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信仰 人類信仰追求的最高目標

2022-12-20 03:09:07 字數 4256 閱讀 7873

【 哲學】

. zhf -

「類信仰」:

人類信仰追求的最高目標

口高慧斌

提要:本文從分析信仰的各種文化形式入手,論述了人類具有共同的信仰的可能性及必然性,闡明了實現「類信仰」是人類信仰追求的最高目標及實現「類信仰」的可能性。

關鍵詞:信仰信仰精神類信仰

信仰是既包含理性因素又包含非理性因素的一種心理狀態,既是主體在乙個命題未被判定為真實的情況下對它的接受、肯定或同意的心理狀態,也是主體對乙個命題經過充分的理性分析認定為真實的情況下對它的接受、肯定或同意的心理狀態。信仰是人對生活的一種態度,是人掌握世界的一種方式,是人類精神意識的一種心理機制。人一旦處於某種信仰狀態,信仰主體的信仰心態之外必然有乙個信仰客體支撐信仰主體的行動,此時信仰主體與信仰客體或物件處於絕對的同一狀態。

凡處於信仰狀態下的人必然會具有一種永恆執一的信念、精神,信仰精神是人生的精神支柱。信仰具有多種文化表現形式。從根本上說,人的精神創造活動是以滿足人實現自身價值和意義的需要為目的的活動,人們的這種精神活動是社會結構的最高層級。

人的意義追求是複雜的,滿足意義追求的精神活動方式就應該是多種多樣的。而哲學境界、宗教信仰、科學精神、藝術追求和道德情懷是信仰的最根本的也是最主要的文化表現形式。

願以償。這無疑說明各種信仰形式只表達了人類精神的乙個方面,其所反映的信仰內容都有侷限性。那麼,究竟有沒有一種能夠統領信仰的全部內容、反映了人類信仰精神的全部實質的信仰呢?

人類社會,尤其是處於社會轉型期的人類是否需要這樣的信仰呢?這樣的信仰能否建立起來呢?又怎樣建立這樣的信仰呢?

我們認為,就信仰的內容與其所涵蓋的範圍而言,人類的信仰有「大」、「小」之分。上述信仰的各種文化形式不能對人類信仰的全部內容作出概括與統攝,它是「小信仰」。人類的信仰物件還有乙個可供人類共同追求、崇敬,能夠涵蓋人類信仰精神全部內容的「大信仰」,它是人類所追求的最**值,即「類信仰」。

「類信仰」是人類信仰追求中價值最高的信仰。把人類追求的最**值作為人類的最高信仰,這種信仰既能涵蓋人類信仰精神的本質內容,信仰的各種文化形式所表達的信仰內容也盡在其中,從而真正反映了人類的信仰追求。

實現「類信仰」是人類信仰追求的最高目標

人類應該有共同的信仰

在人類信仰精神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雖然已形成了幾種穩固的文化形式,但這些文化形式無一能夠成為人類的共同信仰。換言之,在各民族不同的文化與歷史發展過程中,現今沒有一種信仰的文化形式能夠被全人類不同種族、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人群所接受。哲學、宗教、科學、道德和藝術等文化形式只是人類信仰的乙個小方面,即「小信仰」。

它們無一能囊括人類信仰精神的全部,只能表達人類信仰的部分內容,而其中的任何一種形式都無法統攝人類的信仰精神。正因為如此,在人類信仰精神的發展歷程中,各種信仰形式都欲佔據統領地位,並為此相互鬥爭不斷,卻無一能如

既然人是信仰主體關注的中心,人的最高追求,人的最**值理所當然就是人的最高信仰。而能夠體現人的最高追求與價值的,只有「類信仰」。

「類信仰」是人類信仰精神發展的最高端段,也是人類信仰追求的終極目標。在這一階段,人實現了真正的本質,精神得到了真正的自由,人成了真正意義上的人,即完整、獨立、自由的人,具有了人的真正個性和創造性。這一階段是人真正崇拜人的階段,既無需借用任何外在的形式來遮掩人的本質、人的創造及人對人自己的崇拜,也無需再借用神等等虛無縹緲的非存在來表現人的本質和需求。

