。在 大醫精誠 中,孫思邈對中醫學倫理思想作了全面系統的闡述...

大醫精誠讀後感

趁暑假時間匆匆讀了下孫思邈著的 大醫精誠 其中提到說 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求含靈之苦 勿避險希 晝夜 飢渴 疲勞。一心赴救,無作功夫行跡之心。如此可為蒼生大醫。對於 如何成為一名好醫生 這個困擾醫者幾千年的問題,孫思邈早在一千多年前就給了我們標準答案 大醫精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