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觀的基本觀點

2022-12-04 05:18:03 字數 2959 閱讀 8245

1.生產力是一切社會進步的尺度,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水平,決定人類社會的程序; 2.與生產力一定發展階段相適合的生產關係。

構成一定社會形態的經濟結構和現實基礎,它規定著社會形態的主要特徵唯物史觀

1.生產力是一切社會進步的尺度,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水平,決定人類社會的程序;

2.與生產力一定發展階段相適合的生產關係。 構成一定社會形態的經濟結構和現實基礎,它規定著社會形態的主要特徵;

3.一定的社會形態是一定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統一。 經濟基礎的性質決定上層建築的變更。上層建築又積極服務和反作用於經濟基礎。

4.一切社會制度,社會形態都是人類社會由低階到高階的無窮發展程序中的一些暫階段。沒有永恆的社會制度或社會形態,社會制度的發跡是社會基本矛盾發展的結果。社會生產關係的產生要在一定的物質條件從舊社會的胞胎裡成熟以後,在它們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社會形態是不會滅亡的。

5.現實存在的具體社會形態都是複雜的,人類社會發展的每乙個階段, 都既有佔支配地位的社會形態,又存在著其它社會形態的殘餘和萌芽。" 人類社會史上的各個時代,正如地球史上的各個時代一樣,是不能劃出抽象的、 嚴格的界限的

6.人類社會的一般程序和總規律是從原始社會到奴隸、封建、 資本主義再進入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這一發展過程是乙個自然歷史過程,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是推動社會歷史前進的根本動力。

7.人類社會歷史,是不以研究者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發展過程,具有一定的規律性。人們研究歷史,探索規律,必須從客觀存在的歷史事實出發,詳細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種發展形態,揭示其內在聯絡,得出相應的結果。

8.人類社會及其構成部分均以總體的體系的方式存在。要從研究物件的整體出發,從物件及其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從物件整體內部各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以及物件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進行研究。

9.在客觀歷史過程中,一切社會歷史因素都是相互作用的。

10.人類社會是有規律運動的,由低階向高階發展的,它顯現為歷史過程,構成歷史過程的各種社會現象也是運動的、發展的。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歷史上的一切,用辯證的觀點去把握物件的基本聯絡,又要求人們把研究物件提到一定範圍之內,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而準確地把握物件。

11.社會歷史事物的發展變化,有進化和革命的兩種形式。

12.社會歷史發展的根源,在於它的種種錯綜複雜的內部和外部矛盾。

13.在客觀歷史行進中,環境創造人,人又創造環境。

14.社會歷史研究不是乙個消極的反映過程,而是主客體相互作用的辯證過程。

:關於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科學。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的社會歷史觀和認識、改造社會的一般方**。

又稱唯物史觀。歷史唯物主義為馬克思和恩格斯所創立。他們稱它為唯物主義歷史理論或唯物主義歷史觀。

列寧稱歷史唯物主義為科學的社會學,唯一的科學的歷史觀和社會科學的唯一科學方法即唯物主義的方法。e.伯恩斯坦等則把它歪曲為經濟唯物論。

歷史唯物主義作為科學的歷史理論,它既是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的產物,又是人類認識發展的必然結果。自從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紀40年代創立了這一嶄新的歷史觀以後,它不斷在實踐中接受檢驗,內容上不斷充實,形式上日臻完善,正在並且還將在新的實踐中繼續發展。歷史唯物主義是人類科學思想中的偉大成果,為人類認識開闢了乙個新的廣闊的科學領域。

實現了整個社會歷史觀的變革,實現了哲學的變革,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的哲學奠定了歷史理論基礎。

歷史唯物主義:

是關於人類社會發展普遍規律的科學,是無產階級的歷史觀。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社會歷史的發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觀規律。認為:

