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題型強化練二

2022-12-13 01:18:02 字數 4010 閱讀 6221

利用地理原理和規律解題時一般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思考:第一,根據**資訊,把握「題眼」,確定相關知識的聯絡;第二,調運相關原理和規律進行完整表述,對地理問題進行綜合分析;第三,按照試題要求,運用相關的地理原理與規律,結合相關的思維模式有效進行知識遷移,對地理問題進行綜合分析。

一、選擇題

(2013·合肥教學質檢)讀「我國某城市(117°e,32°n)某時刻道路行道樹及樹影示意圖」,完成1~2題。

1. 根據行道樹及樹影推斷該城市此時的北京時間可能是

a.1月1日16:00b.3月1日6:00

c.7月1日6:00d. 8月1日16:00

2. 此時

a.非洲熱帶草原動物正在向南遷徙

b.澳大利亞北部天氣高溫多雨

c.從澳大利亞西岸向中國航行的輪船順風順水

d.南極中山站正值科考繁忙季節

答案解析第1題,結合該時刻道路走向和樹影關係知,此時太陽位於東北,說明該季節晝長夜短,北京時間最可能是7月1日6:00。第2題,從澳大利亞西岸向中國航行時在南半球是順東南信風和西澳大利亞寒流,到達北半球是受季風影響也是順風順水。

(2013·上海寶山區模擬)小實驗:(如圖準備裝置)在兩隻燒瓶裡分別充滿co2和空氣,塞緊帶有溫度計和膠頭滴管的橡皮塞。再把兩隻燒瓶放在紅外線下照射,觀察溫度公升高的情況。

結論:兩瓶在相同光線照射下,裝co2的溫度較鄰瓶高,最大可達4 ℃。據此完成3~5題。

3. 該實驗反映的現象是

a.溫室效應b.酸雨汙染

c.大氣汙染d.臭氧層破壞

4. 下列關於大氣中二氧化碳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a.能吸收太陽光中的紫外線,增加大氣溫度

b.能分解氧分子與氮分子為原子,使大氣強烈增溫

c.能吸收長波輻射,對地面起到保溫作用

d.能反射和散射太陽輻射,增加大氣溫度

5. 大氣中二氧化碳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①大量燃燒礦物能源 ②火山噴發 ③過度發展核電④過度砍伐森林

abcd.①④

答案解析第3題,在實驗中,二氧化碳是一種溫室氣體,能強烈吸收紅外線長波輻射使大氣增溫。第4題,紅處線是長波輻射,二氧化碳吸收長波輻射後增溫,向地面放出大氣逆輻射,將大部分熱量還給地面,對地面起到保溫作用。第5題,大量燃燒礦物能源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過度砍伐森林使消耗二氧化碳的量減少,也會使大氣中二氧化碳量增加。

(2013·北京豐台區上學期期末)下圖為「北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6~7題。

6. 洋流甲的主要成因是

a.地球自轉b.盛行風

c.海陸分布d.陸地形狀

7. 洋流

a.乙造成附近海域多颱風活動

b.丁沿岸氣候乾燥,荒漠廣布

c.丙所在海域船舶向東航行,順風順水

d.戊帶來豐富餌料,形成世界著名漁場

答案解析第6題,洋流甲為北赤道暖流,東北信風是形成該洋流的主要動力。第7題,颱風是熱帶氣旋的強烈發展,乙海域雖然多颱風活動,但洋流不是颱風形成的主要原因;丁為暖流,對沿岸氣候起到增溫增濕作用,不利於荒漠發育;丙為北太平洋暖流,受西風帶影響洋流自西向東流,船舶向東航行,順風順水;漁場形成於寒暖流交匯處或冷海水上泛處,戊為水平補償流,不利於漁場形成。

(2013·烏魯木齊診斷)下圖為「地質剖面示意圖」。讀圖,完成8~9題。

8. 能正確反映岩層形成先後順序的是

ab.②③④

cd.④③①

9. 有關圖中甲地的敘述,正確的是

a.油氣資源比較豐富b.適宜進行工程建設

c.有可能發育成河谷d.有可能分布大理岩

答案解析第8題,岩層越向下越老,故④最先形成,③次之,後來該區域岩層在形成後,受擠壓後岩層侵入形成①,並發生變質作用②,據此判斷岩層形成過程。第9題,甲地有斷層發育,岩石破碎,可能發育成河流。

(2013·淄博上學期期末)2023年8月,由上海寶鋼集團斥資興建的南方沿海最大的鋼鐵廠落戶湛江。讀圖,回答10~11題。

10.寶鋼在該地建設鋼鐵工業的優勢條件有

①人口眾多,勞動力資源豐富 ②海運便利,便於運進鐵礦石 ③臨近華南和東南亞消費市場 ④科技和資金力量雄厚

abcd.①④

11.雷州半島特色農業基地的優勢農產品是

a.甜菜、亞麻b.棉花、荔枝

c.甘蔗、香蕉d.橡膠、大豆

答案解析第10題,寶鋼在湛江建鋼鐵企業主要是為了充分發揮其海運條件便利,臨近消費市場的優勢。第11題,結合各農作物生長習性知,甘蔗和香蕉屬於熱帶水果,適於雷州半島種植。

