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觀書有感

2022-12-16 07:18:02 字數 1391 閱讀 8665

個人備課及集體討論

教學內容學情分析

1.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誦古詩。

三維目標2.理解詩句意思,想象詩中描繪的美景,感悟「不斷讀書,不斷汲取新知識」的深刻

道理。3.激發學生讀書、學習的興趣。教學重點理解詩句意思,想象詩中描繪的美景。

教學難點領悟詩中蘊含的深刻哲理。了解詩借景喻理的特點。教法五環式學法合作**教學準備小黑板課時安排1課時

課前預習自學古詩

蒐集與學習有關的名言警句教學環節激發興

趣,揭示課題

反覆誦讀,整體感知檢查自讀情況

質疑問難

品讀感悟

教師教學行為

同學們,我們的祖國有著五千年的文明史。自古以來,文人輩出,宋朝的時候,出了一位偉大學者,思想家,教育家,他的名字叫朱熹。(板書:

朱熹)朱熹的思想很多成為明、清兩朝的治國方針,他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是因為他一生勤奮讀書,他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出示: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宋〕朱熹

朱熹先生是勤奮讀書的典範,不光讀,還注意思考。有一天,朱熹讀書讀累了,信步走到乙個池塘邊,一塘清水引發了朱熹對讀書的又一種思考,他頗有感觸地寫下了這首詩:(板書全詩歌)

引導學生理解

一、二句詩意

「鑑」是個生字,遇到生字,不理解,我們要查查字典。

出示字典中的字條:鏡子(古代用銅製成)。照。仔細看。

學生學習行為

齊讀課題

自讀理解詞語、詩句

多種形式朗讀

提出不理解的問題

聯絡上下文選擇合適的字解

第課時觀書有感

個人完善

教學環節

引導學生質疑小結

延伸閱讀範圍

教師教學行為

你能把這句話的意思說好嗎?(理解詩句,說詩句意思時,可以用上這些方法:連詞成句,調整詞序,新增詞語。)

引導學生理解

三、四句詩意相機指導朗讀

提問:詩的題目是《觀書有感》,可是……詩中連個書字都沒有,全寫的是池塘和池塘中的水,我看詩題不如改成《觀塘有感》你們同意嗎?

出示《觀書有感其二》

師:朱熹先生寫了這麼一首寫景的詩,非常優美,巧妙地把讀書的道理蘊藏在裡面,使人們一下子就能接受他的觀點,他的思考,可真不愧是乙個傑出的思想家,所以像這樣的詩也叫「說理詩」(板書:說理詩)。

朱熹還有一首鮮為人知的《觀書有感》:出示《觀書有感其二》

昨夜江邊春水生,蒙衝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學生學習行為

說詩意朗讀

寫話大致寫寫對這首詩的理解

背誦這首詩討論交流

自學,體會詩句的意思,想想詩所說明的道理

個人完善

板書設計

必做題提高題

作業設計

選做題目標達成情況

教學反思

教學得失體會

解讀《觀書有感》

觀書有感一 朱熹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觀書有感一 是南宋大學問家朱熹的一首膾炙人口的名詩,抄錄下來,與大家共同分析欣賞。希望對無心向學,不讀書看報,只知玩玩樂樂的青年朋友,有所啟迪勉勵。本文選自 朱文公文集 四部叢刊 本 朱熹 1130 1200 儒家稱朱...

觀書有感朱熹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譯文 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鏡子一樣展現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雲的影子都在鏡子中一起移動。要問為何那方塘的水會這樣清澈呢?是因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頭為它源源不斷地輸送活水.注釋其一 方塘 又稱半畝塘,在福建尤溪城南 齋館舍 後為南溪書院 ...

觀書有感教學設計

觀書有感 三案六環節教學設計 課題 22 觀書有感 設計理念 破古詩死記硬背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全過程參與,在參與中走進作者,攀登作者的精神境界,達到自悟自得。設計特色 結合,體會古詩內容 文題勾聯,品悟詩理。教學目標 1 能正確 流利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觀書有感 2 自學生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