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學課後習題答案 沈萍 陳向東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2-12-09 16:39:03 字數 4561 閱讀 9523

微生物習題集

第一章緒論

一、術語或名詞

1.微生物(microorganism) 因太小,一般用肉眼看不清楚的生物。這些微小生物包括:無細胞結構不能獨立生活的病毒、亞病毒(類病毒、擬病毒、朊病毒);具原核細胞結構的真細菌、古生菌以及具真核細胞結構的真菌(酵母、黴菌、蕈菌等)、單細胞藻類、原生動物等。

但其中也有少數成員是肉眼可見的。

2.微生物學(microbiology) 研究肉眼難以看清的稱之為微生物的生命活動的科學,分離和培養這些微小生物需要特殊技術。

3.分子微生物學(molecularmicrobiology) 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

4.細胞微生物學(cellularmicrobiology) 重點研究微生物與寄主細胞相互關係的科學。

5.微生物基因組學(microbic genomics) 研究微生物基因組的分子結構、資訊含量及其編碼的基因產物的科學。

6.自生說(spontaneousgeneration) 乙個古老的學說,認為一切生命有機體能夠從無生命的物質自然發生的。

7.安東·列文虎克(antonyvanleeuwenhoek,1632—1723) 荷蘭商人,他是真正看見並描述微生物的第一人,他利用自製放大倍數為50~300倍的顯微鏡發現了微生物世界(當時被稱之為微小動物),首次揭示了乙個嶄新的生物世界——微生物界。

8.路易斯·巴斯德(louispasteur,1822—1895) 法國人,原為化學家,後來轉向微生物學研究領域,為微生物學的建立和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成為微生物學的奠基人。主要貢獻:用曲頸瓶實驗徹底否定了「自生說」,從此建立了病原學說,推動了微生物學的發展;研究了雞霍亂,發現將病原菌減毒可誘發免疫性,以預防雞霍亂病;其後他又研究了牛、羊炭疽病和狂犬病,並首次製成狂犬疫苗,證實其免疫學說,為人類防病、治病做出了重大貢獻;分離到了許多引起發酵的微生物,並證實酒精發酵是由酵母菌引起的,也發現乳酸發酵、醋酸發酵和丁酸發酵都是不同細菌所引起的,為進一步研究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和工業微生物學奠定了基礎。

9.羅伯特.柯赫(robert koch,1843—1910) 德國人,著名的細菌學家,曾經是一名醫生,對病原細菌的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貢獻:a具體證實了炭疽病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b分離、培養了肺結核病的病原菌,這是當時死亡率極高的傳染性疾病,因此柯赫獲得了諾貝爾獎;c提出了證明某種微生物是否為某種疾病病原體的基本原則——柯赫氏定律。他也是微生物學的奠基人。

10.伍連德(1879—1960) 我國廣東香山人,著名公共衛生學家,我國海港檢疫創始人。他用微生物學理論和技術對鼠疫和霍亂的病原進行研究和防治,在中國最早建立起衛生防疫機構,培養了第一支預防鼠疫的專業隊伍,在他的領導和組織下,有效地戰勝了1910—1911和1920—2023年間我國東北各地鼠疫的大流行,被國際上譽為著名的防疫專家,世界鼠疫會議2023年4月在我國瀋陽舉行時,他任大會主席和中國首席代表。著有「論肺型鼠疫」、「鼠疫概論」和「中國醫史」等。

11.湯飛凡(1879—1958) 我國湖南醴陵人,著名的醫學微生物學家,在醫學細菌學、病毒學和免疫學等方面的某些領域做出·了顯著的貢獻,特別是首次應用雞胚卵黃囊接種法從病人的眼結膜刮屑物中分離、培養沙眼衣原體的成功,確證了沙眼衣原體的存在,為世界上首創,成為醫學微生物學方面的重大成果。

12.sars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的簡稱,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即我國稱為的非典型肺炎,也簡稱為非典。