(2013·山東省實驗中學質檢)下圖是沿我國境內某一經線的氣候統計圖,據圖判斷12~13題。

12.圖中①區域地形區的名稱是

a.太行山b.四川盆地

c.雲貴高原d.秦嶺

答案 d

解析由緯度為北緯34度,只有秦嶺符合題意。

13.圖中②區域的區域特徵是

a.河流谷地泥沙沉積,形成「黃土地」

b.地勢低平,多數地區海拔在100 m以下

c.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小麥不能越冬

d.年降水量在800 mm以上,但冬春季較乾旱

答案 a

解析 ②區域為渭河平原,多數地區海拔在200 m以下,屬於溫帶季風氣候,年降水量在400 mm以上。

二、綜合題

14.(2013·衡陽模擬)讀「北半球大氣環流剖面示意圖(圖甲)」及「沿30°n的大氣環流剖面示意圖(圖乙)」,若兩圖的季節相同,完成下列要求。

(1)此季節洛杉磯的氣候特徵是倫敦和北京的盛行風分別是________和________(填序號①a→b ②b→c ③e→f ④f→e)。

(2)b表示的氣壓帶是e表示的氣壓中心名稱是當b氣壓帶被大陸上相反的氣壓中心切斷時,太平洋低空等壓面向________(高空、近地面)凸出,亞歐大陸上等溫線向凸出。

(3)c處與e處同為上公升氣流,但兩者的成因有什麼不同?

答案 (1)炎熱乾燥 ② ④

(2)副熱帶高氣壓帶亞洲低壓(印度低壓) 高空高緯(或北)

(3)c處為副極地低氣壓帶, (動力原因形成);e處位於亞歐大陸上,夏季,同緯度的大陸與海洋相比,氣溫高,空氣作上公升運動而形成(熱力原因形成)。

解析第(1)題,讀圖知赤道低壓帶位於赤道以北,反映全球氣壓帶風帶北移,為北半球夏季,故洛杉磯為地中海氣候,夏季高溫少雨;倫敦受盛行西風影響,位於北半球中緯度,為b→c;北京夏季受東南季風影響,為圖示f→e影響。第(2)題,圖示b位於30°附近,故判斷為副熱帶高壓帶;e位於亞歐大陸內部,夏季盛行上公升氣流而形成亞洲低壓。當b副熱帶高壓帶被大陸氣壓中心切斷,則大陸上為低壓中心,為北半球夏季,太平洋低空氣壓較高,則等壓面向上凸。

亞歐大陸氣溫較同緯度高,故等溫線「凸低為高」,即向溫度低的高緯地區凸出。第(3)題,圖示c為副極地低壓帶,為動力原因形成的,而e為亞洲低壓,由於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而形成的。

15.(2013·宜春模擬)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歐洲部分地區圖

材料二 r河氣候資料

材料三沿50°e年降水量、蒸發量和》10°c積溫圖

(1)圖中平原中北部和南部地表形態差異大,根據外力作用分析成因。

(2)有人建議將圖中a城的冶金工業遷往b城,你認為是否合理,請闡述理由。

(3)據材料二分析圖中r河的水文特徵及其成因。

(4)大約以55°n為界,東歐平原南、北植被型別有明顯差異,試結合材料三加以說明。

答案 (1)冰川沉積導致平原中北部地表波狀起伏,流水沉積導致平原南部地形平坦開闊

(2)不合理。 遠離資源、能源產地;汙染環境;土地租金(勞動力工資水平)高、生產成本高。

合理。 水陸交通便利;接近消費市場;技術力量較強。

(3)受濕潤西風的影響,降水量多,河流水量豐富;冬季氣溫低,降水量多,積雪量大,春季氣溫回公升,積雪融化形成春汛;冬季低溫時間長,結冰期長。

(4)北部降水量大於蒸發量,氣候濕潤,但熱量少,植被型別以亞寒帶針葉林為主;南部降水量小於蒸發量,氣候較乾旱,但熱量較好,植被型別以溫帶草原、荒漠為主。

解析第(1)題,從中北部和南部地區外力作用的差異說明地表形態的不同。第(2)題,這是一開放性問題,答題關鍵是觀點明確並使論證與觀點達到統一。第(3)題,從水量及其變化、汛期和結冰期等方面說明水文特徵;根據氣候特點分析原因。

第(4)題,南北氣候條件的差異導致自然帶型別的不同。

2019高三地理題型強化練八

第一,審題,弄清問題的指向,明確考查的是哪一地理事實 第二,呼叫相關的地理事實,進行分析解答 第三,運用辯證分析法從不同角度 不同方面進行分析或評價。一 選擇題 2013 湛江一中階段測試 近年來,諸如暴風雪 寒流 暴雨 熱浪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在全球發生的頻率增加,強度也加大,氣候問題愈來愈成為乙個...

語用組合強化練 二

溫馨提示 此套題為word版,請按住ctrl,滑動滑鼠滾軸,調節合適的 比例,答案解析附後。關閉word文件返回原板塊。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成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作為一名年輕的科研人員,不要只看到的東西,不要隨波逐流,要真的下功夫,去找國家真正需要的東西,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藝術家能夠最...

地理考前增分技能強化練三

主題練1 技術要求性設問要精煉準確 技術要求性設問是考查技能問題的主要表現形式,在綜合性試題中經常出現。例如 在圖示區域內,用 標註出水庫最佳位置 運用鋒面符號在圖中畫出鋒面的位置 等等。識別出技能型要求設問後,應按照試題要求完成任務。在平時多多進行技能訓練並力求熟練,在考場上才能較好地發揮出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