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中的語言邏輯

2022-12-15 06:21:01 字數 1229 閱讀 8658

很多考生在準備面試的過程中,回答問題時都喜歡用第

一、第二、第三等條理性的標誌詞。但在其緊張、對題目把握沒有信心等因素的影響下,往往會出現,重複使用幾個第三,幾個最後的情況。而這時,這些為了體現思維邏輯性而使用的詞彙,反而變成了表述的障礙。

這就需要我們廣大考生明確一點,第

一、第二、第

三、並不代表語言的邏輯性強,使用不當反而會事與願違。真正語言邏輯性則應是句子之間的聯絡、呼應,段落之間的遞進、承接。

曾經有位考生在介紹自己時說過這樣一段話:我所在的村子,水果滯銷,於是我上網,增加了農民收入。剛剛聽到這段話,彷彿可以理解,但稍加思考,便有點不知所云。

而這句話便是乙個典型的邏輯缺失的範例。各位考生在準備行測考試的過程中,都會涉及邏輯推理推理部分的題目,而其中的乙個基本判斷便是每個條件之間的必要或充分關係。而在面試時,語言的組織也需要這樣乙個論證過程,看看兩句話之間是不是存在一種內在聯絡,兩句話之間至少需要建立一種充分關係,才能保證論述的清楚。

所以建議這位考生這樣論述:我是一名大學生村官,我所工作的村子水果滯銷,農民收入有限。面對這種情況,我通過調查了解了本地水果滯銷的原因,本地水果的特點和優勢,然後將資訊進行整理發布在相關**上,藉以拓寬銷售渠道。

因為採用的方法比較合理了,吸引了大批買家的目光,最終改善了水果滯銷的情況。農民的水果都及時的以較好的價錢賣出,從而增加了農民的收入。這種表述得到該考生的認同,也明白了該如何說清一件事,說明一種觀點。

這就是句子之間的邏輯性體現,要使每個句子間都存在相互聯絡,才能使表述更清晰,流暢。

在有些名人名言、寓言故事的分析論述中,段落之間的承接關係便顯得尤為重要。比如今年國考海關的面試題目中,有這樣一道題:羊站在屋頂,看到狼從屋旁走過,就說:

傻狼,笨狼。狼說,你現在能這樣說我,只是因為你站的地位比我高。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很多考生在拿到這道題的時變覺得論述有些困難,於是一會兒談到狼,一會兒談到羊,一會兒又試**釋這個故事的道理,顯得混亂不清。而我們調整一下思維,像寫議**一樣,先去說明這個故事說明的道理,

在結合故事論證道理何在,最後談一下從這個故事中我們有什麼獲益,這樣去論述便可體現出思路的清晰與邏輯的完善。

我們都明確的了解,邏輯清晰的表述是面試取得好成績的基礎條件。在層次清晰的前提下,輔以層次標誌詞,會為我們的表述加分。那就讓我們從平時的生活中開始注意,自己在說明乙個事件的過程中,每句話之間是否存在著必然的聯絡。

事物皆有因果,我們為什麼說這句話,想說明乙個什麼問題,後面我們該如何引出,多問幾個為什麼,讓我們的表述更嚴密,才是理清邏輯關係的關鍵。

語言的邏輯

什麼叫語言的邏輯?這是乙個沒有答案的問題,因為沒有乙個人能真正做到說每一句話時都有一定嚴密的語音邏輯。想想看吧,這種事在生活中數不勝數 一回,上作文課,我的同桌忘了帶作文紙,當時這種事在我們班可是很要命的事,至於會有什麼樣的後果,沒有人能說得清。她一下子將目光轉向了我那整整一包的作文紙,她向我投來了...

面試中的語言陷阱

用 激將法 遮蔽的語言陷阱,這是面試官用來淘汰大部分應聘者的慣用手法。採用這種手法的面試官,往往在提問之前就會用懷疑 尖銳 咄咄逼人的眼神逼視對方,先令對方心理防線步步潰退,然後冷不防用乙個明顯不友好的發問激怒對方。如 你經歷太單純,而我們需要的是社會經驗豐富的人 你性格過於內向,這恐怕與我們的職業...

面試中的語言陷阱

面試中你必須要知道的語言陷阱 很好,怕再找不到了 2009 07 02 18 08 分類 預設分類 用 激將法 遮蔽的語言陷阱,這是面試官用來淘汰大部分應聘者的慣用手法。採用這種手法的面試官,往往在提問之前就會用懷疑 尖銳 咄咄逼人的眼神逼視對方,先令對方心理防線步步潰退,然後冷不防用乙個明顯不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