第二章微生物的純培養和顯微鏡技術

一、術語或名詞

1.菌落(c010ny) 單個微生物細胞在適宜的固體培養基表面或內部生長、繁殖到——定程度形成的肉眼可見的、有一定形態結構的子細胞生長群體。

2.菌苔(lawn) 固體培養基表面眾多菌落連成一片時所形成的微生物生長群體。

3.平皿(petri dish) 由玻璃或透明塑料製成的圓形皿底和皿蓋組成,皿蓋可覆蓋於皿底之上,防止空氣中微生物的汙染。其英文名稱是為紀念其發明者richard petri。

4.純培養物(pureculture) 由一種微生物組成的細胞群體,通常是由乙個單細胞生長、繁殖所形成。

5.培養基(culturemedium) 供微生物生長、繁殖的營養基質,根據其中固化劑含量的不同可分為固體、半固體、液體3種。

6.無菌技術(aseptic technique) 在分離、轉接及培養純種微生物時,防止其被環境中微生物汙染或其自身汙染環境的技術。

7.培養平板(cultureplate) 常簡稱為平板,指固體培養基倒人無菌平皿,冷卻凝固後所形成的培養基平面。

8.稀釋倒平板法(pour plate method) 將待分離的材料稀釋後與已熔化並冷卻至50℃左右的瓊脂培養基混合,搖勻後製成可能含菌的培養平板,保溫培養後分離得到的微生物菌落生長在固體培養基表面和裡面。

9.塗佈平板法(spread plate method) 在培養平板表面均勻塗佈經過稀釋的微生物懸液後,保溫培養,在固體培養基表面得到生長分離的微生物菌落。

10.平板劃線法(streakplatemethod) 用接種環在培養平板表面劃線接種微生物,使微生物細胞數量隨著劃線次數的增加而減少,並逐步分開。保溫培養後,在固體培養基表面得到生長分離的微生物菌落。

11.稀釋搖管法(dilutionshakeculturemethod) 將待分離的材料稀釋後與已熔化並冷卻至

50~c左右的瓊脂培養基混合,搖勻後用石蠟封蓋,保溫培養後分離得到的微生物菌落生長在瓊脂柱中間。

12.單細胞分離法(singlecellpickupmethod) 採用顯微操作技術直接挑取微生物的單細胞(孢子),培養後獲得純培養物。

13.富集培養(enrichmentculture) 利用不同微生物間生命活動特點的不同,制定特定的環境條件,使僅適應於該條件的微生物旺盛生長,從而使其在群落中的數量大大增加,從自然界中分離到所需的特定微生物。

14.二元培養物(two—componentculture) 由兩種具有特定關係(例如寄生或捕食)的微生物組成的混合培養物。

15.原子力顯微鏡(atomicforcemicroscope) 掃瞄探針顯微鏡的一種,利用細小的探針對樣品表面進行恆定高度的掃瞄,同時通過乙個雷射裝置來監測探針隨樣品表面的公升降變化來獲採樣品表面形貌的資訊。

16.明視野顯微鏡(bright—field microscope) 這種顯微鏡的照明方式為透射照明,即光線直接進入視野,在乙個相對明亮的背景中形成乙個暗的物像。

17.聚焦掃瞄雷射顯微鏡(confocal scanning laser microscope,cslm) 這種顯微鏡採用雷射作為光源,每次僅對乙個點進行照射,從而大大減少樣品其他部分發出的雜散光的干擾。觀察時通過雷射器或載物台掃瞄,計算機處理,最終獲得反差鮮明、高解析度的三維立體數字影象。

18.螢光顯微鏡(fluorescence microscope) 這種顯微鏡用紫外線或藍紫光照射經過螢光染料染色的樣品,然後觀察激發出的螢光所形成的物像。

19.數值孔徑(numerical aperture) 決定顯微鏡物鏡解析度效能物理指標,取決於物鏡的鏡口角和玻片與鏡頭間介質的折射率。

20.相差顯微鏡(phase—contrast microscope) 這種光學顯微鏡通過特殊的裝置把樣品不同部位間折射率和細胞密度的微弱差異轉變為人眼可以察覺的明暗差,可在不染色的情況下對透明的活細胞及其內部結構進行直接觀察。

