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繁殖與改良

2022-12-07 13:48:03 字數 4052 閱讀 5714

第一章畜禽遺傳基礎第二節遺傳規律(一)

授課課時:2課時(2011-04-15)

教學目的:了解遺傳的物質基礎;掌握變異的基本規律;明確遺傳的三大定律。

教學重點:知道細胞的基本結構和細胞的**規律;運用遺傳的三大定律進行單基因行裝的遺傳分析;具備應用遺傳變異知識指導畜禽遺傳改良的實踐能力。

教學難點:知道細胞的基本結構和細胞的**規律;運用遺傳的三大定律進行單基因行裝的遺傳分析;具備應用遺傳變異知識指導畜禽遺傳改良的實踐能力。

教學方法:以ppt教學和問答法為主,啟發法,發現法和學習**法相結合。

課程匯入:總結上節課所學內容,開始新課學習,然後匯入新課。

教學內容:

一分離規律

1 基本概念

性狀:遺傳學中把生物體所表現的形態特徵和生理特性統稱為性狀。

單位性狀:能被區分開的每乙個具體性狀。每個單位性狀在不同個體間有各種不同的表現。

相對性狀:同一類單位性狀在不同個體間所表現出來的相對差異。

2 分離規律

2.1 實驗

p ♀紅花 × ♂白花

f1 紅花 ×

f2 紅花白花

705株 224株

f1只表現乙個親本的性狀,另乙個親本的性狀被掩蓋,這種現象叫顯性現象,表現出來的性狀叫顯性性狀,沒有表現出來的性狀叫隱性性狀。f2代又出現了隱性性狀的現象叫分離。

2.2 假設(解釋)——孟德爾遺傳因子假說的核心內容

每對相對性狀都由一對遺傳因子控制,控制顯性性狀的叫顯性遺傳因子,控制隱性性狀的叫隱性因子。

遺傳因子在體細胞中是成對存在的,但各自獨立,互不混雜,在性細胞中是成單存在的。

成對的遺傳因子,乙個來自父方,乙個來自母方。

成對的遺傳因子在形成配子時,彼此分開,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這樣導致f1形成兩種數目相等的配子。

配子的結合是隨機的。

控制紅花的遺傳因子和控制白花的遺傳因子是同一遺傳因子的兩種存在形式。控制紅花的遺傳因子對控制白花的遺傳因子為顯性,即紅花因子和白花因子同時存在時,只表現紅花因子的性狀。

2023年將孟德爾的遺傳因子改名為基因(g)。顯性基因用大寫字母,隱性基因用小寫字母。控制某一性狀的遺傳組成或基因組成叫基因型,表現出來的具體性狀叫表現型(或表型)。

表型相同的個體,基因不同的叫雜合體;基因相同的叫純合體。在成對的基因中,如果雙方相同的個體為純合體,不同為雜合體。

2.3 驗證:回交或測交

紅花 f1 cc c c

白花 c cc cc

85 :81 =1:1

回交:用f1與親本之一進行雜交。

測交:用f1與隱性純合親本進行回交。後代的表現型就代表配子的基因型,測交的後代就代表f1配子的種類和數量。

2.4 孟德爾第一定律(後人總結)

在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中,雜種一代在形成配子時,成對的基因彼此分開,分別到不同的配子中去,形成數目相等的兩種配子,配子隨機結合產生的f2代基因型比為1:2:1,表型比為3:1。

2.5 分離規律的實質

雜合體形成配子時等位基因分離,產生相同數目的兩種配子。不是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分離比都是這個比例。

2.6 分離比實現的條件

子一代形成的配子數目要相等,生活力要一樣,生活力指受精能力。

配子的結合是隨機的。

f2代中三種基因型的個體生活力要相同,至少要存活到觀察統計之後。

顯性完全。

基因型在理論上所決定的表型和實際表現出來的表型要一致(基因型和表型要一致)。

2.7 顯性的分類

完全顯性:

f1的表型或雜合體的表型和顯性純合體的表型完全一樣。

不完全顯性:

f1的表型為雙親的中間型或f1介於雙親之間。 紫茉莉:紅×白粉紅

共顯性:

雙親的性狀同時在後代中表現。 人類:mn型lmlm為m型,lnln為n型,lmln為mn型

鑲嵌顯性:

雙親的特徵在後代同一器官不同的部位同時獨立表現,屬於共顯性的一種。 奶牛:黑×白黑白鑲嵌牛;瓢蟲色斑鑲嵌

顯性是相對的,在一定條件下與隱性可相互轉變。

如紅玉公尺:太陽紅(葉桿為紅色)

太陽紅 × 正常型(綠)

bb bb

bb太陽遮光紅綠

人類禿頂禿頂正常

aaaa

aa男性女性

禿頂正常

表現型+環境=表型,或基因型表型

具體了某種基因型,只能說這個個體具備了表現該表型的可能性,還要通過環境表現,而且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變。

