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產業結構理論

2022-12-15 17:27:02 字數 2807 閱讀 2011

作者:jjxcf**:湖南大社會科學學報2004.4時間:2007-6-10【字

體:大中小】〖雙擊滾屏〗

「產業結構是國民經濟各產業部門之間的比例關係」,市場經濟條件下,西方產業結構理論已成為指導各國產業發展和調整的主導理論。西方產業結構理論由三次產業劃分理論、產業布局區位理論、產業布局比較優勢理論、結構調整理論和結構演變趨勢理論五大體系構成。1.三次產業劃分理論

三次產業分類法首先是由費雪(fisher)提出的,2023年英國經濟學家和統計學家c·克拉克繼承了費雪的觀點,在《經濟進步的條件》中運用三次產業分類法研究了經濟發展同產業結構的變化之間的規律,這種分類法稱為「克拉克三分類法」。所謂三次產業分類法,就是把全部經濟活動劃分為第一次產業、第二次產業和第三次產業。產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門稱為第一次產業;對初級產品進行再加工的部門稱為第二次產業;為生產和消費提供各種服務的部門稱為第三次產業。

一般地說,第一次產業包括;農業(指種植業)、畜牧業、林業、漁業和狩獵業等;第二產業包括:採掘業、製造業、建築業等工業部門;第三次產業包括煤氣、電力、供水、金融及保險業、運輸業、服務業、公務、其他公益事業和各項事業。2.產業布局區位理論

產業布局的區位理論主要由v·杜能奠基,經過a·韋伯及後人較為系統的研究,在19世紀末初步建立。杜能在其《孤立國》中提出,距離以城市為代表的消費市場遠近對農作物的布局有重大影響,由內到外他將假設的孤立國劃分成6個同心農業圈層。韋伯在分析影響工業布局的區位因素時繼承了杜能的思想,提出了區位因素、區位優勢和最優區位等概念,杜能和韋伯提出了3個一般性區位因子,即運輸費用、勞動力費用和聚集力。

謬什又考察了市場規模和市場需求結構對產業區位的影響,區位分析也由生產擴充套件到市場,並且從單個廠商擴充套件到產業。

3.產業布局比較優勢理論

比較優勢包括絕對比較優勢和相對比較優勢。亞當·斯密提出了絕對比較優勢理論,即每乙個國家或地區都有其絕對有利的、適宜於某種特定產品的生產條件,若每乙個國家或地區都有其絕對有利的、適宜於某種特定產品的生產條件,若每一國家均按其「絕對有利的條件」進行專業化生產,然後彼此進行交換,這將使各國的資源、勞動力和資本得到有效利用,對各國都有利。然後絕對優勢理論不能解釋實踐中有關分工問題,因此大衛·李嘉圖在其名著《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中提出了相對比較優勢理論。

他認為,任何國家都有其相對有利的生產條件,若各國都把勞動用於最有利於生產和出口相對有利的商品,進口相對不利的商品,將使各國資源都得到有效利用,使**雙方獲得比較利益。20世紀30年代初,伯爾蒂爾·俄林進一步提出了生產要素比率理論,他認為在同種商品不同區域的生產函式不變的情況

下,比較優勢的產生是由於:(1)各區域生產要素稟賦比率不同;(2)不同的商品需要不同的生產要素搭配比例。關於巨集觀生產力布局和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羅森斯坦·羅丹2023年主張各產業應齊頭並進,在東歐和東南歐需要「大推進」理論只有在自給自足的封閉經濟中才有其正確性。

而當今開放經濟條件下實現「大推進」是不可能的。繆爾達爾和赫希曼承認社會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客觀性,反對在資源配置上對各產業、各地區採取平均主義作法,主張遵循並自覺利用不平衡發展規律,實行有區別、有重點有選擇的不平衡發展戰略。4.結構演變趨勢理論

結構演變趨勢理論代表人物主要有威廉·配第、克拉克、庫茲涅茨、霍夫曼和里昂惕夫等。威廉·配弟(willian petty)在其《政治算術》中提出:「工業的收益比農業多得多,而商業的收益又比工業多得多。