21.解析度(resolution) 能辨析兩點之間最小距離的能力,距離越小,解析度越高。

22.掃瞄電子顯微鏡(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 這種電子顯微鏡用電子束掃瞄樣品表面,收集從表面發出的二次電子形成樣品的表面影象。

23.掃瞄探針顯微鏡(scanning probe microscope) 通過在物體表面移動一種敏銳的探針來研究表面特徵的顯微鏡(如掃瞄隧道顯微鏡)。

24.掃瞄隧道顯微鏡(scanning tunnelingmicroscope) 掃瞄探針顯微鏡的一種,用細小的探針在樣品表面進行掃瞄,通過檢測針尖和樣品間隧道效應電流的變化形成物像。

25.透射電子顯微鏡(transmissionelectronmicroscope) 這種顯微鏡用電子束透射樣品,用磁透鏡使散射的電子聚焦成像。

26.反差(contrast) 被觀察物區別於背景的程度。

27.暗視野顯微鏡(dark—field microscope) 這種顯微鏡利用特殊的聚光器進行斜射照明,經樣品反射或折射的光線進入物鏡成像。

28.固定(fixation) 製樣過程中使整個機體及其細胞的內、外結構被儲存並固定在適當位置的過程。

29.負染色(negative staining) 染料使背景顏色加深而樣品沒有著色的染色法。

30.菌絲體(mycelium) 聚成一團的分支菌絲,見於真菌和某些細菌。

31.菌絲(hypha) 大多數黴菌和某些細菌的結構單位,管形絲狀體。

32.雙球菌(diplococcus) **後成對排列的球菌。

33.球菌(coccus) 細胞大致呈球狀的細菌。

34.螺菌(spirillum) 剛性的螺旋狀細菌。

35.螺旋體(spirochete) 柔韌的螺旋狀細菌,具有周質鞭毛。

36.桿菌(rod) 細胞呈桿狀的細菌。

37.柄細菌(prosthecate bacteria) 細胞上有柄、菌絲、附器等細胞質伸出物,細胞呈桿狀或梭狀,並有特徵性細柄的細菌。

38.黴菌(mold) 以多細胞絲狀群體形式生存的真菌。

39.真菌(fungi) 有線粒體,無葉綠體,沒有根、莖、葉分化,以無性和有性孢子進行繁殖的真核微生物。

《微生物學》試卷A答案

湖南城市學院 2009 2010學年第2期 微生物學 試卷 a 卷時間 120 分鐘二年級專業班級 生物工程0808401 0808402 考試 閉卷 一 填空題 本題共20空,每空0.5分,滿分10分 二 判斷題 正確打 錯誤打 每題0.5分,滿分10分 三 單項選擇 本題共10小題,每題1分,滿...

《微生物學》複習題

一 名詞解釋 每題2分,共20分 1 表型 2 滅菌 3 菌物界 4 一步生長曲線 5 生長因子 6 半致死劑量 7 培養基 8 最低抑制濃度 9 石炭酸係數 10 菌落 二 選擇題 每題2分,共40分 1 組成病毒粒子核心的化學物質是 a 醣類 b 蛋白質 c 核酸 d 脂肪 2 多數黴菌細胞壁的...

《微生物學》試卷C答案

湖南城市學院 2009 2010學年第2期 微生物學 試卷 b 卷時間 120 分鐘二年級專業班級 生物工程0808401 0808402 考試 閉卷 一 填空題 本題共20空,每空0.5分,滿分10分 二 判斷題 正確打 錯誤打 每題0.5分,滿分10分 三 單項選擇 本題共10小題,每題1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