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灣扇貝育苗養殖技術指導書

2022-12-17 15:06:02 字數 5681 閱讀 8808

在生產過程中所用

1、海水均要符合國家無公害養殖海水標準(ny 5052-2001)

2、餌料生產廠家均要有合法資質,其產品均要有合符合國家無公害產品的質檢證明。

3、藥品均要遵循國家違禁藥品使用條例,嚴禁使用違禁藥品。購進的藥品要有生產廠家

的合法資質和產品質量檢驗報告。

一、海灣扇貝的繁殖生物學

海灣扇貝生長發育快,春季培育的苗種,養殖到秋季(殼高5厘公尺左右)性腺發育成熟,並可以此為親貝產卵培育苗種。生物學最小型2.2厘公尺。

海灣扇貝為雌雄同體,性腺僅侷限於腹部,精巢位於腹部外周緣,成熟時為乳白色,卵巢位於精巢內側,成熟時褐紅色,通常性腺表面覆蓋一層黑膜,隨著性腺成熟黑膜消失,精巢、卵巢逐漸清晰。我國北方海域海灣扇貝一年有春秋兩個繁殖季節,春季為5~6月,秋季為9~10月,秋季生殖後,性腺透明,無精卵存在。當性腺開始發育後,在控溫條件下給予充足的餌料,能促進性腺提前成熟,排放精卵,這就是控溫育苗的生物學依據。

二、海灣扇貝人工育苗

(一)親貝的選擇親貝的質量對育苗成敗有很大影響,好的親貝應具備以下條件:

1.殼高》5厘公尺,殼厚》 2厘公尺,表面附著物少。2.鮮出肉率》30%,性腺指數》8%。

3.外套膜無萎縮,外套腔無浮泥,養殖死亡率< 10%,越冬死亡率<30%。要選擇生活在水清、流大、養殖水域無汙染、餌料豐富海區的養殖貝作為親貝。

(二)親貝的越冬目前種貝越冬有兩種方式,一是自然海區越冬,方法是在秋季收穫前將選好的種貝簡單洗刷,按每層20個左右,重新裝籠,選擇冬季最低水溫不低於4℃的海區,稀養越冬,這樣有利於親貝在越冬時生長、發育。二是室內越冬,方法是在冬季水溫降至4℃以前將親貝移至室內暫養,每天少量換水,少量投餌,以螺旋藻、酵母等代用餌料為主,5~7天倒池一次。根據生產需要開始公升溫

育苗。兩種方法各有利弊,但都不乏成功的先例,育苗場家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越冬方式。

(三)親貝的促熟

1.溫度:根據生產需要,一般在2月底至3月初開始公升溫,從自然海區挑選的種貝,入池後先穩定3~5天後,每天公升溫1℃,公升至12℃時穩定3~4天,然後每天公升溫0.

5℃,15℃時再穩定3~4天,再逐漸公升至18~20℃恆溫待產,此時性腺變化明顯,主要表現在性腺增大,表面黑膜隱褪,雌區變為桔紅色,雄區呈乳白色。歷時30~35天,積溫達到450℃左右,這時產卵通常孵化率較高。要注意的是,海灣扇貝是雌雄同體,在臨界溫度下,容易流產,如控制不當,而形成大規模流產的話,孵化率就會特別低,種貝的利用率也大打折扣。

2.餌料:餌料是海灣扇貝生殖腺發育成熟的物質基礎,餌料的種類、質量和數量對親貝的生殖腺發育有顯著影響。

小新月菱形藻、三角褐指藻等矽藻類是親貝的最適餌料,而扁藻、金藻、小球藻等餌料對親貝的生殖腺發育效果較差。在親貝促熟過程中,如單胞藻數量不足,適當投喂一些代用餌料,如大型海藻(鼠尾藻、馬尾藻)磨碎液、蛋黃、酵母、可溶性澱粉等對性腺發育是有利的。

親貝的攝食量隨著水溫的公升高而增加,10℃以前攝食量較少,通常每天4次,每次(2~3)×104個細胞/毫公升,10℃以後可逐漸增至每天12次,15℃以後增至每天24次,如每方水養親貝150個左右,最大投餌量可以達到,每天(50~70)×104個細胞/毫公升。投餌量不是一成不變的,要根據實際情況隨時增減,判斷餌料的多少首先要看水色,如水中殘餌超過3×104個細胞/毫公升,水色較渾,說明投餌量過大,其次看扇貝直腸,如直腸膨起,腸內糞便連續,說明餌料適量,如直腸萎縮,腸內糞便呈念珠狀,則是投餌量過低的表現。

