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書有感教學設計

2021-03-03 23:46:25 字數 4208 閱讀 5595

《觀書有感》三案六環節教學設計

課題 22、觀書有感

設計理念:

破古詩死記硬背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全過程參與,在參與中走進作者,攀登作者的精神境界,達到自悟自得。

設計特色:

**結合,體會古詩內容;文題勾聯,品悟詩理。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觀書有感》。

2、自學生字新詞,學會詩中3個生字「鑑」「徘」「徊」。

3、理解詩句的意思,能借助圖畫,想象古詩所描繪的景象。感受古詩的語言美和意境美,領悟「不斷讀書,不斷學習,不斷汲取新知識」的深刻道理。

教學重點:

理解詩句的意思,能借助圖畫,想象古詩所描繪的景象。指導學生通過朗讀、背誦,感受古詩的語言美和意境美,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

教學難點:

領悟「不斷讀書,不斷學習,不斷汲取新知識」的深刻道理。

教學準備:

朱熹名言****課件

教學過程:

一、 自學質疑,走近詩人

1、出示朱熹名言

活到老,學到老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讀書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裡方是長進。

請同學們讀讀看,是不是覺得很熟悉?(出示朱熹的名字)看,你們發現了什麼?關於朱熹你又了解多少?

(由學生熟悉的名句引出詩人,既複習了舊知,又激起學生學習新知的慾望)

2、簡介詩人

南宋著名理學家、教育家。他學問廣博,治學勤奮,一生共撰寫了50餘部著作,其中很多思想成為明、清兩朝的治國方針,他寫的詩善於用鮮明的形象把抽象的東西具體化,寓意含蓄,具有哲理。

過渡:朱熹先生是勤奮讀書的典範,不光讀,還注意思考。有一天,朱熹讀書讀累了,信步走到乙個池塘邊,一塘清水引發了朱熹對讀書的有一種思考,他頗有感觸的寫下了這首詩:

(板書課題:觀書有感)

二、交流展示,感受詩篇

1、齊讀課題

2、學情調查(出示古詩)

(1)、自由讀,注意讀準三個生字:鑑徘徊為

(2)、指名讀詩;邊划節奏邊讀,讀出詩的節奏。

(3)、指導朗讀問句

古詩大多運用逗號和句號,這裡有個特殊的標點,你發現了沒有?誰來讀出問的語氣呢?(指名讀,並指導朗讀好這一句)

(從標點入手,啟發學生質疑,感知詩景)

(4)作者到底問的是什麼呢?請結合插圖,聯絡詩句想一想。

①理解 「渠」 「如許」

②誰再來問一問?指導讀好第三句。

過渡:詩人問方塘的水為什麼這樣的清澈,為什麼如此一問呢?因為他看到了什麼樣的景色呢?

三、合作**,體味詩意

1、出示插圖,看圖想象說話:詩人坐在塘邊的大石頭上,抬眼望去,方塘的水真清啊……(同桌討論)

(通過插圖,畫面想象,引導學生步入方塘美景之中,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學會表達,感受渠之清)

小結:說的真好,其實你們剛才描述的,正是作者吟出的兩句詩,(出示

一、二句詩),齊讀

一、二句詩,讀出方塘景色的清新明快。

2、精講點撥 「鑑」

⑴鏡子照仔細看、審察

⑷、可以作為警戒或引為教訓的事

⑸、舊式書信套語,用在開頭的稱呼之後,表示請人看信

學生討論選擇(聯絡《望洞庭》中的「潭面無風鏡未磨」理解

(巧妙引導學生借助已有經驗理解「鑑」,輕鬆突破難點)

看到如此的美景,心情怎會不高興呢?讓我們高興的讀讀這兩句詩。

3、詩人好學善問,看到眼前的方塘美景,他不禁產生了疑問:「問渠那得清如許」,到底是什麼原因讓詩人自問自答,詩中哪個字提示我們原因?

精講點撥「活水」

(結合插圖:遠處山上的瀑布流下的水匯成小溪,溪水源源不斷流入方塘。)

4、小組交流、討論。

5、展示交流

6、再讀古詩(出示整首古詩)

詩人看到這半畝方塘雖然小了些,但有源源不斷的活水流進來,使水如此的清澈,怎能不喜歡呢?讓我們讀出歡喜之情。

四、互動**,品悟詩理

1、這首詩的題目是「觀書有感」,但在詩句的字面上卻沒有提到讀書,它和讀書有著怎樣的聯絡?也就是說,詩人看到方塘,為什麼聯想到讀書呢?

小組討論交流

指名回答

小結,出示句子:方塘如此清澈,是因為有源源不斷的活水流進來;我們要想變得聰明敏銳,看來就要不斷讀書,不斷學習,不斷汲取新的知識。

現在我們理解了這首小詩所蘊含的寓意,那麼讓我們再來讀讀這首詩,相信會讀的更好。(配樂朗讀,讀出詩的韻味)

五、遷移應用

1、看,讀書多快樂呀!老師很清楚的感受到你們讀書的快樂,那麼,在我們的學習中,這「源頭活水」指什麼?