」這是西方經濟理論中最早、最樸素的產業結構論述。在配弟之後,亞當·斯密(adam smith)在《國富論》中論述了產業部門(branch ofindustry)、產業發展及資本投入應遵循農工批零商業的順序。2023年克拉克(colin clark)在《經濟進步的條件》中建立了完整、系統的結構演變理論框架。

克拉克收集和整理了勞動力在第一次產業、第二次產業、第三次產業之間移動的時間系列的統計資料,發現隨著人均國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勞動力首先由第一次產業向第二次產業移動;當人均國民收入水平再進一步提高時,勞動力便向第三次產業移動。美國經濟學家和統計學家庫茨涅茲在《現代經濟增長》和《各國經濟增長的數量方面》等著述中認為:(1)農業部門(第一次產業)

實現的國民收入,隨著年代延續,在整個國民收入中的比重(勞動力的相對比重)一樣,處於不斷下降之中。(2)工業部門(第二次產業)的國民收入的相對比重,大體看來是上公升的,但勞動力的相對比重卻是大體不變或略有上公升。(3)服務部門(第三次產業)的勞動力相對比重,幾乎都是上公升的,但國民收入的相對比重卻大體不變或略有上公升。

「德國經濟學家霍夫曼依據20個國家的時間序列資料,分析製造業中消費資料工業與生產資料工業之間的比例關係隨工業化的程序所發生變化,建立了霍夫曼比例說,即消費資料工業的淨產值與生產資料工業的淨產值的比值。按照霍夫曼比例,一國工業化的程序可以劃分為四個階段:霍夫曼比例=5(±),霍夫曼比例=2.

5(±1)霍夫曼比例=1(±1,霍夫曼比倒<1。一國工業化的程序越高,霍夫曼比便越低。)」5.結構調整理論

結構調整理論中影響較大的是劉易斯的二元結構轉變理論和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長理論。劉易斯的二元結構轉變理論認為,農業邊際勞動生產率為零或接近零;從農業部門轉移出來的勞動力工資水平由農業收入中的儲蓄傾向。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長理論認為,由於發展中國家資源的稀缺性,全面投資和發展一切部門幾乎是不可能的,只能把有限的資源有選擇地投入到某些行業,以使有限資源最大限度地發揮促進經濟增長的效果。

赫氏認為有兩種不平衡增長途徑:一是「短缺的發展」,二是「過剩的發展」[10]。羅斯托的主導部門理論根據技術標準把經濟成長階段劃分為傳統社會、為起飛創造前提、起飛、成熟高

額群眾消費、追求生活質量這5個階段,每個階段的演進都是以主導產業部門更替為特徵的,經濟成長的各個階段都存在相應的起主導作用的產業部門,主導部門通過回顧、前瞻、旁側三種影響帶動其他部門發展,主導部門序列不可任意變更,任何國家都要經歷由低階向高階的發展過程。筱原三代平的兩基準理論是指收入彈性基準和生產率上公升基準,收入彈性基準要求把積累投向收入彈性大的行業部門;生產率上公升基準要求把積累投向生產率上公升最快的行業或部門。

產業結構理論

2.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長理論 由於資源特別是資本的稀缺性,發展中國家全面投資或平衡發展一切部門是不可能的,只能把有限的資源有選擇的投入到某些行業,使有限資源最大限度地發揮促進經濟增長的作用,這就是所謂的不平衡增長。赫希曼認為,在發展中國家,有限的資本在社會資本和直接生產資本之間的分配具有替代性,因而有...

產業結構優化

產業園區如何優化園區產業結構?近年來,多地確立了從產業方面的結構變化 優化公升級的路徑。我國產業園區建設也取得了顯著成效。最近阿力士招商網就產業園區發展問題進行了調查,進一步 推進園區快速發展的有效對策。阿力士招商網發現,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產業結構正在不斷調整並趨於合理的乙個過程。而產業園區發展取...

區域產業結構優化理論研究綜述

摘要 產業結構是現代經濟學經濟增長研究中的乙個重要問題,而產業結構優化則是現代經濟轉型的主要方向。以產業結構 產業結構優化與區域產業結構優化模型為脈絡,對產業結構優化理論以及相關的研究進行了梳理。結果表明,該研究為構建北京建設世界城市戰略的區域產業結構優化模型做好基礎準備,並為進一步研究提出針對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