(四)獲卵與孵化

1.獲卵:親貝在18~20℃恆溫待產,性腺充分成熟後有排放現象,一般情況下先排放**,如性腺發育較為同步,大約10分鐘左右會出現大量排卵的現象,此時應迅速倒池獲卵,待池中卵子密度達到30~50個/毫公升時,再繼續倒池,直至出現大量排精時,停止倒池,該池因**過多,孵化率通常較低,一般棄去不用。

2.孵化:產卵結束後,在孵化池中加2~3ppm抗生素,同時攪池並微量充氣,將池面精子泡沫撈出,盡量保證孵化水質,孵化水溫要恆定在20~22℃之間,在此

溫度下,胚胎經過24小時發育到d形幼蟲時,此時要盡快選優,防止因孵化水質差造成d形幼蟲下沉。海灣扇貝孵化率的高低取決於性腺的成熟度,所以,關鍵是在蓄養過程中,使性腺充分成熟,提高卵子質量。

(五)幼蟲的培育

1.水溫:幼蟲培育水溫一般控制在22~24℃。室溫最好高於水溫2~3℃。2.密度:d形幼蟲培養密度以8~15個/毫公升,眼點幼蟲6~10個/毫公升較為適宜。

3.光照:育苗室內光照一般控制在500~800勒克斯左右。

4.餌料:幼蟲期間餌料以等鞭金藻為主,後期輔以扁藻、小矽藻。

投餌量從1萬細胞/毫公升逐漸增至10萬細胞/毫公升。餌料要求新鮮,停肥2天以上,無汙染。

5.換水、倒池:海灣扇貝幼蟲培育過程中,每天換水2次,換水量從v/4/次~v/2/次,幼蟲**後換水量增至2v/天。

幼蟲培育期間倒池2次,採用拖網法或虹吸法將幼蟲濾出,放入另池培養,操作時要避免損傷幼蟲,倒池後施2~3ppm抗生素藥物。

6.充氣:幼蟲培育期間連續微量充氣,有利於幼蟲、餌料均勻分布。7.幼蟲檢查:每天定時取樣檢查幼蟲的生長、攝食情況,隨時制定調整技術方案。

(六)採苗d形幼蟲經過10~12天的培養出現眼點,殼長180~220微公尺,當球狀眼點的比例達到30%左右,可投放附著基,或移到另池採苗,可根據實際情況調節幼蟲密度。

1.附著基的種類:海灣扇貝幼蟲適宜的附著基有紅棕繩苗簾和聚乙烯網片。

2.附著基的處理:棕繩必須經過嚴格捶打、燒棕毛、0.

05%氫氧化鈉浸泡、煮沸、再浸泡等處理過程後方可使用。新聚乙烯網片需用0.05%氫氧化鈉浸泡、洗搓乾淨。

聚乙烯網片可多年反覆利用,舊聚乙烯網片則無需用氫氧化鈉溶液浸泡,洗刷乾淨後可直接使用。無論哪種附著基投放前都要經過10~20ppm抗生素(青黴素)溶液浸泡2小時以上。

3.附著基的投放數量:聚乙烯網片2~3千克/立方公尺,若用直徑0.

3厘公尺的紅棕繩苗簾則800~1000公尺/立方公尺,直徑0.8厘公尺的紅棕繩苗按300~400公尺/立方公尺水體投放。

4.附著後的管理:

(1)增加換水量:換水或流水均可,保證每天2個量程。(2)增加投餌量:

投餌量按金藻為每天10~15萬細胞/毫公升。(3)降溫:幼蟲**為稚貝後,開始降溫,每天溫差不超過2℃。

(4)光照:適當增強光照,各方條件逐漸接近自然環境後,當稚貝平均殼高達到450微公尺以上,選擇適當時機出池。

三、海灣扇貝中間育成

中間育成亦稱「保苗」,海灣扇貝保苗分海上保苗和蝦池保苗兩種方法,因海上保苗受環境因素影響較大,保苗率較低,目前多採用蝦池過渡,海上暫養銷售的方法,現介紹如下:

(一)池塘選擇與消毒池塘應以沙底質為好,岩礁底次之,泥沙底.質差,泥底質最差,保苗蝦池在進水之前清除池底汙泥和雜草,然後平整池底,壓實池沿,用漂白粉30~50ppm或生石灰500ppm帶水消毒。汙泥少的蝦池可以乾曬翻耙後,再用海水浸泡沖刷1~2次即可。

(二)肥水稚貝入池前7~10天進水0.5公尺以下,施氮肥3~5ppm、磷0.3~0.

