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德育教育,促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2022-12-18 21:03:02 字數 3719 閱讀 5148

未成年人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人。青少年學生是未成年人的主體,加強青少年學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培養,是一項長期的任務,也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上級黨政部門、教育局的關心、指導下,我們堅持以人為本,以讓學生健康發展為目標,精心構建教育平台,著力整合德育資源,不斷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新思路、新方法。

圍繞培育中學生愛國主義感情、確立遠大志向抱負、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質這個中心,遵循「三貼近」原則,求真務實,創新進取,使中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呈現出健康發展勢頭,取得良好效果。在「清華——安利」舉辦的演講、競賽、徵文活動中有36人獲獎;有3人獲區「十佳隊員」稱號,5人被評為市優秀學生。加強青少年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直接關係到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關係到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

在中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中,我們認為理想信念是支柱,民族精神是靈魂,道德情操是基礎,全面發展是目標。我們站在確保黨和國家事業後繼有人的戰略高度,確立以校長為核心,「五輪」驅動,加強中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思路,即黨支部-團隊組織;教導處-年級組長-班主任;教研組(年級組)-任課教師;村委小組;家長五個方面形成德育隊伍。這五個方面,各司其職,齊抓共管,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履行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神聖職責。

具體地我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探索。一、為人師表,用人格魅力感召學生

教育家孔子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中學生可塑造性、模仿性強,情緒化明顯,容易愛屋及烏的「親其師而信其道」,也容易「厭惡和尚,恨及袈裟」或「良莠不辨」的盲目模仿老師。

這就使得老師處於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說的:「教師其人是學校裡最重要的師表,最直觀最富有教益的模範,是學生活生生的榜樣」的特殊地位。引導廣大教師樹立「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身教勝於言教的意識,自覺以高尚的品德和人格魅力感召學生。

廣大教師認真貫徹落實「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嚴謹治學,愛崗敬業,大練教學基本功,對業務精益求精,都能做到思想上和***保持一致;語言上講文明,不說髒話;行動上遵紀守法,誠信守時,說到做到,按時上下課;打扮上不穿奇裝異服,不濃妝豔抹,處處做好學生的表率。在教育學生中,做到「五心」,即愛心、真心、耐心、信心、恆心。教師高尚的師德師風,對學生思想道德建設起到了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二、狠抓課堂教育,以全方位滲透引導學生

學校以教學為中心,課堂是教學的主要形式,也是素質教育、德育的主渠道。廣大教師牢固樹立教書育人、育人為本的思想。教師從備課、到上課以及上課的各個環節都要精心設計。

各任課教師挖掘教材的德育資源,不斷改進教法、學法,通過師生互動,學生自主學習,引導學生向真、向善、向美的品質和情操。在課堂教學評價中,不光重視知識的正確傳授,更注重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獲得知識和思想道德的雙贏。

三、開闢第二課堂,以高尚的情操激勵學生

中學生興趣廣泛,可塑性強,開闢第二課堂教育在加強思想道德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我校每學期在電教室**《大決戰》、《開國大典》等碟片**後,組織學生討論、寫觀後感,激發學生強烈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尊心。體音美等興趣小組,發揮了學生的特長愛好,激發了學習興趣,增長了學生的才幹和知識,陶冶了情操。

各班利用班團隊會對中小學生進行「中小學生守則」、「日常行為規範」的教育,舉行「新世紀我能行」、「保護藏羚羊、「理想伴我成長」、「綠色奧運」等主題活動。在中學生中開展「一告別五遠離」和「三個一」活動,即:告別不良衛生習慣、遠離毒品、遠離邪教、遠離暴力、遠離網咖、遠離遊戲廳。

每月看一部愛國主義影視片,讀一部優秀圖書,學唱一首優秀歌曲。學校聘請法制副校長每學期給學生做一至二次法制報告。開展「做遵紀守法小公民」、「創綠在行動」等徵文活動,上報三十篇稿件,其中三篇獲

二、三等獎。印發:「崇尚科學,反對邪教」知識問答三百餘份,參加「學法、用法、遵守法律」演講,經典詩詞朗誦等活動。

每年評選「三好學生」十名,遵守規範優秀生十二名,為學生樹立學習榜樣。家長會的召開架起學校和家庭教育溝通的橋梁。這些活動對中小學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增強法制觀念和遵規守紀的自覺性,產生了積極作用。

四、讓學校充滿文化氛圍

學校是培養人的場所,優美的校園環境,濃厚的文化氛圍,能陶冶學生的情操,淨化學生的心靈,使學生自覺規範個人的言行,做到與校園文化環境的完美融合。我們學校整頓校園周邊環境,硬化道路,植樹造林等創設了良好的育人環境。現在我學校正在評審綠

色學校做積極的準備同時還開展建立文明校園,建立文明班級,爭做「三好學生」、「優秀團隊員」活動,形成了人人為學校班級做貢獻,個個奮發有為爭先進的熱潮,激發培養了學生熱愛集體、好學上進、奮發向上的品質。