(引導學生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尤為重要,這將有效培養學生主動**並獲取知識的能力)

小組討論交流

指名回答

小結:現在,這首小詩已濃縮為乙個膾炙人口的成語「源頭活水」,在現代這個社會裡,它所指的已不僅僅是朱熹所指的讀書了,而是拓寬為一切可以推動事物發展的源頭動力。請看下一題。

2、浙江慈溪市海茂電子****於2023年創立,由於公司引進國際先進技術和裝置,把質量當作企業的生命,嚴格質量管理。只短短幾年,公司產品就開啟了國際市場,獲得很大成功,年產值已超過幾千萬美元,並仍不斷發展。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公司蓬勃發展的今天,正是由於多年來恪

「誠信服務,客戶至上」的企業信條,追求高質量,高品位的結果。

在這篇文章裡「源頭活水」是什麼?「清如許」指什麼?

板書設計:

半畝方塘清澈源頭活水

觀書有感

心智(大腦) 聰明汲取新知

觀書有感學習案

學習內容觀書有感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觀書有感》。

2、自學生字新詞,學會詩中3個生字「鑑」「徘」「徊」。

3、理解詩句的意思,能借助圖畫,想象古詩所描繪的景象。感受古詩的語言美和意境美,領悟「不斷讀書,不斷學習,不斷汲取新知識」的深刻道理。

學習重點:

理解詩句的意思,能借助圖畫,想象古詩所描繪的景象。指導學生通過朗讀、背誦,感受古詩的語言美和意境美,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

學習難點:

領悟「不斷讀書,不斷學習,不斷汲取新知識」的深刻道理。

學習過程:

一、學情調查

1、讀準字音: 鑑徘徊為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3、解釋課題,簡介作者朱熹。

二、**結合,體味詩意

(一)合作**——能借助圖畫,想象古詩所描繪的景象。感悟「不斷讀書,不斷汲取新知識」的深刻道理。

學習引導(1):

1、觀察文中插圖,看圖想象說話:詩人坐在塘邊的大石頭上,抬眼望去,方塘的水真清啊……

理解「鑑」「徘徊」

學習引導(2):

2、再讀古詩,思考:詩人看到這樣的景象,他不禁產生了什麼疑問?到底是什麼原因讓詩人自問自答,詩中哪個字提示我們原因?

理解「活水」

3、小組交流、討論。

4、展示交流

5、讀好問句

三、問題勾聯,感悟詩情

1、看圖,用自己的話說說古詩所描繪的景象。

2、這首詩的題目是「觀書有感」,但在詩句的字面上卻沒有提到讀書,它和讀書有著怎樣的聯絡?也就是說,詩人看到方塘,為什麼聯想到讀書呢?

四、拓展延伸

1、朱熹的古詩、名言還有很多,如《春日》等,趕快找來讀一讀吧!

2、學習這兩首詩有什麼收穫(引導:課文內容,學習方法,古詩的寫作特點等)?還有哪些問題或困惑

觀書有感鞏固案

一、遷移應用

1、浙江慈溪市海茂電子****於2023年創立,由於公司引進國際先進技術和裝置,把質量當作企業的生命,嚴格質量管理。只短短幾年,公司產品就開啟了國際市場,獲得很大成功,年產值已超過幾千萬美元,並仍不斷發展。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公司蓬勃發展的今天,正是由於多年來恪守「誠信服務,客戶至上」的企業信條,追求高質量,高品位的結果。

在這篇文章裡「源頭活水」是什麼?「清如許」指什麼?

二、朱熹大師這首詩也叫說理詩 ,我國古代還有許多這類的詩,試一試,你能填上嗎?

1、我們常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正像一首詩中所寫:( ),( )。

2、從不同的角度看事情,便有會有不同的收穫,正如詩中所說:( ),( )。

3、抓住時間,抓住機遇,努力奮鬥,莫等歲月消逝,機會失去,空悲切,直後悔。這正是( ),( )。

4、當你克服了艱難險阻,取得成功時,回頭再看那些困難時,就會覺得,那些困難是那麼的微不足道,這正是( ),( )。

三、學完了觀書有感這首詩,你有哪些話想對朱熹說?

解讀《觀書有感》

觀書有感一 朱熹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觀書有感一 是南宋大學問家朱熹的一首膾炙人口的名詩,抄錄下來,與大家共同分析欣賞。希望對無心向學,不讀書看報,只知玩玩樂樂的青年朋友,有所啟迪勉勵。本文選自 朱文公文集 四部叢刊 本 朱熹 1130 1200 儒家稱朱...

觀書有感朱熹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譯文 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鏡子一樣展現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雲的影子都在鏡子中一起移動。要問為何那方塘的水會這樣清澈呢?是因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頭為它源源不斷地輸送活水.注釋其一 方塘 又稱半畝塘,在福建尤溪城南 齋館舍 後為南溪書院 ...

古詩觀書有感

個人備課及集體討論 教學內容學情分析 1 正確 流利 有感情朗誦古詩。三維目標2 理解詩句意思,想象詩中描繪的美景,感悟 不斷讀書,不斷汲取新知識 的深刻 道理。3 激發學生讀書 學習的興趣。教學重點理解詩句意思,想象詩中描繪的美景。教學難點領悟詩中蘊含的深刻哲理。了解詩借景喻理的特點。教法五環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