5ppm。進苗前2~3天加至最高水位。肥料種類為硝酸鈉、硝酸銨和尿素、磷酸二銨等。

肥水後透明度60~80厘公尺,水色呈黃褐、黃綠、綠、淡綠鮮嫩顏色,透明度太大可在晴天早晨追肥2~3次,肥料用量為氮肥1~2ppm、磷肥0.1~0.2ppm。

(三)筏架設定浮綆長以20~50公尺左右為宜,兩端以木樁固定,浮力應較密集、均勻設定,採苗袋宜吊掛在30~40厘公尺的弱光水層中,每串6~8袋,垂掛間距50厘公尺。

(四)稚貝出池確定合適的出池時機,最近2~3天內沒有大風雨及寒流;蝦池最低水溫在13℃以上而且穩定多日,鹽度在35‰以下,其它理化生物指標皆在正常範圍內;育苗池已逐步完成了降溫增光鍛鍊,水溫20℃以下,與蝦池溫差2℃以內,鹽度差5‰以下;稚貝規格400微公尺以上。裝苗簾的網袋應使用60目的,網袋大小以30×40~40×50厘公尺為宜,網袋過小效果差,裝袋密度以4~6萬粒/袋,網袋內須添置一塊網片或棕繩,以便將採苗袋撐開,以增大袋內環境,通常採用裝袋後幹運法,長距離運苗宜選擇晚上進行,時間不超過6小時。

(五)日常管理從稚貝入池第3天開始,日換水量前期以10%為宜,中後期,

以20%左右為宜。換水不僅可以防止水質老化,維持水溫相對穩定,而且可以形成水流,促進採苗袋內的水體交換。根據天氣情況,在雨天,應盡量提高池塘水位,降低採苗袋,防止表層池水鹽度的突變造成稚貝不適應甚至死亡。

在分苗的前3天內,應加強池水交換,換水量可在30%以上,使池水環境狀況與自然海區水環境狀況有所接近,從而提高稚貝下海時的適應能力。提高養殖成海率。

(六)分苗保苗經20天後規格達2~3公釐時,可將貝苗從附著基上刷下,向30目袋分苗。方法是搭棚遮光擋風,用毛刷刷苗或擺洗法刷苗,原附著基視剩苗數量2~4片裝袋後繼續暫養。然後收集貝苗,按容量法計數裝入30目袋,密度為1000~2000粒/袋。

苗袋綁紮採用2袋/簇,間距20厘公尺,10~12袋/串。

(七)海上暫養重新分裝的貝苗3-5天後均勻分布在網袋上,此時由於貝苗個體較大,生長迅速,蝦池溫度過高,換水量較小貝苗極易脫落,最好將貝苗移至海上暫養,等待銷售。

四、海灣扇貝養殖

(一)網籠製作必須配套、合理按每畝養10萬粒計算,每畝需要直徑300公釐(最好採用350公釐)、層數為8~10層的養成籠400個(目大15~20公釐)。同時需要目大3公釐和5公釐的小苗暫養籠,分別為30個和20個。以作養苗和疏苗用。

不論是養成籠或是暫養籠在縫製時,層間距(100公釐)的各塑料盤一定要保持相互間的平行。

(二)要選用「早、壯、大」苗種海灣扇貝與其他扇貝不同,它必須是當年育苗、當年就達到商品貝規格能夠全部收穫才有意義,這是因為海灣扇貝的生活週期只有一年,所以養殖海灣扇貝要早育苗(每年3~4月進行控溫育苗),應盡量使用早苗、大苗和壯苗。由於育苗的進展不順利,往往每年都會出現一定量的晚苗和弱苗,絕不可為了省錢購買晚茬苗。因為晚茬苗往往會貽誤扇貝的快速生長期,嚴重影響養成效果。