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決定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過程;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又反作用於社會存在;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的矛盾、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是推動一切社會發展的基本矛盾;在階級社會中,社會基本矛盾表現為階級鬥爭,階級鬥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階級鬥爭的最高形式是進行社會革命,奪取國家政權;社會發展的歷史是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的歷史,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但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活動和作用總是受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經濟、政治和思想文化條件的制約。

歷史唯物主義的主要方面的內容有:

一、生產是歷史一切社會進步的尺度,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決定人類社會的程序。

二、與生產力一定發展相適應的生產關係,構成一定的社會形態和經濟結構的現實基礎,他規定著社會形態的主要特徵。

三、一定的社會形態是一定的經濟基礎和一定的上層建築的統一,經濟基礎的性質決定上層建築的變更。上層建築又積極服務和反作用與經濟基礎。

四、一切社會制度,社會形態都是人類社會從低階到高階的無窮的發展過程中的一些暫時階段,沒有永恆的社會制度和形態,社會制度的發跡是社會基本矛盾發展的結果。社會關係要在一定的物質條件下從舊社會的基礎中成熟,在它們的所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之前,社會形態是不會滅亡的。

五、現實存在的具體社會形態都是複雜的,人類社會發展的每乙個階段都既有佔支配地位的社會形態,又存在著其他社會形態的殘餘和萌芽。

六、人類社會的一般總規律是從原始社會到奴隸、封建、資本主義再到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這是乙個自然的歷史發展過程,社會生產力是推動社會歷史前進的根本動力。

七、人類社會歷史是不以研究者的主觀意識為轉移的客觀發展過程,具有一定的規律性,人們研究歷史,探索社會規律,必須要從客觀存在的歷史事實出發,詳細的占有材料,分析他的各種發展形態,揭示其內在聯絡,得出相應的結果。

八、人類社會及其構成成分均以總體的體系方式存在,要從研究的物件的整體出發,從研究物件內部的相互作用與矛盾和研究物件與外部環境的相互作用中進行研究。

九、在客觀歷史過程中,一切社會歷史因素都是相互作用的。

十、人類社會是有規律運動的,由低階向高階發展的,它顯現為歷史過程,構成歷史過程的各種社會現象也是運動與發展的。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歷史上的一切,用辯證法的觀點去把我物件的本質聯絡與內部矛盾,又要把研究的物件提到一定的範圍之內,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而準確的把握物件。

十一、社會歷史事物的發展變化,有進化(改革)和革命兩種方式。

十二、社會歷史發展的根源是在於其種種複雜的內外部矛盾。

十三、在客觀歷史進行中,環境創造人,人又創造環境。

十四、社會歷史的研究,不是乙個簡單的消極的反映過程,而是主客體之間相互滲透相互作用的辯證統一過程。

必修4 社會歷史觀 唯物史觀 答題思路

高二政治 必修4 尋覓社會的真諦 社會歷史觀 唯物史觀 主觀題答題思路 命制人 王樹鑫備課組長 李英蓮審核人 1.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係 答題思路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反映社會存在。有什麼樣的社會存在就會有什麼樣的社會意識,社會存在的變化發展決定社會意識的變化發展。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

2019考研政治馬原唯物史觀學習技巧

馬原唯物史觀是2016年考研政治命題的重點,當然,命制選擇題的可能性大,還有可能命制分析題。這一部分內容考點多而雜,考研同學試圖突破所有的考點又無能為力。文都網校考研政治老師認為,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是中短期突破馬原唯物史觀的重要法寶。一 主要內容 1.社會基本矛盾及其運動規律 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含...

2019考研政治馬原唯物史觀的複習方法

廣大考生請注意 為了幫助廣大考生順利通過2016年研究生入學考試,勤思考研隆重推出考研公共課 政治和英語 的全面輔導,為你掃除考研道路上的一切障礙。我們會在第一時間為廣大考生蒐集整理2016年考研政治的複習資料及相關資訊,敬請大家關注!馬原唯物史觀是2016年考研政治命題的重點,當然,命制選擇題的可...