高株aa在瘠薄地表現為矮株,矮株基因型aa在肥沃地表現為高株。

3 染色體學說 2023年satton

基因在染色體上,染色體是基因的載體,基因跟隨著染色體的傳遞而傳遞。

摩爾根通過果蠅實驗首次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且成直線排列。因此控制同一單位性狀的成對基因位於同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相應的位點。

把同源染色體上位點相同,控制同一相對性狀的基因叫等位基因;控制不同相對性狀的基因叫非等位基因。圖例c紅花,c白花和bb。

等位基因相當於孟德爾實驗中的成對基因。

為什麼等位基因中有c和c之分?突變的結果。實際c是編碼控制紅色素合成酶的基因,其結構發生突變失去了基因的原有功能,則出現白花(無紅色)。突變使c變為c,或c變為c。

復等位基因:在群體中,某一基因的許多不同的等位基因叫復等位基因。在二倍體中,只能含有其中的任意兩個。

如人的abo血型是復等位基因控制的。根據紅細胞表面抗原不同分為a、b、ab和o四種表型。

人體有ia、ib、i三種復等位基因,但對某乙個體來說,只含有其中兩種。

4 分離規律的普遍性

4.1 動物果蠅的長翅、殘翅

4.2 人類的分離規律

在研究人類的分離規律時,常採用家庭系譜。家庭系譜指標有某一家庭全部成員以及各成員之間關係的圖。

4.2.1 多指並指遺傳病(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特點:雙親之一必患病;

正常個體和患者的比例各佔1/2;

連續幾代患病;

與性別無關,男女均可患病;

患者正常後代的後代正常。

4.2.2 白化病(不能正常合成黑色素,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特點:患者雙親往往正常,但都是致病基因的攜帶者;

男女患病機率相等;

患者約佔同胞兄弟的1/4;

呈不連續遺傳——隔代遺傳;

近親婚配的後代發病率顯著提高。

4.2.3 rh血型

人類不同於abo、mn等其它26種血型的一種獨立血型系統。有兩種表型:rh陽性和rh陰性。

區別為某乙個體紅細胞表面是否有rh抗原,有則為陽性,無則為陰性。該抗原為?多醣。

在正常情況下,都沒有天然的抗rh抗原的抗體。rh陽性由r控制,r不能控制而呈陰性。有一種情況,陰性的個體可產生抗rh抗原的抗體(在大量輸血時,將陽性個體的血輸入陰性個體)。

rh陰性的女性個體懷了陽性的孩子時,在分娩時,陰性母親也產生抗體。群體中r基因非常少,因此rr基因型即rh陰性個體非常少。在48小時內注射抗rh抗原的球蛋白,可殺滅陽性的紅細胞,不刺激陰性個體產生抗體。

5 小結

5.1 基因和染色體的關係:

染色體學說——基因在染色體上,等位基因佔據同源染色體上相對應的位點,且控制同一相對性狀。染色體和減數**的關係;減數**和配子形成的關係;配子和有性生殖的關係;有性生殖和遺傳變異的關係:

5.2 基因和性狀的關係(基因型和表現型的關係):

基因型控制表型,特定的表型是特定基因型控制的結果。但這種控制是有條件的,是受環境影響的。基因型+環境=表型

1. 基因分離和表型分離的關係:

通常所謂分離指表型分離,基因分離導致了表型分離。

2. 分離比和顯隱性的關係:

只有有了顯性基因和隱性基因的區別才會有分離,只有有了分離才會有分離比;

顯性和隱性之間的關係不同(顯性完全與不完全),導致了分離比的不同。

3. 分離規律和基因之間的關係:

分離規律是等位基因之間在遺傳傳遞過程中表現出的規律。

4. 分離規律和性狀之間的關係:

分離規律是某一對相對性狀相對的雙方在傳遞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規律(或某一相對性狀在傳遞過程中遵循分離規律)。

課後作業:

簡述分離定律的實質

2023年畜禽改良工作總結

一 加強學習狠抓任務落實 一年來,我們認真學習黨的有關方針政策,學習了有關畜牧工作方面的最新技術和知識,增強為人民服務的本領,做黨和人民的好幹部。認真落實 省 市有關檔案精神,按照上級部門的要求,工作上早計畫,早安排,並進行了檢查落實。二 主要工作完成情況 2017年在我站全體職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們...

沙棘的繁殖與管理

2006 7 19 17 04 26 人氣 425 沙棘,又名醋柳 酸刺 黑刺,屬胡頹子科沙棘屬,是具有共生固氮能力的落葉灌木。植株高達3公尺至10公尺,具粗壯棘刺,幼枝密被褐鏽色鱗片。葉互生或近對生,長2厘公尺至6厘公尺,寬0.4厘公尺至1.2厘公尺,兩端鈍尖,背面密被談白色鱗片。花淡黃色,花小,...

畜禽營養與飼料模擬7 A

畜禽營養與飼料 模擬試題七 a 100分 一 單項選擇題 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乙個正確的答案,並將其號碼填入題幹的括號內,每題1分,共20分 1 禽類的飼養標準常用 來表達。b,d,b,a,b a 每只每天需要量 b 單位飼糧中營養物質含量 c 單位能量中營養物質含量 d 按生產力來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