海灣扇貝養殖用苗,最好選用6月中旬以前就達到殼高5公釐的商品苗。分籠養成的時間,只要苗種達到養成規格,應以盡早為宜。

(三)要及時疏苗、倒籠因為海灣扇貝苗種實際上養成時間才5個多月。所以小苗購進後就要加強海上管理,凡是殼高達到5公釐時就要及時篩選進暫養籠(目大3~5公釐)。當殼高達到20公釐時,就要抓緊倒入養成籠(目大20公釐)進行養成。

切不可等小苗殼高全部達到5公釐後再進暫養籠,更不可等暫養籠中的貝苗

殼高全部達到20公釐再進養成籠。而是要分期篩選、分批對待,暫養籠中的貝苗有20-30%的達到殼高20公釐的就要把大苗篩選到養成籠中。一般經2-3次篩選,貝苗幾乎都能進入養成籠中,這樣既能促進貝苗快速生長,又能提高貝苗的成活率。

(四)分苗密度要合理分苗密度,是指每籠每層的布苗數量。合理的布苗密度是海灣扇貝高產高效益的重要的技術環節之一。有些生產單位片面認為海灣扇貝的個體比櫛孔扇貝和蝦夷扇貝的個體小,所以在養成中人為地增大每層的布苗密度,這是十分錯誤的觀點,它所以生長快,乙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濾水量大、攝食量大。

海灣扇貝的放養密度以30個/層為宜。

(五)科學管理海灣扇貝的足絲較弱、附著能力差,加之海灣扇貝本身比較光滑、養成期短,網籠不易過多地附著浮泥雜燥,沒有必要經常洗刷。經常洗只會人為地破壞它比較安定生活環境。生產實踐證明,過勤的洗刷網籠反而會造成海灣扇貝減產。

所以海灣扇貝的養成管理比較簡單,只需經常檢查是否有掉漂、纏架、等現象發生,特別大風過後一定要抓緊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以保證扇貝安全正常生長。

(六)收穫、加工每年的11~12月份,是海灣扇貝養成的集中收穫期。因為這時海水溫度已下降到近10℃,海水中扇貝的餌料生物逐漸減少,扇貝自身的攝食活動也變得十分緩慢,因此扇貝開始逐漸消瘦。所以,到了11月中下旬就應該抓緊收穫。

即使沒有達到商品規格也應全部收穫(除留種貝之外)。因為海灣扇貝中越冬的貝中冬季停止生長,等到時翌年春季便大量死亡。所以,海灣扇貝必須是當年養成,當年一次收穫。

海灣扇貝當年收穫每百千克扇貝鮮貝柱出成率,在肥沃海區可達13%~15%,貧瘠海區僅為9%~12%。收穫的海灣扇貝要抓緊加工鮮柱,要邊收邊加工,盡量不要堆積過夜,以免影響出柱率和貝柱質量。

《水處理實驗技術》指導書

顆粒自由沉澱實驗是研究濃度較稀時的單顆顆粒的沉澱規律。一般是通過沉澱柱靜沉實驗,獲取顆粒沉澱曲線。它不僅具有理論指導意義,而且也是給水排水處理工程中,某些構築物如給水與汙水的沉砂池設計的重要依據。目的1 加深對自由沉澱特點 基本概念及沉澱規律的理解。2 掌握顆粒自由沉澱實驗的方法,並能對實驗資料進行...

油漆作業技術指導書

塗漆技術要求 1.1.1 除焊接後完全封閉的內表面非金屬 有色金屬件 發黑件 鍍 件和不鏽鋼件可不塗漆外,一般零件的非加工表面均應塗漆。1.1.2 鑄件及焊接件毛坯經檢驗合格後,應進行表面處理和塗底漆 1.1.3 對外觀質量有影響的零件表面區域性凹陷 傷疤,須用配套性良好的膩子進行填補,膩子經打磨後...

預應力工程技術指導書

後張梁張拉作業 指導書中鐵四局四公司淮南新區路網工程專案部 二00八年十一月十日 編制審核 接收中鐵四局四公司淮南新區路網工程專案部 二00八年十一月十日 後張梁張拉作業指導書 一 概述 目前梁場施工的梁全部為後張預應力空心板梁。準確地施加預應力,並通過適當監控過程引數以保證施工質量,滿足設計使用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