為規範校風校貌在牆上醒目處有規範的文明禮貌用語的標語,教室內的行為規範**,樓道走廊的名言、警句、名人畫像,都充分發揮著校園環境,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學生們說,走進我們的校園,濃厚的文化氛圍催人奮進。五、利用德育資源,結合學生實際教育學生

根據中學生的特點和成長規律,結合學校和中學生的實際,我們利用德育資源,充分利用各種陣地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

1、我校建有標準的公升旗台,堅持每週一公升國旗和國旗下講話,對學生進行弘揚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

2、每個教室都有學習園地,這是各班學生學習、教育、生活的園地。引人注目的「綠色環保」專欄,「愛我學校」專欄,「愛我中華」等專欄教同學助人為樂、勤奮學習、熱愛勞動、尊敬師長、誠實守信、文明禮貌、熱愛集體,學習園地簡直就像乙個百花園,激勵同學們全面發展,不斷進步。

3、學校每年組織學生到學校第二課堂教育基地參觀、學習,樹立愛勞動愛人民的思想。4、充分利用廣播、宣傳欄,進行「規範」教育,報道好人好事,進行學生作品展示。板報由學生自己編輯、撰稿、書寫。

讀報欄讓學生了解國際、國內、身邊的事,對學生健全成長都有巨大的教育作用。

5、學校將獲得的獎牌榮譽懸掛在辦公室或樓門前,這是歷史的見證,是學校成長的足跡。成績、榮譽是師生經過艱辛努力得來的,學生看到她,榮譽感,自豪感油然而生,同時會產生熱愛學校,為學校爭榮譽的動力。六、注重實踐活動,以科學發展觀培養學生

瑞士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家皮蘭傑提出,少年兒童道德成長、發展,不在於單純的外部環境,也不在於單純的主體內部,而在於主體與道德環境的積極互動作用實現。中學生的道德觀念,都是在實踐中形成的,要培養他們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必須注重實踐,使道德在實踐中深化,使優良道德銘刻在心,化為自覺的行動。教育中學生在學

校做好學生,在家庭做好孩子,在社會上做好公民,重在實踐。如學習雷鋒在學習上的「釘子」精神,引導學生刻苦學習,發揚釘子的「擠勁」和「鑽勁」為攀登文化科學高峰打好基礎。學習他做好事助人為樂的高尚品質,組織學生到衛生院義務勞動、打掃馬路,走入田地,學做農民等。

組織學生幫貧困老人抬水、洗衣、收拾屋子、孝敬父母、幫做家務,做力所能及的活,不讓家長操心,使中華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每年「世界環境日」、「地球日」組織學生到學校附近揀拾白色垃圾,參與「保護母親河行動」等,增強學生環保意識,可持續發展意識。使學生把能為他人、為社會做一件有益的事,當作光榮。

通過以上做法的**和實踐,我們體會到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人才保障,課堂教學是進行德育的主渠道;開展第二課堂教育是德育不可或缺的輔助手段;校園文化建設,各種教育資源在德育中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效能;注重實踐,使學生的道德認識能進一步深化、熟化,變為學生自覺的行動,使他們成長為思想品德高尚的人,全面發展的人,對社會有用的人,這也是德育的歸宿所在。

我們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做了一些嘗試,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我們深知,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中學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培養,是一項長期的任務,他們理想信念的樹立,思想道德的培育,道德情操的培養,文明習慣的養成,美好心靈的塑造,不是一蹴而就的,同時需要社會方方面面的支援和關助。做好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是振興中華的世紀工程,教育工作者倍感任重而道遠。

我們將認真學習貫徹***、***《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意見》精神,不斷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途徑,求實創新,與時俱進,開創我校中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新局面,為造就千百萬高素質的合格人才作出新貢獻。

社群未成年人

社群 未成年人節假日活動 資料二o一一年 社群少年之家工作制度 為了更好地建設少年之家,充分調動全體社群未成年人建立和諧社群和諧社會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增強社群全體未成年人的主人翁意識,解決未成年人放學放假後失學失教的問題,生動活潑地搞好未成年人的文化生活,特制定少年之家活動制度。一 建立永久性活動場...

未成年人計畫

4 加強學生的行為規範教育,堅持日常教育和集中教育相結合,深入開展 小學生守則 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 等宣傳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習慣。5 深入開展傳統美德教育,用中華民族的文化精華和民族英雄的精神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理想,激發學生愛國情感,為振興中華而刻苦讀書。6 加強法制 環保 安全和健康教育,組織...

未成年人教育宣傳口號

1.現在的未成年人,就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2.為未成年人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3.傳承文明 培育新人。4.做孩子的好朋友 好老師 好榜樣 引領未成年人健康成長。5.攜手呵護幼苗 6.關注未成年人成長心靈,播種文明美好的三明未來。7.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關心未成年人就是關心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