即使這時的人對宗教的信仰也不同於以往。人們不會沉迷於以往人為自己設計的虛無縹緲的世界中,更加現實地看待上帝等神化的力量的本質,對人自己的自信與崇拜將代替對上帝等非人間力量的崇拜。但宗教信仰還會採取以往的信仰形式,只不過是以對人的信仰代替了對神等的信仰而已。

「類信仰」是完全以人為中心、為崇拜物件的信仰。「類信仰」完全破除了信仰主體對各種非現實的、非人間的力量即神化力量的崇拜,還給信仰主體以真正的自信心和現有今

實的力量。因為「類信仰」有它的生活基礎和實踐依據。在「類信仰」階段,人類達到了完全的自覺,在與自然抗爭中滿足著人類發展所需要的一切,卻能夠與自然和諧相處,人類不再只以人類為中心,不會成為「人類中心主義者」,再也不會為了人類自身的利益而不顧自然的發展。

這時人與自然達到了真正的「合一」狀態。人找到了人的真正位置,實現了人存在的最大價值。因此,人在處理與人及社會的關係中,也不會再把人自身作為中心,並為此不顧他人的利益,而是真正做到了以己之心度他人之心,己之不欲不再施與他人。

人與人和諧相處,人與社會的協調發展減少了人的壓抑感、孤獨感和冷漠感,對信仰的選擇不再流於形式,更注重信仰的內容。一旦信仰就會使信仰物件不僅僅是自己精神得以慰藉的支柱,更主要的則是以信仰物件為依託,樂觀地面向未來,自信地走完人生之路。這將是「類信仰」的真正作用,是人類真正需要「類信仰」的原因。

「類信仰」的產生何以可能

「類信仰」的產生是人類信仰精神在經過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的第三階段。它的產生不是憑空的,既有理論上的依據,也有實踐上的可能,是人類信仰精神發展過程中必經的乙個階段。

馬克思關於人的發展的「三個階段」的理論是「類信仰」理論產生的理論依據。

馬克思指出,人的自身發展經歷了「群體本位」、「個體本位」與「類本位」三個發展階段。在這三個發展階段中,人的意識也相應地經歷了三個不同的發展階段,即超現實的神化階段、物化的科學階段和類化的哲學階段。在群體本位階段,由於受生產力發展水平等的限制,人與人之間不能彼此脫離,人只有與人群共同體結盟才能生存,也才能談到發展。

這種結盟,實際上是由一種自然紐帶聯結在一起的,並具有地域性。在這個階段,人與人之間是相互依賴的關係,處於互相依賴的形態中,產生的是群體意識。在這一階段,對群體大我的推崇就是這時人群共同體的共同的信仰和精神支柱。

由於個人在這時不能發揮個人的力量,沒有獨立性,不具有人的本質,人們把人的本質神化,超現實化,用外在的人即「神」、「上帝」等來美化人的本質,對他們進行頂禮膜拜,使其成為群體本位階段人所追求的最**值和最高信仰。追求超個體的和超現實的信仰物件雖然採取了一種超人間的形式,實際上信仰物件的內容仍然是人。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類實踐能力的日益增強,信仰主體的信仰逐漸發生了變化,從神化階段進入到多種信仰形式並生的局面。這些各自相對獨立的精神姿態在一定的層次上和一定的範圍內他們共屬一類或一群體的精神共有特徵。他們的獨特性就是依靠這種對類和群體的自覺而形成的。

不同的文明就意味著不同的群體自我意識的型別,意味著不同的信仰型別。

在人發展的個體本位階段.即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

【 哲學】 zhe xue . 的獨立階段,個人的主體地位不斷確立並逐漸強化。這種個人的主體地位的確立是通過依賴物的聯絡才建立起來的。

沒有主體在人的發展的第一階段的積累,或脫離第一階段的發展,第二階段人的發展就是不完整的,人的價值的實現也就不是最大的,人的信仰也是殘缺不全的。在人的發展的第二階段裡,由於人脫離了群體獲得了個人獨立的發展,個人的創造性得到了最高的發揮,人的潛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挖掘,實現個人的價值就成為人的最高的價值。而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發展上存在的差異,加上受到其他方面因素的影響,個人的價值出現了明顯的變化。

人們在選擇追求的信仰物件上出現了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結果。人們從精神領域的各個層次中和各個角度上進行信仰物件的選擇與追求。於是,人們通過種種形式,借用各種各樣的手段追求自己的所需。

為了使日益脫離群體的個人的精神不致於孤獨與寂寞,為自己找到精神安寄的場所,人們把對人自身的尊崇外化為宗教的、科學的、道德的、藝術的或哲學的形式,依託這些形式,人們的心靈得到了淨化,精神得到了昇華。

在人的發展的第二階段,各種「小信仰」雖然能夠滿足個人對精神的追求,而且這種追求從乙個側面表明了人的乙個方面的本質,但卻不是完整人的真正意義上的本質。信仰的各種文化形式所表現的只能是人類信仰的乙個方面,沒有也不能表現人類信仰的全部內容,反映人類信仰追求全面本質的只能是「類信仰」。

「類信仰」的出現是隨著個體小我作為普遍的個人獲得了全面的發展,大我作為「類」得到了適當發展,即人與自然達到了真正的合一狀態,人與人和社會極協調地發展,引發了價值觀念的變化,從而使人的價值追求相應變化的結果。

在「類信仰」階段,由於人是第一位的,人對信仰的追求就是對人自身本質的追求,此時,不僅不能出現以自我為中心而導致的各方面發展的失衡現象,而且此時的以人為中心是把人當作了一切行為的出發點的前提下,兼顧了眼前與長遠、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等等方面。在人的發展的第二階段所出現的所有的弊端都會得到克服,人真正成為了自己的主人,把握了自己的命運,實現了真正的自由。但這一步的到來還需要一段漫長的歲月,還需要經過人類不懈的努力才能達到。

然而這一切卻不是幻想,而是人類精神追求的理想目標。

「小信仰」與「大信仰」之間具有可通約性。「大信仰」是從「小信仰」中發展而來的,「小信仰」是「大信仰」發展的必經階段。「小信仰」是「大信仰」的依附與表現的形式、載體,脫離「小信仰」的「大信仰」是抽象的,沒有吸引力、沒有激情和生機的。

無論社會如何發展,「小信仰」都不能缺失,只能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並逐漸地使其內容更加豐富,日益接近進入「大信仰」即進入「類信仰」的人類信仰的最高端段。.

(作者單位:遼寧**社產業經濟部)責任編輯:建民月二)

信仰的力量觀《信仰》有感

信仰的力量 觀 信仰 有感 當胸前的黨徽綻放光芒,當床頭的黨員貼熠熠生輝,我知道,我身上肩負著一種責任與使命,它驅逐我的自私,它趕走我的懶惰,讓我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地奮鬥前進,而這一切,都是信仰的力量。乙個人最不可缺少的就是信仰。信仰是茫茫滄海中的一座燈塔,指引人前進的方向 信仰是力量無窮的 翅膀,...

信仰的力量

今天下午,公司組織新員工 了電影 岡仁波齊 之前聽說過這部電影的介紹,雖然這部電影給人的感覺很沉悶,但卻給我帶來了很大的震撼。這部影片無情節 無背景 無主角。影片以近乎白描的方式,以大量的長鏡頭,展示了芒康縣普拉村的11位村民的馬年朝聖之旅。朝聖隊伍中有孕婦 有殺了一輩子牛 心懷罪惡感的屠夫 有因家...

信仰我們的故事

這是一部關於黨的歷史程序的教育片,帶領我穿越了多年,簡略而精要的觀賞了黨的艱辛發展歷程。其中貫穿始終的就是黨的信仰。信仰是什麼?信仰是一種精神寄託,在你無助的時候給你力量 在你茫然的時候為你指明方向 在你挫敗的時候讓你堅強的一種思想方式,精神寄託。然而,影片 信仰,我們的故事 中,中國共產黨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